周一,失联的住院医生:明天和猝死哪个先来?

当2019年刚刚步入最后一月,高以翔猝死的新闻冲上热搜时,我们急诊病房的一个年轻住院医生失联了,在最忙碌的星期一早上…

那天,我们病区主任尚在外地出差未归,科室每周一的大交班依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8点一过,科副主任巡视一圈,却发现独缺了一位年轻的住院医生小谢医生。

平时这位住院医生工作兢兢业业,向来是早到迟走,那天的缺席倒让她有些意外。然而,谁能保证人这一辈子还没个例外呢?说不定有什么急事,或者就算睡过头了,年轻人嘛,偶尔一次也可以理解。

可是,等到交班结束,甚至他的上级医生都已经查完房了还是没看到他的人影。这时候,大家都觉得有点不太对劲了。赶紧打电话过去,得到的回应却是千篇一律冷冰冰的女声:你拨打的电话已经关机…

什么情况?

"他会不会也猝死了?"不知是谁说了一句。

大家的心都"咯噔"了一下。

这时,前一天值夜班的黄医生也说:"他昨天晚上又加班到很晚,快凌晨1点了,我去睡了他还在,后来也不知道几点走的…"

周一,失联的住院医生:明天和猝死哪个先来?

熬夜、劳累过度、工作压力、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这些已经成了没有基础疾病的年轻人猝死的重要原因。

在最容易猝死的职业群体里,医务人员长期霸屏。没有节假日,甚至在假期更加忙碌的急诊医生,更加首当其冲。

而当大家听到黄医生的话时,心里都有些害怕起来。

科副主任将情况汇报给主任,科内微信群里已经有人在问谢医生出租房的具体位置。

我们知道,他在医院附近的小区里租了一套房,独自居住,可是再详细点就不知道了。群里和他同届的几位医生也都不知道具体地址。

最后主任发话,让科内几个同事去小区里边打听边找,如果实在找不到就报警。

庆幸的是,小谢医生的外貌还算比较有辨识度,同事们问了小区里的几个老人竟然对他都有印象。非常凑巧的是,这些老人其中有一个就是他的房东,还直接为他们带了路。

房门打开,屋里静悄悄,同事们二话不说,直接闯进卧室,掀开被子一看,大家都松了口气。颈动脉搏动有力,呼吸平稳,他还活着!他只是睡着了!

小谢医生终于在众望所归中睁开了眼,在看到自己床头围了一堆人后,眼神从最初的空洞,逐渐变成惊谔、疑惑。

"你们怎么在这?"

"你看看现在几点了?"

他习惯性拿起手机,发现已经关机,这才想起凌晨回来的时候忘记充电了。

大家都没有过多苛责于他,因为对于急诊医生来说,明天和猝死,哪个先来,谁也不知道,只要活着就好!

周一,失联的住院医生:明天和猝死哪个先来?

每每看到同行猝死的消息心就一揪一揪地疼。而11月、12月仿佛注定就是多事之秋......

11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医生江金健突发心脏骤停,不幸离世,终年30岁……

12月12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肛外科主任医师陈培因"爆发性心肌炎"医治无效去世,终年49岁……

12月16日,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医生杨立峰因过度劳累引发室性逸搏猝死,年仅39岁……

12月20日,江西宜春上高县人民医院石君医生因突发剧烈胸痛,抢救无效死亡,生命定格在39岁……

短短两个月,见诸于媒体的猝死医生就有4位,不为人知的又有多少呢?

医生为什么是猝死高危人群?

根据《2017年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报告》,77%的医生一周工作超过50个小时,其中,还有近四分之一的医生一周工作时长超过80小时。近6成门诊医生每半天要看30个以上的病人;超过4成的外科医生日均手术时间超过8小时;在白天正常工作的情况下,36%的医生遇到过一周值两次夜班的情况,近八成医生有睡眠困扰,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周一,失联的住院医生:明天和猝死哪个先来?

前阵子看到一则消息,一位心内科医生自己得了急性心肌梗塞,PCI(冠脉支架植入手术)2天后就投入了日常工作中。下方有一条评论说:医生手术2天就工作,病人手术却要住院7天,是不是区别对待,是不是故意延长住院日?

说实话,若不是迫不得已,谁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谁不想继续住院观察几日呢?毕竟急性心肌梗塞即便手术后仍有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可能。

可是,作为医生,你休息了,你的工作谁来干?让其他同事帮你顶班,超负荷工作,你也过意不去!

再来说我的另一个同事吧,每次上班前后都会焦虑不安。长期的精神紧张造成应激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住消化科三天就出院,继续工作。

出院的时候,他刚开始吃冷流质;解着黑便上着班,一下班就继续在输液室挂水。没几天,形容憔悴,仿佛老了10岁。

有什么办法呢?本来就4天一轮的班,少了一个人,简直要命,顶他班的同事有时候要24小时连轴转,谁吃得消?

没法子,主任只能电话打给他,要他赶紧回来继续干!

周一,失联的住院医生:明天和猝死哪个先来?

以上这些事例也只能部分反映我们医生群体的工作状态。无奈的是,医生本身的职业特殊性无法改变,除非我们有其他退路,否则别无选择。

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

如果你可以选择,能不熬夜千万别熬夜,你的每一次熬夜都是在提前透支生命!

如果你可以选择,生病了,能请假就请假,该休息还得休息,带病上岗其实并不值得学习!

如果你可以选择,工作和学习之外,来场旅行,哪怕只是周边走走,或是听听喜欢的歌、看场电影,疏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劳逸结合很重要!

周一,失联的住院医生:明天和猝死哪个先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