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也是貓奴,由一隻貓而誕生的世界鉅著《我是貓》

就在那個夏天,患有神經衰弱的作家每天都在鬱憤中度日,長期的抑鬱變成了對家人的不斷指責,一隻流浪貓闖入了這戶人家,即使這家人再三驅逐,這隻貓還是執著地守在這個家中,一日,百無聊賴的主人偶然看到了家中這只不速之客,便讓家裡人留下了這隻貓,當時《杜鵑》雜誌向作家約稿,作家看到家中酣睡的小貓,提筆寫下了小說的開頭“

咱家是貓。名字嘛……還沒有”,小說完成後一經發表,立即名聲大噪,而這位作家也被推上了創作的巔峰,這本成就作家的書就是夏目漱石的《我是貓》。


作家也是貓奴,由一隻貓而誕生的世界鉅著《我是貓》


在現代,人們雖然非常寵愛貓,但也僅僅是一隻再普通不過的寵物,因為貓的智商相當於兩三歲的孩子,所以貓只是一種沒有太豐富感情,沒有高深思想的生命,然而,夏目筆下的這隻貓卻機敏過人,有著洞察一切的能力。

故事的主人公苦沙彌是一名生活貧苦的英語教師,他那份微薄的收入既要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又要支撐自己作為“文人”的需求,他學習作詩、繪畫、書法,但總是半途而廢,他不惜花費大量金錢買書卻沒看過幾本書。老朋友迷亭和以前的學生寒月是家中的常客,三人經常一起討論文學,互抒情懷,寒月迷戀上了當地大富豪金田家的小姐,金田家為了從中奪得好處四方打聽寒月是否會去考博士,在苦沙彌家打聽時受到了冷落,便買通苦沙彌的老同學鄰居們以及一些落雲館的學生來搞破壞,苦沙彌備受折磨,但始終沒有向金田家族低頭,最終寒月放棄了考博士,金田小姐也另嫁他人。整個故事都以一隻貓的角度來敘述。

作家也是貓奴,由一隻貓而誕生的世界鉅著《我是貓》

小說中的人物主要分為兩派,以苦沙彌為代表的不為追求財富,不趨炎附勢,嫉惡如仇又自命清高的那些戴著文人的面具的一派,還有以金田家族為代表的橫行霸道,目中無人的實業家和他的一大群附庸者們。雖然假面文人們是正派,但無論是哪一方,作者對他們的描寫都極具嘲諷。

一、時代的“苦行僧”

作者用充滿既幽默搞笑又誇張的筆法完成了這部作品,初讀很多人都會講其作為一部搞笑小說來讀,但細看其中很多人物的經歷都是一部部悲劇,小說中既有對人物的批判諷刺,更有些許憐憫。正如小說主人公的名字“苦沙彌”一樣,在人世間生活,有多少人像苦行僧一般活著。

作為教師的苦沙彌擔負著養活一家人的大任,他只有三十幾歲,本有足夠的精力去奮鬥讓一家人過上好日子,但他卻把自己活成了七八十歲的樣子,在家裡他生活邋遢,對妻子女兒們冷冷淡淡,在學校也從不關心學生,不諳世故的他一直保持著特立獨行的風格,所以他的交際圈極小。苦沙彌抱怨穿不上好的衣服,吃不起果醬,從中可以看出他也向往美好生活,但他卻對未來一直持著一種畏縮的態度,本可以成為一名實業家,或者在學校兢兢業業,

但他卻選擇以研究學問的理由整日過著“躲進小樓成一統”的生活,這不是一種“歸隱”或修心養性,而是在自相矛盾的心理中對自我的一種封閉。

迷亭有足夠的才華和能力,但他卻讓自己變成了一個浪蕩之人,三十幾歲的他沒有結婚,整日和苦沙彌一等人互相取笑打罵,互相講一些故弄玄虛的笑話,作登不了大雅之堂的詩。博古通今的他不將學問用在好的方面,耍小聰明,嘲弄他人成了他的日常事務。

寒月對於當地望族拋開的橄欖枝和未來的博士學位也滿不在乎,正在上學的寒月和這兩人相比有著大好前途,他聰明過人,有機會考上博士,又得到金田家族的青睞,但他卻將大好青春都放在研究一下歪門邪論,在實驗室磨玻璃球,在苦沙彌家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

作家也是貓奴,由一隻貓而誕生的世界鉅著《我是貓》

假面文人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三個人雖然家境外貌不同,但他們卻有著相同的性格——對於世間他們所要面對的都以躲避的方式去對待,研究學問、朋友間的交際只能他們為自己找的一種藉口而已。

從這些自我消沉的人身上,可以看見他們對於社會,對於生活,始終保持著一種徘徊在邊緣鬱郁不得志的悲觀心理。就像古代的竹林七賢,面對社會的動盪不安,他們共聚在一片竹林不談國事,不論前途,他們通過酣暢淋漓的飲酒、盡情縱歌去在一片虛無中寄託情懷,排遣內心的苦悶。

二、從小人物窺見大社會

小說中塑造的人物角色是一面面鏡子,從他們身上可以窺見當時的社會大背景。小說描寫的時代正處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採取全盤西化的方式使得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這也給很多資本家提供了一夜暴富的機會,讓他們成為當時社會地位最高的人物,雖然表面上他們提倡四民平等,實則各階級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

小說中的金田家族就是這樣的例子,作者刻意用金田夫人臉上那個佔據了眼睛和嘴巴位置的誇張的大鼻子比喻了富人的橫行霸道,他們擁有了當時的大部分財富。

社會過快的發展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弊端,眾多的實業家囂張無理,社會中的下層人對這些實業家唯命是從,夾在中間的文人能就非常尷尬,他們因為文人的氣節不願意向富人靠攏,最終只能空有一身才華卻“百無一用是書生”。

作家也是貓奴,由一隻貓而誕生的世界鉅著《我是貓》

政府濫用權力,本來是為人民服務的卻反過來壓榨人民,就像小說中所寫“銀行本來是存錢的地方,存著存著那些錢也變成了他們自己的錢”。

教育本講究深入淺出,為國家培養人才,卻變成了很多人賣弄學問的地方,只至於當時只要講的學生聽不懂都可以稱之為好老師。

明治維新使得日本整體經濟得到了發展,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有很多人生存舉步維艱,這些人成為了社會發展的邊緣人。

三、作者的人生經歷

夏目從小曾有兩次被迫離開父母父母拋棄的經歷,童年的陰影使得他內心敏感,更能發現社會的陰暗面,長大後的夏目曾在英國留學,英國當時文人間也存在著一種對資本主義批判的風氣,在外國的留學期間養成了夏目的一種能夠敏銳觀察社會本性的寫作習慣。

回國以後對於本國當時面臨的這種狀況夏目深惡痛絕,但是自己並不能改變什麼。這時的他開始懷念英國自由的社會秩序,在學 習 院 輔 仁會 的 演 講 中他曾說過:“那麼熱愛自由,而且那麼秩序井然的國家,世界上恐怕找不出第二個。日本畢竟無法和它相比”,夏目也是明治維新的受害者,所以包括《我是貓》在內,他的多篇作品都通過生活中一些醜惡的方面來批判明治社會的一些不足。

剛從英國倫敦回國的他在生活中也面對著各種不順,在東京帝國大學任教期間,學生們和他關係緊張,因為他講課學生聽不懂,和妻子的關係也一直存在各種矛盾,這些使得夏目正如文章開頭所說患上了神經衰弱,而他迫切需要一種渠道來排遣內心的憤懣,《我是貓》中作者寫出了自己一直以來壓制在內心的東西,直至作品完稿夏目才總算走出了內心的混沌。

作家也是貓奴,由一隻貓而誕生的世界鉅著《我是貓》

《我是貓》這本書可以說夏目的諷刺手法被他在文學作品中運用到了極致,就連魯迅也評價夏目的《我是貓》“輕快灑脫,富於機智”,夏目總是善於用一段詼諧的語言,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切入,其效果總是出人預料,作者以貓作為故事的敘述者,更能增加小說的戲劇性,貓眼裡能看到人們看不到的事物,能說出人們心知肚明卻說不出的真相,而這也是當時日本面對的社會矛盾。

夏目家的這隻貓雖然普通,但對夏目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這隻貓的到來,或許夏目後半生會永遠鬱郁不得志,和小說一樣,夏目家的貓最後也離開了人世“此下に稲妻起る宵あらん”(從此黃泉夜,炯炯若閃電),這是夏目家貓墓碑上的祭詞,夏目每年都會為貓舉辦一次祭奠儀式。

作家也是貓奴,由一隻貓而誕生的世界鉅著《我是貓》

小說中貓的結局也是死亡,小說選擇以貓的喝醉酒死亡來結尾,也暗示著在這樣的社會下,那些沒有立足之地的邊緣人也會逐漸消亡在這個進程中,他們終會變成明治社會的犧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