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願被洗腦|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其實我們願被洗腦|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妄想只是更逼真的現實。” ——《末世紀暴潮》

主筆評價

新媒體時代全面到來之前,人們是看不到這片子的真正價值的——新迷影和新時期學術研究的起點。 ——灰狼


大多數人是通過《拆彈部隊》知道凱瑟琳·畢格羅的。在那之前,她最著名的身份也許只是,卡梅隆前妻。

但其實畢格羅很早就展露出導演才華,她說:“男人那活兒我能做得更好!”

其實我們願被洗腦|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TIME》封面上的凱瑟琳·畢格羅


最先承認這一點的,正是卡梅隆。1995年,因分身乏術,他把一個科幻項目託付給畢格羅。後者不負所望,交出這部頗具《銀翼殺手》式霓虹美學風格的作品——《末世紀暴潮》。科幻設定不落俗套,情節展開更是千頭萬緒。

影片中,1999年末的人們認為,世紀之交就是《聖經》啟示錄預言的末日。種族運動此起彼伏,誓要在千禧年推翻特權階級,將世界改頭換面。大眾心理在頹喪和希望兩極徘徊,人類命運在崩潰和延續的分叉口猶疑。

就在新年的倒數第二天,一位黑人說唱歌手、意見領袖傑洛可被暗殺,真相不明。對兇手的種種猜測讓運動陷入混亂。

其實我們願被洗腦|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黑人歌手傑洛可發表演說


連尼(拉爾夫·費因斯)是一位被開除的警察,以販賣虛擬記憶碟片為生。和電影類似,這種碟片需要一位“導演”將各種記憶記錄下來,“觀眾”帶上一種叫做“魷魚(SQUID)”的機器,就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除了視覺和聽覺,還有觸覺和嗅覺

其實我們願被洗腦|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連尼給自己打廣告:“我是您的神父,您的心理醫生,我會把你帶到那些讓你魂牽夢繞的幻覺中去。”


一言以蔽之,連尼就是在兜售慾望。

他讓失去雙腿的朋友享受奔跑的快感。

其實我們願被洗腦|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對殘疾人來說彷彿生命重塑


自己也陷入和前女友溫存的回憶之中不能自拔。

其實我們願被洗腦|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連尼沉溺於與前女友的溫存中


陰差陽錯,連尼發現了黑人歌手被槍殺的驚人真相,一旦公佈,世界末日也許真的會到來。知曉一切的他成了各種角鬥力量的匯聚之所,他該如何擺脫追殺、披露真相呢?

不能劇透。

為了令觀眾直觀感受到虛擬記憶,畢格羅的技術團隊研製出一種超級輕便的35mm攝影機以完成影片中的主觀鏡頭段落。它們就像第一人稱遊戲一樣,眩暈但迷人。

自啟蒙以來,人類就從未停止過對大腦的探索。走在最前面的莫過於硅谷狂人埃隆·馬斯克。他痴迷於腦機接口技術,有傳聞或於今年投入市場。

其實我們願被洗腦|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腦機接口是馬斯克近年來的工作重點


《末世紀暴潮》的預言或許在時間上有偏差,但對這項技術的思考,卻並不過時。

這項技術可以造福殘疾人,亦可成為新的犯罪手段。比如影片中一個姦殺者給受害者帶上“魷魚”,記錄下她們死前的痛苦。

其實我們願被洗腦|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人們可以體驗殘忍和死亡,卻不會付出任何代價


人們徹底無法區分真實和幻覺,社會的等級制度、法律體系和警察系統紛紛受到考驗,政治環境愈發雲譎波詭。

其實我們願被洗腦|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社會陷入混亂,街頭暴力處處可見


這就是為什麼灰狼老師認為,只有的新媒體時代全面到來之後,我們才能真正理解這部電影。因為科技、藝術和政治,終有一天會融為一體。我們無從想象,那時會變得更民主,還是更專制。

而藝術,永遠是先行者。

其實我們願被洗腦|槍稿每週電影優選


文|現代機器

排版| 罐 兒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