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病房里的“男姑娘”

收到医院号召人员驰援武汉消息的那天下午,闫冬护士正在急诊科室里忙碌着。“我上!我是男生,单身,家里没有负担。”接到消息,闫冬立马向护士长报名。

1990年出生的闫冬在科室里是出了名的“好说话”,从不计较得失,每次有需要,只要一个电话,从来没有拒绝过。“有事儿找冬哥”,这是同事们对这个小伙子最实在评价。

今年过年,他又申请了留在科室里值班。所以在1月初的时候,特意把父母从老家接来广州住一段时间。在去武汉的高铁上,父亲给他发来了一条信息:“小心一些,做好防护,疫情不退别回来”。这是这对黑龙江纯爷们的父子临行前的对话。

驰援日记 | 隔离病房里的“男姑娘”

说起隔离病房里的苦活、脏活、累活,在闫冬眼里,那都不是事儿,他最自豪的事就是无论遇到什么样“难缠”的病人,他都能把他照顾的顺心顺意。

这天,闫冬刚上班,交班的同事提醒他,67床的患者今天刚入院,一会照顾他的时候切记多些关心。晚餐时间,隔壁床的老爷爷习惯吃饭时候要配一杯温水,闫冬每次都会细心在旁帮他把温水倒上。

驰援日记 | 隔离病房里的“男姑娘”

“你怎么不给我倒水?还有,我的尿壶怎么不见了,你是不是拿给别人用了?” 一会嫌床太硬,一会嫌菜难吃。面对这个“挑剔”的病人,闫冬说他的秘诀就是“厚脸皮”,典型的骂不走,一会还来。然而他再过来的时候却给他带来了耳穴压豆的工具。接下来几天,配合着中药的治疗,患者焦虑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闫冬说,对待病人有时候要别想那么多,有时候要多想一点。人生病的时候心情不好,向身旁的人发泄发泄,医护人员首当其冲,我们不能老往心上去。转念多想想原因,多想想办法,总能“对症下药”找到根源所在的。

在这个隔离病房里,闫冬因为格外细心被患者朋友们亲切的称呼成“男姑娘”,他乐呵呵的接受这个“爱称”。

驰援日记 | 隔离病房里的“男姑娘”

他说,只要病人好好康复起来,想看我穿女装我都愿意,不过还是希望胜利完成疫情任务之后好好谈个女朋友。“身边的亲戚朋友都成家了,经过这次疫情,我对“牵挂”有了新的理解,希望除了爸妈也有人“盼”着我回家吧!


(通讯员:李朝 金小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