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唯独这件事,你不可以错

A tip

文章共3525字,阅读需要8分钟。

2018年1月7日,北邮人论坛十大有一篇帖子轰动了校园。

“听说最近学校有疯子!!!”

讲述一名女生在校园里洗完澡后被陌生男人暴打,原文中事情经过如下:

1月5日周五晚10:01,我校三名女生洗完澡回宿舍(学十一)经过学十西南角时,其中一名女生突然被一陌生中年男子上前殴打。该男子微笑走近,一把搂住被打女生,同行的两名女生误以为是熟人开玩笑,随后该男子用拳头殴打其头部,并把女生扑倒在地。同行的一名女生和路边的两名男同学见状,立即把中年男子拉开,另一女生向来往的男同学呼喊求助,但并未有同学上前控制住施暴男子并拍下正面照。施暴男子见围观人数渐多,指着被打女生说:“你别再跟着我耍流氓”随后向南走远。可以确定的是,被打女生与该男子是相向而行,绝不存在“跟着”该男子的情况,至于该男子精神是否正常,我们也无法确定。

三名女生联系了保卫处,保卫处崔姓工作人员将三人带到保卫处办公室,该工作人员简单询问事情经过并做了笔录。随后,三名女生要求看监控,监控室的工作人员赶到监控室,调取了事发现场的录像,获取到施暴者模糊的脸部图像。我们想要继续追踪施暴男子离开的路线,

发现学十至学一东侧路段的监控录像全部发生故障,仅有学一拐角处的监控有影像但未发现该施暴男子。

故事还有一个插曲,据三名女生的同学z说,下午4-5点在学九一楼自习室学习时也遇到一名奇怪的中年男子,该男子在教室里用笔划桌子,发出很大的噪音。据同学z描述,该男子身穿深色衣裤,身材偏瘦,特征与施暴男子相似。于是,三名女生要求调取该时间段的学九一层自习室监控录像,被告知该录像模糊不清到了不辨男女的程度,没有调取的必要。

11点左右,三名女生选择了报警,警方于11点半赶到校保卫处,询问事情经过并查看录像后,将三名女生带到警局录笔供,12点40三名女生回到学校。

第二天被袭女生到北医三院做了伤情鉴定,好在并无大碍,生理上的伤害可以痊愈,但心里留下的创伤恐怕只能由时间慢慢抚平。

(在事情发生后,两名班长全程陪同,怀有身孕的导员全程关注问询,感恩!)

针对本次事件,该同学提出了几点质疑,整理如下:

1. 我们承认不是所有的坏人都能被充分制裁,可是校保卫处的工作是否存在颇多不到位的地方?

2. 监控设备存在问题,工作人员完全知悉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采取措施?

3. 监控录像对于保护校内学生安全至关重要,为什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4. 在接到女生报案直至警察到达过程,保卫处崔姓工作人员全程在用手机开着外放玩狼人杀,保卫处对这种玩忽职守的行为是否有效监管?还是放任自流?

5. 面对这起突发事件,在三名女生离开保卫处之前,得到保卫处反馈内容为:如果在校内发现该男子,会对其进行驱逐。次日她们问询东门保安,他却表示并不知情,这又如何能够保证安保人员能及时发现施暴男子,避免暴力事件再次发生?

6. 当天事情发生时,无一安保人员赶到现场,事后保卫处对这次事件的解决力几乎为零,对于之后如何加强安保,保卫处并未明示,且校内也没有任何的通告和警示,学生在校园里的人身安全是否能够得到重视和保障?

校园安全隐患不管是国内国外,始终难以杜绝,可事情发生时,发生后,学校保卫却毫无作为,处于零解决的状态,官方说法毫无说服力,完全无法让人放心。

姑娘,唯独这件事,你不可以错

这让我想到三年前在校园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可怕的事。

一个学长,在学校的创业群认识后见过三次,然后表白,被我拒绝。自此开始了我大学时光的漫长的噩梦生涯。

在校园里跟踪我

在学校里,跟踪我,图书馆经常能见到他的踪影。我骑车出门,在南门追着我的车不让我走,当时告到保卫处。保卫处和学生处知道后,找了他们的辅导员对他进行教育和警告。

事实证明,我太天真。相信学校能解决问题,实际对心理有问题的人,口头警告完全没用。

在图书馆门口,大庭广众之下,就敢拉住我想要强吻。

在回宿舍路上,学校的主干道,根本就不知道他会从哪里忽然冒出来。和学校反映,没有用。报案,派出所说:“他跟踪你,要出示监控记录和他骚扰你的完整通话记录。”

监控记录……学校满园的监控器只是摆设,而电话记录,一开始并没有留存,后来就变成了各种号码的匿名骚扰。

打匿名电话

很早就拉黑了联系方式。于是他用他朋友的手机,用阿里小号,用不明出处的号码,变着戏法给我打电话。

那时iphone还不能对通话进行录音,直到现在,手机里还保留着三四个对通话记录录音的app,并且不接陌生电话的。

从美国回来的时候,因为把航班信息发在了qq空间,不知道怎么被他得知了。

下了飞机,只见他手捧一大束玫瑰在到达口等我,笑容灿烂而猥琐。

围观的人说:“哇,好痴情哦!好感动!”“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我却浑身冷汗直冒。

网上曾有人发帖讲过这样的真人真事:

抢孩子的人,有一种方法就是,走上去给孩子母亲一巴掌——

“孩子生病了你还在这里杵着!你这个妈怎么当的!”一把抢过孩子抱走。

围观的人都以为是家庭内部纠纷。纷纷谴责孩子妈的不负责。而此刻,孩子母亲一脸懵逼还没回过神来呢。

等回过神,就是撕心裂肺的哭声。

围观的吃瓜群众,无知而狂热。想起鲁迅笔下的看客。看不见伤口的鲜血淋漓,真是可怕。

在宿舍楼下蹲点

学长曾明目张胆在我们宿舍一楼守候我。

楼妈不知道背后漫长的故事,问他是谁,他说,我是我们学校学生,来,给你看学生证。配合以巧言令色的笑容。

学生证是真的,楼妈放心的点点头。她不知道,高学历代表不了人性和品行,享受着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却做着没有受过教育都知道不可为且不屑做的事,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一种真正的耻辱。

当我出现在他视野里,他一把拉住我,扯着我的胳膊不许回寝室。嘴里嚷嚷着,叫嚣着。

当时我正在用直播软件,随机应变马上把镜头对准他,叫道:“就是这个人!一直跟踪我!大家仔细看!”

一个措手不及打得他没反应过来,才不至于嚣张,用手挡住脸,忌惮地,没有追过来。

那段时间,我天天提醒吊胆,生怕哪天在没有人的地方被他拦截住,强x这类最坏的打算,都在我脑海浮现出。毕竟我的身体只有女性的力量。生理上无法抗衡。

不知情的吃瓜群众:“他也是因为喜欢你。”“好痴情,不如从了吧!”

无知的善意总是最可怕。

第二次找保卫处时,保卫处的小哥一脸不爽地说:“谁想管你们这些烂七八糟的感情纠葛!”

我当时眼泪就掉下来了。

但凡男女间的事情,就会被当作是感情纠葛。我从来没有承认过和他是感情问题,身为学校最重要的安保部门的工作人员,怎么可以没有了解清楚状况就妄自断言,默认我是在使性子闹脾气?我差点骂出口:“我要真跟他是情侣,我闹这出我有病啊?你tm八点档言情剧看多了吧!”

感情纠葛,和性骚扰,能是一回事吗?

一个高等院校的安保人员,法律意识匮乏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人生的悲凉在于可以预知的无可奈何。

Steven告诉我:“你这样的事,在美国,那个男生早就被制裁了。”

而在中国,防患于未然似乎是不存在的,也许我被性侵了才会被当回事吧。可能还有人会说:”一定是你穿短裤勾引了人家,自作自受,呸。“

整整一年,所有合法途径都采取过。

跟他讲道理,找男朋友和他谈心,找人”威胁“他(口头),完全不理睬(他却总有办法找到我,换着法子联系),试图讲道理……对变态,这些方法都太温柔了。

他骚扰我的时候,说:“学妹我真的很喜欢你,想当你男朋友。”而帮助我斡旋的热心群众去找他时,他一脸无辜地说:“啊,她搞错了吧,我对她就是对学妹的关心啊。是她自己想多了。”再虚伪地补充道:“都是误会。”

旁人信以为真,转过头劝我不要小题大做。

那段时间,我走在学校都害怕。好在后来通过辅导员和家长的斡旋,再加上我马上就毕业,才逐渐脱离了他的魔爪。

现在回想起来,依旧冷汗淋漓。有时候女生因为(不想闹大,担忧名誉受损等)种种原因,选择沉默,然而早在论坛曝光也许很快就解决问题。

姑娘,唯独这件事,你不可以错

总结一下一些自己和别人的人身保护措施:

1. 尽量结伴而行

2. 有隐私保护意识,出门千万不要在公开的社交平台上定位暴露自己的行踪

3. 保持冷静,不要和歹徒起正面冲突,记住对方的特征

4.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录音,尽量往有摄像头的地方走,多保留证据

5. 手机里保存附近派出所电话

6. 遇到不安全的因素,及时在网络曝光(如在学校论坛),会有好心人伸出援手

7. 怕怕app,走夜路可以定时,超时未关闭客服会打电话,打不通就报警并给警方你的定位,打通了你如果说没事还会反复询问是否不方便说话(网上看到的,没有用过,不知是否属实)

现在,我已经毕业,并且离开校园很久,回想过去,也许找人打他一顿是最好的。老话说得好:打人虽违法但有用。

这两日得知学校又发生这种事,心疼却也真心希望能通过个人安全意识的完善,校方安保系统的加强,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以及发生后能正确快速地解决,给当事人带来最小的身心创伤。

毕竟,虽然网络对校园暴力立法的呼声络绎不绝,执法者的不作为,才最令人心寒。

最后,想对姑娘说:

生命只有一次,人身安全在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别的事犯错可以重来,唯独这件事,你不可以错。

END

后记

原文是2016年写的,最近发生的事件让我不得不补充一些,希望看到的人,都能够有所吸取,安全意识真的是非常重要,培养安全意识刻不容缓。今天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明天就可能发生在你身上。生命只有一次,没有容错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