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这三种家庭千万不能嫁!

解决情感困扰,请移步咨询微信(ID:ziwohm)

最近看到了一条十分令人恶心的新闻,事情发生在盐城某酒店宴会厅中,醉酒后踉踉跄跄的公公正和儿媳妇走台,司仪客套地夸赞新娘”大方得体,懂得入乡随俗“。

而在台下的宾客们互相聊天敬酒之际,台上忽然惊现辣眼睛的一幕:公公忽然从身后伸出咸猪手,半搂住前方的新娘,并不顾其反抗,肆无忌惮地在宾客们的叫好声中,强吻自己的儿媳妇长达十余秒。

事发突然,司仪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举着话筒:“哎!哎!哎!”地连声埋怨,并没有说出什么话来;而在场的宾客们有的同样愣在了当场,有的却在反应过来后,没有上前阻止,而是以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举起了手机从不同角度记录下这整个过程,并放在了朋友圈。

据说事情的后续是这样的:新娘被娘家人连夜带回家中,新郎暴打了父亲后与其反目成仇。但无论如何,原本好好的姻缘,恐怕也就止步于此了。

姑娘,这三种家庭千万不能嫁!

而原本是每个女人从小就梦寐以求的一场婚礼,人生中最浪漫的一天,从此就成为了这个无辜新娘的阴影,她对婚姻的所有美好想象,尚来不及将其变为现实,就戛然而止。

裂痕的产生,撕碎的不只是一纸婚约,一对恩爱的新人,两家人苦心经营的一团和气,还包括整个婚恋市场的秩序和伦理道德。

从曾经的掀裙袭胸导致无人敢做伴娘,到今时今日的公公强吻使得无人敢为新娘,更有人直接坦言:“儿媳妇都是高攀(我们儿子)来的,怎么糟蹋也不为过。”也难怪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都不愿意成婚,真要是嫁入了这样的家庭,人生大概一眼就看得到头了。

中国人都喜欢说:结婚,不是嫁给一个人,而是嫁给一个家庭。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婚姻关系,可以说是我们与父母互动模式的重现。看到一个男人父亲的样子,就能知道这个男人结了婚是什么样子;看到一个男人母亲的样子,就能知道他们家儿媳妇将来过着什么日子。

好在这是在婚礼现场,一切尚且不晚。于众目睽睽之下,证据证人具备,该悔婚悔婚、该报警报警,该打的官司、该要的赔偿一个不要落下,这女孩还是有出气的办法。

但万一此事发生女孩成婚之后,在“一家人”的掩盖之下,关起门来,丈夫还愿不愿意为她出头不说,首先她就要面对比如今更加恶劣百倍的舆论。哪怕是现在,不也有许多人满怀恶意地揣测新娘与公公的关系吗?

姑娘,这三种家庭千万不能嫁!

姑娘,这三种家庭千万不能嫁!

我们劝女孩结婚前擦亮眼睛,辨识男人,观察家庭,防备防备再防备,谨慎谨慎再谨慎,为的就是降低被荼毒的概率。找对象,一定要找一个家庭关系健康的,这样的人从小生活在充足的爱意中,这些爱,会让他打从心底里,去尊重自己的伴侣,呵护自己的家庭。

那么,我们要如何判断对方的原生家庭是否健康呢?或者你可以参考一下这些标准:

1. 他的父母总是忽视他的意见,又或者直接忽视他本人:

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大家长:他们根本不会听从子女的任何意见,总是擅自以“为你好”的名义为子女安排好一切,并要求子女必须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完成。子女的想法和感受当做是无关紧要的,他们在父母这里,无法得到重视,情绪需求也总是被忽视或否定。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人,因为从小就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爱,长大后进入亲密关系后,容易表现出两种极端:一种,是需要伴侣无时无刻的陪伴,以弥补在原生家庭中缺失的情绪需求;另一种,是模仿父母,在亲密关系中总是冷漠以对,喜欢对伴侣冷暴力。

2. 他与父母的位置对调,父母凡事都需要询问他的意见

这些父母往往在处理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时都手忙脚乱,有时候,甚至让孩子成为“小大人”(并以此为豪),承担起照顾自己和整个家庭的重任。平日里,他们就会三不五时地给孩子打电话,向孩子倒苦水,孩子一回家,更是希望他能帮忙解决家中遇到的难题或者纷争。

这样长大的孩子,往往容易滋生出十分强大的控制欲和说教欲,因为从小开始,本应处于主导地位的父母就将这种支配的权利过渡到了他的手上,他会习惯于支配事物的进程,并不容许伴侣有不同的意见。

姑娘,这三种家庭千万不能嫁!

3.对方的父母十分在意他在外人面前的表现,但在人后对他不闻不问

这样的父母往往倾向于将孩子看做自己的附属品或自我的延伸,“孩子”是他们维护自身形象的重要载体。他们会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因为那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可以说,他们最在意的始终只是自己。

这些父母同样会像第一种父母一样给出很多巨细靡遗的建议,也不认可孩子的判断和选择,但他们的根本目的并非是控制子女,而是希望让孩子成为同样版本的自己,从而让子女成为他们对外的社交面具。

成长于这种家庭环境的子女,外表上往往表现得礼貌得体,但私底下则显得喜怒无常,脾气往往变化得十分迅速,令人难以应对。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并且这种影响往往难以改变。所以,当我们要结婚了,见男友父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对方的家庭氛围如何,这也许就是你的未来缩影。

每日甜蜜互动

你最在意对方家庭的那一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