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典意境裡看得花開花飛——杏花飄春雨

每到春天,看到花瓣隨風片片飄落時,總是會想起一句詩:“春日遊,杏花吹滿頭”。

在中國古典意境裡看得花開花飛——杏花飄春雨

杏花春雨江南,是最具中國特色的春天景色,可一直生活在湖南的我,吃過杏子,卻從來沒有見過杏花,只能從詩詞裡去擬想杏花開放時的模樣。

在中國古典意境裡看得花開花飛——杏花飄春雨

杏是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在公元前685 年問世的《管子》一書中,就記載說:“五沃之土,其木宜杏”,由此可見,杏樹在中國已有3000餘年的栽培歷史。

在中國古典意境裡看得花開花飛——杏花飄春雨

關於杏花的詩句很多,最早的杏花詩,應該是南北朝庾信的《杏花詩》 :“春色方盈野,枝枝綻翠英;依稀映村塢,爛熳開山城;好折待賓客,金盤襯紅瓊。”詩人將開放的杏花比喻為紅色的瓊玉,極贊其綺豔嫵媚。

在中國古典意境裡看得花開花飛——杏花飄春雨

而到了唐朝,杏花又被詩人們賦予了更加豐富的意義。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在高蟾的詩句裡,紅杏象徵著唐代學子們在科舉考試中登第後的春風得意,身價百倍;在戴叔倫、溫庭筠的詩裡,於綿綿春雨與子規聲聲裡盛開的杏花,勾起的則是羈旅鄉愁:“燕子不歸春已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月落子規啼,滿庭山杏花”;而在杜牧的千古名詩《清明》裡,枝頭紅杏、遙遙在望的村莊,恰好是欲斷魂的路上行人的慰藉。

在中國古典意境裡看得花開花飛——杏花飄春雨

而最有名的杏花詩均出自宋朝。

在中國古典意境裡看得花開花飛——杏花飄春雨

陸游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釋志南的“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杏花春雨,在詩人的筆下,給人以空濛清麗的意象;而宋祁的“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葉紹翁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寫的則是杏花盛開時,關不住、壓抑不了的濃濃春意,讓人感覺到一種強大的生命張力,並能引起人們關於生命、人生的思考——生命如杏花,當珍惜春光、珍惜時光。

在中國古典意境裡看得花開花飛——杏花飄春雨

歷史上最喜歡杏花的詩人,當屬北宋王安石及元朝的元好問。

王安石對杏花可謂情有獨鍾,在他晚年退出官場後所作的《北陂杏花》裡,將杏花的形象拔高到了高潔脫俗的地步:“一陂春水繞花身,身影妖嬈各佔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詩人以杏花自擬,縱然被春風吹落,也要飄落在春水裡,仍然保持潔白如雪,而不肯飄落在大路上,被車輪輾成灰塵。

在中國古典意境裡看得花開花飛——杏花飄春雨

而以詩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傳世的元朝詩人元好問,則在他的《臨江仙》裡寫道“一生心事杏花詩”,並在《賦瓶中雜花七首》中自注“予絕愛未發杏花”。 元好問一生寫過近30首詠杏花的詩作,將杏花比擬為宮妃、情竇初開的少女,極贊杏花之嬌美可愛,表現了自己對杏花的滿心傾愛。

杏花的花語為嬌羞、疑惑、少女的慕情。“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韋莊的這首詞寫的就是在杏花開放的時節裡,少女看到心儀的少年,怦然心動。從“一支紅杏出牆來”衍生出來的“紅杏出牆”常被人們來特指有外遇的妻子。而在中國,還有與杏的另外兩個詞語:“杏林”、“杏壇”。

在中國古典意境裡看得花開花飛——杏花飄春雨

“杏林”一詞產生於漢朝末年,傳說當時的名醫董奉,視錢財如糞土,為人治病,從不收取錢物,只要求病人治癒後在他的診所附近種下杏樹。久而久之,董奉的住處,杏樹蔚然成林。後來,“杏林”一詞便成為了中醫的專用名詞。

而“杏壇”的典故出自於莊子的寓言。莊子在寓言裡說孔子到處聚徒授業,每到一處就在杏林裡講學。休息的時候,就坐在杏壇之上。後來,人們便將“杏壇”稱作孔子講學的地方,也泛指聚眾講學的場所。北宋時,孔子後代在曲阜祖廟築壇,環植杏樹,並命名為“杏壇”。

在中國古典意境裡看得花開花飛——杏花飄春雨

可無論從杏花、杏衍生出多少寓意,“一樹杏花春寂寞”(元好問《臨江仙》),“不賞東風也是痴”(唐寅《杏林春燕》),杏花春雨,永遠都是中國人心裡最具詩意的春天的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