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企業加速零售化發展!京東、盒馬…平臺紛紛喊話“抱團”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相對於多數行業已如火如荼地進入復工狀態,餐飲行業的復工卻顯得十分嚴謹。不可否認,以往春節前後都是餐飲行業的旺季,但今年受疫情影響,餐飲行業成為受衝擊最明顯的行業之一,線下門店暫停營業讓不少企業經營承壓。不過,一部分早早佈局零售業務及“半成品”銷售的餐飲商家如今已開闢出一條止損新路徑。

餐飲企業加速零售化發展!京東、盒馬…平臺紛紛喊話“抱團”

“自熱小火鍋”賣脫銷

談到餐飲零售化,作為我國傳統中餐頭部企業的海底撈具有十足的話語權。

一直以來,海底撈開創的“自熱小火鍋”由於食用方便、口感還原度高,備受年輕群體喜愛。早在2016年,海底撈便將旗下的火鍋底料、調味品業務單獨分拆。拆分之後,培育了火鍋底料上市公司——頤海國際。

而在頤海國際上市一年後,海底撈斥資近3000萬元進軍“自熱小火鍋”市場。此後,以大龍燚、小龍坎、井格為代表的四川火鍋品牌的零售化開始加快步伐。

作為餐飲零售化的新品類,自熱小火鍋在近幾年“吸粉”無數。“不用火、不用電,只用一杯冷水倒下去,就能享受熱氣騰騰的火鍋。吃起來非常方便,味道基本能還原火鍋門店的80%。像一般海底撈的自熱小火鍋均價在49元左右,雖然價格微高,但也在人們能接受的範圍。”一名從事化妝品銷售的80后王小姐曾公開表示。

疫情期間,不少消費者在線上大量“囤糧”的時候發現,部分電商平臺銷售的海底撈自熱小火鍋均出現售罄的情況。不僅如此,線下門店也時不時出現自熱小火鍋脫銷的情況。

據瞭解,自熱小火鍋的脫銷實際上與海底撈目前的產能有很大關係。疫情暴發後,海底撈就通過其官方渠道發佈了《蜀海頤海生產計劃》。海底撈表示,目前蜀海供應鏈公司生產能力有限,僅能保障海底撈門店員工餐食,以及為7-11、7Fresh、盒馬鮮生等超市和便利店提供少量產品。

在該計劃中,海底撈表示,已經決定採用自建工廠、OEM代加工以及與所在國供應鏈合作的多種方式,在半年內將供應鏈產能大幅提高。

零售業務規模有限

實際上,除了海底撈之外,上海小南國、西貝莜麵村等國內餐飲品牌都在試點新零售的運營模式。

例如,上海小南國的蔥油麵半成品、西貝莜麵村的羊蠍子鍋、狗不理的速凍包子、眉州東坡小吃、船歌魚水餃等都是商家將自己的招牌產品打造為可零售化的商品,在各個渠道進行銷售。

餐飲企業加速零售化發展!京東、盒馬…平臺紛紛喊話“抱團”

據瞭解,早在2017年年底,西貝莜麵村便開始佈局餐飲零售化,成立了西貝甄選線上服務商城,依託其供應鏈體系,為消費者提供餐廳之外的食材商品。數據顯示,西貝新零售服務體系建立起來後,其甄選商城新零售業務去年銷售額突破了1億元。

餐飲企業加速零售化發展!京東、盒馬…平臺紛紛喊話“抱團”

記者登錄西貝甄選商城看到,目前在售產品包括西貝特供牛羊肉,五常大米、蜂蜜等門店同款。其中,即熱可食的羊蠍子鍋、牛大骨等半成品產品備受消費者的喜愛。

以北京地區為例,標價為每份199元的即熱蒙古牛大骨已售出5645份。

有分析認為,受門店關停影響,西貝的外賣及零售業務雖然可以不間斷地為該企業“供血”。但由於規模有限,以西貝年營收近60億元來計算,靠零售業務來補給西貝“斷供”的想法顯然不太現實。

存在上述難題的餐飲品牌不止西貝一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餐飲企業已有的零售化模式種類繁多,但電商業務和線下專營店都還停留在嘗試階段,規模較小,而流量也主要來自於餐飲堂食的老顧客。

平臺企業來助力

為了助推餐飲零售化,以京東、盒馬、每日優鮮為代表的平臺企業開始紛紛喊話“抱團”。

近日,京東生鮮發起“餐飲零售發展聯盟”倡議,推動餐飲品牌開拓半成品速食生產,並通過京東全渠道拓展銷售,實現供應鏈轉型;每日優鮮也發起“共贏行動”,邀請全國線下餐飲品牌加入;而盒馬鮮生早在2018年就提出了利用中央廚房的“新餐飲”發展模式。

“京東此前就提出餐飲零售化,疫情期間,京東聯合多家企業將堂食做成速食,消費者通過蒸、煮等即可食用。”京東生鮮肉禽冷凍採銷部總經理王志強表示。

京東生鮮的數據顯示,隨著各行各業返程復工高峰期的到來,速凍菜餚、烘焙麵點等商品銷量暴增。自發起倡議以來,全國已經有200多家餐飲企業響應。目前包括西貝莜麵村、廣州酒家、杏花樓在內的百餘家餐飲企業已經加入,另有九毛九、花家怡園、紫光園等50多個全國餐飲品牌,在京東發出倡議後積極溝通諮詢。

每日優鮮方面尚未透露相關的數據和資料,僅表示“共贏行動”系由來已久的合作。餐飲企業充當中央廚房,零售企業提供渠道支持,在當前特定的環境下能夠助力雙向打通。但是未來是否會持續擴大合作,每日優鮮並未表態。

而兩年前就提出“新餐飲”發展模式的盒馬鮮生,即與餐飲品牌“聯營合作”,目前已經牽手全國200多個餐飲品牌。所謂的“聯營合作”,就是餐飲品牌商在盒馬鮮生店內開出小檔口,然後由盒馬統一收銀、統一配送,盒馬負責渠道銷售,而餐飲企業只需要提供相應的餐食產品。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餐飲品牌自身拓展零售業務,倉儲、物流等都是較難攻克的難題。牽手電商平臺,表面上看起來能達到雙贏的局面,但餐企對於平臺冷鏈物流的實力要求極高,此外,如若餐企不能第一時間掌握消費者數據,對於後期原材料備貨、銷售排期等均易產生影響

獲取更多信息可關注頭條號:肉食新發現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