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樣的行為在指揮權上是否存在矛盾?

鞍山小楊



前一段時間播了一個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也就是《偉大的轉折》,主要是講遵義會議。這個過程眾所周知,都很熟悉。但在毛主席爭取博古他們的過程中,博古,凱豐個李德這些人手裡最大的尚方寶劍就是,中央紅軍向西突圍,到湘鄂西去和二六軍團匯合,這是共產國際同意了的。

對當時的中央紅軍來說,這就是軍令,博古,凱豐和李德這些人就是堅持必須要服從這個命令,而主席他們則認為這是自投羅網,不能去,這就是要抗命。最後的結果眾所周知,在經過了一番鬥爭之後,紅軍還是放棄了北進湘鄂西的計劃,轉而向貴州進攻,打亂了敵人的圍剿計劃,改變了長征以來被敵人追著打的被動局面。

在這個電視劇中,有一個片段給人印象很深刻。當主席提出不能再北上自投羅網的時候,李德說,你這是要違背共產國際的指示,這個責任你擔得起嗎?你要對共產國際負責。主席則反唇相譏,如果北上導致紅軍陷入敵人包圍圈,全軍覆沒,中國革命徹底失敗,你能擔得起這個責任嗎?博古才無話可說了。


將在外,軍令是不是不受,這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看。既不能說盲目服從命令就好,也不能說經常性抗命就好,都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的。在古代,之所以經常會出現這句話,是因為交通和通訊不便,統帥部遙控指揮多有不便,所以只能由前線將領根據戰場形勢臨機應變處理。

而在現在交通和通訊條件非常發達的情況下,這就沒有多大問題了,統帥部會根據全盤局勢的需要,對前線發出指示,調整或要求前線部隊的任務,而前線將領則需要根據戰場形勢和自身承擔的戰略任務來進行具體部署,有時候也會需要臨機調整。總的原則是,前線的調整要有利於達成自身所承擔的戰略任務,在不違背這個目標的前提下,可以進行調整。

所以,在淮海戰役前,中央對華東和中原兩個戰場的領導機構進行了調整,陳帥調中野管後勤,華野交給粟裕軍政一肩挑,並且明確表示了“我們不遙制”,表示對粟裕的軍事指揮能力完全信任,讓他放手去打。而粟裕在提議由中野首長統一指揮後,中野首長也明確表示,我們可以負責指揮,但是我們的通訊設備比較落後,怕影響戰局,可以由粟裕相機處置,不必事事請示。


而在遼瀋戰役究竟是先打錦州,還是先發長春的問題上,中央個東總出現了分歧,東總過於謹慎,中央擔心先打長春會打草驚蛇,導致瀋陽和錦州的三十多萬國軍退入關內,和華北國軍匯合,影響下一步作戰,堅持要求先打錦州。東總首長考慮再三,最後還是沒有用“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理由拒絕先打錦州的命令,這才有了攻下錦州,關門打狗的局面。

實際上,按照現在黨史軍史研究的成果來說,在長征過程中,其實共產國際並不完全支持博古這些人的意圖,尤其是在中央紅軍的電臺壞了之後,已經無法及時與共產國際聯繫,這為主席在遵義會議之前的通道會議上說服博古和李德轉兵貴州提供了方便。其實,當時如果共產國際能夠及時瞭解紅軍面臨的嚴峻形勢,肯定也不會同意博古李德他們繼續北上自投羅網的意見。

話反過來說,這種牽扯到不同戰略區之間的協同配合作戰的情況,如果雙方不能及時通報自己的情況,一方突然改變行動方向,那就會對另一方的行動造成很大的麻煩,乃至陷入困境。比如中央紅軍原計劃去湘鄂西與二六軍團匯合,那麼二六軍團就要在湘鄂西一帶等待接應中央紅軍。中央紅軍和二六軍團之間當時也聯繫不上,中央紅軍就直接改變方向,二六軍團就白等了。好在當時二六軍團周圍並沒有敵人重兵集團圍困,重心都在追擊中央紅軍上,所以二六軍團並沒有遭受太大損失。


蕭武


在這個問題上毛主席拿捏最得當,遼瀋戰役關係到大局,中央有六成以上把握,林彪只是從局部考慮。而淮海戰役局勢錯綜複雜,中央要粟裕臨機而斷,但是毛主席也成經給粟裕非常有意提示,例如粟裕打王耀武時,既要攻城又要吃掉外援。毛主席告訴粟裕攻城人數太少,後來粟裕如同醍醐灌頂採用毛主席建議,達到了即攻城又吃掉援軍的目的。


雲華7027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最早是大軍事家孫武說的。他在《孫子兵法》中寫道:“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孫武是大軍事家,他的《孫子兵法》被奉為軍事上的“聖經”。他說的話,自然沒人敢說不對。但實際上,孫武只是講了上半句話,還有下半句,他並沒有講出來。下半句是什麼呢?

(孫武劇照)

首先,我們得承認,孫武這句話,用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肯定是對的。

舉個例子。宋太宗曾命三軍出征,攻打遼國,試圖收回燕雲十六州。當時在打仗之前,他就“親授陣圖”,要求軍隊在戰場上必須按照他事先佈置的陣圖來打仗。但結果是,由於所遇到的敵情情況不一樣,雖然一開始想得好好的,可是一到戰場,一切都亂套的。而將領因為不敢隨意改動宋太宗的“君命”,最終,這場仗打得非常糟糕。其中兩支軍隊打敗,本來突破陣圖限定,靈活機動打了一仗的楊業,最終也受制於陣圖的影響,變得反勝而敗。

為什麼這支宋軍會打敗呢?根本的原因,就是宋太宗不放心將領們手握兵權,害他他們在戰場上會出現擁兵自重的現象,才要他們嚴格執行“君命”。

但是,“君命有所不受”,其實更麻煩。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先來看看孫武本人。當孫武在講了這句話後,當時他就實實在在地現場試驗了一回。

(吳王劇照)

吳王為了檢驗孫武的帶兵能力,把自己的後宮們交給他,讓他把這些妖嬈的女人們,訓練成合格的士兵。但這些后妃們在訓練中,並不聽孫武的指揮,孫武為了嚴明紀律,決定殺掉兩個隊長,以儆效尤。這兩個隊長,恰好是吳王最喜歡的兩個妃子。吳王趕緊派人給孫武傳話,讓孫武刀下留人。但是孫武卻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最終還是殺掉了吳王的那兩個愛妃。

雖然吳王並沒有報復孫武,但是對孫武卻很不爽。實際上,不僅僅吳王不爽,後世的君王們看到這個故事,估計也很不爽。因為孫武違背君命,殺掉了兩個后妃,這件事或許是一件小事。但是,如果孫武不僅僅是殺掉兩個妃子,而是舉兵造反,那不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嗎?為什麼說危險呢?

因為他們在造反的時候,並不會說自己在造反。他會說,君王身邊有奸臣,奸臣把君王蒙蔽了。君王的這個命令,是錯誤的命令,它會給整個軍隊帶來災難。所以我們不能聽“君命”。如果將軍這麼說,士兵們一定會相信,因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如此一來,可能的結果就是,將軍真的帶著軍隊造反了。

當年安祿山就是帶著軍隊這樣操作的,最終引發了全國性的災難。

(韓信劇照)

由此可見。給予將軍太大的權力,讓他們在戰場上隨意用兵,隨意“君命有所不受”,其實是相當麻煩。比如韓信,本來他是劉邦封的大將,但在帶兵打仗的時候,劉邦給予了他高度的自由,讓他完全遵守“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以,雖然韓信打了不少大勝仗,但韓信也因此成為一支獨立的力量,最終劉邦幾乎完全失去了對他的控制能力。若不是陳平獻計劉邦智擒韓信,若不是蕭何幫助呂后誅殺韓信,韓信肯定就造反做大了。

由此可見,孫武所講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其實只講了前半句。也就是說,只講瞭如何打勝仗的前半句,並沒有講君王如何控制將軍的後半句。那麼,君王應該如何才能控制將軍呢?

綜合古代成功的經驗,我認為必須要做好這幾點:

一是君臣互信。君王和將軍必須互相信任,肝膽相照。比如上面所講的宋太宗派出的那支軍隊的將領曹彬。當年趙匡胤派他出去打過仗,攻打南唐。當時趙匡胤只是給了他一把尚方寶劍,就讓他去了。最終,曹彬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沒有出任何問題。這就是君臣之間的互信,而宋太宗和曹彬就沒有互信,所以會出問題。

二是監軍制度。古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常常在軍隊中設置監軍制度。監軍代表君王,如果將軍要隨意改變命令,必須向監軍報告。監軍在現場,他明白情況,可以決定改變還是不改變。不過,如果將軍有反意,就算有監軍也不起作用。比如當年鍾會決定造反,監軍衛瓘就把他沒辦法。最後還是衛瓘組織人馬把鍾會殺掉,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三是選擇將領。君王允許將領“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首先要選擇那些忠誠有擔當的將領。如果將領不具備這樣的品質,君王不會讓他獨當一面,這樣的大臣,在古代被稱為純臣。比如唐初的時候,李世民就認為徐茂公是純臣,而單雄信不是。因此,李世民很相信徐茂公,重用他,經常派他出去打仗。而對單雄信,李世民乾脆殺掉他。


張生全精彩歷史


原話是“君命有所不受”,和本題所問意思基本相同。從古至今,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所以這樣的行為只適用於極特殊的情況下,並且戰場主將這樣做的結果,可能是勝則無獎,敗要擔責。因此除非有極大的把握,否則一般不會有人以身犯險。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喊得也是震天響,但最終敢做的人,其實微乎其微,少之又少。

1948年2月,毛澤東電告林彪準備率軍攻打錦州,以實現對東北之敵“關門打狗”的戰略。但林彪認為錦州有15萬重兵把守,城防堅固,不但不易攻取,而且有陷入敵人重圍的危險。相反,長春守敵較弱,且便於集結兵力,所以認為打長春為上策,所以他無視命令,按兵不動,一心琢磨打長春。


到4月中旬,林彪發電請示攻打長春,這讓毛澤東雷霆震怒,大為不滿,後在周恩來的勸說下,才勉強同意林彪的想法,讓他放手一試。

結果林彪圍著長春打了十餘天,卻進展不大,精於算計的他,最終在沒有絕對勝算的情況下,又電請改變作戰方案,用部分兵力繼續圍困長春,大部隊去攻打錦州。從而結束了這少有的一次不成功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尷尬經歷。

1940年,葉飛率新四軍挺進縱隊對日偽軍打了一場勝仗,之後到蘇北郭村休整,但卻遭到當地魯蘇皖遊擊總部的挑釁驅離,雖然敵眾我寡,力量懸殊,但葉飛決定在郭村實施保衛戰,但報告到了陳毅處被否。


陳毅認為一方面過於危險,另一方面著眼共同抗日大局,不宜武力相向。並且連發三封電報,命令葉飛撤退。但葉飛主意已定,冒著失敗擔責的危險,決心用這一仗換取新四軍在蘇北的立腳點。

他隨後覆電陳毅,堅持保衛郭村。接到電報後,陳毅氣得跳腳大罵,一面組織部隊增援郭村,一面動身親自前往郭村坐鎮。

面對著多出自己十幾倍兵力的敵人,郭村保衛戰過程一波三折,頗有戲劇性,最後經過多方的努力,偷襲的偷襲,起義的起義,葉飛硬是奇蹟般的把這場戰鬥打贏了。

這場戰鬥的勝利,具有很高的戰略意義,為新四軍站穩蘇北打下了基礎。陳毅到來後,氣得那叫一個心花怒放。

葉飛把“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精髓發揮到了極致。

所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指揮權上並無矛盾,重要的是結果。只是對於戰場主將來說,應用起來是極不容易的,實施起來,要見機行事,根據具體情況,執行自己的作戰方案,並要為後果負責,因此具有極大的風險性。



歷史微點與您共同學習,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歷史微點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究竟是怎麼回事,看看李典、馬謖、志願軍的做法與不同結局,應該不難發現這種行為在指揮權上是否存在矛盾。

李典的“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大勝袁紹後,又準備攻打袁譚、袁尚駐守的黎陽,因此命令屯軍安民城的裨將軍李典和謀士程昱負責用船筏輸送軍糧。

當時,袁尚派魏郡太守高蕃領軍駐紮河流上游,已阻斷水道運輸線路。曹操得知後,便下令李典、程昱:“若船不得過,下從陸道。”意思是說,如果水路被阻,就從陸路運糧。

但是,李典又發現高蕃的部隊不但裝備較差,而且因為身處上游軍心懈怠。他同將士們商量後認為:“如果突然襲擊高蕃的部隊,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一定可以擊敗敵軍。而且軍隊打敗不應受到朝廷制約,只要有利於國家,也可以靈活決定。”對此,程昱也是較為認可。因此,李典迅速出兵,攻打高蕃的部隊,並一舉將其擊潰,完全打通了水上的便捷運糧通道。

其實,這也就是典型的“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行為,只是事後曹操不但未對李典處罰,反而還給予了嘉獎。但是,如果李典攻打高蕃失敗,“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為行是否又會變成抗命不遵的處罰理由。

馬謖的“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時,突襲魏軍據守的祁山,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相繼反魏附蜀,關中震動。為此,魏明帝曹睿派大將張郃總督各路軍馬出兵街亭(今甘肅秦安東北),以解祁山之危。當時,諸葛亮力排眾議,重用馬謖為街亭主將、王平為副將,要求他們於街亭險要處當道紮寨,阻截張郃,為蜀軍開闢祁山根據地爭取時間。

可是,馬謖到了街亮後,不聽王平再三相勸,放棄街亭險要當道於不用,反而將部隊駐紮於南山之上。結果,馬謖部隊被張郃大軍團團圍困,斷絕水源,進而造成軍心潰散,大敗而回。

這時,馬謖的“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行為,自然也就成了不遵軍令,成為大敗的禍首,因此被諸葛亮揮淚斬首,以明軍紀。假如,馬謖的“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行為大敗了張郃,是否會成為用兵如神的經典,諸葛亮還會斬殺他嗎?

志願軍180師的“將在外,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朝鮮戰爭第五次戰役結束後,志願軍命令各部安全撤收。但是,60軍卻將“運走傷員之後再行撤收”的命令,誤解為“60軍需要掩護全兵團傷員運走後再撤收”,並命令180師負責阻擊敵軍,掩護兵團傷員全部轉運。不久,180師便陷入了孤軍奮戰的危局,但是全體指戰員依舊死戰不撤。其實,師長鄭其貴也曾數次向軍部上報傷亡戰況,得到的答覆卻是等待突圍命令。結果,等到突圍命令下達時,180師全體指戰員幾乎全部戰死,傷亡人數高達到了7644人,成為志願軍入朝作戰以來的最大損失。

表面看,師長鄭其貴“執行命令過於死板”,但是他卻將“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作風發揮的淋漓盡致。假如,每逢戰爭,各軍將領都有“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想法,又談何團隊精神,豈不成了一團散沙。

所以,“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行為,說他在指揮權上是否存在矛盾,是不能用是或否來簡單界定,因為這句話也是個“政治用語”,無論從那方面來說都有道理。勝了,說你用兵靈活;敗了,說你不遵軍令;有猜忌了,又以此來進行約束。但是,若單純以戰場而論,這句話適合於在外獨立領軍的主將,而不適合於配合團隊作戰的其他將領,也不適宜於後方不明戰爭實情的指手畫腳,更不可成為相互攻訐的“政治藉口”。反之,將成為了相互牽制的“絆馬索”,損傷了自己,便宜了敵人。


祥子談歷史


並不矛盾,和這句話類似的還有一句,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其實這兩句話說的是同一個意思。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任何一個微小的事件,都有可能影響戰爭結果的走向,而這些稍縱即逝的戰機,只有親臨一線的指揮員才能捕捉到,並加以利用。如果事事都要請示之後再做決定,那將陷入處處被動的境地。下面就以毛主席和粟裕將軍為例來說明“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必要性。

解放戰爭期間,毛澤東曾幾次賦予粟裕軍事指揮權,給了粟裕極大的發揮空間,讓他能根據戰場的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贏得戰爭的勝利。

一當機決斷,立付施行,我們不遙制

1947 年3月,國民黨調集24個整編師(軍)、60個旅,共45萬人,對山東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華東野戰軍則在山東集中有9個步兵縱隊和一個特種兵縱隊,約27萬餘人,對付來犯之敵。敵我雙方兵力懸殊過大,只能在運動戰中尋找時機殲敵。

5月10日,陳毅、粟裕得悉湯恩伯第一兵團的第七軍和整編第四十八師先頭部隊進佔了苗家區、界湖,並有續犯沂水的消息。該敵位於第一兵團之最右翼,比較暴露,便於分割圍殲,因此,陳、粟決定以3個縱隊的兵力視機打援。但是,作戰命令下達後,粟裕依然在反覆考量,最後仍然認為這兩部敵軍不是理想的打擊目標,因此,一面進行作戰的準備,一面密切觀察戰場的形勢,尋找更合適的戰機。

5月11日,新的戰機出現了,敵第一兵團張靈甫的整編第七十四師孤軍突進,沿垛莊、桃墟地區進攻坦埠,企圖乘隙佔領沂水至蒙陰公路,截斷華野主力退路。粟裕立即提出了新的作戰方案:不打第七軍和整編第四十八師,改打中路強敵整編第七十四師。迅速就近調集幾個強有力的部隊,以“猛虎掏心”的戰法,以中央突破對付敵人的中央突破,從敵人戰鬥隊形的中央楔入,切斷對我威脅最大的中路先鋒整編第七十四師與其友鄰的聯繫,將整編第七十四師全部乾淨消滅掉。

5 月 12 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致陳毅、粟裕的電報,指示:“敵五軍、十一師、七十四師均已前進。你們須聚精會神選擇比較好打之一路,不失時機發起殲擊。究打何路最好,由你們當機決策,立付施行,我們不遙制。”

在得到自主指揮權後,粟裕決定打張靈甫的整編第七十四師,最終將其消滅在孟良崮。

二 情況緊張時,獨立處置,不要請示

1946 年豫東戰役中,原本中央軍委會議決定,消滅國民黨軍整編第5軍邱清泉部。國民黨軍在獲悉華野的意圖後,迅速調集重兵,企圖以邱清泉部拖住華野主力,然後在魯西南與華野主力決戰。而邱清泉部的整編第5軍是國民黨的五大王牌之一,戰鬥力極為強悍,邱清泉又有“邱瘋子”之稱,如果不能迅速拿下邱清泉部,而形成膠著態勢,那將對我軍極為不利。

粟裕審時度勢,權衡利害,實行“先打開封,後打援敵”的作戰方案,決定放開邱清泉部,而去攻打兵力薄弱的開封。粟裕將這一部署調整上報給了毛澤東,很快就收到了毛澤東代表中央軍委的來電:“完全同意十六日午時電部署。這是目前情況下的正確方針。”並特別指示:“情況緊張時,獨立處置,不要請示。”

從 6 月 17 日到 22日,華野全殲守敵 3 萬人,並在阻援方向殲敵 1 萬人,取得了豫東戰役第一階段的勝利,成為整個豫東戰役的轉折點。

三 全軍指揮,由粟裕擔負

1948 年 8 月濟南戰役前夕,粟裕提出“攻濟打援”的方案,當時陳毅已調到中原工作。中共中央決定,陳毅在華野的黨政軍職務由粟裕代理。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的致許世友的電報中強調指出,“這次作戰部署是根據軍委指示決定的”,並在指令許世友、譚震林、王建安擔負攻

城集團指揮重任的同時,再次重申“全軍指揮,由粟裕擔負”。

濟南戰役經過八晝夜的激戰,殲敵 10萬餘人。山東全境除青島及魯西南邊沿地區有國民黨少數據點外, 均獲解放。

四 機斷專行,不要事事請示

1948 年9 月 24 日,濟南戰役尚未結束,粟裕就向中央建議發起淮海戰役。中央軍委同意了粟裕的方案,並決定在11月8日晚夜間發起攻擊。但是,11月6日,粟裕發現國民黨軍正在向徐州收縮靠攏,然後再圖向淮河一線撤退。戰機稍縱即逝,於是,粟裕根據變化了的敵情,當機立斷,決定把淮海戰役的發起時間提前兩天,即由 11 月8 日晚改為 11 月 6 日夜間發起攻擊,而這時已經來不及向中央軍委請示了,只能先斬後奏。

11月 7 日,中央軍委的覆電:“完全同意魚(6 日) 戌電所述攻擊部署,望你們堅決執行。非有特別重大變化,不要改變計劃,愈堅決愈能勝利。在此方針下,由你們機斷專行,不要事事請示,但將戰況及意見每日或每兩日或每三日報告一次。”

正是粟裕提前兩天發動攻擊,才沒讓國民黨主力撤離,最後贏得淮海戰役的巨大勝利。

總結:

從上述事例中可以看出,戰場形勢變化只在須臾之間,戰機稍縱即逝,一線指戰員根據戰場實際情況調整部署,而優秀的統帥也會適時將權力下放,不縛住手腳,其目的都是為了取得最後的勝利,這與指揮權問題不矛盾。


歷史風暴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並非軍令

這不會導致指揮權上的混亂,反而是指揮權獨立而適時。

打不打?打哪裡?派誰去打?用多少人?後勤糧餉如何供應?這是都是國君要處理的問題。

至於派遣將軍率軍出戰後,怎麼打這些戰術上的問題,國君不在前鋒戰線,根本就不瞭解雙方交戰的地理、士氣、裝備和糧餉供應程度等信息。因此再讓國君去下令指揮,無疑是紙上談兵。

這些都是率軍主將戰場臨時處置權的範圍之內。瞭解信息的人沒有權力去決策,反而讓不瞭解信息的人去做決策,你覺得這仗能打贏嗎?

歷史上很多能打贏的戰爭,都是因為國君沒有干預前方主將的決策而取勝。如白起的長平之戰,秦昭王不干預,獲勝;秦始皇讓王翦率領60萬滅楚,始終不干預。

歷史上也有很多原本可以獲勝的戰爭,但因為國君的干預而失敗。如安史之亂時的潼關之戰,李隆基下令唐軍出動出戰而非堅守,結果導致靈寶之敗,長安也呆不下去了。

在比如明朝的薩爾許之戰,如果按照原本計劃,在春暖花開時進攻,天氣沒有那麼寒冷,路也好走,四路軍也能夠協調進攻,取勝是必然,努爾哈赤只能投降。

但朝廷以耗費軍費太高為由,逼迫明軍提前出發,天冷路又不好走,結果明軍四路軍是各打各的,自然沒有取勝的可能。

朝廷只關心軍費,並沒有關心獲勝的因素。薩爾許之戰就是對“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最好解釋。結果朝廷負責任了嗎?沒有!

崇禎帝時期也是有更多這種不瞭解戰場信息,隨意調遣大將,結果搞得什麼都做不成功的例子。

在滅李自成關鍵時候,崇禎帝把主力軍調走,去打滿清。面對先平定內亂再對付滿清的建議,崇禎帝就是接受不了——因為和滿清議和太掉價,結果把江山拱手想讓。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在管理上是分級和授權,授權給將軍便宜處置權,打贏了獎賞,打輸了處罰,賞罰分明,誰也沒有怨言。可你國君插手了,贏了沒有什麼好說,輸了是誰的責任?責任難以分清!處罰國君,不大可能,處罰將軍,也未必是他的責任,最後的結果是罰酒三杯,大家和稀泥即可。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古代比較多,因為在古代通訊水平很差,信息都靠人快馬送達,而戰場情況瞬息萬變,身在後方的指揮者未必能根據戰場形勢做出決定,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親臨戰陣的將領隨機應變,可能後方指揮者的命令過來了,形勢變了,這樣的命令可能就不能聽了,君命不受了。但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意味著在外領兵作戰,就不受約束了,不受指揮了,正確的命令還是要聽的。


現代戰爭發生了變化,所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況可能就非常少了,因為信息發達了,上級能很快地得到信息,這樣上級指揮者也可以做出正確的決定,就成了上級指揮者做出總方針策略,一線將領需要做的是具體的實施上靈活多變。有時候上級即便沒有親臨戰場,也未必是考慮錯了,畢竟它可能要從戰爭全盤來考慮,甚至可能超出軍事的範圍來考慮問題。

熱兵器時代的戰爭科技水平更高,節奏更快,後方的指揮者對戰場的瞭解更快,尤其是戰爭不再純粹是統軍將領指揮了,而是形成了軍隊的大腦——總參謀部,軍隊指揮體系與過去大不相同,過去的君命,放到現在可以理解為作戰國軍隊的參謀部的命令。隨著後方指揮者對戰爭形勢的瞭解更明確,對作戰行動的決策會更多,但各自做著各自層面上的決策,就不會出現君與將的命令矛盾,不能像希特勒在蘇德戰爭時那樣,直接干預前線的具體作戰行動,統軍將領的權力被剝奪,那樣戰役就走向失敗了。


鍋蓋頭司令


這個問題,蔣介石表示“對我來說確實存在很嚴重的矛盾”,假如在作戰指揮權上效仿老對手圖書管理員一樣放權,在軍事方面實行所謂的民主,那麼只有鬼才知道手底下有多少將領在“放飛自我”試圖渾水摸魚,連嫡系包括最信任的胡宗南、湯恩伯等之類都如此了,更何況還有一大群各懷鬼胎的雜牌軍將領。

整編74師可以說蔣介石的心頭肉,可他任命的師長張靈甫以飛揚跋扈、目中無人著稱,情商極低而且根本不受人待見。國軍將領在執行蔣介石參與制定的魯南會戰計劃時,對於校長的這個“心頭肉”誰也不願意管而且想管也管不住,包括第一兵團司令湯恩伯。因此,湯恩伯將這個鍋甩給了時任第一縱隊司令的李天霞。


李天霞率領的整編83師曾在蘇中宣家堡及泰興地區由於輕敵被粟裕吃掉了三千餘人,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在參與魯南會戰時李天霞統一指揮83和74兩個整編師時變得很謹慎,生怕再次吃粟裕的虧。因此,在順利推進至界牌附近時,李天霞為了安全起見命令張靈甫往回縮向其整編83師靠攏。

但是,李天霞在發現自己判斷錯誤後再次要求張靈甫進駐界牌時,殊不知引起了張靈甫的不滿與憤怒,認為不僅走了冤枉路而且還被李天霞給玩了一把,一怒之下直接越過兵團司令湯恩伯將報告捅到了蔣介石面前,拒絕接受李天霞的指揮。而蔣介石不管三七二十一以貽誤戰機給李天霞扣了個帽子,革職留任,以儆效尤。

兵團司令湯恩伯拿張靈甫這個師長也毫無辦法,將其劃給了正在向坦埠推進的整編25師師長黃百韜來指揮。而黃百韜實在也不願意指揮張靈甫,誰都害怕這個動不動就越級報告而且深受蔣介石信任的傢伙在背後捅婁子,對於無派系、無靠山、雜牌出身的黃百韜來說實在玩不起。因此,對於持有笨重美式裝備而且正在大張旗鼓修路推進、生怕粟裕不知道的張靈甫,黃百韜乾脆任其自我放飛,

大戰還沒打響前,蔣介石的前線指揮系統就形同虛設了,編入同一編隊的部隊可謂誰也指揮不了誰,連深受蔣信任的兵團司令湯恩伯都指揮不了張靈甫更何況雜牌出身的黃百韜?而黃百韜也根本指揮不動嫡系出身的李天霞,只好各玩各的了,因而在實際作戰過程之中基本上都不會鼎力互助。自命清高的張靈甫被圍困於孟良崮陷入絕境後就是最好的證明了,竟然拒絕按兵團司令湯恩伯和直屬上級黃百韜的命令,主動向整編25師靠攏配合突圍,純粹作死。

所以,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樣的行為在指揮權上對於蔣介石來說確實存在矛盾,只因國軍將領消極怠工已經成為了一種家常便飯了,蔣介石很擔心部下對其命令或者作戰目標的執行力大打折扣,雖然不知軍事能力有限,但是有時候微操大師不得不越殂代皰,要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部下被對手慢慢吃掉。而張靈甫葬送於中心開花之下與蔣的微操密不可分,整編74師覆沒後蔣介石直接將鍋甩給了李天霞及黃百韜。

值得一提的是,同年除了山東糟糕的局勢外東北的局勢也不容樂觀,主政東北一年多的杜聿明和老牌政客熊式輝已經吃不消了,蔣介石不得不易帥,選中了時任北平行轅主任的李宗仁來主持大局。但是,李宗仁提出了幾條要求,其中有一條就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蔣介石擔心桂系尾大甩不掉,一句“娘希匹”直接給拒絕了。


賽門之略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這句話在古代戰爭中是很有道理的,放到現代化戰爭中也是對於對瞬息萬變的戰局也是有他的道理。

二戰期間隆梅爾率領德軍非洲軍團在北非戰場上,對於希特勒的指揮是一再的抗命。正是因為他的“將在外君令有所不授"才能贏得第二次託布魯克戰役、馬特魯戰役與第一次阿拉曼戰役的勝利,得到了沙漠之狐的稱號。

曼施坦因也是二戰時期德軍一再抗命的著名指揮官,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作為援軍他在看到救援第六軍團無望的情況下抗命主動撤退在哈爾科夫佈下了口袋陣包餃子了蘇聯人五個精銳集團軍……。正是因為他的抗命使得德國,避免了1943年年底與1944年年初的毀滅拖延了戰爭的進程。

現代化的戰爭中戰場的形式更是瞬息萬變,在這種情況下最高層的指揮在戰略上不可能具體瞭解戰場形勢。如果是過多的干預戰場指揮官的指揮只能會影響戰局,這也是為什麼美國人在越南戰場上沒有打贏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