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高就行?残酷的实例告诉你,越来越多的孩子正成为“文凭儿”


学历高就行?残酷的实例告诉你,越来越多的孩子正成为“文凭儿”

有人说,学历高代表着能力也高;也有人说,现在学历高的人大多是低能儿。这些话都有道理,但又都不是绝对。一个人成长为什么样的人,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独生子弟(最多也就是二胎)越来越多的今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在发生不同的变化:孩子越来越金贵;家长越来越怕摔着碰着;老师越来越怕“教训”学生,因为一不小心说重了,孩子想不开,可能就出事了。

这样的教育下,孩子会长成什么样的人?我们真的无法想像,也无法判断。但有一些现实的例子,活生生地以残酷的形式摆到了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无法回避。

学历高就行?残酷的实例告诉你,越来越多的孩子正成为“文凭儿”

例子1:本科生说,我念了这么多年的书,不是来端茶倒水的。

几年前,我在广州一家文化公司当主编。那时公司刚刚成立,百业待兴。我和老总忙着搭建公司框架,招聘员工。

有一天,刚刚入职四天的人事助理小胡来找我,说要跟我告别。我很惊讶:才刚刚入职,怎么就要走了?

小胡委屈地说:我男朋友说了,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不是来给老板端茶倒水的!

我更惊讶:你是多高的学历?

她说:本科。

我说:本科就不能端茶倒水?

她沉默了一会,才说:其实我也做不来——活了这么多年,我妈从没让我干过这个………

我哑然。然后忽然眼眶发涩。小胡走了,我重新帮着招了一位叫小白的女孩,也是本科生。面试的时候,我直接就让她先去老总办公室清洗茶具。小白手脚麻利,很快就把茶具洗得很干净,也摆放得很整洁。于是她入职了。后来工作都做得非常好。

我问小白:以前在家里经常干活?

小白说:我妈说,女人无论念多少书,家里的活也一样要会干。

同样是本科生,却有不同的家庭教育和理念。在什么样环境下长成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对环境的适应心态。

学历高就行?残酷的实例告诉你,越来越多的孩子正成为“文凭儿”

例子2 :名校出来的高材生“无知识,无立场,无求真之诚意”。

曾在杂志的一篇文章里看过到这么一个故事——

某单位招聘员工,来了很多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个个饱学多才,机敏灵活,实践经验也很丰富,可以说是人中翘楚。单位的面试官很惊喜,连忙上报到复试的领导,像捡到宝那样兴奋。

领导也挺高兴,如果能招揽这么多名校的高材生,对于单位的发展也是大有好处的。于是,他满心欢喜对这些“才子”进行了复试。结果,让他大失所望。失望的原因是什么呢?

他的原话是这样的:“面试完,我不由自主地崩溃了。无知识,无立场,无求真之诚意,只剩下一张教育部发给的文凭。新闻系的同学一口咬定利比亚近邻是阿尔巴尼亚,《冰点周刊》是《北京青年报》的名牌产品,他们不知道钱钢、老榕、胡舒立;经济系的不知道里根经济学;哲学系的不知道李泽厚;跟随学术名流的思想史研究生,没读过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不知道朱维铮为何人;英文系的不知道翻译家方平,杨宪益,更不知道乔伊斯写过什么。毕业论文一概是那种无须动脑子的傻题目,一个自我循环论证的僵尸,他们不过是填格子完成一个程序罢了。不看书的理由是,做论文,找工作,读过的几本书都是本科阶段的了。”

这一段的引用有点长,但我觉得有必要,因为这不是按我的理解写的,而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例子。

所以你看,学历高就代表知识多吗?当然,不是指所有的名校学生都是这样的,但这种现象确实不是少数。像这位领导所说的话,也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例子。

学历高就行?残酷的实例告诉你,越来越多的孩子正成为“文凭儿”


例子3:读大学四年,每天都是妈妈打电话当闹钟,真正的“生活低能儿”。

如果您不信,我再告诉您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我朋友有个孩子,独生子,男孩,六年前考上广州的一所大学。

孩子去上学的时候,父母送着去是正常的。妈妈帮忙铺床垫被,爸爸跑腿去买生活用品。这些,也都是正常的。毕竟,孩子第一次离家独立生活。

我要说的不正常的,是这个孩子上大学四年,每天早上起床,靠的不是闹钟,而是妈妈的电话:“儿子啊,该起来啦!今天有下雨哦,要带雨伞啊!”“儿子,起床啦,今天降温,多穿一件啊!”

妈妈的电话,比闹钟还要准时。而且,让我佩服的是,这“闹钟”坚持了四年,一天也不落下。而每周的脏衣服,孩子打包发快递,寄回几百公里外的家里,让妈妈洗完晒干,再寄回去。

这不是故事,而是活生生的例子。如今,孩子毕业两年了,工作一直没找到,天天在家打游戏。

朋友愁眉苦脸来找我,问我该怎么办?我说凉拌,你已经给孩子定了一个模子了,要改变不容易。

朋友一边后悔着,一边心疼自己的孩子,仍然按照原来的方式照顾着他的生活起居。

我说你能照顾他一辈子吗?

她说那怎么办?他不愿意干的事也不能强迫他吧?好在,家里的经济也还行,就随他吧。

这样,作为外人的我,还能说什么?

所以我说,学历和能力不是绝对成正比的。而这些残酷现实的背后,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