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戰“疫”日記|共克時艱 靜待春來

武漢戰“疫”日記|共克時艱 靜待春來

中國山東網3月11日訊 災難終將過去,就像春天一定會來到。等待疫過天晴,祈盼春暖花開。相信所有人的努力,終不會被生活辜負。此刻我只想說:2月再見, 3月你好,願時光不負努力,青春不負自己。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戰爭的最前線,我們醫護工作者勇敢逆行,我們把最美的獻給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也獻給我們自己。

感恩向上生長

2020年開年,我們都被疫情的陰霾籠罩。在過去的一個月,發生了太多太多……

坦誠的講,第一時間我很榮幸能夠得到醫院的信任,被選派支援武漢抗疫,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但隨之而來的是我對家庭的愧疚,不能照顧父母,不能陪伴妻女,畢竟自己剛從加拿大訪學歸來不到兩個月,就奔赴武漢前線,同為醫者的妻子不僅獨自承擔顧父母孩子的家庭重擔,還要下鄉支援基層醫療工作,我心中的牽掛和愧疚,隨著妻子的寬慰和醫院的職工關愛活動的開展慢慢消退,沒有了後顧之憂在一線更能衝鋒陷陣。

當我看到隔離病區裡一雙雙惶恐又充滿期許的眼神,尤其得知有些病人一家人都被感染,還有通過試管懷孕剛剛產子兩天,便不得不母子分離的產婦時,那一刻,我的內心被深深的觸痛。我們何曾不是父母的孩子,不是孩子的父母!尤其身為一名醫者,救死扶傷本就是我們的職責,雖然白衣爾雅,但是我們也有戰士氣概,只要心中有家國,我們何懼戰場。

武汉战“疫”日记|共克时艰 静待春来

細節決定成敗

在李永春院長的工作部署下,我們對病人有序的開展救治工作,進行“縱橫網格化”管理,實現了病區51位病人的全面立體化管理,明顯提高了醫療效率與質量安全。同時因新冠狀肺炎病情兇險,進展迅速,為提高危重患者救治率,降低死亡率,我們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對於危重病人儘量做到“早識別”、“早干預”、“早治療”。

記得我們重症病區晚上新收治了一名危重的老年女性病人,在新冠肺炎基礎上繼發多臟器功能衰竭,入院時呈現嗜睡、急性呼吸衰竭狀態,需要經鼻高流量吸氧,血清(超敏)肌鈣蛋白和NT-Pro BNP超過正常值上限的百倍,診斷為病毒性心肌炎合併心力衰竭,而且我們還接到同濟醫院檢驗科危急值電話通知:患者還有合併急性腎功能衰竭,血肌酐明顯升高且少尿。第二天一早,李永春院長立即組織醫生對這名危重病人進行疑難病例討論,制定了詳細的診療方案,在抗感染基礎上,及早啟動激素干預和保心、保腎、腸內營養治療。考慮病人肺部感染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AKI),有持續床旁血液濾過(CRRT)指徵,但由於病情危重,上機過程中可能隨時有心跳驟停風險。帶著這些顧慮,我撥通了病人家屬的電話,向其講明血濾的指徵和風險。家屬非但沒有遲疑,言語中充滿了對我們醫護人員的信任和感激之情:“感謝你們青島的醫務工作者,我相信你們的水平。不管任何風險,希望全力救治我的母親”。短短的幾句話,道出了家屬對我們的信任和對家人生的期盼,我的內心深深地被觸動。

在這通電話中得知,病人的女兒另一個女兒就在我們病區的9床。聽到這個消息,我肩上的壓力倍增,也更堅定了我抗擊新冠疫情的決心。

掛斷電話,我迅速聯繫同濟醫院護腎小組,告知診療方案,他們回覆需要先組內專家討論後答覆。在等待明確的答覆前,我又仔細分析病人病史,近3天進食差,雖然腎衰主要由感染導致的腎性損害,但也不除外有低血容量引起的腎前性因素。只是目前血壓穩定,進行補液必然跟心衰治療存在矛盾。在思考中,我又發現一個細節,病人尿常規中尿比重也是高的,進一步證實病人確實有液體復甦空間。正在這時我們得到同濟醫院護腎小組的答覆,肯定了我們的血濾治療方案,同意啟動CRRT治療。但當護腎小組進駐隔離病區進行CRRT治療前,病人突然出現血氧飽和度下降,考慮到血濾上機安全因素,CRRT治療只能暫時擱淺。

惋惜之餘,我們仍不放棄跟死神爭取病人生的希望。在嚴密監測心功能的情況下,進行了緩慢的液體復甦。經過團隊的努力,病人第二天血氧飽和度逐漸改善,尿量達到100ml/h,血肌酐和血清(超敏)肌鈣蛋白明顯下降,病情得到極大改善。像這樣的病例還有很多,目前重症病區病人的病情逐漸好轉並陸續出院。

2月的最後一天,我們欣喜的看到51床的產婦也出院了,也兌現了我們醫療隊段建平醫生之前對產婦的諾言,把媽媽還給了孩子!截至3月6日,接管重症病區25天,負責51張病床,累計救治89人,其中重症73人,危重症10人,治癒出院35人,我想這一切數字的背後都是對我們醫護共同精益求精、不懈努力的最好的詮釋。

災難終將過去,就像春天一定會來到。等待疫過天晴,祈盼春暖花開。相信所有人的努力,終不會被生活辜負。此刻我只想說:願時光不負努力,青春不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