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野望的“危”與“機”,“三國鼎立”總有終局

3月11日,國內第三大電商平臺拼多多2019年財報出爐,2019年,平臺成交額突破萬億大關,全年GMV達人民幣10066億元。較比於阿里和京東來看,阿里全年GMV破萬億是在2014年,全年總GMV為1.172萬億元人民幣,用了11年的時間。京東全年GMV破萬億是在2017年,全年接近1.3萬億元,用了13年的時間。然而,作為新電商平臺的拼多多隻用了不到5年的時間,跑完了阿里和京東十餘年GMV破萬億的路程。

拼多多野望的“危”与“机”,“三国鼎立”总有终局

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達5.852億。而京東2019年活躍買家數為3.62億,大約是京東的1.62倍。阿里巴巴年活躍買家數為7.11億,大約是拼多多的1.21倍。從單季淨增用戶數來看,在過去的一個季度中,以用戶數計算,阿里、拼多多、京東三大電商平臺的單季淨增用戶分別為1800萬,4890萬和2760萬,拼多多在三大電商中繼續維持年活躍買家增速和淨增絕對數的領先優勢。

不得不提的一點就是用戶的重合度問題,拼多多與京東、阿里在用戶上面,不僅用戶重合度非常高,用戶的增量空間已經很有限了,“下沉市場”值得質疑。據國盛證券數據顯示,目前拼多多用戶使用阿里系電商軟件的實際重合度應超過90%,已經也沒有所謂大量的下沉市場人群等待著某家電商平臺去發展,未來電商用戶的競爭並不是再靠跑馬圈地般的拉新,而是通過零售業務的比拼,為用戶創造價值在存量中去競爭 。

近年來,幾大電商平臺都把下沉市場當做了市場角逐的新戰場,各自不斷加碼對於三、四、五線城市用戶的搶奪。 不論是在全年GMV的體量還是年度買家活躍數,拼多多呈現出的強勁增長勢頭,志在趕超京東和阿里,可見其狼子野心。 縱然2019年全年拼多多GMV已破萬億,在很大程度上對京東、阿里形成了一定的衝擊。但是,2019年全年,拼多多經營虧損為85.38億元。然而,京東2019年全年淨收入為5769億元,同比增長25%,全年淨利潤122億元。 截止發稿前,拼多多的市值為412億美元,而且還在持續下跌的趨勢。京東市值為620億美元,呈現上升趨勢,為拼多多的將近2倍。而阿里巴巴總市值為5266億美元,好像只有阿里市值的零頭。 拼多多面臨的另一大難題就是“燒錢式”獲客模式還能走多久?在拼多多上,大多新增用戶為了擼個羊毛、嚐嚐鮮,對於二次、三次的復購率是完全沒有概念的,我們試想一旦拼多多補貼沒有了,究竟還能留下多少用戶願意追捧?那麼拼多多走完自己一直擅長的“獲客、獲客再獲客”粗放式增長後,未來平臺供給側、精細化運營的才算是平臺長久之計。

單從拼多多的預算活躍用戶來看,拼多多確實具備電商界黑馬潛質,而且在數據上也完勝兩位老大哥阿里和京東。但是,2019年Q3及Q4兩個季度,拼多多活躍買家數淨增1.02億,1.02億的買家淨增背後做支撐的無疑是“百億補貼”的吸引,“燒錢式”收割下沉市場所帶來的短期用戶紅利。用戶心理大多出於對平臺巨大補貼的趨向,擺在拼多多面前最大的難題其實已經暴露出來,如何增強用戶的復購率,對於平臺的依賴度以及用戶的留存率。

拼多多野望的“危”与“机”,“三国鼎立”总有终局

曾有文章稱拼多多為“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泡沫”,互聯網電商早晚會揮著兩把大刀收割市場,一刀指向B端商戶,表現可能是補貼減少或是不再有,增設門檻;一刀間接揮向C端用戶的口袋。

拼多多崛起的路徑和阿里其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早期的的淘寶也是走的跌跌撞撞,“燒錢”搶佔市場,隨後有集中精力修煉“內功”,孕育出以中高端品牌為主的天貓平臺,大規模的打假、打山寨。不同的是阿里走了10年,拼多多時至今日才僅僅不到五年。 走到今天,拼多多已然與在阿里、京東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猜測三大電商的總決戰已經開啟,我們且走且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