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歷史,美股本週兩次熔斷,全球央行掀起寬鬆潮

北京時間12日晚,全球資本市場再次迎來一波大恐慌,美股道瓊斯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一週內第二次熔斷。

3月12日開盤,美國三大股指跌幅超過7%,觸發本週第二次熔斷。截至交易暫停時,道指跌7.20%,報21856.91點;納指跌7.03%報7393.25點,標普500指數跌7.02%,報2549.05點。恢復交易後,三大指數進一步下跌,道指一度下挫2200多點。

據不完全統計,除了美股期指外,日內還有泰國股市、菲律賓股市、韓國股市、巴基斯坦股市、印尼股市、巴西股市,加拿大股市等8個國家股市發生熔斷。

见证历史,美股本周两次熔断,全球央行掀起宽松潮

與此同時,歐洲股市開盤後持續走跌。北京時間3月12日晚間,歐洲央行宣佈維持三大關鍵利率不變,將額外增加1200億歐元的資產購買規模,直至年底。不過,歐洲央行加大量化寬鬆和流動性工具,公佈新的LTRO工具。

就在一天前,為抗擊疫情、提振市場,英國央行宣佈降息50基點,將基準利率下調至0.25%。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英國央行首次在正常會議計劃之外降息。該消息公佈後,英鎊兌美元應聲跳水逾100點。

除降息外,英國央行同時表示,將維持4350億英鎊的國債購買目標不變,維持100億英鎊的公司債購買目標不變;對中小企業推出新的定期融資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提供四年期融資;同時,英國央行金融政策委員會還將面向銀行的逆週期資本緩衝比例從1%下調至零。

而早在英國降息前,澳洲聯儲、馬來西亞央行、美聯儲、沙特央行、加拿大央行等已紛紛掀起寬鬆潮。其中,美聯儲3月3日帶頭急降50個基點,同時將超額準備金率(IOER)下調50個基點至1.1%。

见证历史,美股本周两次熔断,全球央行掀起宽松潮

美股熔斷歷史上只發生過三次。上一次熔斷,就在2020年3月9日,本週一。12日是美股歷史上第三次熔斷,一週之內兩次熔斷,不少投資者稱“見證歷史。”

1987年10月19日,美國紐約股票市場爆發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盤事件,道瓊斯工業指數一天之內跌幅達22.6%,這一天也被美國金融界稱為“黑色星期一”。

1988年10月19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與證券交易委員會批准了紐約股票交易所和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熔斷機制。在美國交易時段,熔斷機制可以分為三級。

(1) 一級市場熔斷,是指市場下跌達到7%。

(2) 二級市場熔斷,是指市場下跌達到13%。

(3) 三級市場熔斷,是指市場下跌達到20%。

美股歷史上第一次觸發熔斷,是在1997年10月27日,道瓊斯工業指數大跌7.18%,收於7161.15點,創下自1915年以來最大跌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