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發展背後,也該還留守兒童一個完整的家

文|深海里的星

《遙望南方的童年》是於2007年上映的劇情電影,講述了鄉村小學教師易明堂看到農村周邊有太多沒人照顧的留守兒童,於是自發開辦了一所家庭幼兒園,由下崗妻子當園長,並讓初中畢業便想出去打工的李響任幼兒教師,最後卻因為沒有辦學資格只能停辦的故事。

社會的發展背後,也該還留守兒童一個完整的家


在一個落後的小地方,所謂貧窮和出路從來是對立的局面,外出打工的父母,留在老家的孩子,都是在犧牲與妥協中期待更好的遠方,但凡能有得選的時候,我相信每個人都渴望相聚和陪伴,但事實上現實從來沒有選擇。

留守兒童一直是近幾年廣泛被關注的一個層面,童年本來應該是快樂的,但因為父母角色的缺失,對這群孩子來說,他們是隻能被動成長,可現實的問題就在於你無法去責怪那些外出務工的父母,也在短期內很難改善這種遷徙背後的本質。

所以當我們去見證一個家庭背後殘忍的遭遇,只是心疼卻無能為力,而在這一層面,其實也是群體到個體的過渡,除去幾個能被單獨提出來的例子,更多的孩子是相似的,也只是芸芸眾生中最普通的一員。

他們具有普遍性,卻不具有代表性,甚至更直白的講,他們的這種生活常態是“合理”的,因為大環境下所有人都是這樣的。

而被區分出來的,是因為他們面對的現實更艱難,所以當電影的視角聚焦到幾個特定的孩子身上時,也是以一個個體去代表一個群體,儘管他們所面對的殘忍不同,但在不同背後又是相似的際遇。

社會的發展背後,也該還留守兒童一個完整的家

1

李響是一個初中畢業便不想再讀書的孩子,她有個很純粹的夢想,成為一名歌星,但要去問她具體的計劃,她也只能說出先打工,再去參加超級女聲,在她的理解裡,她以為遠方很近,夢想也很簡單。

這也是很多“眼界”的所限定的思維,你沒有見識過更優秀的人,就自以為自己已經到頂了,電影有兩處細節,第一次是李響當著眾人演唱歌曲,自證實力,但這份實力放在懂行的人面前,也不過是小兒科罷了,暗示群體環境差異會干涉一個人的自我認知。

第二次是文才帶著老婆回鄉,一個不過十九歲的女孩,已然挺著大肚子,被迫面對為人母的宿命,這時鏡頭切換到李響臉上,是讓她對於遠方多了一絲敬畏,也是暗示盲目自信背後必定會承受的代價。

一個從未走出過大山的孩子,她所以為的遠方是美好的沒有瑕疵的,但現實世界的遠方,只是在一地雞毛中磨滅希望。可每年都依然有太多單純帶著夢想出去闖的人,最後也只是在現實面前低下了頭。

但電影最厲害的一個點在於易明堂從始至終並沒有對李響的夢想有過任何鄙夷,他將李響帶到幼兒園,也是讓她在一步步自我認知中看清自己的渺小,最後明白努力才是一切的前提。

社會的發展背後,也該還留守兒童一個完整的家


而促進李響轉變的,是坨坨的走丟,他是個小吃貨,但父母外出務工,只是把他隨意託付給了親戚照顧,顯然,這也只是讓他再也感受不到應有的關愛。

大人騙他,父母過幾天就回來了,所以他便一直坐在村頭的那顆大樹下等待,後來被誣陷偷吃,他下意識也是跑回了那顆大樹下。

孩子幼小的心靈總是渴望被保護的,可作為父母的依託沒有了,也是讓他一下子失去了所有,但他太小了,遠理解不了這一層面,他的期待非常真實,他的不知所措也同樣很真實。

另一個孩子秀秀,她其實比坨坨幸運的多,她至少還有父親陪伴在她身邊,但她同樣也是缺愛的,母親角色的缺失,讓她並不是如同其他小女孩一樣會撒嬌,甚至後來母親回來了,她也不認識了,也再叫不出口那句媽媽。

這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讓我們看清的“生而不養”背後只能負重前行的童年,可整個故事最艱難的地方就在於,我們會心疼孩子,但站在大人的角度,我們從來也沒有立場去責怪。

2

文才的出場,是帶著懷孕的女朋友回來結婚,他代表的是年輕一代,在物質橫飛的誘惑中迷失自我,並沒有那麼清醒的去規劃未來,是安於當下的一群人。

所以十九歲的女朋友懷孕,他們沒有做好成為父母的準備,只是依然以為可以走一天看一天,他們的結局其實很好預料,媳婦受不了鄉下世界的“落敗”,所以放下襁褓中的孩子出逃,只留下這麼一個可憐的娃娃,成了另一個無所依的代表。

社會的發展背後,也該還留守兒童一個完整的家


而文才的轉變是讓我們能特別清晰看透一個人逐步的妥協,開始的他,風頭何其旺盛,帶著老婆回鄉,是在無數人羨慕的眼光中沾沾自喜,可不過短短大半年,一切的變故就讓他措手不及,只能匆匆將孩子託付給易老師照顧,自己再出去尋人。

他面對的現實是殘酷的,鄉下的落後讓習慣了車水馬龍的人一定無法甘心留在這裡,但帶著孩子,又只是讓生存變得更艱難,所以屬於年輕一代的打工仔,都是如此輕易犧牲了一個孩子感受幸福的權利。

他們其實也是一個時代的犧牲品,只有經歷這一段的洗禮,或許也才會讓他們對於未來有了更明確的定義,但他們的“不負責任”是對孩子而言徹徹底底的“傷害”。

另一個能作為代表出現的人物,其實是秀秀的母親,她在外面打工兩年,一直沒有時間回來,為了給丈夫還錢,在外面兢兢業業工作,還努力給家裡換上了新房。

可她的結局是好的嗎?等到終於可以回來的時候,孩子不認自己了,丈夫也有了其他的女人,短短几天經歷了從天上到地下的輪迴,後來離婚,卻也得不到女兒的撫養權,只能再次回到深圳,繼續過那沒有期待的明天。

她的遭遇其實是具有普遍性的,時間可以讓很多東西變得淡薄,愛沒有了,家人也沒有了,她竭盡全力拼出的一個遠方,到頭來卻只有她一個人成為了局外人。

而這對於農村現狀來說,是很多人都曾有過的相似的委屈,總以為物質的基礎是一切美好的前提,到最後卻發現除了物質,原來早已什麼都剩不下了。

他們的忙碌變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那些期待的“好日子”,也只是變成了一個人的幻想,但至始至終選擇出去也好還是回家也罷,他們都只是渴望擁有一個完整家庭而已。

社會的發展背後,也該還留守兒童一個完整的家

3

電影看完,以此延伸到了現實,發現十幾年前的狀況是如今的我們依然會面對的難題,祖國強大了,也在一瞬之間帶來了一座又一座大城市,於是有了越來越多的機會,也讓更多人加入年復一年的遷徙大軍。

留守兒童一直是社會最突出的現實問題之一,有為了生存奔波的父母,也有無數被留下來的孩子和竭盡全力的老人,現實世界裡,總能讓我們看到那些讓人心疼的畫面。

孩子跟著爺爺奶奶,父母不再身邊,雖然如今通訊的普及可以讓彼此隨時聯繫,但孩子各個方面的缺失,會非常明顯的在他們身上留下了痕跡。

或許是膽怯的,或許是躲閃的,他們不像其他孩子那樣坦然,也失去了那份年齡範圍內應該享受的快樂,他們的懂事不是讓人覺得欣慰,反而是滿滿的心疼。

又或者是另一個極端,讓他們成為了鋒芒畢露的一群小刺蝟,不願意任何人靠近,也不相信任何人的關心,時刻豎起高牆,用自己的叛逆做出對世界最大的反抗……

原生家庭的心理問題早不是個例,不論作為孩子還是父母,在時間和空間的分離中都只是讓他們都變成了被“孤立”的人。

社會的發展背後,也該還留守兒童一個完整的家

4

電影最後,易明堂帶著坨坨和秀秀登上了小山包,孩子們問老師父母去了哪裡,他不知道該怎麼描述,也只能指著山的那頭說,那裡就是深圳了,父母在那裡,過年的時候就回來了。

真正的遠方在哪裡?沒人能告訴他們一個答案,電影名字《遙望南方的童年》其實帶有強烈的象徵意味,“南方”是富足的象徵,也是充滿希望的地方,但所謂的“遙望”,它從來看不到盡頭。

山的那邊依然是山,而整部電影,我們根本看不到任何關於“南方”的影子,只是在時間的交替中,給了孩子們這個期待,但期待會被失望一點點湮滅的,唯有真正意義上讓他們的心裡裝著遠方,才是留給孩子們的“出路”。

可能父母的奔波是為了給家人一個更好的未來,但未來如何從來沒有人能夠預料,與其讓留下來的人只是在孤獨中守望,給他們一個能參與進去的遠方才是一切的關鍵。

對於離開的人,他們總說留在家裡沒有機會,外面才能有更明確的未來,一切拼搏背後,是為了更好的明天,但明天在哪裡?同樣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人人只知道要拼命賺錢,但賺錢之後呢?卻是一切戛然而止了,他們以為孩子需要玩具,老人需要新衣裳,所以把一切作為禮物送到所有人面前,可當他們妄圖再去融入記憶的時候,卻發現記憶早已走遠了,他們變成了禮貌而疏離的“陌生人”,彼此明明近在眼前卻已經遙不可及。

環境於一個人的塑造,從來不侷限於留守兒童的影響,對於父母來說,他們也一定會被一個新的環境干預,這裡就讓原本的一家人變成了不同的個體,而當他們再想要合體的時候,也只是變成了彼此世界裡的“外人”。

但無論是奔向遠方,還是孤獨守望,他都只是一個選擇,可能選擇本身就代表了犧牲,但我們都該盡全力去縮小這份犧牲。

社會的發展背後,也該還留守兒童一個完整的家


其實整部電影的主題,依然是“相聚”的重要性,一個家庭唯有在同一個環境,才不會被“割離”,也才能保持住一個“整體”。所以說到底,我們解決不了“留守”和“遷徙”的矛盾,唯一能中和,就是讓彼此不要分離或是如何去鞏固一段聯繫。

當然一份環境的差距很難讓作為上帝視角的我們可以插手什麼,造成如今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肯定不會僅僅因為“生活所迫”,而改善這一切,也是一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

惟願孩子們都能在陪伴中健康成長,也希望社會的進步最終能實現這樣一個值得“遙望的遠方”。

圖片來自電影《遙望南方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