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的头盖骨被谁做成了酒杯?又是谁重新安葬了他的遗骨?

帝王陵寝作为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隐藏着古人“虽死犹生”“长生不死”“视死如生”的精神追求。走遍中华大地,雄奇高大的秦始皇陵,金字塔般的汉代帝陵,高耸入云唐代帝陵,大多极尽奢华,成为时光深处的一道亮色。

中国历史上的帝王陵墓大多建在北方和中原地区,主要有西安、洛阳、北京、南京等聚集区,其中西汉十一陵、唐十八陵,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等都是代表性陵园。而南宋偏安江南,他们营建的宋六陵(高宗永思陵、孝宗永阜陵、光宗永崇陵、宁宗永茂陵、理宗永穆陵、度宗永绍陵),是江南地区大型的皇家陵园。

宋理宗的头盖骨被谁做成了酒杯?又是谁重新安葬了他的遗骨?


纵观南宋历史,从宋高宗赵构立国,到赵昺投海殉国,历史不过153年,而宋六陵中六位皇帝,连续在位的时间长达148年,六陵主人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南宋王朝的兴衰史。宋六陵营建之初,是打算日后迁回北方的,最后却成了永久之地。

南宋绍兴元年(1131),孟太后临终前曾交代,“权且择地攒殡”,当时的建陵地宝山也因此改名为攒宫,意为暂殡之所。为了方便日后迁移,陵园的结构也有别于它朝,薄土浅埋,结构简单,礼制建筑简陋。陵园构建的这种变化,也影响了后来明清陵墓的设计和营建。

宋理宗的头盖骨被谁做成了酒杯?又是谁重新安葬了他的遗骨?


虽然宋六陵远离北方,构建简陋,但仍然难免其祸,在历史上两次被盗掘,不仅宝物尽失,六位皇帝的遗骨也毁坏和亵渎。其中宋理宗的遭遇最惨,他的尸体被倒悬于林间三天以“沥取水银”,后来头盖骨还被做成了饮器。宋六陵惨遭盗掘后,一片狼藉,几经沧桑,如今的遗址已变成一片茶园,陵墓不复存在。明代的袁中郎在《宋六陵游》中写道:“碑碣皆荒,断不可读。山势回合,架数败宇其间,惟有老松横道,杜鹃花啼血满山而已。”宋六陵的毁灭程度由此可见。

关于宋六陵被盗的来龙去脉,诸多史料中均有记载。至元二十二年(1285),藏传佛教僧人杨辇真珈来到江南,因得到忽必烈的赏识,被封为“江淮释教总摄”,负责管理江南所有的佛教寺庙,以外来番僧,管理中国佛教,实在是中国佛教史的悲哀,而杨辇真珈也大行其权,大肆毁坏江南的佛像寺庙,甚至想把宋朝留下来的宫殿庙宇全部毁坏,后来在元朝推官申屠致远的制止下才没实行。

宋理宗的头盖骨被谁做成了酒杯?又是谁重新安葬了他的遗骨?


至元十四年(1277),为获取财宝和破灭前朝王气,杨辇真珈和元丞相桑哥狼狈为奸,上奏请毁宋皇陵。桑哥假造皇命准奏,杨辇真珈便开始对宋六陵疯狂盗掘,盗取了无数金银珠宝。《元史》中记载:“杨琏真加重赂桑哥,擅发宋诸陵,取其宝玉,凡发冢一百有一所,戕人命四,攘盗诈掠诸脏为钞十一万六千二百锭,田二万二千亩,金银、珠玉、宝器称是。

”有关被盗走的宝物,据说“掘徽宗墓得玉走马、乌玉笔箱、铜掠拨绣管;掘高宗墓得珍珠戏马鞍;掘光宗陵交加白齿梳、香骨案......

《癸辛杂识》记载,杨琏真加首先盗掘了宁宗、理宗、度宗、杨后四陵,盗取了许多宝玉,尤其以宋理宗的陵寝宝物最多。更为残忍的是,他“遂倒悬其尸林间,沥取水银,如此三日,竟失其首。”“其俗以得帝王骷髅,可以厌胜,致巨富,故盗去耳。”《明史》中也记载,夏人杨辇真珈悉掘徽宗以下诸陵并“截理宗颅骨为饮器”。

宋理宗的头盖骨被谁做成了酒杯?又是谁重新安葬了他的遗骨?


在元人习俗中,是否有得帝王头骨可以致富的说法姑且另说,而历史上截颅骨为饮器的事件却并不少见。《战国策》中记有:“三晋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而将其头以为饮器。”《史记》中的《大宛列传》也记载:“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

至元十五年(1278),宋六陵又一次遭到盗掘,陵园中六位皇帝的尸骨被遗弃荒野,惨不忍睹。明代吴之鲸的《武林梵志》中记载:“(杨琏真加)将诸帝骨以牛马犬羊之骨,并而葬塔于江干,号为‘镇南塔’,俗称呼为‘白塔’”。南宋杂事有诗提到:“故宫忽见旧冬青,一塔如山塞涕零。领访鱼影香骨案,更从何处哭帝陵。”据说后来,此塔在元朝时毁于雷火,“火燃三日而止”。

宋理宗的头盖骨被谁做成了酒杯?又是谁重新安葬了他的遗骨?


虽说截头颅为饮器古已有之,但杨琏真加的恶行,实际上是对南宋王朝的极端蔑视,古代陵墓屡有盗掘,但像这么残酷的,还是头一次,也因此引起了江南人民的愤慨,就有义士唐钰等人,挺身而出,收陵骨密藏的义举。但等到宋理宗的头颅被寻回时,已是被盗掘后的九十年。元朝灭亡后,明太祖朱元璋感伤南宋皇帝的不幸遭遇,遣人赴元大都取回理宗赵昀的头骨,一并归葬旧穴。至此,宋理宗的头骨才得以重返故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