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神兽,现实中真实存在,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知道

《山海经》分为:《山经》,《海经》和《大荒经》三部分。

《山经》类似于探险笔记,文字简单明了,显得客观而专业,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山海经中哪些记载的野兽至今还生存于世。

当康和疣猪

《山海经 东次四经》

又东南二百里,曰钦山,多金玉而无石。师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皋泽,其中多鱃鱼,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鸣自訆,见则天下大穰

(女烝山)再往东南二百里就是钦山,山中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却没有石头。师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皋泽,水中有很多鱃鱼,还有很多色彩斑斓的贝。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小猪却长着大獠牙,名称是当康,它发出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一出现而天下就要大丰收。

《山海经》中神兽,现实中真实存在,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知道

当康

疣猪的体重在50~150千克之间,属于中小型偶蹄目动物,背上长着一道长长的灰色鬃毛,脑袋和身体的比例严重失调,巨大的头部约占体长的三分之一,看上去比身子还重,除尖疣使疣猪显

《山海经》中神兽,现实中真实存在,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知道

疣猪

疣猪得面目狰狞外,4颗巨大的獠牙更加让人望而生畏;雄疣猪的上獠牙很大,有15~25吋长,而且向上及向外急弯,短而尖的下獠牙可当刀用。疣猪两眼之下的皮肤,各长出一对大疣,因此得名。雄疣猪在吻部更长出另一对较小的疣,位于獠牙之上。在挖土取食时,这些疣可能有助于保护眼睛,还可使头部看起来更大,因而成年疣猪的面貌更为狰狞。

獙獙和狐蝠

《山海经》中神兽,现实中真实存在,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知道

《山海经·东山经》

又南三百里,曰姑逢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鸿雁,其名曰獙獙,见则天下大旱。

姑逢山山上无草木,有兽,形状像狐却有翅膀,声音像大雁,名字叫做獙獙,出现则代表天下大旱。獙獙属于狐族,身上虽然生有肉翼,非常轻薄,可以飞翔,是狐族中属于声音最悦耳的一族。

狐蝠,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种类,体型较一般蝙蝠大,两翼展开长达90厘米以上。由于头型似狐,口吻长而伸出,故称狐蝠。

《山海经》中神兽,现实中真实存在,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知道

狐蝠


狐蝠科成员以大眼睛、短尾或无尾、耳朵结构简单、口鼻部较长为特征。分布于旧大陆热带、亚热带地区,总数超过160种。

[zi]鼠和几维鸟

《山海经 东山经》

有鸟焉,其状如鸡而鼠毛,其名曰【上此下虫】[zi]鼠,只见则其邑大旱,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湖水。其中多箴鱼,其状如儵,其喙如箴,食之无疫疾。

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普通的鸡却长着老鼠一样的毛,名称是【上此下虫】[zi]鼠,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有大旱灾。只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湖水。水中有很多箴鱼,形状像儵鱼,嘴巴像长针,人吃了它的肉就不会染上瘟疫病。

几维鸟的身材小而粗短,嘴长而尖,腿部强壮,羽毛细如发丝,由于翅膀退化,因此无法飞行。几维鸟很容易受到惊吓,大部分的活动都在夜间进行,以躲避袭击。觅食时用尖嘴灵活地刺探,长嘴末端的鼻孔可以嗅出虫的位置,进而捕食。主要食物包括泥土中的蚯蚓、昆虫、蜘蛛和其他无脊椎动物。

《山海经》中神兽,现实中真实存在,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知道

几维鸟


从种类上分褐几维鸟和大斑几维鸟 ,体长可达35cm左右,体重超过2kg;小斑几维鸟较小,体长~25cm,体重~1.2kg。体形如梨果,由于没有一般鸟类具有的坚硬的廓羽,浑身长满蓬松细密的羽毛,羽毛柔软不具羽翈。没有一般鸟羽中央的羽干,仅有一些弱小的羽支,所以呈兽毛一样的丝状。

孟极和雪豹

《山海经 北山经》

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之山,其上无草木,多瑶碧。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是善伏,其鸣自呼。

《山海经》中神兽,现实中真实存在,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知道

孟极

再往北二百八十里,是座石者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到处是瑶、碧之类的美玉。泚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黄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豹子却长着花额头和白身子名称是孟极,善于伏身隐藏,它叫的声音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雪豹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和旗舰种,由于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

《山海经》中神兽,现实中真实存在,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知道

雪豹

雪豹,体长110~130厘米;尾长90~100厘米,体重一般50~80公斤之间。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头部黑斑小而密,背部、体侧及四肢外缘形成不规则的黑环,越往体后黑环越大,背部及体侧黑环中有几个小黑点,四肢外缘黑环内灰白色,无黑点,在背部由肩部开始,黑斑形成三条线直至尾根,后部的黑环边宽而大,至尾端最为明显,尾尖黑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