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的“捡钱时代”已来临:现阶段手持股票出现股东、高管减持信息,是否“跟风离场”?

成功,等于小的亏损,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润,多次累积。

做到不出现大亏损很简单,以生存为第一原则,当出现妨碍这一原则的危险时,抛弃其他一切原则。 因为,无论你过去曾经,有过多少个100%的优秀业绩,现在只要损失一个100%,你就一无所有了。

交易之道, 守不败之地, 攻可赢之敌。 100万亏损50%就成了50万,50万增值到100万却要盈利100%才行。每一次的成功,只会使你迈出一小步。但每一次失败, 却会使你向后倒退一大步。从帝国大厦的第一层走到顶楼,要一个小时。 但是从楼顶纵身跳下,只要30秒,就可以回到楼底。

在交易中,永远有你想不到的事情,会让你发生亏损。需不需要止损的最简单方法,就是问自己一个问题:假设现在还没有建立仓位,是否还愿意在此价位买进。答案如果是否定,马上卖出,毫不犹豫。

逆势操作是失败的开始。不应该对抗市场,或尝试击败他。

没有必要比市场精明。

趋势来时, 应之,随之。

无趋势时, 观之,静之。

中国股市的“捡钱时代”已来临:现阶段手持股票出现股东、高管减持信息,是否“跟风离场”?

如果手里的股票,突然出现股东减持的消息,你会等着上涨还是马上卖掉?在讨论之前我们要明白两个道理:其一大股东所持有的是原始股,原始股远远比二级市场的成本低的多,大股东什么时候减持都是赚钱的;其二股价你看着是低位,其实是高位,新低不断的个股就是这种情况,看是低位回头一看高位还被深套;大股东是最了解自家股票,如果真是底部大股东会减持跟钱过不去吗?

原因如下几点:

(1)根据我们证券法大股东减持规定,大股东减持本公司股份要提前事前公告,不能先斩后奏;大股东在股价低位时候公告减持计划,目前是股价处于低位,也许大股东提前公告为的就是后期几个月减持套现做准备,说不定接下来几个月就会启动一波拉升,刚好大股东已经提前公告减持机会,股价拉高后可以顺利高位套现。

(2)大股东急需钱,所以不管股票股价处于什么位置,只能通过股票套现来救急;火烧眉毛时候的大股东是要钱不要筹码,只要能成功套现就是好事;所以不管股价处于高位还是低位,都急需套现。

(3)股票有潜质利空消息,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是最清楚不过的了,公司有什么潜质风险大股东最清楚,所以有些大股东在上市公司大利空,没有爆发之前减仓套现,避免大利空出现后所持有的市值亏损更加大。当前股价在二级市场看着是低位,等大利空出现后股价大幅杀跌低位又成高位了,大股东先知先觉的跑了先;

(4)大股东对本公司未来发展不看好,公司业绩一直在走下坡路的股票,导致股价不断的阴跌出现;而大股东对于公司业绩提升没有信心,只能想办法把二级市场的股份兑现了再说,不然等公司业绩出现大幅亏损的时候股价会跌的更多,所以会提前减持。

总之股票出现大股东公告减持计划的不管是什么原因,就连大股东对公司股票都不看好的话才会出现减持,除非一种就是大股东遇到困难急需钱的那种情况外,其他都是谨慎大股东减持所带来的风险;(不要跟我讲故意砸盘吸筹之类的,因为我不做赌徒)我们作为散户尽量远离有大股东减持计划的股票。

如何构建一个初级的股票交易系统,我们首先得确立交易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第一、选股方法。字面意思很简单,但是也是个集大成的东西。你靠着均线能选股,靠着指标也能选股,但是这个选股方法是系统性的选股方法。总结一下就是要结合宏观经济整体运行位置和环境,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个股经营状况和财务。是不是不简单?积累,不断的积累。基本面确立好了之后根据技术面来确立相对的或者说你预期要交易的位置。

第二、资金管理。根据指数整体运行的位置和你的持仓位置确立资金配置的比例,比如公募,几十亿的资金要选几十支个股,每支个股根据位置和基本面情况要配置多少资金,这就是资金管理,当然前面说了,还要根据指数整体运行位置和你持仓个股的位置来确立资金配置。

第三、仓位管理。和资金管理相辅相成,依据持仓个股基本面运行情况和相对位置的高低来进行配置,就目前短线配置来说,就是20%的仓位,再不能多。总体可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总资产的仓位管理,一部分是个股的仓位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你不要告诉我你只买一支股票你还想弄个高大上的交易系统,至少也3支起步吧,这也是资金管理和仓位管理的一部分。然后根据个股以及你净资产的波动经过一段周期运行之后确立净资产曲线走势,看这个干什么?计算你的风险收益比,看你的回撤幅度,看你策略的盈利能力。

第五、回归。

什么意思?运行一阵子你总得总结一下是哪个方面出了问题吧,是你的股票没选好,策略失效还是你的仓位管理有问题,然后再固定周期之后不断回归让你的系统回撤幅度越来越小,让你的盈利能力越来越强。

第六、交易心理。还有一种说法叫操作纪律,这个容易理解,为什么做股票长了你觉得自己在修行?就是在不断的交易中,在不断的质疑中,在不断的反思中逐渐让自己的思维更加的适合投资的本质。

三线趋势交易系统

三线趋势交易系统是一套应对策略而非预测工具。只是教你在变化莫测的市场面前怎样应对随机和无序的价格波动所制定的一套动态跟踪趋势的交易策略,它告诉你如何进攻,如何防守,如何进场,如何出场,如何持仓,如何止损,如何止盈。

真正实用的交易技术是越简单越好,越简单越容易执行,越简单越能经得起市场考验。不搞云里雾里,只需要三条线,就可以助你征战沙场,行走四方。

三线交易法则的核心价值:

三线趋势交易法则的最核心价值就是动态跟踪趋势,随着趋势的变化而变化,力求以变应变。突破买入后,不破趋势线就耐心持筹,就怕把这理解成短线频繁交易方法。

三线交易法则是避免震荡行情的,在波动比较厉害的时候三线一定是出场观望,所以不会长期持筹。三线的长期持筹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一路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并且不破防守点为准。

三线趋势交易法则是属于趋势跟踪方法的一种,大家都知道趋势交易的方法都死在震荡盘整上,三线趋势交易法则也无法幸免。

我们只做符合三线趋势交易法则的形态,只做我们能把握的行情。

三线交易法则的基本要求:首先要转势,但转势点出现不一定就表示会转势成功,所以还要等突破转势后的阶段高点,也就是攻击点出现才最佳进场点。

【三线趋势交易系统】趋势线 + 攻击线 + 防守线

核心价值:动态跟踪趋势,随着趋势的变化而变化,力求以变应变。

中国股市的“捡钱时代”已来临:现阶段手持股票出现股东、高管减持信息,是否“跟风离场”?

趋势线——定方向:

行情上涨时以最近的两个低点连线为上涨趋势线,行情下跌时以最近的两个高点连线为下跌趋势线。行情总是在上涨与下跌之间演变,这就是价格的波动。当价格穿越趋势线时为趋势拐点也称转势,转势之后价格如果突破防守线时即为出场点,所以趋势线也是持仓线。上涨趋势中转势后价格不可以再创新高为有效转势,下跌趋势中转势后价格不可以再创新低为有效转势。转势后,价格最好不再破趋势线,否则必须重新寻找转势点,重新画趋势线。画线原则要注意:趋势总是在多空之间转变,当一个趋势走完了,出现拐点后必须重新画另一个趋势线,之前的线要全部去掉。

【定义】

行情上涨时以最近的两个低点连线为上涨趋势线;

行情下跌时以最近的两个高点连线为下跌趋势线。

行情总是在上涨与下跌之间演变,这就是价格的波动。

【有效转势】

上涨趋势中转势后价格不可以再创新高为有效转势,

下跌趋势中转势后价格不可以再创新低为有效转势。

当价格穿越(向上突破或向下跌破)趋势线时为趋势拐点或转势,转势之后价格如果突破防守线时即为出场点,所以趋势线也是持仓线。转势后,价格最好不再破趋势线,否则必须重新寻找转势点,重新画趋势线。

画线原则:当一个趋势走完,出现拐点后必须重新画另一条趋势线,之前的线要全部去掉。

攻击线——进场点:

以价格突破趋势线有效转势后形成的第一个阶段高点设置一条水平线即为攻击线,当价格再次穿越攻击线时,此即为进场点。注意:价格没有突破攻击线之前绝不可以提前进场。

注意:价格没有突破攻击线之前绝不可以提前进场。

中国股市的“捡钱时代”已来临:现阶段手持股票出现股东、高管减持信息,是否“跟风离场”?

标注:下跌转势后做多交易图,黄线为趋势线,蓝线为攻击线,红线为防守线。

防守线——出场点:

防守线=止损、止盈点,当价格穿越该防守线时,就是出场点。

以每一段行情的高点或者低点设置一条水平线即为防守线,随着行情的发展不断形成高点或低点时,防守线亦同时跟随到下一个高点或者低点。防守线就是止损止盈点,当价格穿越该防守线时,此即为出场点。价格不突破防守线时坚定持有让利润奔跑。

注意:价格未突破防守线前要坚定持有,让利润奔跑。

中国股市的“捡钱时代”已来临:现阶段手持股票出现股东、高管减持信息,是否“跟风离场”?

标注:上涨转势后做空交易图,黄线为趋势线,蓝线为攻击线,红线为防守线。(虽然A股无法做空,但同理)

【辅助指标】MA、MACD、CCI等等

结合其它技术指标效果更佳,成功率更高。

关于进场点:

另外如果有均线多头排列来配合那是再好不过。

防守线当然是按低点画,在每一个底部的最低点作为止损点,只要不跌破这个低点,就可以放心持仓不动。

三线趋势交易法则是客观的,不会也不可能提前判断后期会有多大的涨幅或者爆发力,我只是根据三线法则符合进场点就买了,不管会不会成功,如果失败了就止损出局,反正进场前已经先明确了出场点。

关于画线:

按最相邻的两个点的连线画,还有趋势线的前一个低点必须是近期的最低点。

画线要注意几个重点:一个是转势之后不可以再创新低,否则必须重新画线,重新寻找转势点。

当上涨行情中出现新的低点,那用这个低点和上个低点重新确立趋势线。

在股市中,心态管理与情绪控制是极为重要的。俗话说得好,胜败乃兵家常事,在股市混的,总是有盈有亏,所以不必在意一时的得失。你要记住市场永远是对的,不要与市场作对,胳膊扭不过大腿!亏该亏的,赚必赚的;亏要亏得明白,赚要赚得清楚。只做好你的交易,利润让市场来奖励你。

市场赢家选股源代码

如果你入市多年,还不会选股,不妨试试“市场赢家选股源代码”,或许可以帮助你选股,公式代码复制过来难免造成部分格式错误,如果不能成功导入,可以找我拿源码!

A1:=MA(HHV(H,485),17);

A2:=MA(HHV(H,222),17);

A3:=MA(HHV(H,96),17);

A4:=MA(LLV(L,485),17);

A5:=MA(LLV(L,222),17);

A6:=MA(LLV(L,96),17);

A7:=MA((A4*0.96+A5*0.96+A6*0.96+A1*0.558+A2*0.558+A3*0.558)/6,17);

A8:=MA((A4*1.25+A5*1.23+A6*1.2+A1*0.55+A2*0.55+A3*0.65)/6,17);

A9:=MA((A4*1.3+A5*1.3+A6*1.3+A1*0.68+A2*0.68+A3*0.68)/6,17);

AA:=MA((A7*3+A8*2+A9)/6*1.738,17);

AB:=LOW-REF(L,1);

AC:=SMA(ABS(AB),3,1)/SMA(MAX(AB,0),3,1)*100;

AD:=MA(IF(C*1.35<=AA,AC*10,AC/10),3);

AE:=HHV(AD,30);

(公式代码复制过程可能会有失误,如果导入不成功,可找我免费领取源代码,想了解更多目前A股阶段的操作技巧及完整公式代码,或有任何疑惑,可关注公众号越声投研(yslcwh),第一时间获取最重要的投资情报和独创的股票技术分析方法,干货源源不断!)

中国股市的“捡钱时代”已来临:现阶段手持股票出现股东、高管减持信息,是否“跟风离场”?

股价的生命线 ——MA24

生命线的由来

在实战中,股票价格可以认为是一条船,而均线则相当于是水,船上水下则是一帆风顺,顺风顺水,水上船下则是石沉大海,越沉越快,所以均线可以称之为股价的生命线。

这条生命线究竟是多少呢?答案就是MA24。

很多朋友肯定会有疑问,为什么是MA24,这里面得讲到一个自然界的神奇数列,斐波那契数列,也就是前两项之和等于后面一项,前几个斐波那契数是:1、1、2、3、5、8、13、21、34、55、89......,而这里面就存在一个数字34,34天是一个中线持股周期,34个自然日内有24个交易日,因为股市只有交易日开盘,所以34天的持股周期里面对应的均线天数就是24,这就是MA24的由来。

2、生命线MA24

中国股市的“捡钱时代”已来临:现阶段手持股票出现股东、高管减持信息,是否“跟风离场”?

上图是上证指数的表现,图中黄线是上证指数的24日均线,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来,每次指数突破MA24都会有持续行情,指数跌破MA24的时候,行情走弱,在MA24托着指数的时候,走顺了是顺风顺水,当MA24压着指数的时候,指数好像喘不过气来,越跌越快,所以说把MA24比作是股价的生命线,十分的贴切。

生命线MA24的用法

1、懒人用法

中国股市的“捡钱时代”已来临:现阶段手持股票出现股东、高管减持信息,是否“跟风离场”?

中线持股,不想过多的频繁交易,懒人买法就是股价站上MA24时选择买入,股价跌破MA24时选择卖出,这种操作十分的简单,把MA24作为一条操盘线来看待,不追求短线打板的刺激,只做中线稳定的持股收益,一个周期操作一只个股。实战中,选中一只票跟踪中线收益还是颇丰的,图中的就是实例,持股48个交易日,收益近33%,操作得当,收益还会更高,这就是下一节要讲的内容。

2、聪明人操盘

MA24是一个中线持股的生命线,但一根均线对于我们喜欢频繁交易的股民来说,显然是耐不住寂寞的,那怎么办呢?答案是辅助:MA13、MA5。短期均线组合MA5、MA13、MA24对于中期操盘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辅助系统。

中国股市的“捡钱时代”已来临:现阶段手持股票出现股东、高管减持信息,是否“跟风离场”?

一般来说,股价跌破MA5,短期趋势基本上算是走坏了,多去检验MA13(10)的支撑,所以,我们在操作的时候,股价跌破MA5的时候,可以减仓观望,一来是为了捕捉下跌企稳补仓的差价,二来是为了降低仓位,控制回撤。当股价在MA13企稳的时候,我们可以伺机补仓,这样一来在中线持股的基础上增加了短期差价收益,还很好的满足了我们手痒想要买卖股票的心理。

用不好技术分析的根源在于思维模式

做交易的,尤其是做股票交易的,几乎每个人都会了解一些技术分析。趋势线、支撑压力、各种价格形态、超买超卖、背离、百分比回撤,等等,这些技术手段几乎每个人都了解它的主要内容和使用方法。可是,为什么很多人总是用不好技术分析的这些工具、方法呢?

根源在于思维模式!

普通人最习惯的思维模式就是逻辑推理中的因果律,其表达模式是:“因为A,所以B。” 这种思维模式在日常生活里处处可见,深刻的扎根在我们的思维深处。而它的背后的逻辑依据是:确定性。

可是,市场却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确定性的地方。市场里,时时刻刻只有不确定性!

因此,“因为A,所以B。”的思维模式在交易中是第一等有害的、最错误的观念。

技术分析的思维模式是逻辑推理中的可能性,是对概率事件的一种推理,它的表达方式是:"如果A,那么,B的可能大于C的可能"。

在技术分析里,永远不能够成立所谓的“因为A,所以B。”。正是因为如此,技术分析可以解释一切的价格现象,因为在技术分析的眼睛里,看到了全部的可能性——价格或者上涨,或者下跌,或者横盘。这三种可能性,在技术分析里,平等看待,只是区别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

也正是因为如此,技术分析最适合与市场本身的特性!

所以,技术分析的交易者从不抱怨市场, 如果市场运动方向与概率吻合,那么,他将继续原来的推理来操作;如果不吻合,那么,他将解读为前期推理的失效,比如假突破,而后他将根据新的事件重新调整方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声明:本内容由公众号越声投研(yslcwh)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