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是什么逼迫我们选择吃蝙蝠呢?

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神农尝百草尝的是各种草药,也尝到了各种的蔬菜,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的财富,同样也给我们留下来了宝贵的戒律,就像《圣经》中的故事一样,上帝给了亚当夏娃夫妇权利掌管伊甸园中的一切,并且告诉他们说“园中各样树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如同蝙蝠,为什么人类总是抵挡不住诱惑呢?

舌尖上的中国,是什么逼迫我们选择吃蝙蝠呢?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无数的瓜果蔬菜,留下来无数的鸡鸭鱼肉,让我们牛羊成群,让我们五谷丰登,为什么我们还要想着吃蝙蝠呢?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早已看透了一切饮食,我们不听老人的话,我们不听老祖宗留下来的戒律,我们超出了大自然给我们的保护范围,我们只能接受教训,我们只能接受大自然给我们的教育,我想,数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后代是不可能吃蝙蝠了,因为他们的老祖宗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蝙蝠有毒,不可吃。

舌尖上的中国,是什么逼迫我们选择吃蝙蝠呢?

战乱年代都没死,身处美好的生活却生死未卜

中国上下五千年,无数的战争不计其数,部落之间,种族之间,国家之间都有纷争,也有死亡,我们能活到现在,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们的长辈如何躲避了当年的硝烟炮火,我们的长辈如何躲避了当年的打打杀杀,才有了我们在这个世界苟且?让我们享受着美丽和平的年代,丰衣足食,五谷丰登,鸡鸭鱼肉样样都有,小康社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让我们不再经历战争,让我们不再经历硝烟炮火的无情,让我们经历一下人生的精彩,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肯定会一直能够享受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也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舌尖上的中国,是什么逼迫我们选择吃蝙蝠呢?

可能,我们太幸福了,我们忘记了我们应该怎样做人,我们挑战者人类的极限,我们挑战者人类饮食的极限,我们吃野味,我们吃稀罕物,我们认为可以大补身体,我们以为可以吸引眼球,可是,我们在这个美好时代,可能忘记了什么是能吃的东西,蝙蝠做为一个在昼伏夜出的生物,在提醒我们不要吃它,所以它选择晚上出来,趁我们熟睡出来觅食,为的就是躲开我们的视线,可是,我们总有“勇敢的挑战者”把他们抓来炖汤喝,因为是蝙蝠带了一个“蝠”字,这可能就是“福寿汤”的由来吧!可悲,可笑至极。

舌尖上的中国,是什么逼迫我们选择吃蝙蝠呢?

大饥荒我们都没吃蝙蝠,丰衣足食却成了大补品

我想,每个人都看过《1942》这部电影,当年的大饥荒带来的多大的灾难,死亡人数不计其数,超过战争带来的死亡人数,这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教训吗?人类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会有饥荒了。

舌尖上的中国,是什么逼迫我们选择吃蝙蝠呢?

我们暂且不提反思饥荒,我们可以想一下饥荒年代我们吃了什么才让我们的长辈们活下来,吃树皮,观音土,吃草……能吃的都吃了,老人经常说一句顺口溜,“人吃人,狗吃狗,老鼠饿的啃砖头”。足以看出当年的饥荒让我们祖辈经历了多大的痛苦,也让我们经历了多大的考验!我们还是有活下来的,我们依然活到了这个美好的时代,可是,我们再次反思,我们祖辈经历了如此艰难的岁月,吃草根树皮,观音土,人都吃人,为什么没有人听过逮蝙蝠吃的呢?

舌尖上的中国,是什么逼迫我们选择吃蝙蝠呢?

我们现在的五谷丰登丰衣足食,是大自然给我们最大的财富,我们能够活着就是幸福,我们没有饥荒就是幸福,可是我们挑战了大自然的极限,我们超出了大自然给我们画出来的范围,我们又一次做了“勇敢的挑战者”,居然吃蝙蝠,大自然怎么能不做出来点行动提醒我们蝙蝠不能吃呢。

舌尖上的中国,是什么逼迫我们选择吃蝙蝠呢?

《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美好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吃,还要吃最好的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已经播出很久很久,无数的饮食制作,加上影视的拍摄手法,简直让我们想到了满汉全席是多么的美好,让我们涨了见识,流下了口水,让我们知道不仅有大米馒头,还有各种菜系,让我们知道川菜的火辣,让我们知道了苏菜的清鲜本和,让我们知道了粤菜的广博奇异……可是,《舌尖上的中国》有播出过蝙蝠做的菜吗?所谓的“福寿汤”有吗?

舌尖上的中国,是什么逼迫我们选择吃蝙蝠呢?

《舌尖上的中国》已经告诉我们自己,吃是中国的文化,鲤鱼在美国成灾无人吃,中国鲤鱼是家常菜,螃蟹无人吃,在中国也是一道家乡美味,鲶鱼在他国与人靠近,在中国撒上孜然确实鲜美无比,也从来没有说过有蝙蝠做汤的一道菜,我们是该反思一下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了?《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教学视频,没事可以研究做这些美味,不要再吃蝙蝠了。

舌尖上的中国,是什么逼迫我们选择吃蝙蝠呢?

没有疫苗的中国,面对瘟疫是多么的可怕,那个时代已经过去,所以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中国加油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瘟疫高发阶段。从220年曹魏建国到581年隋朝建立,362年间共爆发过76次大规模瘟疫,平均不到5年就要来一波。

舌尖上的中国,是什么逼迫我们选择吃蝙蝠呢?

古代的瘟疫多是天花、霍乱、鼠疫、血吸虫病、结核病等传染性比较强的疾病。一旦爆发,往往非常突然、非常剧烈,古代医疗条件非常差,人们又不懂得预防,一发瘟疫就死一大片。西晋时葛洪曾说过,他经历过很多次瘟疫,只要瘟疫一流行开就控制不住,一个县的人往往要死亡一半。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的灾难,大中国依然赫然屹立在东方之巅。

舌尖上的中国,是什么逼迫我们选择吃蝙蝠呢?

时至今日,天花霍乱这种烈性传染病已经绝迹,但论起来杀伤力,他们依然是远强于战争的头号杀手,防治瘟疫,需要提高医疗手段,更需要每个公民参与进来,不乱吃野味,不挑战大自然的极限,改善卫生习惯,才能把瘟疫杀于无形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