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战争中有航母和没航母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真理321


1982年的马岛战争可以借用解释,英军可以万里远征打到阿根廷家门口,靠的就是航母作战群——虽然规模小了一点、战斗力差了一些。但是由于马岛战争的特殊性,也被视为冷战期间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的海陆空联合作战,同时创造了海上战略投送的经典战例。

二战后大英帝国终归没能保住以往日不落的头衔,不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沦为二流,海军同样在不断紧缩中。对于海战霸主航空母舰来说,由于建造维护费用太大到了马岛之战时可用的只有无敌、竞技神号两艘轻型航母,20多架鹞式战斗机数量有限而且性能还相当一般。

不过虽然航母实力相对一般但它所能起的作用无可替代,万里远征抵达马岛依靠航母作战群的威力,直接将阿根廷空军和海军堵在家门口。包括圣达菲号潜艇、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陆续被击沉,造成的结果就是阿根廷海军消极避战直接缩回港内,在本土作战却无法向岛上陆军提供支援。

阿根廷空军虽然很卖力,但必须从本土机场起飞抵达战场时已经没有油料可供二次攻击,这让实力较弱的鹞式有了反击能力。鹞式舰载机+AIM-9L的配套获得了夸张的23比0战绩,阿根廷空军共损失60多架各式战机,实力就是这样慢慢被消磨虽然英军也付出谢菲尔德等战舰的损失,但最终还是牢牢占据马岛。

从战争情况可以看的出来,航母战斗群实力堪比海上军事基地,有了灵活机动的航母带队可以随时在不同区域攻击、封锁敌对国。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要装备10多艘航母满世界转,因为可以随时随地施压或直接发起攻击,对手缺少航母只能在本土被动防御作战这就是差别。


河东三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区别有多大呢?

看看当年的二战!

当时航母还不能全天候起降战机,夜晚飞机不能用,下雨和其他恶劣天气也不能用。

然而即便如此,航母舰队仍然可以痛宰最强的战列舰编队。

在莱特湾海战,日军栗田最强大的“中央舰队”由5艘战列舰组成(大和号、武藏号、长门号、金刚号和榛名号),加上10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和15艘驱逐舰。栗田的舰队企图突破圣贝纳迪诺海峡,攻击莱特湾内的登陆舰队。

大家注意,这5艘战列舰中有大和号和武藏号两艘超级战列舰。

结果如何?

1944年10月24日约08:00美国无畏号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发现这支舰队进入狭窄的锡布延海。

哈尔西命令集结第三舰队的三支航空母舰分舰队,集中攻击栗田的舰队。

从无畏号和卡伯特号航空母舰和其它航空母舰上起飞的共260架飞机,约于10:27开始不断攻击这支舰队。

大和号和武藏号成为美军主要攻击的目标。

妙高号重巡洋舰首先中弹,舰尾被命中1雷,负重伤返航。

武藏号、大和号和长门号相继中弹。

武藏号在六波攻击中共命中鱼雷19枚,炸弹17枚(另有近失弹18枚)后沉没,大和号舰首进水3000吨,不得不向舰尾紧急注水2000吨以维持战舰平衡,长门号航速下降至24节,4门副炮无法使用,金刚、榛名轻伤,轻巡矢矧中弹,驱逐舰滨风、清霜受伤返航。

大家注意,轰炸仅仅持续了5个小时,这支日本舰队就被重创。

5艘战列舰中,超级战列舰武藏号被击沉,大和号受伤,长门、金刚、榛名也全部受伤。

而整个莱特湾作战结束时 栗田冒着临阵脱逃的罪名,及时撤退逃走。然而舰队战列舰长门号、金刚号和榛名号受重创,武藏号早已沉没。

他带五艘战列舰进入战场,当他回到日本时,只有大和号还有作战能力,但也丧失了抛锚能力。

在今天,就更夸张了。

1988年4月18日, 美国与伊朗一次小规模海战

16时伊朗海军的英制“沃斯珀”-5型导弹护卫舰“萨汉德”号,向美舰发射了一枚“鱼叉”反舰导弹。由于受到美舰的干扰,“鱼叉”这次又扑了空,一头扎进大海。

美海军核动力航母“企业”号上起飞的A-6E“入侵者”舰载攻击机,立即发动反击。

2架战机发射了一枚“鱼叉”空舰导弹和一枚450公斤的“跳跃者”Ⅱ型激光制导炸弹。

“萨汉德”号中两弹,遭受重创,于当夜21点11分沉没于霍尔木兹海峡。

18时17分,伊海军的另一艘主力舰“萨巴兰”号导弹护卫舰,发射两枚“鱼叉”,攻击美军“威廉斯”水面战斗群。但在美舰强烈的电子干扰下,这两枚“鱼叉”导弹又晕头转向,飞得无影无踪。

4架“入侵者”攻击机立即反攻,一枚“铺路石”-Ⅱ型激光制导炸弹,炸弹命中了舰桥,“萨巴兰”号受到重创,舰长等军官当场身亡。

当时伊朗整个海军一共只有6艘主力舰,在短短2个多小时内,就被干掉了2艘。

如果不是美国不愿意扩大冲突,下令停止攻击,伊朗海军主力舰最多半天就被全歼。

而此次伊朗的护卫舰之所以有机会发射鱼叉,主要是美国军舰得到严格命令,不得先发制人进行攻击,只能还击。

如果不是这样,美国航母战斗群恐怕一二个小时就歼灭伊朗海军了。


萨沙


航母在现代战争中的突出作用是“远洋作战”,在这种情况下航母的作用才能最大的体现出来,因为航母还被称为“海上机场”和“移动的国土”,也就是说,在战斗机的作战航程没有革命性的突破之前,飞机想要脱离本土在数千公里外的大洋进行作战的话,就必须要有航母。所以,把航空兵的作战区域从内陆、近海搬到远洋,就是航母在近现代海战中最大的作用体现,有了航空兵的支援,能很大限度的提高海军舰队的作战能力。因此,题目中问到:在海战中有航母和美航母的区别有多大?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首先是对于有航母的一方来说,有了航母,你就可以建造一支以航母、舰载机为核心的远洋打击舰队,使自己的海军可以远洋作战,也就是“御敌于国门之外”,这个可以说是航母打击群最大的优势,而有了航空兵的支持,舰队在远洋作战时同样也会拥有更强的战斗力,为什么?因为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可以达到700公里甚至更大,而一只没有航母、没有舰载机的舰队,仅仅依靠各型不同射程的反舰导弹,其作战半径能有300公里就不错了,所以,可以说有航母、有航空兵的情况下,在远洋作战时面对没有航母的一方就拥有不对称打击能力。

然后再从没有航母这个方面来讨论,没有航母,海军基本上也就注定只能守国门了,因为前面也已经说了,在没有航母和航空兵的情况下,远洋作战时有很大概率是会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所以,既然只能守国门,那么也就意味着想要“御敌于国门之外”就非常难,同时想要保证本土不遭到打击也成为了空谈,因为人家的航母舰队完全可以直接开到你的家门口和你作战,而你的海军却出不去,不能也不敢离开陆基航空兵以及陆基反舰力量的保护,在没有陆基航空兵支援的情况下去跟对方的航母打击群硬刚太吃亏了。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去理解:一支海军只有拥有航母的情况下,才有底气和敌方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打一场局部战争。至于没有航母?那么就只能近海防御了,也就是只能守国门,而不能出国门,因为没有航母的海军遇上人家的航母舰队时,需要陆基力量的保护和支援才有一战之力。


哨兵ZH


对陆作战中航母除了有沿岸遮断和增添一些火力打击外意义不大。然在远洋作战的效果和优势就非常明显。

航母是一套战斗体系,除自身拥有的火力打击外还由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舰,潜艇,预警机,舰载机等组成一个完整的战斗群,综合作战能力涵盖了反潜、反舰、反导、争夺制空权等功能。

假如没有航母,也就没有预警机,这样对战场态势的感知范围和预警能力会大大缩小,对战区战情演变发展的信息掌控就不明晰,对战区全局的情报收集,研判就存在缺失,对友邻舰艇的协调配合也失去了支撑,只能各自为战且掌控局面很小。

还有,没有航母就意味着没有舰载机,也就没有制空权。在茫茫大洋作战如若没有制空权是很可怕的,再先进的水面舰艇也会因遭受立体攻击而疲于奔命,这样与有航母的舰队作战其劣势非常明显,获胜率很低……。


怀旧的孺子牛


海上战争,有航母和无航母的差距是天上地下之差别!

因为,能造航母的国家,其国家的综合国力十分强大!没有航母的国家,综合国力非常弱小!

有的国家不但无法造航母,连供养一艘航母的经济能力都没有。

而航母上的战机都是一流的战机,航母上的各项技术都是尖端科技,绝非一般国家所能及。

航母上战机和战机使用的战略武器都要比一般无航母国家的技术级差一两代。

航母加上航母战斗群,强大的战斗力胜过许多国家的总体军事实力,甚至一次打击就可毁灭一个弱小国家。

航母就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标志。


天际流星


举个现实的例子。

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海军凭借一艘老旧的小航母,成功的掩护了自己军队和物资的运输;又反过来有效的打击与阻止了巴基斯坦的运输,将巴海军基本消灭。

战术上的成功,使得印度最终达到了其战略上的目的——肢解东巴基斯坦为今日孟加拉。


颤动的丹田


要看类型!航母作用是小型移动基地!有了航母具备了战线外移,减少对本土危害,同时航母舰队自身的安全防卫和供给也是会牵扯一定战斗力!

对于远海作战,脱离基地和母港支持,无异于无根浮萍,难以维持长久战斗力………

如何发展,或发展到什么规模,需要有自我考量!!


渴望的幸福


航母就是一个移动的作战平台,所以它可以利用海面移动至打击目标最近位置起飞航母上舰载机打击敌方,没航母很难或有效攻击对方。比如印度将东西巴基斯坦拆分成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就是航母作战取胜,这就是有和没有的差距!


user7367596617859


关键要看被侵略一方在没有航空母舰的情况下,同时要看防守方是否具备强大的岸基加陆基和空中突防能力以及进攻型的导弹火力?如果有行的那就看防守方的战略战术指挥水平而决定胜负灬


大提琴深


就俩字的区别,一个输,一个赢。就这么点区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