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为什么会催促哥舒翰出战?为什么不据守潼关等待战略反攻?

尤尼乌斯seven


哥舒翰守潼关后,有人就对他说,要不我们“清君侧”吧,喝水没说话。

这件事传到杨国忠耳朵里,杨国忠就跟唐玄宗说了,唐玄宗肯定就怀疑哥舒翰了,因为“清君侧”跟造反是一个意思,安禄山就是打着“清君侧”口号造反的,吴王刘濞、燕王朱棣也是一样。

《旧唐书》:翰至潼关,或劝翰曰:“禄山阻兵,以诛杨国忠为名,公若留兵三万守关,悉以精锐回诛国忠,此汉挫七国之计也,公以为何如?”翰心许之,未发。

唐玄宗于是新招募一万士兵,屯兵霸上,防着哥舒翰,哥舒翰直接杀了将领,收编了这一万人,这就是造反了吧?

有客泄其谋于国忠,国忠大惧,及奏曰:“兵法‘安不忘危’,今潼关兵众虽盛,而无后殿,万一不利,京师得无恐乎!请选监牧小儿三千人训练于苑中。”诏从之,遂遣剑南军将李福、刘光庭分统焉。又奏召募一万人,屯于灞上,令其腹心杜乾运将之。翰虑为所图,乃上表请乾运兵隶于潼关,遂召乾运赴潼关计事,因斩之。

这种情况下,唐玄宗只能逼哥舒翰出兵了,因为不出兵,随时都可能回头灭了唐玄宗,千万别说哥舒翰是忠诚啊。


南朝居士


安史之乱是国力鼎盛的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其实在“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大唐的总体实力是要远胜安禄山的叛军,而直接导致唐朝形势急转直下就是“灵宝之战”。“灵宝之战”是潼关之战的延续及终结。那么为什么唐玄宗一直催促哥舒翰出战潼关,决战叛军,导致20万唐军灰飞烟灭。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唐军与叛军的力量对比呈压倒性优势。唐朝在陇右、河西、朔方这三大藩镇的驻军原有约21万。“安史之乱”爆发后,三大藩镇只留下少量部队维持地方治安,主力皆赶至潼关,再加上潼关原有守军及新招募的军队,总兵力达到了20万。值得一提的是,陇右、河西、朔方三镇将士都是身经百战的边防军,其战斗力完全不亚于叛军(叛军原为唐朝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边防军),因此唐军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兵员质量上,都远胜过叛军。同时随着时间地流逝,形势却对叛军越来越不利。一方面,叛军西进无望,在经过长时间的对峙后士气开始逐渐低落;另一方面,叛军分兵攻打南方却又遭到唐朝地方守将的顽强抵抗,结果也是止步不前。安禄山在叛乱爆发初期带出了15万大军,可是经过战争损耗再加上多次分兵,此时潼关的叛军主力已不足10万。更让叛军感到担忧的问题是唐朝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率领的军队在敌后战场不断取得胜利,叛军时刻面临着被切断与河北基地联系的风险。

 

其次,自从安禄山叛变后,唐玄宗对将领的信心几乎坍塌。他任命哥舒翰为潼关唐军的主帅,但也未必对哥舒翰就彻底放心。 同时哥舒翰与杨国忠有矛盾,杨国忠担心哥舒翰长时间手握重兵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就怂恿唐玄宗给哥舒翰下达命令,要求哥舒翰率军出关与叛军决战,哥舒翰手下有不少人认为宰相杨国忠是造成“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因此纷纷请求诛杀杨国忠。唐玄宗知道哥舒翰手下竟然建议哥舒翰“留兵三万守关,悉以精锐回诛国忠”(留三万军队镇守潼关,带着其余人马前往长安要求皇上诛杀杨国忠),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造反逼宫信号。虽然哥舒翰没有采纳手下的这一建议,但要说唐玄宗没心有余悸,那显然是不可能的。无论是谁站在唐玄宗的位置上,恐怕都不会希望这种局面长期保持下去。

最后,作为帝国的统治者,唐玄宗如果长时间对叛军束手无策,那显然是有损他的帝王权威。尤其是当大多数人觉得安禄山仅以三镇兵力,就可以将整个帝国搅得鸡犬不宁时。如果让战事继续拖延下去,国内对唐玄宗的质疑之声将会越来越强烈。所以唐玄宗急于想通过一场决定性的胜利迅速击溃叛军,以重新树立自己的权威。叛军实力已大幅削弱的消息让唐玄宗知道后,直接下令让哥舒翰带二十万大军前去与安禄山决战,但是结果却打失人意,二十万大军直接魂飞烟灭。



卡拉欧仔


唐玄宗继位之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晚年的他纵情享乐,宠爱杨贵妃,信任奸臣,沉迷于盛世的虚幻中。直到安禄山兵临城下,打破了他心中的美梦。这时的唐玄宗已不负年青时英明神武。

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攻打叛将史思明,打了几个大胜仗,进展十分顺利,结果唐玄宗轻视敌军,下令进攻。

安禄山反叛已久,朝廷还平叛不了,颜面何在?这对已经利令智昏的唐玄宗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安禄山反叛,导致唐玄宗对胡人武将失去了信任,先是杀了高仙芝和封长清,此时哥舒翰不出兵,更是让他产生了危机感。

以上原因,致使唐玄宗催促出兵。


谈史论今100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安禄山攻占洛阳之后称帝,唐玄宗则在怒斩封常清、高仙芝后起用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哥舒翰进驻潼关之后据险而守,将安禄山叛军牢牢挡在潼关以东,然而次年六月,唐玄宗却迫使哥舒翰领兵出关,结果遭遇伏击惨败,潼关迅速告破,唐玄宗逃亡蜀地,长安随即告破。那么,唐玄宗为何要迫使哥舒翰主动出击呢?

时代背景:安禄山攻陷洛阳称帝,唐玄宗换帅内部纷争再起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起兵叛乱,迅速攻占河北地区。唐玄宗则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并令第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

彼时,由于朝廷精锐边军尚未赶回,高仙芝、封常清只能在长安、洛阳临时募兵,非但兵力不足,而且战斗力极为有限,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日便攻入了洛阳,封常清、高仙芝只得退守潼关不出,而唐玄宗则因听信监军宦官的谗言,以“失律丧师”之罪将封常清、高仙芝处斩。

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唐玄宗则起用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令其率兵20万驻守潼关。哥舒翰虽然能征善战,但此时已经是个50多岁的老将,而且因嗜酒如命、喜好美色导致身体一直有问题,前一年刚刚因中风落下半身不遂的毛病,虽然皇命不可违,但实在是难堪大任。

哥舒翰被起用之后,因与安禄山有旧怨,便伪造诬告因告发安禄山而免于获罪的安思顺(安禄山弟弟),结果导致安思顺和弟弟安元贞全部被杀,家人也被流放。此举直接引发了杨国忠的忌惮,而哥舒翰的属下劝说其诛杀杨国忠之事也被告发,此举直接加深了双方之间的矛盾。

此外,哥舒翰因身体原因,只得让行军司马田良丘主持大局,田良丘则因资历不够而无法服众,便让王思礼主管骑兵,让李承光主管步兵,结果王思礼和李承光又相互不服气,导致军队号令不一。再加上哥舒翰统军“严而不恤”,导致唐军士气低落,人无斗志。

哥舒翰也算是知己知彼,只是闭关固守,从不主动出战,安禄山屡次攻关均被击退,叛军主力被牢牢抵挡在了潼关以东数月。与此同时,在河北攻打史思明的郭子仪、李光弼也认为唐军只宜坚守,不可轻出。

唐玄宗为何要迫使哥舒翰出战?其实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天宝十五年(756年)五月开始,唐玄宗便开始不断催促哥舒翰出关迎战,一时间使者“项背相望”,给哥舒翰造成极大压力。六月初四,哥舒翰无奈之下“恸哭出关”,结果遭到叛军伏击,唐军损失惨重,哥舒翰因部下背叛被俘,潼关旋即告破。

至于唐玄宗为何要迫使哥舒翰出战,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唐军急需一场胜利,安禄山示敌以弱。自安禄山起兵以来,唐王朝可谓屡战屡败,如果说河北失手有安禄山长期统辖的原因,那么东都洛阳的失守便是对唐王朝的一次致命打击,这种打击不仅体现在军心士气方面,安禄山在洛阳的称帝之举,更是对唐王朝的正统统治提出了挑战,此时就算唐军无法彻底平定叛乱,也至少应该用一场大胜来挽回军心士气和统治声望。而安禄山在攻打潼关失败之后,则命崔乾佑将老弱病残的士卒屯于陕郡示敌以弱,而将精锐部队隐藏了起来,故意引诱哥舒翰弃险出战,虽然此计被哥舒翰识破,但朝中却并不知情。而唐玄宗正是在同年五月接到叛军“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的情报后,才做出错误判断,进而以“贼方无备”为由强令哥舒翰出战。

△隋唐大运河示意图

2、洛阳乃是战略要地,唐玄宗急需收复。对于唐朝来说,洛阳绝非简简单单的东都,同样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新唐书·食货志》有载“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到唐朝时期,关中的产出早已无法支撑都城长安的消耗,而历经三国以来不断开发的南方则成为了大唐的重要粮食税赋供应源,而这条输送通道便是隋唐大运河,而洛阳则是隋唐大运河的关键节点。一旦洛阳长期被叛军控制,隋唐大运河便等于被拦腰截断,等于切断了都城长安的供应。同时,驻守潼关虽然足以抵挡叛军,却也等于将大唐堵在了潼关以西,断绝了与东部半壁江山的联系,再加上安禄山建都洛阳,这简直就成为了东西两帝并立的格局,唐玄宗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容忍的,因此洛阳必须尽快收复。

3、将相不和矛盾激化,杨国忠谗言不断。前文说过,哥舒翰被起用之后,很快便与杨国忠爆发了矛盾。当时,哥舒翰的部下王思礼便曾劝说哥舒翰,应该效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计策,“留兵三万守关,悉以精锐回诛国忠”(“七国之乱”时叛军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汉景帝杀晁错使其出师无名),虽然哥舒翰没有采纳,但此话却传到了杨国忠耳中。为了自保,杨国忠以“抵御叛军”为名,在唐玄宗同意之后招募了三千精兵由心腹日夜训练,又招募一万军队由心腹杜乾运统领驻军灞上,名为抵御叛军,实则防备哥舒翰。哥舒翰则上书请求对灞上军队统一指挥,结果以商讨军情为由将杜乾运诱杀,吞并其军。此事之后,杨国忠与哥舒翰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唐玄宗之所以迫使哥舒翰出战,正是有杨国忠再旁不断煽风点火的作用,而作为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的话语还是有相当分量的。

除了以上几点原因之外,哥舒翰作为领军在外的将领,本就容易受到朝廷猜忌,再加上他乃是突骑施哥舒部出身,本就属于异族,朝中对其的猜忌可想而知,这恐怕也是他不敢强行抗命的原因。

此外,从此后事态发展来看,哥舒翰对于部下的掌控力度极为有限,他虽然看出了安禄山的示敌以弱,但部下不仅没能看出,甚至以为战功近在眼前,这才导致了主力一战尽损。因此,部下的强烈出战愿望,恐怕也是导致哥舒翰被迫出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新唐书.玄宗本纪》《旧唐书.哥舒翰列传》《新唐书.哥舒翰列传》《新唐书·食货志》《资治通鉴》等。


香茗史馆


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唐玄宗之所以会催促哥舒翰出兵,和当时的局势有关系,安史之乱突发时,长安一片混乱,让安禄山攻破洛阳,

但后来唐玄宗委派李光弼,郭子仪为主将,让哥舒翰,高仙芝等人率军勤王,这时候局势刚刚把控制,唐玄宗被盛世养成的好大喜功的性子,便又上了心头,

当时的局势对唐军极为有利,郭子仪,李光弼正面击败史思明部,哥舒翰和高仙芝防守潼关,安禄山部将崔乾礼久攻不下,安禄山已经想退回范阳,

可是这时候宰相杨国忠又对唐玄宗说要让哥舒翰开潼关与崔乾礼决战,唐玄宗正有此意,便下了命令,

郭子仪与李光弼以为只要坚守潼关,即使叛军攻占了河北也没什么用,所以纷纷上书,唐玄宗不予理会,反而以“敌军无备”的理由更加让哥舒翰出击,

哥舒翰也曾上书,但均被驳回,哥舒翰无奈,抚膺恸哭,只得出击,最后被崔乾礼埋伏,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杀死。

这便是唐玄宗为何会催促哥舒翰反攻,而不据守潼关的原因。(哥舒翰不出兵很可能就是高仙芝的下场)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嘴痕


个人认为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唐玄宗是大唐开元盛世的创造者,但同时也是安史之乱的导致者。所以,在安史之乱时,叛军相继攻下许多城池,甚至攻下洛阳,直达潼关,而朝廷军队却节节败退,玄宗受不了这样的耻辱。所以,在哥舒翰在潼关挡住叛军之后,玄宗便令其反攻,觉得是叛军攻势已尽,还是想着大唐如开元盛世时一般强大,认为可以一战可以击败叛军,恢复朝廷的号令和权威。

其次,哥舒翰原本也是胡人,安禄山叛变就是手握重兵,野心爆发才叛乱,而玄宗在看到哥舒翰屯军潼关,只守不攻之时,担心哥舒翰引兵自重,甚至有可能会与安禄山暗中勾结。所以,自从安禄山叛变后,玄宗对胡人都不是很信任,对哥舒翰也有怀疑的成分,所以,才会让哥舒翰出兵,导致潼关失守,长安陷落。

最后,当时大唐军队节节败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许多藩镇节度使都引兵观望,望风而降,甚至有些与叛军勾结。

这时候需要朝廷有一场胜仗来鼓舞天下的臣民和百姓,需要信心。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和领军之将加入到平叛中来,早点结束叛乱,还人民以自由和和平。

综上所述,玄宗是基于国家的信心,个人的野心,还有疑心才让哥舒翰出战潼关的。(个人见解,请大家斧正。)


华夏长河五千年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的一个分水岭,从开元盛世向下坡路发展了,承平日久玄宗己没有当年平武韦灭太平励尽图治的朝气了,内宫贪图享乐,宠杨玉环及几国夫人把玄宗搞的暮气深沉,外用囗蜜腹剑的李林甫,杨国忠为相,朝政日非,排斥异己,忠臣钳口奸佞横行。外则藩镇坐大,安禄山一个胡人竟然做到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是一个外貌憨厚内心奸诈的粗鄙武夫,竟然用各种手段取得了玄宗对他的信任,他看到了唐朝内部的腐朽,遂动了夺取天下的野心,渔阳鼙鼓动地来一路上摧枯拉朽,东都洛阳陷落,遂立国号为燕自称大燕皇帝,直逼潼关,潼关乃西安之门户自古就有扼潼关以控天下,秦借此以得六国,如果哥舒翰死守潼关不出,安禄山屯兵于坚城之下再有郭子仪李光弼在外线做战,则贼不难灭矣其时安禄山后方及内部己经不稳定了,奈朝廷昏庸,杨国忠做梗,逼哥舒翰出关作战,哥舒翰抚膺恸哭,非惧死,为朝廷悲耳,不出哥舒翰所料,临时拼凑的孱弱之卒,岂能挡的安之虎狼之兵,大败亏输天险尽失,从此长驱直入直搗京师,遂有了馬嵬兵变,西逃入川的故事。谢谢。


韩I949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哥舒翰在唐玄宗的再三催促下兵出潼关,二十万大军在灵宝遭遇安禄山叛军的伏击而全军覆没。灵宝之战的失败,使得潼关防线崩溃,大唐国都长安岌岌可危,唐玄宗被迫南逃巴蜀。

兵出潼关与叛军决战是一步险棋,为什么唐玄宗不顾劝谏屡屡催促哥舒翰出关呢?小编觉得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平叛形势转好,盲目的玄宗以为决战时机成熟,他渴望这场胜利;二是哥舒翰与杨国忠不和,杨国忠要借出战的机会陷害哥舒翰。

安禄山四面楚歌

自郭子仪和李光弼出兵河北之后,史思明在他们的打击之下丢城失地,叛军洛阳前线与大本营范阳之间的联络中断;东面战场,叛军被张巡阻于雍丘(今河南杞县);南面又被鲁炅阻于南阳(今河南邓州);西面的潼关在哥舒翰的经营下固若金汤,叛军对潼关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延续半年之久,都劳而无功。

此时的安禄山腹背受敌,一度打算放弃洛阳,回老巢范阳固守。焦急忧虑的安禄山曾对唆使他起兵的谋臣骂到:“汝数年教我反,以为万全。今守潼关,数月不能进,北路已绝,诸军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郑数州而已,万全何在?汝自今勿来见我!”

照此形势下去,只要哥舒翰能固守潼关,郭子仪和李光弼经营河北,安禄山叛军指日可定。

唐玄宗急于胜利

安禄山的反叛对于唐玄宗的打击很大,他没想到如此宠信的臣子会背叛他。随着河北战场的节节胜利,玄宗不断收到前线的捷报,使他昔日的忧愁一扫而光,对平叛的前途充满信心。此刻的他,急需一场大胜仗来抚慰受伤的心灵,重振他皇帝的威严。

当玄宗收到潼关前线只有几千老弱叛军的情报时,就急不可耐的催促哥舒翰出城迎战。

杨国忠借机报复

杨国忠是独掌朝政大权的宰相,哥舒翰是手握重兵的统帅。自古将相和则胜,将相斗则败,可惜的是杨国忠与哥舒翰之间矛盾重重,争斗不断,大唐的命运可想而知。

安禄山起兵之时就打着清除奸相杨国忠的借口,使得杨国忠惶惶不可终日。哥舒翰进驻潼关后,其手下大将王思礼就向他建议诛杀杨国忠以绝叛军口实。哥舒翰虽认同这个提议却认为如此行动相当于反叛朝廷,所以没有采纳。可是,这个事情却传到了杨国忠那里,哥舒翰与杨国忠之间由此开始明争暗斗。

为自保,杨国忠上奏玄宗从皇宫各部门抽调三千精壮加以训练,以备不测。这三千精兵由杨国忠的心腹杜乾运率领进驻霸上,名为抵御叛军,实为防备哥舒翰。哥舒翰得知后火冒三丈,奏请将霸上军队划归潼关统一指挥,随后将杜乾运调到潼关借口杀掉,并吞并了这三千人马。

经过此番较量,杨国忠更加害怕愤恨哥舒翰。杨国忠深知玄宗此刻急需求胜的心理,他便谎称潼关前线的叛军仅有几千老弱,应催促哥舒翰出城与叛军决战。杨国忠的话正和玄宗心意,使他看到了一雪前耻的希望。

接到出战命令的哥舒翰一下子懵了,他明白出战就意味着败亡,紧急向玄宗上书请求坚守潼关。在杨国忠的忽悠下,玄宗不顾一切地催促哥舒翰出战,他一心只想着反攻和胜利。在两三天的时间里,玄宗接连派出了几十拨传诏使者奔赴潼关。往往是前面一拨刚刚宣完诏书,后面一拨紧跟着又到了,《资治通鉴》记载:“续遣中使趣之,项背相望。”无奈的哥舒翰只得率军出关,之后就是兵败灵宝的那一幕。

从以上可以看出,唐玄宗、杨国忠和哥舒翰三人对灵宝的兵败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唐玄宗盲目自大、急于求胜,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杨国忠与哥舒翰国难当头却争斗不断,特别是杨国忠为一己之私利赌上几十万将士和大唐的命运。


时光山人


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没有几个明白事理的。

哥舒翰也是胡人,能理解唐明皇的心情吗?

他就像一个赌徒,砸锅卖铁筹够最后一百万,自己却没有赌技。只能委托家里的厨子拿着这一百万去跟打上门来的人赌,更加悲催的是厨子跟上门来催命的还可能是远方亲戚。就算不担心他俩串通一气黑吃黑,也怕厨子卷款逃跑。又怕输,又怕夜长梦多。最好的选择就是赶紧梭哈,听天由命。

总之,这一百万不是你们的,你们当然理解不了唐明皇的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