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2020年初,豬年年末的企業級媒體活動——2B大咖秀上非常意外的收穫了一臺聯想ThinkBook 14s,作為一個辦公主要用Mac,遊戲完全用Windows臺式機的用戶,這幾年,Windows筆記本電腦用的比較少了,本以為不會有什麼驚喜。

但實際上,14s亮點還挺多的,最大的亮點不是第十代處理器i7-10510U,也不是14s金屬質感的外殼,手感超棒的鍵盤,而是英特爾的傲騰混合固態盤H10。當然,2K高清分辨率讓我這個Mac Air用戶感覺,嗯,簡直不要太香了!目前已愛不釋手。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小插曲

剛打開電腦的前幾天出現了點小問題,具體問題我實在沒搞清楚,不過,我覺得是Win10系統軟件的問題,不是硬件本身的問題,每次都是不定時的出現這個問題,每次都發生在重啟之後,具體表現為:不能上網、打開應用特別的慢(或者根本打不開)、任務管理器不刷新資源用量、風扇嗷嗷轉。

解決過程:我是百度、谷歌各種瘋狂的搜,好像大家都沒碰見過這個問題,始終沒找到特別好的解決辦法,一度讓我有點懷疑人生。好在,目前系統已經能夠比較正常的使用了,我的解決辦法是重裝純淨版的Windows 10 1903,關閉系統更新。為了以防萬一再來故障,我還設置了幾個還原點。

另外,還有一個或許很多人已經知道,但是我自己剛剛知道的知識點是:包裝箱上宣稱的永久免費的Office原來是內嵌到主板上的,只要在這臺設備上安裝合適的Office,系統會自動完成激活,無需任何操作,正版Office用起來還是放心些。嘿嘿~

體驗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

1,認識一下安裝到電腦上的H10

重裝系統後,我用了聯想專用的驅動工具裝各種亂七八糟的驅動,也會自動安裝一個叫“英特爾快速存儲技術”(以下簡稱管理軟件)的軟件,這就是管理英特爾混合固態盤H10的軟件。關於英特爾混合固態盤H10的介紹可以看這裡(文末查看原文鏈接)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軟件會顯示H10混合固態盤的狀態,27GB的就是傲騰,477GB的就是QLC SSD,兩者其實焊在了一塊板子上,物理硬件上是一塊盤,但在系統和軟件看起來就是上面的兩塊盤。H10的用法應該是組成Raid,在沒有組成Raid之前,“我的電腦”裡是這樣的畫面。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磁盤管理器的畫面是這樣的,本地的E盤就是傲騰了。有細心的朋友會發現,E盤上有一個鎖,跟別的盤的狀態都不一樣,點擊一下會彈出下面這個界面。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我根本不知道什麼48位恢復密鑰是什麼,網上有一些這個教程,但我本人裝完系統前後並沒有設置過這個BitLocker,而且關閉BitLocker貌似也只能關閉C盤和D盤的鎖,E盤鎖的問題就先放放吧,看能不能正常設置H10混合固態盤。(可能因為傲騰介質跟NAND介質本身有根本不同,所以,這裡根本不想讓普通用戶直接當硬盤用,所以才加密的吧)

接下來我們選用2個常用的Benchmark工具來簡單看一下開啟H10 Raid和不開啟H10 Raid的性能差別。在此之前我們做幾個假設:

我們假設不開啟Raid的H10的NAND存儲部分等於普通的512GB SSD。主要是我實在懶得換盤重新做系統了,超級麻煩。而且換一個盤做對比的變量太多,也不方便對比,所以,就做了這樣的假設。其實這個對比可以變成:H10上的傲騰對於NAND SSD有多大幫助

另外一個要說明的是,NAND SSD 477GB盤中系統盤佔用了100GB,剩下的D盤空間有150GB寫入了數據,我們測試的是D盤,所以,這個測試結果看看就行了,我們主要對比一下前後差異。

2,測試H10沒開啟前的狀態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H10 SSD吞吐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H10 SSD IOPS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H10 SSD延遲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AS SSD測試


3,接下來開啟H10的Raid,把傲騰用起來。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點擊工具裡的啟用,然後選擇兩個盤。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啟用耗時非常短,大約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完事兒了(此時,我的電腦裡已經看不到E盤盤符了),然後按照提示,重啟一下看看會發生什麼吧。

點擊重啟後,先是看到這個畫面,看來H10需要底層做一些支持和修改,走完進度條就可以正常啟動了。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再次打開管理工具,軟件提示已經正常運行了,看來這個操作非常無腦簡單啊。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這個軟件需要注意的是英特爾傲騰內存這個標籤下的功能,這個貌似是手動添加目錄、文件或者應用,放到傲騰內存裡,我的理解是手動的數據分層,放在這裡的數據可利用上傲騰的特性,低延遲,高耐久性什麼的,如果常用的比如Office,PS之類的放這裡就比較合適了。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我這臺電腦上沒裝太多複雜的應用,各個應用的啟動時間都很短,就隨便把VMware放進去了,然後顯示的是C盤Program Files(x86)目錄。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嘗試啟動了一次VMware,跟之前相比啟動時間變化也並不明顯,如果真要對比加載速度的話最好找像GTA5,古墓麗影,PUBG等大型遊戲來做測試,但是這臺電腦根本帶不起來這樣的遊戲,所以就放棄看加載時間的變化了。

除了在軟件里加入要加速的應用和目錄,還可以直接點鼠標右鍵將需要加速的應用放進去。點擊Pin to Intel Optane Memory,然後以後開啟的速度就會快一點,具體快多少,不好說。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最後,我們還是簡單看看開啟H10之後的跑分吧。


4,H10啟用後的跑分測試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H10內存吞吐(為方便對比,將剛才SSD測試放在此圖的上半部分)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H10內存 IOPS(為方便對比,將剛才SSD測試放在此圖的上半部分)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H10內存延遲(為方便對比,將剛才SSD測試放在此圖的上半部分)


動手親測,看看英特爾傲騰混合固態盤H10怎麼樣?

H10內存AS SSD(為方便對比,將剛才SSD測試放在此圖的上半部分)


5,體驗感受

對比Benchmark性能變化來講,前後看,有的數據有很大提升,有的反而有些降低,大體上是讀取方面提升,而寫入方面降低,主要是因為做成Raid了。說實話,並沒有想象中的質的提升,不過,用起來倒是挺方便的。

其實,本身有m.2口SSD之後的性能已經很不錯了,所以,H10一番折騰並不會帶來特別明顯的變化。就好比,普通用戶把PC內存從512MB升級1GB,把1GB變成2GB,4GB的提升會很明顯,而從8GB到16GB的區別就不太明顯了一樣。(喜歡裝虛擬機的人另說)

不過傲騰和QLC的組合方案倒是挺新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