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需要家長督促學習的孩子,將來會有出息嗎?你怎麼看?


這位提問的家長,您好!

您的問題讓我想起了心理學上一個經典實驗:棉花糖實驗。

上世紀斯坦福大學米歇爾博士對少年兒童做了有關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學經典實驗。在後來幾十年的跟蹤研究中,發現自控力強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現。孩子如果經常需要家長督促學習,也是自控力較弱的表現吧。

只是,我並不簡單地認同這個實驗的結論。

1.任何時候,一個人的成長,存在著改變命運的可能性。

人這一生中,都有幾次改變命運的機會,關鍵是你是否抓得住。譬如,學業事業婚姻家庭,它們都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了其中一個部分,都有可能是人生“出息”的機會。

年少時努力學習,進入一所好的學校,無疑是登上一個更高的平臺,為將來事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一個人事業的成功不單靠學習優秀,除了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和逆商和敏銳的眼光,要善於和人相處,有自己的人脈,要經得住挫折,做打不死的“小強”。遇到一個對的人,好的婚姻和家庭也是一所學校,滋養激勵,讓人再次成長。就算人到中年,能敏銳的抓住機遇,也能逆風翻盤,變得有出息。

2. 少年兒童期,有著更大的可塑性。

當然從一個人的生長髮育情況來看,少年兒童時期有著更大的可塑性,0~3歲大腦發育最快,3~6歲是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小學階段又是發展各種興趣愛好的最佳時期。如果孩子在小學中高年級或者進了中學,不夠自覺,仍需要家長經常督促學習,那是因為家長小時候沒有給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以前種下的因,造成現在的果。要改變這種現象,還得從家長自身做起,做好孩子的榜樣,激發孩子的興趣,引領孩子養成好習慣。等到孩子長大想再要去改變,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3. 需要家長督促學習,也跟學習的內容有關。

一個孩子平時學習需要家長經常督促,也不見得全是孩子的問題。生活中,我們常常見到這樣的現象,孩子做他喜愛的事情時,比如看電視,比如玩遊戲,能長時間非常的專注認真,因為這是他的興趣所在。因此,家長如果不想老是督促孩子學習,首先得從學習內容出發,精選有趣味性的資料,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也可以學得富有趣味的,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激發他的內在動力,讓他明白學習的最終目的。

4. 督促孩子,也是在成長父母自己。

孩子能否取得成功,並不取決於棉花糖實驗揭示的延遲滿足的能力,而是取決於孩子背後的家庭。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刻苦認真,成績優秀。督促孩子學習,並不是簡單的批評責罵,希望大家記住一個原則:持之以恆地“溫柔而堅定”。家長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幫助孩子,讓他(她)感覺到自己有能力地處理好學習,能順利讀完成學習任務,並能適應學習中的挑戰。

家長朋友們,孩子是否有出息,主要因素在於家庭和家長。我們對待孩子的學習,可以以引領開始,督促為輔,以孩子走上自覺學習為最終目標。家庭中,父母就是老師和榜樣,教育好孩子,也是在成長父母自己。


舟舟課堂


您的問題讓我想起朋友家的兩個孩子。我朋友家有兩個孩子,一個上初中,一個上三年級。有一次我們談到孩子寫作業的問題,我朋友侃侃而談。她總結的經驗是不能多管。因為大孩子是她一手調教的,陪孩子寫作業,給他檢查作業。最後的結局是,只要寫作業就要家長陪著,不陪著不寫,特別心累。直到孩子住宿了朋友才解脫。吸取了大兒子的教訓,她在二兒子身上就沒那麼用心,回家之後孩子反而自己就去寫作業,寫完作業才做其他的事情。

家長長期督促孩子學習,可能帶來的危害:

1.孩子缺少學習的主動性

學習經常由家長催促著才進行,這樣給孩子一種錯覺,學習不是自己的事。長期如此,孩子就會像提線木偶一樣,不會自主安排學習。等孩子高年級,尤其是上高中以後,知識難度加深,學習強度加大,不會自主學習會讓孩子很吃力。

2.會讓孩子厭學

長期被安排學習,會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如果在學習中得不到樂趣,很難入門並取得好的成績。

3.破壞和諧的家庭關係

逼著孩子學習,很可能跟孩子發生衝突,不利於發展良好的親子關係。等遇上叛逆期的時候,家長越是讓孩子學習,孩子出於逆反心理可能就偏不學。

給家長的建議:

1.讓孩子有自主的空間。

可能開始的時候,孩子不會主動學習,家長可以徵求孩子想幾點開始做作業,按什麼科目順序開始作業,給他自己做決定的空間,然後監督孩子執行。

2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興趣

只有對學習有興趣才會愛學習,才會主動學習。平時請教孩子一些問題,跟孩子學習的內容有關的,引導他自己探索,以及獲得幫家長解決問題的快樂。或者鼓勵孩子跟同學之間多探討問題等等。

總之,不會自主學習的孩子是沒有競爭力的。一定要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

(關注教育,品味教育人生,我是書小忱,有關教育的問題歡迎留言分享)


書小忱


1、生者父母心呀,都有一顆望子成龍的心,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

2、誰不想玩呀,誰不想啥也不幹坐等吃喝玩樂呀,我小時候覺得是給全家人上學,不是為自己上學,整天想著逃學,玩心非常大。

3、我兒子剛才才被我打一頓,現在疫情期間,也沒開學,都在家聽網絡教學,我去做飯,手機給他寫作業,等我飯做好看他還在玩手機,一個字沒寫,把我氣得扁他一頓,我扁他不是因為他不愛學,而是因為他撒謊,我覺得學習要看緣分和天分,還有愛好,有的人就能坐那認認真真讀書,人家那是好學!我的孩子要守著,督促,陪著!

4、你說這樣孩子會不會有出息,我真不知道,我盡我的責任,不會讀書我也認真看監督,以後長大他才不會怪我,現在這社會不愛讀書的也不少,不能強制要求,只要他把老師交待的事做好就可以。

5、我覺得我們做人真辛苦,小孩學習壓力大,成年沒玩幾年又結婚,生活壓力又大,所以不能太強求孩子,社會也不是隻有一條讀書才有出路,還有很多條路可以走,只要孩子健康。平安,善良,教他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這是我們做父母責任!





LOVE獨孤女王


不知道你說的孩子多大,我覺得孩子在一二年級以前都是需要家長幫忙督促學習的,養成習慣以後後面會好一些。如果剛入學時沒有養成習慣,後面反而更費勁些,那個時候真是需要家長督促,缺少主動性。那麼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分這幾方面吧。

首先,有些孩子學習雖然需要督促,但是呢,成績一直很好,悟性高,接受力強,他不主動去學習可能心思放在其他事情上,我就教過一個這樣的學生,這個學生非常靈活聰明,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可是作業啊背誦啊之類的總是被逼著去完成,但是呢,她其他方面愛讀書,讀各種課外書,愛唱歌,學校大小晚會都有她,愛畫畫,畫的畫非常逼真,而且很貼心,說話讓人心裡很暖,對於這種孩子,我覺得是需要家長督促的,等到了一定時候她可能就會把學習當成非常重要的事情了,而且這種孩子將來應該挺有出息的,家長不需要擔心,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就行。

其次,還有一種,沒有學習基礎,學習也不主動,這種孩子應該從一開始進入學校就沒有養成好習慣,從而導致知識脫節,影響自己對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對於這種孩子,家長應該聯合老師讓孩子慢慢重拾對學習的興趣,不斷創造機會讓他們在學習上有自我成就感,對於表現好的地方要表揚鼓勵,讓他們願意繼續努力下去。對於這種中途想讓孩子改好的,家長少不了多費工夫鼓勵督促,如果孩子願意主動學習了,那麼理想效果就達到了。這樣孩子也是有前途的。

還有一種不適合學習的孩子,他們對學習一點都不感興趣,無論家長老師怎麼做都油鹽不進,這種孩子家長需要觀察並激發他其他方面的潛力,學習就是為了將來有份好工作,能養活自己和家人,那麼並不是學習這一條路可以走,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保證孩子心態好,積極陽光又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總之,教育孩子要有耐心,而且要學著正面引導和影響,相信孩子定會有個好的將來。


七七師說


孩子有沒有出息,不能簡單地用是否需要家長督促來判定。但是,如果到了高年級,學習上依舊時時處處需要家長督促,這無疑是不好的習慣,會給今後的學習、工作帶來長遠的不利影響。因此,作為家長我們要認識到:

1. 天生就自覺主動地學習的孩子畢竟是少數,作為家長應該配合學校,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在低年級,孩子們剛剛入學,這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比獲得知識更為重要。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課堂認真聽講,能準確獲取和傳達老師的信息,及時完成作業、不拖拉,書寫認真,管理好自己的學習用品,等等。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家長要重視在入學伊始,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

2. 家長在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同時,應該給孩子們自主實踐的機會,做到逐步放手。家長如果給孩子過多的干預和控制,也不利於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久而久之會產生依賴性。有時不妨讓孩子們常常因為沒有養成良好學習習慣而帶來的“苦果”,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3. 對“有出息”該如何定義?許多人可能認為孩子長大以後出人頭地、擁有很高的職位、領著高薪就算是一種有出息的表現,但是我想說的是僅僅只是一方面的表現。我認為有真正有出息的孩子,是要形成正確的三觀,有著開朗的性格,能夠很好地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擁有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只要孩子們自食其力、不啃老,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就是有出息,當然要做到這些,從小就應該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孩子們小的時候,家長的督促是必不可少的。

家長們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幫助孩子們成為有出息的人。


一見鍾情藍忘機


需要家長監督完成作業的孩子,長大也一樣會有出息的。家長監督,是家長的教育方式,與孩子無關。

除了為數不多的好學生,其他的人學習都太不自覺了。好多孩子不能自覺地、主動地去學習,要你硬拉著他,強扯著他,死逼著他,迫壓著他,他才會乖溜溜地認真上課、完成作業。孩子的天性便是好動,好奇。只是有些孩子懂事的早,而有些孩子懂事都晚了。

這也不是孩子有沒有出息的必備條件,所以個人覺得,要家長監督的孩子,也是有很大的機會有出息。[害羞]



肖亞043


需要家長督促的孩子會不會有出息:

首先說下對出息這個定義,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你能從孩子生下來就能看出,這個是大學生,這個是研究生,這個是博士,這個是小偷……還有就是孩子有沒有出息,不是孩子決定的,是父母決定的。

孩子是家庭環境的產物,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有沒有出息,就看父母用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孩子的。

經常督促孩子的家長,本身就是家長,沒有培養出孩子獨立完成一些事情,總是在旁邊監督,一定要給孩子養成一些好的習慣。

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學習一些育兒的書籍,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引導孩子。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孩子有哪些方面的天賦,結合孩子實際情況引導孩子。

如果沒有學習育兒的書籍,根本就不瞭解孩子每個階段,需要什麼樣的方式,引導孩子,會引發一些問題,家長頭疼,孩子壓抑。

當養育孩子到雞犬不寧,就要改變教育孩子的方式了。

要想孩子有出息,家長要做的就是,從小就重視孩子小時候的成長,閱讀育兒的書籍。家長的言行,對孩子影響也是特別大的。



愛滿自溢


對於有些孩子個人惰性比較強烈的,我們可以和孩子交換角色來試一試,找一個週末,你來做孩子的作業,讓孩子來做你單位的工作,家務,飯菜,家長們和孩子互換一天角色,提示:作業寫在白紙上,不要寫在孩子作業本上。

如果孩子現在已經是小學高年級或是初高中,是不是督促就一定沒有出息了呢?不一定。不要因為一個行為就給孩子貼個標籤,主能夠主動的學習,有時是孩子的問題,有時是家長控制太過的原因。誰在上學的時候沒有幾個翻盤逆轉的孩子呢?

一個孩子能不能出息,什麼是有出息,其實標準不一樣。當孩子自己清楚自己的目標時,他由內而外的努力自然就不需要家長的督促。

學習是孩子的主要工作,家長僅需起到輔助作用,這個輔助作用就是和孩子商量,讓孩子制定學習時間,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怎麼辦,寫出來,自己簽字,貼在明顯的地方,隨時提醒孩子。

2.對於有些孩子個人惰性比較強烈的,我們可以和孩子交換角色來試一試,找一個週末,你來做孩子的作業,讓孩子來做你單位的工作,家務,飯菜,家長們和孩子互換一天角色,提示:作業寫在白紙上,不要寫在孩子作業本上。



股權智贏


家長們,對於一名學生經常被督促學習,將來會有出息嗎?這個話題,我個人認為,這是個需要我們家長改變,不是因為孩子有沒有出息而改變,而是要考慮到孩子的將來,面對學習方面的習慣與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受益終身,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面對經常督促孩子學習的家長,我給家長一些建議供家長們參考:

1.學習是孩子的主要工作,家長僅需起到輔助作用,這個輔助作用就是和孩子商量,讓孩子制定學習時間,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怎麼辦,寫出來,自己簽字,貼在明顯的地方,隨時提醒孩子。

2.對於有些孩子個人惰性比較強烈的,我們可以和孩子交換角色來試一試,找一個週末,你來做孩子的作業,讓孩子來做你單位的工作,家務,飯菜,家長們和孩子互換一天角色,提示:作業寫在白紙上,不要寫在孩子作業本上。

3.面對孩子出現的一切問題,我們作為家長都要虛心,耐心去和孩子交流,懂得傾聽!要頻繁的交流,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從而幫助孩子。孩子寫作業推拉、不自覺、懶惰等問題,都需要我們觀察後做出對策,一味的督促不是長久之計,看管式的教育不能代表家長成功,孩子有出息!真正有出息的孩子,首先懂得的是感恩、關心他人、為他人著想,其中也包括關心、為父母著想!這才是有出息的孩子擁有的能力!


牛犇犇老師


孩子畢竟是孩子,需要督促。

大人倒是大人呢,自己也不能總控制住自己啊。大人自己都辦不到的事兒,有什麼理由去要求孩子呢?

如果想收穫一個好的孩子,必須得大人先付出,如果想讓孩子是自律的,大人必須得陪伴孩子一起自己做出榜樣來。

千萬不要指望著自己種下去一個芝麻,隨便孩子長,長成西瓜。基本上狀態是如果你種下個芝麻,好好的施肥澆水以後能長出個大芝麻,如果長出個西瓜來比變異還要神奇。

小的時候,都是喜歡去自由自在玩耍的。你小的時候也是一樣的。愛玩是每個小孩的天性,一個小孩不需要家長去督促簡直是反人類的存在。

當爸爸媽媽,就得正視孩子的天性,知道有付出才會有回報,才會有收穫,努力去付出,才能培養出你想要的孩子。

那不要覺得自己生出來孩子,孩子就是自己自由自在地自我督促去成才的。說實話,那樣的孩子也不是一般的父母會擁有的。通常都是不一般的父母自己先做到了,才會有這樣不一般的孩子。

審視孩子之前,先審視審視自己。

不要把任何問題都賴到孩子身上去。基本上孩子是個照妖鏡。他身上所有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別把自己督促孩子學習當做一件很鬧心的事兒。

孩子讓你督促他的時候還是你的福分。他讓你陪伴的時候,好好陪伴他,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你的陪伴足夠了,慢慢的孩子就不會需要你去督促了。

千萬不要指望孩子生下來就獨立著,你啥也不管,他學習就特別好,處處給你掙家長會上講話的面子。

那樣孩子不是不存在。偶爾存在一個,也可能是別人家的孩子,或者是在夢裡。

所以還是更正不切實際的幻想,正視一下家長自己本身的問題,學學家庭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長吧。

家長做的足夠多了,將來你就會收穫一個不用家長督促,也能夠自主去學習的好孩子,因為他已經在爸爸媽媽的身上學到了什麼才是美好的習慣,因為爸爸媽媽已經給他足夠的力量,給他足夠的支持,讓他去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