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死後為什麼葬在遼西一個偏僻村落?

曾為一代梟雄的“東北王”張作霖墓位於遼寧省凌海市石山鎮南驛馬坊村西頭的果樹林中。

墓園周圍為青磚花牆,簡樸美觀。由園門到墳前有64米長的青磚甬道,兩側砌起馬路邊石。

兩座墳墓為水泥築成圓拱型,一座是張母王太夫人之墓,一座是張作霖與趙氏夫人合葬之墓。

張作霖死後為什麼葬在遼西一個偏僻村落?

張作霖

張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小名張老疙瘩,世稱張大帥。

遼寧海城人,自小出身貧苦農家。張作霖後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是北洋政府的最後一個最高權力者。

1928年6月4日發生皇姑屯事件,張作霖所乘的火車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成重傷,當日送回瀋陽後即死去。

張作霖死後為什麼葬在遼西一個偏僻村落?

張作霖墓西面正對著三座山分別叫馬鞍山、印山和猴山。

據史料記載,民國初年,張作霖打算把坐落在海城境內的張家墳塋遷到外地,便委託姐夫吳永恩擇地建墳。

吳永恩帶著著名的風水先生在錦縣(今凌海市)驛馬坊村西覓得此地後,由張作霖出資買下了周圍土地40垧,建起張家墳地。民國二年,張作霖把其母遺骨由黑山縣移葬此地,立為主墳,後其妻趙氏(張學良生母)也移葬於此。

墳塋佔地約15畝,墳塋外有五六垧果樹,周圍是耕地。


張作霖死後為什麼葬在遼西一個偏僻村落?

墓園正門

張作霖死後為什麼葬在遼西一個偏僻村落?

進入墓園門是一條長60多米的甬道

張作霖墓園西面正對著三座山,分別叫馬鞍山、印山和猴山,暗合古人“馬上封侯”、“封侯掛印”的寓意。

張作霖沒有葬在“元帥林”,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還是由於形勢的變化,特別是張學良過早地離開東北後,始終沒有能夠重返故里。

所以,張學良將其父的陵園“元帥林”完全建成,並將其遷葬於此之事,他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張作霖葬在驛馬坊村,是他的舊部張景惠(1871- -1959年)等人操辦的,這墓園原本是張作霖自己選定的祖墳,他的亡母以及原配夫人趙氏,都葬於此地。將張作霖移葬在這裡,似乎是理所應當的。

張作霖死後為什麼葬在遼西一個偏僻村落?

甬道兩側各有一石碑

張作霖死後為什麼葬在遼西一個偏僻村落?

張作霖之墓

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建國初期的土地改革以及“文g”,還有大自然的風剝雨蝕,張家塋地雜草叢生,一片荒涼,除兩甬座碑外,其它建築大都倒塌毀壞。

1986年7月,張學良將軍舊部荊有巖、胡震、惠德安、鄭殿起4位老人專程來到石山鎮驛馬坊村,祭掃張氏墓園;1986年10月2日,張學良將軍的侄女張閭衡女士、侄子張同光先生及夫人,分別從香港、巴西前來祭祖;1987年5月,張學良將軍的堂弟張學文,偕夫人王文瑞及子女,在張學思夫人謝雪萍的陪同下也來祭掃墓園……

上世紀90年代,張學良曾打算回國掃墓,但因故未能成行。2001年10月14日,少帥張學良在美國夏威夷逝世,享年101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