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沒有一點耐心,卻對別人提問的教育問題不厭其煩?

甜也尚


為什麼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沒有一點耐心,卻對別人提問的教育問題不厭其煩?

哈哈,感覺在說我。言歸正傳,可能有一下幾點原因:1.對自己孩子沒耐心,一方面因為成人本身比孩子懂的多,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優越感,從而忘記自己當年學習這個內容時的艱難。注意這個多隻是指範圍。單從一個領域,尤其是這個孩子喜歡的領域,成人不一定比孩子懂得多。曾經,我被一個四年級的孩子虐的體無完膚。他用思維導圖給我講周易,五行。

聽到這個事,如果不是孩子的父母,第一反應是:這娃厲害👍。但是他的父母並不這麼認為,“你說那有啥用?有那功夫還不如補補他的數學”這是他父母的原話。這也側面體現了另外一點:對自己的孩子我們會更加苛刻,容易盯著不足。和不足一直糾纏,讓我們失去耐心。

第三點:有些人性格使然,把最好的脾氣留給外人,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文化素養,原生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不予深究。

為什麼會對別人的教育問題不厭其煩?

首先,出於成年人的交往規則,不好表現出反感。這樣朋友可能沒得做了,成年人的世界多個朋友多條信息來源。能聊教育問題,把他的困惑講給自己,是一種信任。這種信任會讓人有成就感,從而產生愉悅感。人們都願意做讓自己愉悅的事。

其次,這是一種輸出。一種彰顯自己能力的輸出,解答問題必須有理有據。他能解答說明他有自己的想法,方法。人們給別人解決教育問題的時候總是一副家裡全是學霸的樣子,我就是教育專家的感覺。解答別人問題對他的經驗總結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最後,聊教育問題能舒壓,畢竟現在陪寫作業心梗的也不少。大家一起聊一聊就知道:哇,原來他家孩子也有問題。或者:哇,我家孩子這樣一比較還是不錯的。最後得出結論: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舒壓了。

個人觀點,歡迎探討。




現實的生活與教育


我是一個老班主任,自己也有孩子,所以可以對此說幾句話。

我見到過這樣的家長,前年,班上有一個學生,這個學生的成績非常的糟糕,學習品質更是糟糕中的極品,上課沒辦法專注到三分鐘。他的父親好像很焦急,平常也會在微信裡和我聊天,談到孩子的問題也有條有理,而且交流起來有時候都交流一個小時多,像我學校很難有這樣重視教育的家長,交流過幾次之後,我忽然覺得有些不對勁,如果這個家長是這麼重視孩子的問題,孩子及時差也不至於差到這個程度吧?而且似乎和家長交流之後孩子並沒有什麼改變。

我忽然領悟到,這個所謂的談教育實際上是一種防禦手段,用這種學術的探討來掩飾自己內心的焦慮,這樣的會給人種“我正在教育孩子”,不過這只是錯覺而不是真正在教育孩子,後來,我到這個學生家裡,學生的爸爸不在家,學生的爺爺和奶奶在家,我問起他的兒子是否關注他孫子的學習,學生的爺爺說:他咋關心孩子的學習?從來都不管,從沒有見到他問孩子學習。果然印證了我的猜測,所以和別人談教育並不意味著真正對孩子教育感興趣,很可能只是對學術感興趣很可能只是想用我懂教育來掩飾自己在教育上失敗。因此二者還是不能等同。

那麼,對自己孩子的學習為什麼沒有耐心呢?我認為主要還是角色感知,和自己孩子接觸的時候,老師也就變回和其他家長差不多的家長而且還有一個劣勢,對孩子水平有虛高的評價,孩子什麼問題不懂得做,老師看認為這有什麼不懂得做,你早應該懂得了,這麼還沒懂?所以心裡自然就準備好批評的話語了。而對待學生,老師則以職業的身份來面對,職業要求老師要做出符合職業規範的事情,包括耐心地回答學生的問題,而回到家自然不想再職業化再隱藏自己的情緒,


門前海藍藍


答:回答你這個問題是因為感同身受。確實是這樣,身為教師,教育班裡的孩子,可謂是循循善誘,無微不至,孜孜不倦,樂此不疲。教育自己的孩子,總覺得沒有時間,更沒有那份耐心。

我是一名小學教師,我的孩子讀小學的時候,我特意把他安排在了別的老師班裡,對他僅有的指導,只是每天看看他的日記,對於他的數學沒有教他做過一道題,看他日記,是因為他喜歡拿給我看,而且從他的日記裡可以獲得很多的樂趣。

對自己的孩子沒有耐心,是因為不愛自己的孩子嗎?當然不是!對於我來說,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信任別的老師的教學能力就像信任我自己的能力一樣。把孩子放在別的老師班裡任由別的老師教育,可以讓孩子開闊視野,接受多種方式的教育。

二、自己的孩子自己從小一手帶大,現在孩子也不多,平時生活上也比較由著孩子,而學習上是不能由著孩子的,這樣一來,在孩子面前就出現了雙重的面孔,一面是慈祥的,一面是嚴厲的,時時地交替這兩種面孔太麻煩了,所以就沒了耐心。

三、 對別人的孩子不厭其煩,那是因為身為教師的使命感責任感,俗話說教師吃的是良心飯,稍微有點良心的教師都會對她的學生的教育不厭其煩!

一點點體會,希望能解你心中之惑。


海霞之聲


你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這好像是常態,我們可以從心理學角度分析:

第一,講道理比真的做到要容易。

對別人的教育問題,我們可以嘮嘮叨叨提很多建議,這叫講理論

但教育自己的孩子,需要實幹。所有事放到實幹的時候,就會有各種各樣細節要處理,很多大道理,沒辦法解決細節問題。關鍵是這些問題會搞得人焦頭爛額。

所以我們多數人都是道理講了一輩子,沒法過好自己這一生。

第二,好為人師帶來成就感。

當我們幫別人解決他的教育問題時,我們的姿態是老師,是帶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的。如果我們的建議被採納了,我們會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這就是典型的刷存在感。

而每個人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價值,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特別喜歡對別人的教育問題指手畫腳。

放在教育自己孩子身上,我們常發現各種我們搞不定的,或者跟我們想象的不一致的,或者不是我們控制的…而所有這些狀況都會讓我們感到無力,這種無力感當然令人厭惡。

第三,對於自己孩子的問題,我們是當局者迷,對於別人教育的問題,我們是旁觀者清。

所以當我們是父母的角色,要處理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時,我們有很多迷茫和不開竅。

但看別人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很容易發現問題的根源,以及找到出路。

如果我們能從幫別人看到教育問題,受到啟發,轉而反省自己的教育,那就是我們幫別人解決教育問題時得到的最大收穫。

第四,對於自己孩子的教育,我們是第一責任人,容易感受到壓力。而對於別人的教育,我們頂多是協助者,不是第一責任人,就不會壓力山大。

對於自己孩子的教育,如果出現了問題,責任就在於我們。所以對自己的孩子,我們會有很多的控制,有控制,孩子本能就會想逃離。

別人教育孩子,我們來協助,我們對於孩子來說是客人,孩子也容易接納我們的觀點。我們就很容易成為孩子的朋友。 而父母和孩子的積怨往往過深,一旦孩子遠離了父母,再想拉近關係很難。

所謂知行難一,看別人的問題,總是簡單,真要自己來做時發現不容易。尤其做父母,既不能太控制,又不能過於放縱。其中尺度的拿捏,需要父母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根據孩子性格的不同來調整。但正因為管教自己的孩子,容易沒耐心,容易出狀況,所以在這樣的親子關係中,我們更容易得到修煉和成長,事上磨練出真知。

我是心理諮詢師蓮君,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贊關注


親子故事蓮君說


這個問題特別適合身在其中的我來回答。本人是一名在編教師,對這個有趣的問題深有感觸。這個問題需要一分為二來答。

我們為什麼對別人的孩子有那麼多耐心,無論那些孩子問什麼問題,我們都能保持溫和態度,平靜的心態去回答呢?

首先我們本性是善良而純潔的,能長期保持耐心,是因為我們發自內心地喜歡孩子,願意跟他們相處。同時在與他們相處的過程中,可以找到自我價值和簡單地快樂。孩子給了我們最簡單的世界,讓我們能放鬆沉浸在真實的生活中。

其次,比如我是一名老師,這樣的身份讓我通過實踐總結出,面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一些方式方法。實踐讓我們懂得每個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特點,發現他們的需求,耐心地引導才能獲得他們的認可,也是完成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

第三,面對別人的孩子時,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不特別親密的群體,當我們和這些孩子相處的時候,本身就存在一種距離的美感。

為什麼面對自己的孩子就沒那麼耐心呢?

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在近距離接觸,他的優點缺點我們一目瞭然,而我們心中對他有超過其他孩子的期許,如果孩子的表現不往你所預定的方向,你就可能產生反感。而且生活中有很多孩子製造出的瑣碎事情,一旦積累到一定程度,作為家長完全可能失去耐心。

  • 這就像有的媽媽天天面對自己的孩子焦頭爛額,看到別人的孩子又溫柔得發光。
  • 也像有的家長單獨輔導自己的孩子時,因看到孩子的不良行為爆發的消極情緒。

如何改善這種矛盾的情況呢?

我曾經深刻檢討自己對學生那麼樂此不疲,對兩歲的女兒卻不耐心。放輕鬆,放慢腳步,就像有一篇文章裡寫的,帶自己的孩子時,要假裝自己帶著一隻小蝸牛在散步。咱們需要放慢腳步,跟他一起學會欣賞路邊的小花,感受迎面吹來的微風。

學會給孩子成長的空間,慢慢地我們會發現他的優點,學會享受跟他一起認知世界的過程,不要發脾氣,不要給臉色,溫柔地慢慢地和他互相溝通。


童心閃閃


作為兒童心理諮詢師,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

簡單來說,四個字,“知易行難”道理很容易懂,真正踏踏實實去踐行卻沒有那麼容易。

“知易行難”出自《尚書》,全句為“大道至簡,知易行難,知行合一,得到功成。”

從道理到踐行到成功,中間需要克服5個難關:

從心理解孩子

站在孩子的視角,理解孩子真實的想法。

比如,2、3歲的孩子喜歡在地上摸爬滾打,如果試試和孩子一起趴在地上。

你會發現這個角度看世界,真的很不同,很有趣。

耐心等待

有些期望孩子暫時達不到,不等於永遠達不到。

給他一些時間,智力、體力、理解力自然成長後,孩子自然就達到了。

你需要付出的只是耐心等待的時間。

退一步,向前看

退一步,是給孩子留出自己發揮主動性的空間;

向前看,是在孩子現有年齡基礎上,往前看半年一年,孩子需要磨練的身心技能是什麼?

在後退的空間裡,創造條件讓孩子自己去挑戰新技能。

跟隨孩子同步成長

孩子每時每刻都在觀察世界中學習,他們對世界的接受能力遠超大人。

有一天你會發現孩子電腦手機用的比你還熟悉,遇到問題比你解決的快,那你的知識就需要更新換代了。請教孩子這個小老師也是個不錯的方法哦。

懂得放手

總有一天,孩子要離開我們,獨立成長。

是牽腸掛肚?還是目視遠送,遙相祝福?

我只想說,有獨立內心的孩子更強大,走的更遠。

當我們真正做到“知”與“行”合而為一,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就離成功不遠啦!


和媽媽一起長大


選擇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這個問題好有趣,也很有現實參考意義。

我有兩個孩子,我同時也是一個作文培訓的老師,我也要接觸到很多的別人家的孩子。

是的,我也常常問我自己為什麼對別人的孩子那麼有耐心,對自己的孩子就沒有那麼有耐心呢?

我自己覺得有以下五個方面的原因:


一、距離感。

自己的孩子,是自己親近的人。每天都要面對,所以日積月累也就失去了耐心。

仔細想一想,曾經我們也是對我們自己的孩子十分有耐心的。只是時間欠了,我們都 忘記當初的耐心了。

別人的孩子,我們只是上課的時候,見面的時候才會在一起,那麼在短暫的時間,或者不長的時間裡面,我們的耐心還是很夠的。

另外,自己的孩子,我們會覺得是親近的人。別人的孩子是有距離感的。

都說,我們把最好的脾氣留給了別人,卻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了親近的人。


二、不敢。

對著別人的孩子發脾氣,我們始終在乎別人的看法,所以即使我們生氣,即使我們覺得不耐煩了。我們仍然需要耐著性子繼續很友好地對著別人的孩子好好說話。

但是自己的孩子,我們就敢直接地對著自己的孩子吼起來,我們好脾氣就會消失了。


三、性格。

其實也不是每一個父母都 會對自己的孩子發脾氣沒有耐心,也有的父母的性格非常的好,對自己的孩子也是非常的友好的。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有的人的性格本來就非常的好,所以無論是面對自己的孩子還是別人的孩子,其實都可以非常的有耐心。

只是,這樣的父母並不多而已,不多並不是沒有。


四、要求。

我們對於別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要求不同,期許也不同,所以我們的態度也會不同。

對於別人的孩子,我們不需要負責任,或者說我們負責的方式不同,只是需要對他們當下這個時刻負責。

但是我們自己的孩子不同,我們需要對他們的一生負責,所以我們需要對他們有更高的要求,對他們有更多的期許。

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大體就是這個道理吧。


五、請給自己的孩子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

這個是我要回答問題的真正原因。

因為自己是做教育了,因為自己常常把最好的脾氣和耐心給了別人的孩子。

所以我常常會提醒自己對於自己的孩子要多一些耐心。

其實只要我們用心的聆聽孩子的心聲,多理解孩子行為背後想要表達的想法,不難發現,其實每一個調皮的孩子背後都是一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小天使。


豔豔于飛美樂逗



老程走天下


這個問題我有高度的發言權[捂臉]

因為親身感受親身經歷,碰巧看到你的提問,那就分享一下吧[呲牙]

有一句老古話是這麼說的:

愛之深責之切!

因此對於自己孩子的教育,你會以非常高的標準來要求他。當他無法與您期望的目標一致時,你就會感到非常的憤怒及沮喪。如果這種現象經常反覆,你便會失去耐心,變得越來越暴躁。[我想靜靜]

而對於別人的提問,你是處生事外,當然能夠以平常心來對待。即使百般回答也不會失去耐心。

所以當教育自己的孩子時,需客觀的評價孩子現在的學習基礎。以合理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伴隨著她一同成長。[祈禱]



暢語學堂跟大寶學英語


這就像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對一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問題,看得不是很明白,處理地也不會很好。但是,一旦別人遇到相同的問題的時候,自己幫助他們或給他們答疑解惑時,卻變得很像是一個高手。

其實,這只是一種表象——不管在遇到什麼困難,每個人的能力和潛力都是一定的,只不過自己看待自己能力的角度不一樣罷了——我們對待問題,很容易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力。這跟人自卑和自信的心態有關。

但是,我們處理別人事情的時候,不會很瞭解這個人的實際能力,所以就拋開了人的這一層因素,很直接地就事而論,貼近實際問題進行處理。

那麼,對待自己孩子和別人的孩子的教育時,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差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期望很高,當這種期望脫離了孩子實際本領的時候,就會產生不耐煩、厭倦甚至失望的情緒。

但是,我們對待其他孩子,不會太在意這個孩子到底有沒有什麼天賦,而只是希望他掌握孩子這個年紀本應掌握的東西,對於他的期望也比較切合實際。

所以問題的根源還是沒有以一種正確的切合實際的衡量標準對待自己的孩子。要求過低和過高都會對孩子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我覺得最佳的方法,是家長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能取決孩子未來的因素有太多了,僅僅憑藉一分鐘、一小時和一天的教育,是沒辦法讓孩子成長起來的。教育是日積月累的過程,任重而道遠,所以著急和不耐煩都沒有任何效果,只能積少成多,厚積薄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