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人到三十,不等三事,不求三人,不悔三事,何意?涨知识了

人到三十,按照孔子的说法是三十而立,三十岁的时候就要把人生的志向确立起来了,这是而立的根本,要确定自己一生所要从事的事业,再不能像没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了。

人生的初始阶段是童年,童年对时光流逝毫无感觉,到了少年就会有一点感觉,觉得自己在慢慢长大,而且渴望着自己慢慢长大。

俗语:人到三十,不等三事,不求三人,不悔三事,何意?涨知识了


到了二十来岁走向社会,就会感觉到走进了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世界,各行各业都有很多出色的人,他们就是年轻人的偶像,他们的经历为自己和同龄的年轻人提供了人生范本,于是很多人决心追慕前贤,或者效仿当世的精英,于是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加速前进。

但是很多人会在这个时候遭遇挫折和失败,有的人坚持不懈,但是大多数人觉得要改换门庭。于是跳槽者有之、辞职者有之、下海创业者有之,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大家的选择不同,但是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争取成功。

到了三十岁青春年少的书生意气基本散去,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年轻人,内心开始归于平静,开始寻找自己的真正要付出一生的事业,于是这时候就是确立人生目标和终极努力方向的时候。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表现出彷徨和无助,这是对自己认识不深刻的原因,如果深入分析自己的优劣,一定可以找到正确方向。还有的人对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不能面对像是放眼未来,所以也是没有方向。

俗语:人到三十,不等三事,不求三人,不悔三事,何意?涨知识了


对过去的事情不必悔恨,吸取教训就是了,所以说到了这个时候,就是不断努力加速的时候了,对身边的人事物该舍弃的就要予以舍弃,不要指望依靠别人的帮助可以怎样,而要承担起自己人生的责任,把自己的未来的命运扛在肩上。

命运是什么?命运就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这时候就不能再寄希望于等靠要了,更不能对别人有什么幻想了,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己扎扎实实的努力。

古人说“天助自助者”,只有不断努力向上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时代的眷顾,都说“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人”。这个准备就是向着自己理想的目标不懈努力,当努力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机会,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这个不懈奋斗的过程中,其实就是求自己的过程。与其去求别人不如去求自己。有个故事,说是一个人很想得到菩萨的保佑,于是天天去庙里磕头。有一天他一大早又去了,只见在菩萨像前面站着一个人在祈求保佑。仔细一看就是菩萨。

于是这个人就很好奇,问道“您是谁呀?”那人回答说“我是菩萨。”那人又问:“您在干什么?”菩萨答道:“我在求菩萨保佑。”那人疑惑的问:“菩萨还求菩萨?”菩萨说:“求人不如求己”。这个人明白了,从此不再求菩萨。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生的路不能依靠祈求别人,而要依靠自己才能走出精彩和成功。所以人到三十就要搞清楚这些事情,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俗语:人到三十,不等三事,不求三人,不悔三事,何意?涨知识了


而且要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把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好,能做大事就去做大事,做不了大事就去做中事,做不了中事就去做小事,把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好也不容易。这就是人到三十,不等三事,不求三人,不悔三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