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不吃肉不喝酒也會得痛風,這是為什麼?

jamie1987


這個問題確實困擾著很多沒有不良飲食習慣的痛風病人,曾經就有一個母親問我:“醫生,我家孩子16歲,一個學生,不喝酒、很少吃肉、喜愛運動,也沒有什麼不良嗜好和身體疾病,怎麼就痛風了呢……?”



大家要明白導致痛風的根本原因目前來看是血尿酸的異常升高,正常人的血尿酸指標男性應該是不能超過420,女性不能超過360,如果血尿酸身高超過了這個標準,在某些因素的誘因下就會導致痛風的發作。影響血尿酸異常的因素有20%是飲食方面帶來的,而另外80%的因素是因為血尿酸的代謝出現了問題,所以並不代表著不吃肉,不喝酒就不會得痛風。

那看下圖就會明白飲食僅佔引起痛風的原因當中的20%,而另外80%導致血尿酸代謝障礙的因素,多數都是由人們的基因、體重和腎臟的問題導致的。

2018年有一項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的論文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思考

這一項研究大概統計研究了8000名健康男性和8000名健康女性的到底什麼樣的食物會導致人們尿酸水平出現變化,以及是否有其他因素影響尿酸的代謝水平。最後的結論是比較顛覆性的:飲食上保持人們出現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因素,僅佔不到1%,而基因水平影響人們對於血尿酸代謝的因素佔到了24%。

如果從飲食和基因兩方面來分析高尿酸血癥或痛風的病因,看起來遺傳學的影響因素更大,這篇論文的作者還說到:”從遺傳學看,在普通人群中,尿酸水平的差異幾乎是飲食的100倍。“

有些人可能對這句話可能不是很理解,我看後的理解就是:“基因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安裝了一個會導致血尿酸異常的閥門,這個閥門有的比較緊,有的是比較松,這也是所謂的個體差異,而是否能將這個閥門打開,可能與後天的飲食因素、運動或者其他疾病有關係!”

這樣就可以合理的解釋,為什麼有的人飲食非常健康,而這樣的人群也會得痛風;另外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有的人天天大魚、大肉,大酒喝著,尿酸卻並不高。

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發病基礎,而能否導致痛風卻因人而異,常見的因素(打開基因閥門的鑰匙)有以下一些:

第一,長時間高嘌呤的飲食。無論基因是否對尿酸有影響,長期高嘌呤的飲食會增加痛風發作的幾率,這是不爭的事實。比如沿海地區飲食結構以海鮮居多,尤其是一些貝類,這些食材往往是嘌呤含量非常高的食材,所以在沿海地區的痛風患者就特別多。而攝入紅肉比較多的地區,比如一些遊牧地區,痛風患者的量也不少。

第二,飲酒與糖分過高飲料。酒精是誘發高尿酸血癥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啤酒。現在的飲料當中摻雜了大量的果糖,果糖在身體代謝以後會影響尿酸的排洩,造成高尿酸血癥也是誘發痛風發作的因素之一。

第三,劇烈運動。在大家的認識當中,多進行運動對身體是有好處的,然而進行劇烈的運動,尤其是長時間的劇烈運動會影響身體對於尿酸的代謝,尤其是在運動後的24小時到48小時之內。這也是運動人群當中痛風幾率比較高發的原因之一。曾經有研究羽毛球運動員進行訓練兩個小時左右以後身體尿酸的變化,在運動員運動的24小時以後,尿酸有了明顯的升高,而且在運動的當天,尿酸的排洩也有明顯的減少。同時在劇烈的運動過程當中如果水分補充的不夠及時,人們的身體會處於輕度脫水的狀態,那尿酸的值也相當於濃度有了明顯的變化,也是誘發痛風發作的因素之一。

第四,寒涼刺激。很多痛風患者發作的時間經常是在後半夜,這時的氣溫普遍偏低。而且與一些痛風患者聊天的過程當中,也發現有些患者首次發作的時候是受涼導致的,所以高尿酸血癥的人群平時注意保暖很重要。

第五,外傷。外傷也是誘發痛風發作的因素之一。


第六,其他內科疾病,尤其是腎病是誘發痛風發作的因素之一,另外有一些內科患者服用的藥物也會有明顯的升高血尿酸的作用。

第七,體重因素。體重過大會出現代謝綜合徵,對於尿酸的代謝一定會產生影響,也是導致痛風發作的高危因素之一。

總結

所以有的時候痛風這種疾病,就像是風一樣,無聲無息的就來了,建議有痛風的患者和高尿酸血癥的人群,在平時的生活當中適當的控制高尿酸的飲食,平時要多喝水,要適當的做一些慢跑或者是快走這樣的運動,幫助自己控制體重,促進尿酸的代謝,減少尿酸的形成,幫助自己更好的控制住病情,如果尿酸控制的比較差的話,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合理的用藥,千萬不要自行根據痛風病友的病情去選擇用藥。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謝謝了!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痛風患者真的與肉“無緣”嗎?

痛風作為“不速之客”,一旦找上門便給我們的生活增加了很多困擾。在病情發作時就會有一種痛苦不堪的感覺,一旦患上痛風,它如同虎皮膏藥般怎麼甩都甩不開,所以我們在日常只能通過控制飲食,緩解病情的發生。

其中很多患者表示一旦吃了大魚大肉,痛風便會悄悄來襲,對於疼怕了的患者來說,為了避免痛風的折磨只能戒掉肉,不敢吃肉。但是這對於痛風患者來說是極為不科學的,甚至有的朋友說:嘴饞的時候也不敢吃,非常苦惱!在這裡需要給大家科普一下,痛風並不是完全不能吃肉,前提是要考慮肉的種類。

不能吃肉的緣由原來是這些!

對於痛風患者來說主要控制的食物並不是肉,而是內源性嘌呤,高嘌呤的攝入才是導致痛風的“罪魁禍首”。血液中的嘌呤是攝入食物中的主要來源,所以嘌呤含量指標是非常重要的。

動物的內臟,包括腎臟,腦花,肝臟,以及沙丁魚,牡蠣,鳳尾魚,扇貝,小魚乾,基圍蝦,魚湯,火鍋,雞湯,大骨湯等等,這類食物絕對不可以吃。而三味魚,鯽魚,鯉魚,黃鱔,羊肉,牛肉,豬肉,雞肉,龍蝦,螃蟹,可以適當的嘗一嘗,因為這些食物,可以有效的增強免疫力,搭建身體的健康免疫系統,為身體補充營養。

低嘌呤的選擇讓患者一飽口福

其實也有一些低嘌呤的肉類,大家可以在嘴饞的時候,放心大膽的“搓”一頓。比如海參,海蜇皮,膠原蛋白豐富,而且滑而彈的口感可以滿足挑剔的味覺體驗。也有一些奶製品,蛋類,都是優質的蛋白質的來源,都可以在日常放心食用。

大家在想吃肉的時候除了限制於低嘌呤的肉類食物,其中也要注意烹飪的方法,少油少鹽,最好不要加調料,直接水煮之後焯水,然後切成絲之後再次焯水,都可以使嘌呤溶解在水中,有效減少嘌呤指數。

自己在家動手,配製十降草茶,減少痛風發病率

現在已到立秋時節,天氣轉涼,所以出汗的機會越來越少,大家不要忘了喝水排尿。如果不喜歡喝白開水的話,大家也可以喝著茶。比如對於改善痛風非常有幫助的草茶就不。

草茶的品種有很多,可以用下面這個古方進行配製,綜合效果比較好一些。

用材:菊苣、梔子、百合、葛根、桑葉、青果、蒲公英、淡竹葉、馬齒莧、玉米鬚

青果能夠降脂減肥,以及桑葉和菊苣都可以通便利尿,涼血止血,還有清肝利膽的功能。百合,梔子都對輔助調理痛風有著很明顯的效果,減少尿酸鹽的沉澱,減輕炎症的發生;葛根,淡竹葉可以消腫,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從而起到降三高的作用。以及馬芷莧利尿效果也很明顯。

將這些食藥材結合在一起,可以混合煮燉,也可以配成小袋裝,每天當做茶葉一般用來泡水飲用,非常方便,而且口感易於接受。


360健康大講堂


並不是說吃肉喝酒就會得痛風,而是得了痛風之後要限制肉和酒,對於正常人來說,正常喝酒吃肉,在身體的正常代謝範圍之內,根本不會出現尿酸高的問題,因為腎臟完全可以給你排出去。除非你每天像古人一樣,兩斤牛肉,十斤白酒,超過身體的正常代謝能力,會造成尿酸高引發痛風。

痛風產生的原因

1.腎臟出現問題。人體代謝產生的2/3的尿酸都需要通過腎臟進行排洩。如果腎功能不好,出現腎炎,尿毒症,腎單位大量硬化破壞,殘留的腎單位,不能滿足這個工作需要,就會導致尿酸在體內堆積,引起尿酸過高進而引發痛風。

2.高嘌呤食物吃的太多。人體每個器官都有最大工作限度,就像機器的額定功率一樣。假如人體最高可以代謝500克的肉食,但是你卻要吃進去1000克的肉,尿酸不高才奇怪呢。

痛風的危害

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痛風石。當體內尿酸過高時,會形成尿酸結晶沉積到關節。但結石一樣,質地堅硬,會引起關節畸形骨骼變形,原有的正常生理功能遭到破壞,不僅非常疼痛。最重要的它可以使你喪失活動能力,試想一下,關節都不能彎曲活動,人的生活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

痛風的預防

要預防痛風,需要降低尿酸。主要是兩個方面,攝入和排洩。平時主要預防方式就是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因為這是最容易辦到的,如果是因為排洩的問題,將腎臟問題或者本身代謝異常,這些問題治療起來可能並不是很容易。如果通過藥物增加排洩,還會增加一些藥物的副反應。而直接從源頭減少往往是最簡單實用有效的辦法。像海鮮,飲酒,吸菸,飲料,肉食,動物內臟等等一些嘌呤含量比較高的食物都儘量少吃。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多喝水。


醫者當仁心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有的人不吃肉不喝酒也會得痛風,這是為什麼?

可能大家會發現一種現象,有些人天天大魚大肉、喝酒血尿酸卻不高,而有些人不很少吃肉喝酒卻得了痛風,這是怎麼回事呢?估計沒有多少人知道吧,今天我來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1.腎臟出現了問題:


正常情況下我們體內的尿酸大約有2/3是通過腎臟排洩的,剩餘的1/3是通過胃腸道、膽道等途徑排洩,從這裡可以看出腎臟的重要性;我們體內的血尿酸有80%是我們自己產生的,20%是通過攝入食物而產生的,如果痛風患者的腎臟出現了問題,即使他不吃肉類、不喝酒,自己體內產生的尿酸不能及時排出去也容易誘發痛風的發生;

2.尿酸代謝過程中的相關酶存在先天性異常:

有些人得痛風是因為這些人天生的就存在一些酶的缺陷而引起體內的尿酸無法被代謝使血尿酸升高從而誘發痛風;

3.不僅僅只有肉類和酒類含有比較多的尿酸:

有些人問我說,醫生我已經不吃肉、飲酒了為何我的血尿酸還是這麼高這是咋回事?我仔細問他最近的飲食的情況,他說他自己喜歡吃黃豆、香菇等食物,而且吃的比較厲害,我聽了以後就覺得他血尿酸控制不下來是有原因的;高嘌呤食物不僅僅包括肉類和酒類,像香菇和黃豆也是高嘌呤食物,吃多了也會誘發痛風;

4.有的人是因為劇烈運動:


當人在進行劇烈運動的時候體內會產生大量的乳酸,而乳酸的存在會競爭性抑制尿酸的排洩,因此即使不吃肉、不喝酒也會使體內的尿酸水平升高,從而誘發痛風。

最後小結:即使不喝酒、不吃肉,如果吃香菇和黃豆這類高嘌呤食物、體內酶的先天性缺陷、腎功能下降、劇烈運動等都可以引起痛風的發作。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醫者良言


大家都知道,痛風患者的尿酸是超標的,身體裡這些酸性物質哪來的呢?一定是自己吃進去的呀。雖然你沒吃肉沒喝酒,但是魚、蛋、奶吃了沒?一定有吃,不然不會得痛風的,因為,所有的動物性食物都是酸性的。

有項研究讓10位受試者從多肉飲食(動物性食物的總稱),逐步過渡到無肉飲食,並同步測量他們尿液的尿酸超飽和度。

結果發現,當大幅減少膳食中的肉類,尿酸的超飽和度開始急劇下降,進入無肉飲食後,尿酸繼續下降,最終下降到多肉飲食的7%。

由此可見,我們的尿酸水平,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根據飲食發生迅速變化。

有觀點認為,人體內的嘌呤,80%來自自身代謝,只有20%來自飲食,這個觀點正確與否,先不作評判,您可以給自己作個測試,純素一段時間,看看結果如何,你的身體自會告訴你答案。

身體需要什麼,只有自己的身體最清楚。

想要更多瞭解動物性食物對健康的影響,請參閱《救命飲食》一書和徐嘉博士的文章。


何濱柳健康養生


痛風的發生主要是我們機體代謝異常所致,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不吃肉、不喝酒也會發生痛風,而一些人既吃肉又喝酒卻沒有發生痛風的原因所在。

當然,雖然說痛風主要與代謝異常有關,但飲食等生活方式在痛風的發生中同樣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們要正確認識,聽從專業醫生指導,進行規範化的治療。



痛風患者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做到嚴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不吃動物內臟、帶殼海鮮和肉湯,少吃而不是不吃動物性肉食、魚肉;要戒菸限酒,最好不飲酒,特別應避免飲啤酒和黃酒;要多吃新鮮蔬菜、多飲水,以白水為宜;要適當運動、控制體重和保暖,避免劇烈運動和突然受涼;要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必要焦慮、抑鬱、熬夜、勞累。

我們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也要注意用藥,藥物要個體化,其中急性期應積極消炎止痛,緩解期注意降尿酸。我們在規範化治療的同時,還需要監測病情變化和定期複查。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銀杏葉的守望


現在吃的好了,四高發病率直線上升,且越發年輕化。我們想當然的認為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疾病單純是「吃」出來的;其實另一方面,現在年輕人的社會壓力也大啊!從心理健康角度來講,精神壓力大不光容易產生心理問題,更是身體健康的一大威脅。

法國最近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5375位痛風病人中,185人(3.44%)有精神壓力,其中男性佔80.25%,女性佔19.75%,而且年輕的肥胖患者也不在少數。

精神壓力大容易誘發痛風

常常經受精神壓力折磨的痛風患者佔18%,這個比例應足以引起重視。

通常認為,痛風和精神壓力的關係似乎不大,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很強的精神壓力下,他就比較容易誘發痛風。這是因為長期精神負荷過重,人體血液中就容易產生更多的酸性物質,而酸性物質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就會引發痛風發作。

同時,痛風也是加重精神負荷的因素之一,從而進一步加重痛風症狀,形成惡性循環。

痛風發病呈現年輕化趨勢

近些年,痛風患者的年齡不斷突破下限,從以前的40、50多歲到現在的20、30多歲,這樣的趨勢不禁讓人感到憂慮。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眼望過去,滿街都是超重肥胖的青少年。體重超標通常意味著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從而一定程度上導致高尿酸。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又處於高壓力狀態,就很容易引起痛風。

減肥減壓兩手抓

對痛風而言,預防也好,治療也罷,首先方法一定要科學,符合實際,有所側重。

具體來講,就是要針對個人情況,科學制訂一個減肥計劃和一個減壓計劃。

1、時間安排好

要合理地安排時間,學會自我調整。儘量不要讓自己經常處於一種高壓狀態。

2、多多取悅自己

學會感恩和滿足,人比人氣死人,只有知足才能常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學會取悅自己很重要。

3、常按太陽穴減壓

經常深呼吸、按摩太陽穴,儘量做到自我放鬆,有效緩解精神緊張;

4、每天30分鐘戶外運動

要多運動,每天保持30分鐘的戶外活動,多呼吸新鮮空氣;

5、多喝水多排尿

注意調整飲食習慣,多喝水多排尿,多吃清淡食物,避免大吃大喝,切忌不可過多地攝入動物內臟、海鮮和啤酒。

文章選自風友匯公眾號《痛風管住嘴就夠啦?精神壓力太大也會發作!》


優醫邦


痛風是單鈉尿酸鹽結晶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約5%~12%的高尿酸血癥最終會出現痛風。而人體的尿酸不僅受飲食等外源性途徑的影響,更受到機體代謝等內源性途徑的影響。其中外源性途徑僅佔高尿酸血癥的20%左右,更多的高尿酸血癥是因為機體代謝出了問題,所以說,部分人群即使是不吃肉、不喝酒也會發生痛風。但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同樣是痛風防治中必不可少的,同等條件下生活飲食習慣差的人更易出現痛風急性發作。


痛風的發生是由於尿酸升高超過飽和度出現結晶析出並沉積在關節等組織所導致的。痛風急性發作的誘因常見的有飲酒、高嘌呤飲食、突然受涼、劇烈運動等,同時近半數的痛風患者為肥胖和超重人群。所以痛風的發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所導致,其治療也需要綜合性干預。

痛風預防的關鍵在於控制好血尿酸水平、避免尿酸鹽結晶析出和沉積,同時對於已有痛風的患者,其治療關鍵在於促進尿酸鹽結晶的溶解析出。所以,痛風治療前應明確高尿酸血癥的病因,針對病因治療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尿酸血癥常見的原因有:①生成過多:如富含嘌呤的食物、飲酒、運動、肥胖、溶血、淋巴增生性疾病、銀屑病、真紅細胞增多症、橫紋肌溶解等;②排洩減少:腎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壓、甲減、甲亢、多囊腎、酸中毒等;③混合性: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果糖-1-磷酸醛縮酶缺乏、休克等。



痛風治療包括生活方式干預和必要的藥物治療,生活方式干預主要有:儘量避免或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適當運動、戒菸限酒、規律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態、增加飲水和控制體重等。同時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建議急性期積極消炎止痛,以迅速緩解症狀;緩解期注意降尿酸治療,根據病情選擇抑制尿酸生成的別嘌醇、非布司他或促進尿酸排洩的苯溴馬隆。感謝閱讀,本文由全科掃地僧原創寫作於今日頭條&悟空問答,轉載請祝註明出處。


全科掃地僧


痛風可表現為突然或緩慢發生的關節腫脹、疼痛,局部發紅髮燙,其實痛風不僅侵犯關節,而且常損壞腎臟等組織,嚴重時可導致殘疾、痛風石及腎功能衰竭等併發症。

痛風的幕後推手是高尿酸血癥,而高尿酸血癥往往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引起。人體代謝會產生嘌呤,從食物中也會攝入嘌呤,嘌呤代謝之後又產生尿酸。

不吃肉不喝酒也會得痛風,這是為什麼?

不吃肉,不喝酒,每天吃素,為什麼尿酸還是高?這可能是很多痛風病人會發出的疑問和感慨,排除自身代謝紊亂的可能外。

你可能忽略了一個日常生活非常常見且重要的東西,它就是隱藏的嘌呤殺手---雞精。

雞精是以味精、食用鹽、雞肉/雞骨的粉末或其濃縮抽提物、呈味核苷酸二鈉及其他輔料為原料。

1.味精: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這個東西是具有鮮味的。穀氨酸鈉是由穀氨酸和鈉鹽反應制得,穀氨酸會導致尿酸高。研究表明穀氨酸會在小腸和肝臟中轉化成谷氨醯胺,而谷氨醯胺可以為尿酸的合成提供氮,從而增加或促進尿酸的合成。

2.雞肉/雞骨粉或其濃縮抽提物:雞肉和雞骨粉都是嘌呤不低的食物,其濃縮物(濃雞/骨湯)嘌呤含量更不必說了,肯定比雞肉高,所以,這個成分也是生尿酸無疑。

3.呈味核苷酸二鈉:核苷酸,痛風朋友應該不陌生,嘌呤就是核苷酸的主要成分,吃核苷酸就相當於直接吃嘌呤,尿酸不升高才怪。另外呈味核苷酸二鈉它是酵母的提取物,所以很多雞精裡面直接就含有酵母,酵母嘌呤含量很高,是痛風病人的禁忌食物。

4.香辛料:香辛料也是痛風朋友應該儘量避免的,因為香辛料會刺激內源性尿酸生成增多,導致尿酸升高。

PS:原來雞精竟然是一個聞起來鮮,吃起來香,吃進去卻要形成尿酸的殺手。


羅民教授


可能是因為患者在平時的飲食當中沒有控制嘌呤的攝入量,經常吃一些大魚大肉或海鮮等食物所引起的。所以痛風主要是因為嘌呤代謝異常,尿酸升高所引起的一種代謝疾病,在治療期間是需要嚴格控制飲食,不要吃嘌呤過高的食物。

多數患者與肥胖、胰島素抵抗所導致的代謝紊亂有關。而這些代謝紊亂,可以通過減重、戒菸、運動、規律生活等方式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而達到促進尿酸排洩,降低血尿酸目的。

因此,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是控制血尿酸的基礎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