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是大部分师生在家上课的样子.....

坐到客厅一角的书桌前,架好手机支架,点亮电脑显示器,开始“自言自语”——网线的这一头,三水中学高三物理老师沈艳文开始了又一堂网课。网线的另一头,是各自宅家上课的近200名高三学生。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中小学开启了“云开学”模式。习惯三尺讲台的老师,当起了“网红主播”;分散在各地的学生则端坐家中,隔着电脑屏幕与老师互动。

为了将疫情对每个学生的影响降到最低,三水教育系统同心聚力,多措并举保障线上教学质量,联动爱心企业为学生解决无设备无网络问题。线上教育过程中,不少学校和老师还创新用好疫情防控这本“活教材”,做好防疫教育“两手抓”“两不误”,用心守护三水15多万名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教师多方助力,确保云上开课质量在线

这天上午9时左右,沈艳文的“云课堂”如期开讲。老师讲到精彩处,学生们频频送来“飞机”“鲜花”等进行互动。

听说,这是大部分师生在家上课的样子.....

三水中学教师沈艳文在直播教学。

课堂效果好,源于备课功夫深。与线下教学不同,直播的备课量很多,也更复杂。一节30分钟的网课,沈艳文习惯花上大半天时间来精心准备。

经过3周的实操,三水区西南街道北江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瞿晓英,已经对直播教学驾轻就熟。

为了让线上教学扬长避短,她还有不少锦囊妙计:提前布置好下节课的预习作业,课堂上更注意精讲内容。

没法与孩子面对面,她就注重与同学们在线互动。对于学习不自觉的同学,她则与家长打好“配合战”:一起动之以理、晓之以情,逐个击破。

听说,这是大部分师生在家上课的样子.....

三水区西南街道北江小学教师瞿晓英与学生隔空互动。

学校、老师们的付出,学生和家长们都感念在心。“疫情当前,老师们克服各种困难,学习直播技能在家授课,很不容易。”三水中学附属初中初一学生霍在一说,作为学生,延迟开学期间,在家里安心、认真学习,就是感恩师长、为防疫尽一份力的最好方式。

家长麦女士的儿子在西南中心小学读六年级。刚听到延迟开学的消息时,麦女士不由得紧张了起来,担心长假以后孩子的学习跟不上。

后来,发现学校把课堂转到了网络,孩子可以在家中正常学习,麦女士这才放心了不少:“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课程,还将课间体育活动、眼保健操、家务劳动等内容纳入网课表,跟在学校上课差不多。”

2月以来,三水区通过采取区域网络空中课堂、各运营商平台视频点播、学生在家自主学习与小班网络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线上教学多样化,提高了教职工和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目前,全区中小学已全面开展线上教学。

如何让线上教学质量“不打折”?结合线上教学特点和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三水区教育局重点加强线上教学设计和实施指导。

针对小学、初中阶段,三水区教育局还分别组织了一批优质教师录制课程视频,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期间,三水区教育发展中心教学研究室和各学校还将往常的推门听课改为线上巡课制度,严格把控教学质量,严肃教学纪律,保障线上教学质量。

政企联动“兜底”,“云课堂”不漏一人

家住三水的小谭正在备战中考,但碍于家里没有线上学习的条件。3月5日,三水教育局党员志愿者送上家门的平板电脑,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我会努力学习。很感谢你们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接过平板电脑后,小谭手写信件感谢教育局为其解决缺少网课设备的难题。

同日,就读于三水区西南街道南岸小学的小邓收到了“开学礼物”。小邓从小由爷爷抚养,家里经济情况比较困难。家中只有爷爷的一台老人机,没法正常参加在线学习。

得知小邓的情况后,三水区教育局党员志愿者为其送去了平板电脑,还连同广电网络公司为其开通了免费网络,并现场细心教导网课设备的使用方法。

听说,这是大部分师生在家上课的样子.....

三水区教育局启动“春暖行动”,为困难学子解决无网络问题。

三水教育系统积极做好援鄂医务人员子女关爱工作。除了向6名在读中小学的学生赠送平板电脑,学生所在学校还积极落实“三个一”工作,即建立“一人一档”关爱教育电子档案,制定“一对一”居家学习关爱方案,确定“一对一”关爱导师。

上述暖心举措,均源自三水教育局于3月初启动的“春暖行动”。活动过程中,通过区镇两级教育部门联动合作,对全区中小学生进行精准摸排,全面掌握学生无终端、无网络的情况。

在核实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三水区教育系统坚持分类施策,通过赠送平板电脑、借出平板电脑、安装宽带网络、赠送流量礼包四大举措进行兜底解决学生线上学习困难,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截至目前,三水教育系统共送出由爱心企业捐赠的238台平板电脑;联合广电、移动、电信、联通四大电信运营商共安排解决网络宽带问题92人,安排解决流量306份。

三水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日前已经开通并公布三水区线上教育服务热线,及时受理学生线上学习遇到的困难。三水还要求学生返校后建立学习帮扶制度,进行个别化辅导,做好线上教育和返校学习的衔接。

防疫教学两不误,让学生成长“不延期”

《疫情无情 诗词有情》《What can we do at home?》《“疫”路心“晴”》……线上教学第二周起,三水区实验小学将疫情防控作为教材,开发出《非常战“疫”,“翼”起成长》校本课程,融入各个学科教学全过程,让孩子们在网课教学过程中德智双修。

“这场疫情本就是一本厚重且鲜活的教材。”作为上述校本课程的总设计师,三水区实验小学副校长邓妙珊说,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学科知识,更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从这场疫情中学会使命与担当、义务与责任,学会敬畏生命和敬重自然。

除了学校,不少老师也创新教学方式,在保障线上教学的同时,对学生做好防疫宣传、生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

在西南中学,有科任老师组织学生回复“医无私、警无畏、民齐心”“愿冬去春来,共享繁花似锦”等暗语打卡签到。

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及科普宣传工作也是三水区教育局的一项重要工作。疫情发生后,提醒和收集全班学生及家长的健康信息,又或在家长群分享居家防疫指引等,成了三水各中小学、幼儿园班主任老师的规定动作。

数据显示,三水区现有各类学校146所,其中幼儿园76所、中小学62所、中职学校3所、实践基地1所、属地大中专院校4所;师生及各类后勤人员168331人,其中教师9686人,后勤人员6610人,学生152035人。

从1月25日起,三水教育系统实施师生和职工每日健康状况地毯式摸查,同时重点核查从疫情发生地返抵三水的师生情况,“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

听说,这是大部分师生在家上课的样子.....

1月25日起,三水教育系统实施师生和职工每日健康状况地毯式摸查。图为三水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水按照“区教育局+镇(街)教育局+学校(幼儿园)+班级”四级网格化体系,通过层级指导督促排查工作,每天11时前收集各镇(街)数据并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排查数据准确无误,不漏一员。每一份健康数据报告,都凝聚着无数参与防疫的基层教师的心血。

三水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三水接下来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疫情防控线上培训活动,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全覆盖、学校各类人员全覆盖,让“人人知疫情,个个懂防疫”。

文|佛山日报记者何艳纯 通讯员陈伊萍

图|部门供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