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這是大部分師生在家上課的樣子.....

坐到客廳一角的書桌前,架好手機支架,點亮電腦顯示器,開始“自言自語”——網線的這一頭,三水中學高三物理老師沈豔文開始了又一堂網課。網線的另一頭,是各自宅家上課的近200名高三學生。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地中小學開啟了“雲開學”模式。習慣三尺講臺的老師,當起了“網紅主播”;分散在各地的學生則端坐家中,隔著電腦屏幕與老師互動。

為了將疫情對每個學生的影響降到最低,三水教育系統同心聚力,多措並舉保障線上教學質量,聯動愛心企業為學生解決無設備無網絡問題。線上教育過程中,不少學校和老師還創新用好疫情防控這本“活教材”,做好防疫教育“兩手抓”“兩不誤”,用心守護三水15多萬名學生的健康成長。

學校教師多方助力,確保雲上開課質量在線

這天上午9時左右,沈豔文的“雲課堂”如期開講。老師講到精彩處,學生們頻頻送來“飛機”“鮮花”等進行互動。

聽說,這是大部分師生在家上課的樣子.....

三水中學教師沈豔文在直播教學。

課堂效果好,源於備課功夫深。與線下教學不同,直播的備課量很多,也更復雜。一節30分鐘的網課,沈豔文習慣花上大半天時間來精心準備。

經過3周的實操,三水區西南街道北江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師瞿曉英,已經對直播教學駕輕就熟。

為了讓線上教學揚長避短,她還有不少錦囊妙計:提前佈置好下節課的預習作業,課堂上更注意精講內容。

沒法與孩子面對面,她就注重與同學們在線互動。對於學習不自覺的同學,她則與家長打好“配合戰”:一起動之以理、曉之以情,逐個擊破。

聽說,這是大部分師生在家上課的樣子.....

三水區西南街道北江小學教師瞿曉英與學生隔空互動。

學校、老師們的付出,學生和家長們都感念在心。“疫情當前,老師們克服各種困難,學習直播技能在家授課,很不容易。”三水中學附屬初中初一學生霍在一說,作為學生,延遲開學期間,在家裡安心、認真學習,就是感恩師長、為防疫盡一份力的最好方式。

家長麥女士的兒子在西南中心小學讀六年級。剛聽到延遲開學的消息時,麥女士不由得緊張了起來,擔心長假以後孩子的學習跟不上。

後來,發現學校把課堂轉到了網絡,孩子可以在家中正常學習,麥女士這才放心了不少:“不同的年級有不同的課程,還將課間體育活動、眼保健操、家務勞動等內容納入網課表,跟在學校上課差不多。”

2月以來,三水區通過採取區域網絡空中課堂、各運營商平臺視頻點播、學生在家自主學習與小班網絡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線上教學多樣化,提高了教職工和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目前,全區中小學已全面開展線上教學。

如何讓線上教學質量“不打折”?結合線上教學特點和不同學段學生的實際情況,三水區教育局重點加強線上教學設計和實施指導。

針對小學、初中階段,三水區教育局還分別組織了一批優質教師錄製課程視頻,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期間,三水區教育發展中心教學研究室和各學校還將往常的推門聽課改為線上巡課制度,嚴格把控教學質量,嚴肅教學紀律,保障線上教學質量。

政企聯動“兜底”,“雲課堂”不漏一人

家住三水的小譚正在備戰中考,但礙於家裡沒有線上學習的條件。3月5日,三水教育局黨員志願者送上家門的平板電腦,解決了她的燃眉之急。

“我會努力學習。很感謝你們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接過平板電腦後,小譚手寫信件感謝教育局為其解決缺少網課設備的難題。

同日,就讀於三水區西南街道南岸小學的小鄧收到了“開學禮物”。小鄧從小由爺爺撫養,家裡經濟情況比較困難。家中只有爺爺的一臺老人機,沒法正常參加在線學習。

得知小鄧的情況後,三水區教育局黨員志願者為其送去了平板電腦,還連同廣電網絡公司為其開通了免費網絡,並現場細心教導網課設備的使用方法。

聽說,這是大部分師生在家上課的樣子.....

三水區教育局啟動“春暖行動”,為困難學子解決無網絡問題。

三水教育系統積極做好援鄂醫務人員子女關愛工作。除了向6名在讀中小學的學生贈送平板電腦,學生所在學校還積極落實“三個一”工作,即建立“一人一檔”關愛教育電子檔案,制定“一對一”居家學習關愛方案,確定“一對一”關愛導師。

上述暖心舉措,均源自三水教育局於3月初啟動的“春暖行動”。活動過程中,通過區鎮兩級教育部門聯動合作,對全區中小學生進行精準摸排,全面掌握學生無終端、無網絡的情況。

在核實學生情況的基礎上,三水區教育系統堅持分類施策,通過贈送平板電腦、借出平板電腦、安裝寬帶網絡、贈送流量禮包四大舉措進行兜底解決學生線上學習困難,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截至目前,三水教育系統共送出由愛心企業捐贈的238臺平板電腦;聯合廣電、移動、電信、聯通四大電信運營商共安排解決網絡寬帶問題92人,安排解決流量306份。

三水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日前已經開通並公佈三水區線上教育服務熱線,及時受理學生線上學習遇到的困難。三水還要求學生返校後建立學習幫扶制度,進行個別化輔導,做好線上教育和返校學習的銜接。

防疫教學兩不誤,讓學生成長“不延期”

《疫情無情 詩詞有情》《What can we do at home?》《“疫”路心“晴”》……線上教學第二週起,三水區實驗小學將疫情防控作為教材,開發出《非常戰“疫”,“翼”起成長》校本課程,融入各個學科教學全過程,讓孩子們在網課教學過程中德智雙修。

“這場疫情本就是一本厚重且鮮活的教材。”作為上述校本課程的總設計師,三水區實驗小學副校長鄧妙珊說,教育工作者不僅要給學生傳授學科知識,更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從這場疫情中學會使命與擔當、義務與責任,學會敬畏生命和敬重自然。

除了學校,不少老師也創新教學方式,在保障線上教學的同時,對學生做好防疫宣傳、生命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等。

在西南中學,有科任老師組織學生回覆“醫無私、警無畏、民齊心”“願冬去春來,共享繁花似錦”等暗語打卡簽到。

做好校園疫情防控及科普宣傳工作也是三水區教育局的一項重要工作。疫情發生後,提醒和收集全班學生及家長的健康信息,又或在家長群分享居家防疫指引等,成了三水各中小學、幼兒園班主任老師的規定動作。

數據顯示,三水區現有各類學校146所,其中幼兒園76所、中小學62所、中職學校3所、實踐基地1所、屬地大中專院校4所;師生及各類後勤人員168331人,其中教師9686人,後勤人員6610人,學生152035人。

從1月25日起,三水教育系統實施師生和職工每日健康狀況地毯式摸查,同時重點核查從疫情發生地返抵三水的師生情況,“有事報情況,無事報平安”。

聽說,這是大部分師生在家上課的樣子.....

1月25日起,三水教育系統實施師生和職工每日健康狀況地毯式摸查。圖為三水區教育局工作人員在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三水按照“區教育局+鎮(街)教育局+學校(幼兒園)+班級”四級網格化體系,通過層級指導督促排查工作,每天11時前收集各鎮(街)數據並進行嚴格把關,確保排查數據準確無誤,不漏一員。每一份健康數據報告,都凝聚著無數參與防疫的基層教師的心血。

三水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三水接下來將在全區範圍內開展疫情防控線上培訓活動,實現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全覆蓋、學校各類人員全覆蓋,讓“人人知疫情,個個懂防疫”。

文|佛山日報記者何豔純 通訊員陳伊萍

圖|部門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