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孩子的通病:上課「一聽就懂」下課啥都不懂!

成實外培訓秋季入學一個多月來,每週我都會去一個班聽課,從上課到下課,到老師批改作業整個過程,我們發現很多同學在課堂上學習十分認真,老師講完習題以後大家也都說聽懂了沒有問題,但是到了下次批改作業的時候,卻發現很多同學都是似懂非懂。

隨著同學們年級不斷升高,要面對的習題也越來越複雜,特別是對於數學等科目更是如此。不少同學對書上的知識點倒背如流,可一到做題要麼漏洞百出,要麼思路匱乏,只好依賴“題海戰術”來彌補。但中高考試題越來越靈活,如果孩子只是依賴題海戰術熟悉題型,但缺乏靈活思考的能力,依然會在考試中十分被動。而這樣“一聽就懂,一做就錯”的現象十分普遍。

大多數孩子的通病:上課“一聽就懂”下課啥都不懂!

上課“一聽就懂” 下課啥都不懂!

對於十分重要的公式定理等,教材中往往只有短短2、3行進行描述,加1-2道例題加深理解。孩子在聽課之後的理解常常處在淺層,以為自己都懂了,但對其中的一些關鍵點並不理解。

比如化學課本上,電解質的定義為: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可以導電的化合物。孩子讀完後就以為自己懂了,但如果問他水溶液和電解質的區別是什麼?導電是一種怎樣的狀態?化合物的定義是什麼?難溶於水的物質是不是電解質?……很多孩子根本答不上來。

一位朋友家的孩子穩居年級前三,他每次看課本的速度都非常非常慢。但每看一個知識點,他都會對知識思考得特別全面。比如:這個知識點和另一個知識點的聯繫是什麼?區別又是什麼?什麼情況下用這種方法比較合適?這個定理使用的易錯點在哪裡……

所以閱讀教材的關鍵是要學會主動深入地思考!用已經深入大腦的知識來理解新知識,建立起與已知知識的聯繫,並知道新知識的使用範圍、使用條件、注意事項等,才能真正做到融會貫通。理解透徹這些,才算是為下一步做題打好了基礎。而檢驗孩子是否真正理解,可以讓孩子向其他人或者自己複述來達到。

訓練長的思維鏈才是解題致勝的關鍵

我們先來看下孩子聽講和自己做題的區別:

大多數孩子的通病:上課“一聽就懂”下課啥都不懂!

A是代表已知條件和題目,E是代表最終計算的結果。老師講解時,往往會直接講:

解這道題時,從A到B,需要用到XX定理,懂了嗎?——懂了。

從B到C,需要用到XX公式,懂了嗎?——懂了。

從C到D,需要利用上一步的結果加上XX定理,懂了嗎?——懂了。

所以最終能推出E。

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只是在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了一遍,中間沒有任何的阻礙。但在真實的練習和考試中,孩子解題的過程將更像上面的右圖,需要不斷思考決策。比如,在解完從A到B後,孩子要思考下一步究竟使用三角函數還是勾股定理?如果用三角函數算出C之後,從C到D怎麼算?好像要用到解方程?哦,解方程不能算出。是不是剛剛不該用三角函數?我還是退回B吧……

相比於順遂的講解,真實的解題過程將更加險峻和複雜。更何況,教材上的很多例題要比考試題簡單很多,往往考察單一的知識點,只需要知道從A到B就可以。而解答試題需要的是更復雜且更長的邏輯鏈條。這樣分析下來,孩子們聽得懂課卻依然不會做題的現狀就不難理解了。

大多數孩子的通病:上課“一聽就懂”下課啥都不懂!

在紙上記錄思維鏈條,避免遺忘

相比於記憶,大腦是一臺更善於思考的機器。在孩子的日常練習中,要培養記錄思維過程的習慣。比如,從A推到B是想要解出怎樣的結果,從B到C用了哪些定理,還需要哪些條件?把這些關鍵的思路和其他驗算的過程寫在不同的紙上,會有利於孩子保持比較清晰的解題思路。

熟悉題目的常見解決方法

解題的過程中會有不同的分岔口,有些需要孩子靈活思考,而有些往往是“固定搭配”。在平時做題的過程中對這些常見的搭配進行總結,會解題的過程更輕鬆。

有意識訓練邏輯思維,而不是依賴記憶

靠記憶題型和解答方法只能解決有限的題目,題目稍微變型就很容易應對不來。訓練孩子邏輯思維最佳的時期是在童年,但如果孩子已經長大,可以在生活中多引導孩子有條理地解決問題,在面對題目時引導孩子多思考為什麼,而不是依賴記憶。

總之,千萬不能讓孩子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想要拿高分,不如從根本上解決,先深刻理解知識點,再有意識地訓練邏輯思維能力,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