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鏡到底”的製作手法在電影《1917》中的運用

文 / 黑貓緊張

圖 / 網絡


導演薩姆·門德斯久負盛名,他執導的電影《美國麗人》,獲得第7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第57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007大破天幕殺機》獲得第66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英國影片獎,和第36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

在2019年,薩姆·門德斯導演又拍攝了一部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從兩個普通士兵的戰場經歷出發,來回顧這段戰爭歷史。

電影《1917》講述的是發生在一戰期間的故事,大批英國士兵駐紮在興登堡線的戰壕中,只有16歲的布萊克和斯科菲爾德接受上級任務,他們要穿過道道封鎖、穿過屍體遍佈的橫野和德軍隨時的襲擊,去前線送情報。情報要在8小時內送到,送不到,1600人將全軍覆沒。最終,他們完成任務,挽救了無數士兵的生命。


這部時長119分鐘的大片,用了“一鏡到底”的製作手法,憑藉這個技巧,電影《1917》獲得了第92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和最佳攝影三項大獎。

下面我將為大家簡單介紹“一鏡到底”的製作方法,並聊一聊它給這部電影帶來了什麼價值。


談“一鏡到底”的製作手法在電影《1917》中的運用


1、“一鏡到底”究竟是什麼?

電影《1917》是一部由真人故事改編的戰爭類影片,由美國夢工廠出品。影片最出彩的地方,就是使用了“一鏡到底”的拍攝技巧搭配無縫轉場的剪輯技巧,將電影一氣呵成地展現給觀眾,整部電影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鏡頭從開始拍到了結尾,看不出任何剪輯的痕跡。

“一鏡到底”,是最近幾年流行的一種電影製作手法,是指在拍攝中在沒有剪切的情況下,運用一定的拍攝技巧將作品一次性拍攝完成。通俗的講,就是拍攝一個長鏡頭,或者不留痕跡地組接幾個鏡頭為一個鏡頭,它排除了普通剪輯帶來的視覺跳躍感。

在具體地製作過程中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攝像師具有不錯地基本功,能夠將一段故事使用一個鏡頭拍攝下來,沒有任何剪輯。第二種,就是在拍攝時控制好起幅和落幅,這樣就可以掩蓋剪輯地痕跡,組成一個鏡頭。


談“一鏡到底”的製作手法在電影《1917》中的運用


在《1917》之前,電影《俄羅斯方舟》也採用了“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不過這部電影都是室內場景,製作難度與《1917》不可同日而語。

大家在看完電影《1917》的時候一定會想,這部電影真的是一個鏡頭從頭拍到尾嗎,難道119分鐘的電影一次NG都沒有嗎?

實則不然,在《1917》這部電影中,導演使用的就是第二種方法,在拍攝時做好設計,使用後期剪輯技巧,使電影看起來是由一個鏡頭組成的。

因為無論是拍攝水平還是演員的表演,都無法將119分鐘的內容一氣呵成,我們看到的畫面也有剪輯過,只不過是騙過了觀眾的眼睛而已。


談“一鏡到底”的製作手法在電影《1917》中的運用


2. “一鏡到底”的運用,帶來電影《1917》敘事更簡潔

每部影片的敘事線索,是分析電影老生常談的話題,自古典好萊塢時期,電影的敘事就被設置成兩條線索,這也深刻地影響了其他國家的電影。

不論是電影《珍珠港》中的戰爭與愛情,還是《泰坦尼克號》的災難與愛情,兩條故事線成為了當今電影的標配。

在電影《1917》中,敘事的線索只有一條,那就是送情報。

布萊克和斯科菲爾德從出發,穿過屍體遍佈的火線,到逃離被爆炸掩埋的地道,再到穿過德軍控制的小鎮,逃脫德軍的追捕直到將情報送到目的地。回顧劇情,觀眾會發現電影《1917》中沒有第二條線索。比如其他戰爭電影中的英雄救美,沒有出現;遠方的母親擔心戰場上的孩子,也沒有出現過。

這是由於“一鏡到底”製造的這種不間斷的畫面,只能允許導演講好一個故事,無法將其他時空內發生的事件剪輯到一起,沒有機會再添加其它的故事元素。


談“一鏡到底”的製作手法在電影《1917》中的運用


這種製作手法還影響了電影的敘事結構,影片中的故事只能線性的展開,沒有倒敘,也沒有閃回。

可以說,“一鏡到底”這種製作的手法是一把雙刃劍,視覺效果上獲得了加分,在故事敘述中有適當的減分。如何權衡其中的利弊,為整個電影提高審美價值,是個富有挑戰的任務。

不過,導演薩姆·門德斯做到了!

“《1917》導演薩姆·門德斯在影片上取得成功的關鍵在於,在技術籌備方面完善周到,在情感呈現方面也極具力度”。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這樣評價它。

談“一鏡到底”的製作手法在電影《1917》中的運用


3.“一鏡到底”,保持了觀眾觀影情緒的連貫性

“一鏡到底”的使用,能夠很好地引導觀眾情緒,增強觀眾情緒帶入感。這種技巧營造了長鏡頭的觀感,保持了觀眾觀看的情緒的連貫性,尤其是在16歲送信士兵斯科菲爾德從小鎮中,趁著夜色逃跑逃跑這一段。

在這一部分,斯科菲爾德潛入了必經的一個小鎮中,小鎮四處黑暗,只有遠處的火光能照亮路。沒想到他的行蹤暴露了,被幾個德軍追著跑,槍聲此起彼伏,黑暗的天空被德軍的照明彈打的如同白晝。

死亡和危險時時刻刻地包裹著他,他奔跑在斷壁殘垣中,努力尋找每個能夠藏身的角落,他的生,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命運,因為只有他活下來,遠方的1600人也才能活下來,如果他被捕或死掉了,那些士兵也將戰死沙場。

因為用了“一鏡到底”的製作方法,這段故事沒有了剪輯的干擾,也就保證了觀眾情緒的步步深入。

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劇情的發展,觀眾長時間沉浸在這段逃跑的劇情中,觀眾的情緒和主人公逃跑的焦慮情緒漸漸相統一,由一個觀影者慢慢融入到故事中,成為一個參與者、親歷者,獲得一種沉浸式的觀影體驗。

當大家沉浸在流暢的電影畫面和故事環境中時,電影中許多剪輯點也就被忽視了。


談“一鏡到底”的製作手法在電影《1917》中的運用


其實影片的剪輯點真的很多,給大家列舉幾個比較容易發現的剪輯點。

比如,在布萊克和斯科菲爾德穿過戰壕發現一個隧道入口時,隧道洞口很黑,布萊克和斯科菲爾德進入隧道時,畫面就變成了黑場,這裡的為剪輯提供了空間。

還有一處,是在布萊克和斯科菲爾德到達草原上河邊的一處房子時,兩人穿過房子周圍的圍牆。在穿過圍牆的一瞬間,攝像機沒有從後方緊跟著兩人的身體,而是從兩人的側面經過,攝像機和人之間有一垛圍牆遮擋,這裡是一處遮擋剪輯。大家反覆觀看就能看出其中的痕跡。

這兩處都“一鏡到底”中常用的轉場方法,當然,影片的其它的地方也有剪輯點,感興趣的話可以自己試著找一找。


談“一鏡到底”的製作手法在電影《1917》中的運用


4.“一鏡到底”這種技巧製造了電影獨特的畫面感

影片《1917》開頭有大量戰壕內部的場景,狹長的戰壕滿是士兵,兩個士兵穿梭其中,每個單獨的畫面都為觀眾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就像上面這幅圖片,畫面分成了三個層次。前景是送信人布雷克,主體是和他說話的軍官,背景內容很豐富,它復現了一戰戰壕中士兵真實的生存環境,結束戰鬥的士兵疲憊地在狹小戰壕中休息,戰爭不僅對他們有身體上的摧殘,精神上的摧殘更加嚴重。

“一鏡到底”的使用減少了畫面的焦點控制,整個畫面從前景到背景都清晰可見,這樣就大大的增加了畫面的信息量。畫面的前景,主體,背景,分別為觀眾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在這一個畫面中交代了人物關係和故事環境,觀眾在觀影時,眼神不自覺地從人物上移動到背景環境中,從而獲得了超越畫面主體地信息量。

狹窄地戰壕,沒有演員橫向地活動空間,卻在縱深空間上,為觀眾打開了視覺的大門。這不僅考驗導演的場面調度地能力,演員的走位,動作以及攝像機的移動都需要精巧的設計,能夠在這裡拍攝出“一鏡到底”的效果,真的是很不容易。


談“一鏡到底”的製作手法在電影《1917》中的運用


此外,通過畫面中的小細節衝擊觀眾的注意力,也是電影《1917》的獨特之處。

由於“一鏡到底”排除了剪輯的跳躍感,所以電影中許多景別都是平滑過渡的。在電影中,兩位主角穿過戰壕外的一個大水坑,向上爬的時候,畫面是一個戰場全景,水坑周圍除了鐵絲網之外沒有什麼戰爭元素。

觀眾看這一段,可能並沒有感到一戰戰爭有多麼慘烈,怎麼說,一戰戰場上也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吧。

接下來的幾秒鐘卻改變了整個電影的氣氛。

斯科菲爾德朝坑外趴,鏡頭做一個橫移的跟隨運動,正好移動到一個屍體的頭部,攝像機隨著人物移動拍攝,畫面漸漸地由人物全景,移動到一個死去士兵的頭部特寫,全景與特寫的過度沒有任何跳躍。

當這個特寫鏡頭出現在屏幕前時,它給人一種很大的衝擊力,通過一個不經意間的鏡頭移動,製造緊張嚴肅的氣氛,讓觀眾感受到強烈的戰爭氣氛,不由屏息沉浸其中。


總結:

一場電影很快就能看完,布萊克和斯科菲爾德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讓觀眾無比讚歎,透過電影,我們看到了那一百年前的世界大戰的殘酷。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無法切身體會到戰爭對人類的傷害有多麼嚴重,不過,電影中那些令人驚恐的畫面,就是對真實戰爭場景的復現。

是的,斯科菲爾德最終活了下來,可在一戰中,又有多少士兵能夠完整的從火線上走下來,有多少的母親能夠看到孩子回到家鄉。“白骨半隨河水去,黃雲猶傍郡城低”,願我們能夠銘記戰爭的殘酷,願世界永無戰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