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得为《愚公移山》点赞

《愚公移山》耳熟能详,说是一个90岁老人,带领全家要挖通太行、王屋二山,这两座山,故事书这样描述:方七百里,高万仞。可见非人力所能为,但愚公尽力而为。愚公的理由: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的意思,只要家族千秋万代,山迟早有一天被挖通。

一、山能不能挖通,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值不值得,就算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还要个个都有毅力,坚持挖才行,还要把庄稼种好,有饭吃才行。假如花几万年,真的挖通了,那也是没有必要的,也不值得,因为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断送了几百代子孙后代幸福,经济利益上划不来。

二、《愚公移山》宣传了封建迷信思想,努力坚持就能感天动地。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是挖不通的,只能寄托感动上苍,用神力才行啊。

三、宣传了愚昧无知的蛮力。给人有这样一种感觉,不管什么事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成功。这样思想恰好迎合了中国家长的心,勤快做事就能成功。所以,中国家长看见孩子不做工,心情就会堵,就会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努力。如果勤奋就能成功,坚持做事就能成功,那驴一定是最成功的了,它天天拉磨,不知疲倦。胡同口卖油条的阿婆,每天5点起床做油条卖,卖了几十年还是那么贫困,当当靠勤快,是改变不了贫困的。

四、制约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靠坚持挖,靠死办法,靠神仙。不是宣传科学思想,研制出新机器,做出新工艺,制造出新机床,想出新方法一天就挖通,而是宣传干死活。

总而言之,《愚公移山》强调持之以恒的精神也有值得鼓励的地方,但不要错误的认为,做任何事都是坚持干就行,创造性思维才是改变环境的最好办法,愚公太愚,何必学他。

不值得为《愚公移山》点赞


不值得为《愚公移山》点赞


不值得为《愚公移山》点赞


不值得为《愚公移山》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