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日記丨抗疫戰線,沒有性別,都是戰士

這是3月8日晚上8點40分,湖北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閘口處的攝像頭拍到的一幕——


“疫”線日記丨抗疫戰線,沒有性別,都是戰士


記者李莫愁和攝像陳超結束拍攝回到臺裡,準備提交白天拍攝的素材。就在進中心閘口測溫的時候,李莫愁失去了知覺。發現不對,陳超立刻放下機器來扶她,但沒扶住。


“疫”線日記丨抗疫戰線,沒有性別,都是戰士


最後,在保安的幫助下,她被扶到了拐角的沙發處。經過休息,慢慢好轉。


“疫”線日記丨抗疫戰線,沒有性別,都是戰士


當天到底發生了什麼?讓我們來看記者李莫愁的日記。


“疫”線日記丨抗疫戰線,沒有性別,都是戰士

2020 03 10

“疫”線日記

當天一大早,我和陳超來到泰康同濟(武漢)醫院進行拍攝。拍到下午兩點,我們準備進紅區,採訪醫療隊感染科護理組組長路美。


“疫”線日記丨抗疫戰線,沒有性別,都是戰士


進紅區要做好防護。為了把攝像機帶進去,我們在機器上,纏了一層層的隔離膜;又為了方便調焦,我乾脆就把機器綁在了陳超的雙手上,再在外面套袋子……這樣安全一些,但也意味著在接下來幾個小時的拍攝中,他都沒有辦法放下手中的攝像機。


他有些艱難,我這邊也不容易。戴上面屏,時間一長就會產生霧氣。我想了解護士站牆上的病患信息,都得用面屏貼在板子上才能勉強看清……


一番折騰,等到我們拍完環境鏡頭,準備採訪路美時,我已經可以感到明顯的呼吸困難。也是因為如此,路美對我說的第一句話是,“等一下,你們兩個都需要休息一下”。


路美帶我們到護士站坐著歇了一會兒,還耐心地教我們怎樣適應在防護服裡呼吸。稍微緩過勁兒,我問她是怎麼知道我們不對勁的。她說:“你們呼吸的頻率不對,這是缺氧的表現,必須緩一會兒,不然很危險。”


稍作調整,我們跟著路美去了病房。這裡住著一位86歲的大爺,他身患殘疾,還腸胃不適。路美為大爺畫了一幅腸胃循環圖,還教他對著圖做腸胃按摩操。採訪時,大爺舉著大拇指對路美說:

“路小美,你就是我幹閨女,我好了就要專門殺頭牛給你吃。”


“疫”線日記丨抗疫戰線,沒有性別,都是戰士


我們採訪時,有一個經過5天搶救終於轉危為安的阿姨,就在門後張望等著看路美的排班。她說,自己的命是這些“小太陽”撿回來的,她們就是自己的親閨女。

說到激動時,這位阿姨突然咳嗽起來,她立刻側過頭捂住嘴巴不讓大家靠近。路美和她的同事們沒有絲毫猶豫,扶著她,為她拍背按摩。緩了口氣,阿姨跟路美說,疫情過去之後,一定要去自己在天津的家裡玩,這是探親,她要跟醫護人員做一輩子的親戚——這一幕,也被我們完整地記錄下來。


病房裡的歡樂、祥和,讓我忘了防護服裡的難受;但從病房一出來,眩暈、缺氧、嘔吐的感覺,就再度襲來,我和超哥都癱在走道的椅子上。


一旁的小護士見狀,趕緊過來帶著我們一遍遍做深呼吸。我問她:“我們才進來一會兒就這樣,你們天天進來,不舒服咋整?”她回答,就兩個字——“忍著”。他們總是調整著、調整著,慢慢就適應了。有時候想嘔吐也必須忍住,甚至必須咽回去,因為一旦吐出來,就是嚴重的職業暴露。


最後,放一張路美的正面照。這是她上完夜班,給30位患者抽完血後的照片。


“疫”線日記丨抗疫戰線,沒有性別,都是戰士


我很慶幸,能夠記錄這群白衣天使的偉大。我在自己的防護服後面寫上“偉大的記者”,就是要提醒自己,你在拍一群堅強、偉大的人,你在和一群堅強、偉大的人一起戰鬥,所以一定要堅強。


春天,已經走近。我期待著抗疫結束,這些戰地玫瑰摘下口罩、脫掉防護服的笑顏。

湖北廣播電視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李莫愁

監製:郭小容

編審:吳博軍 郭曉勇

記者:李莫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