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的她

致敬最美的她

圖/文 賀桐 肖陽熠 趙昊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醫務人員臨危受命,無畏逆行。無論是陝西出發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還是留守陝西的抗疫一線醫護人員中,女性都佔到了一多半。

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西部網、陝西頭條記者來到西安交大一附院、西安交大二附院、陝西省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八醫院,圍繞“自己最大的感觸、印象最深刻的事、最想得到的禮物”這三個問題,採訪到工作在一線的16名女性醫護人員,致敬最美的她。

致敬最美的她

交大一附院綜合內科總護士長、感染科護士長

杜粉靜

關鍵詞:感慨

“這次疫情發生後,我們年輕護士的表現讓人感觸很深。最開始的時候,我在群裡動員一下,讓大家報名,我當時還擔心會冷場,萬一沒有人接話,那我就尷尬了。但沒想到很多人都主動報名去武漢,讓我覺得非常感動。很多人說,80後、90後、00後沒有擔當,但從這次來看完全不是這樣。”杜粉靜說。

“留下印象深刻的就是送別醫生、護士去武漢時,孩子跟媽媽分別的場景是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的。給赴武漢人員家屬送慰問品的時候,我都不敢跟他們說話,不敢看他們的眼睛,某種程度上,我們科室赴武漢的人員和我有很大關係,我會綜合評估他們誰去。雖然在是護理同樣的病人,但武漢那邊確實太難了。”杜粉靜說。

“還有一位重症病人,第一次病情出現好轉的時候,護士用注射器給他嘴裡打水,他能夠自己張開嘴,並且把水嚥下去,看到這一幕時,就一下子就忍不住,又激動,先笑後哭的一個過程。”杜粉靜說。

“氣管切開術後,對病人的護理是最高級別的暴露,希望我們能夠採購或者愛心人士捐贈到,有十個左右的全面性呼吸防護器,那就是最好的節日禮物了。”杜粉靜說。

致敬最美的她

交大一附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

韓娟

關鍵詞:擔當

“我第一次換上防護服進隔離病房時,剛開始有點憋喘,大概半個小時之後才漸漸適應呼吸。為了安全,每人每天定點工作6小時,加上進病房前的準備工作和下班後的清潔工作,這個時間延長到8小時。而為了更好的完成護理工作,護理人員一上崗就必須不吃不喝不排,為此很多人第一次用上了尿不溼。”韓娟說。

一位危重患者氣管插管帶呼吸機、ECMO、胃管,尿管、中心靜脈置管等9根管路,為了使她肺部更好恢復,專家們討論需要實施俯臥位通氣,完成俯臥式通氣的難度比較大。我們6位醫護人員一起配合,一名醫生床頭照看ECMO、氣管插管,4名護士進行翻身,再由一名醫生照看腿上ECMO置管,經過大約30-40分鐘的操作,成功完成了俯臥位通氣,完成了一個看起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操作。”韓娟說。

“這個婦女節因為抗擊疫情的緣故,肯定會在醫院和同事們一起度過。最掛念的是家人,很想念我的寶寶,期待疫情早日結束,能夠摘下口罩抱抱寶寶,親親寶寶,這就是我最想要的禮物吧。”韓娟說。

致敬最美的她

交大一附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理師

樊靜群

關鍵詞:責任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捲全國,作為重症醫學科的一名護士,就應該像戰士一樣衝在前線救治患者,所以我主動請纓到感染科一線工作。進隔離間上第一個班時候,全面武裝完畢,我瞬間感覺自己無法呼吸。”樊靜群說。

我們特護組一個班3個人,我擔任小組組長,負責ECMO和CRRT機器的正常運轉、病情觀察等,十小時的滴水未進,上班都得扯著嗓子和戰友們交流。”樊靜群說,“一個班下來,被壓的頭痛、耳朵痛,鼻樑、面頰的勒紅和水泡,但換來的是患者生命體徵和病情的平穩,那些就都顯得微不足道了。”

“上班時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換休的時候自己本該放鬆,但腦子總不聽使喚,第一時間就想到家裡要中考的兒子,不知道這些天我不在身邊是胖了還是瘦了,上網課專不專心,看電子屏幕久了眼睛累不累……”樊靜群說。“這個婦女節,只期待疫情馬上結束,全國人民摘下口罩,都能自由呼吸。”樊靜群說。

致敬最美的她

交大一附院門診部導醫

陳舒聿

關鍵詞:挑戰

“我剛參加工作還不到一年,就遇到了這次疫情,對我來說這可能是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我想這也會對我今後工作和生活產生很大影響,我會從中成長許多。”交大一附院門診部導醫陳舒聿,負責發熱帳篷預檢分診,簡單說就是把發熱患者送到發熱門診。

“疫情發生後,同事們搶救病人讓我很有感觸,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許多人沒有顧慮太多,第一時間都衝到了前面。”陳舒聿說,“讓我很感觸很深的還有許多,接送大家上下班的馬鴻波師傅為了讓大巴車儘可能地接到大家,非常辛苦地策劃了十條路線,每天統計坐車人數、核對上車點,單這個工作量就非常大。”

“這個節日,最想要的禮物,就是早日摘掉口罩,痘痘黑眼圈遠離我,我們化著妝打扮得漂漂亮亮,一起去遊山玩水曬太陽。”陳舒聿說。

致敬最美的她

交大二附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楊俠

關鍵詞:承擔

“一個月前,我接到緊急任務,發熱單元有幾例危重患者,需要呼吸專科高年資醫師進駐。簡單收拾了洗漱用品,便一頭扎進發熱單元,承擔起了治療組組長的工作。深靜脈置管、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各項增加風險的操作,沒有人退縮。護士姐妹們近距離、長時間對患者的照護,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楊俠說。

“轉眼間,一個月過去了,百姓的生活正在逐步恢復常態,但作為一線的醫務人員,我們深知絕不能放鬆警惕,一定堅持到底,打好這場疫情殲滅戰。”楊俠說。

“三八婦女節沒有想過想要什麼禮物,只希望能在疫情期間做到不漏診、不誤診。”楊俠說。

致敬最美的她

交大二附院感染科副主任

賈曉黎

關鍵詞:信心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民自發積極參與抗疫,全國人民把自己關在家裡一個多月,度過了難忘的春節,還苦中作樂的發揮出了樂觀和幽默的精神。”賈曉黎說。

“有一家三口聚集性發病,開始是媽媽幾乎崩潰,哭著求我們救她的孩子,後來逐漸好轉,建立信心。情人節時,媽媽和愛人在病房一起度過,我們幫男士摘來一朵花,兩個人患難與共,甜甜蜜蜜地過了節。當痊癒患者出院,他們向我們深深鞠躬時,我們鼻子都酸了。”賈曉黎說。

“三八婦女節,最想疫情快快結束,我們可以走在陽光下,可以回家擁抱家人,可以窩在沙發上看看書。”賈曉黎說。

致敬最美的她

交大二附院感染科護士長

田銀娣

關鍵詞:無畏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攪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冷卻了庚子鼠年應有的喜慶。作為感染科護士長堅守發熱單元,這一紮就是一個多月,看到的是醫者的無畏。”田銀娣說。

”為患者吸痰、下胃管、口腔護理,‘白衣天使’們總會跟我開玩笑說,護士長,如果我有事,大家一定記得我哦。當你‘瀟灑‘地進入病房時,我卻哭成了淚人。”田銀娣說。

“三八婦女節,最想回家給孩子包一頓餃子,太久沒有陪伴在孩子身邊了。”田銀娣說。

致敬最美的她

交大二附院小兒內科新生兒病區護士

胡雙英

關鍵詞:平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時,我們踴躍報名參加一線抗擊疫情工作。我們有一個‘二院最美逆行者群’,會定期在群裡報平安。堅守崗位的同事們上班沒有交通工具,醫院成立了愛心車隊接送大家上下班,為大家提供工作餐,保證每一位工作者正常工作,都很暖心。”胡雙英說。

“在發熱門診工作時,護目鏡都是消毒後重復使用,很多次護目鏡上面的消毒液都沒晾乾就要再次使用。那種刺眼的感覺到現在都記憶猶新,眼睛辣疼,眼淚不停地流下來。我們只能不停地調節呼吸,保證自己不缺氧、不倒下,不給大家添麻煩。有一次摘下護目鏡、口罩時,臉上全是勒痕,看到鏡子裡的自己,竟然哭了,被自己丑哭了。”胡雙英說。

“三八婦女節,最想聽到疫情全面結束的消息到來,我們抗擊一線的所有工作人員平安歸來,讓我們帶著家人去享受春暖花開。”胡雙英說。

致敬最美的她

王小娟

關鍵詞:團結

“感控防護是針對這次新冠疫情有效的防護手段之一,我因為具有新生兒感控防護的經驗,因此到了發熱門診支援。”王小娟說。

“團結是我感觸最深的事情,因為醫療物資的緊缺,我的朋友通過各種渠道籌款從日本購買了1000個口罩、1000雙醫用手套、2大桶84消毒液,捐贈給了醫院,這或多或少地解決了當時的燃眉之急。”王小娟說。

“我想,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每個赤子之心的華廈兒女都團結起來,定會迎來新的曙光。” 王小娟最想收到的禮物,就是疫情結束的喜報。

致敬最美的她

張寧

關鍵詞:如初

“每天穿著笨重的防護服,帶著經常被霧氣模糊掉的護目鏡,戴著口罩說話要比平時聲音更高,喊到嗓子冒煙還是要給每個病人一遍又一遍地解釋,反反覆覆地消毒擦桌子,抽血、做CT,跑來跑去鞋套磨破也不知道。”這就是疫情期間,張寧的工作實況。

“面對特殊時期相對繁瑣的就醫流程,並不是每一個患者都能夠理解,有好幾次被患者罵哭了,帶著護目鏡哭的時候,眼淚真的是隻能在鏡框裡來回轉悠。”張寧說,她最希望得到的就是大家的理解。

婦女節來臨之際,對於張寧來說,一切如初就是最好的。

致敬最美的她

侯雪雯

關鍵詞:成長

作為一名護士,侯雪雯在這次新冠疫情期間感受最深的就是“成長”這兩個字。從前的工作或許只是按部就班的護理病人,現在對於她來說,自己更像是一個患者的引導者和監督者以及醫療方案的執行者,這樣的忙碌讓她覺得非常有價值。

“小姑娘不著急,這麼冷的天,你們慢慢來”,這是一位患者在等候的過程中對候雪雯說的一句話,然而就是這麼簡單普通的一句話,把“被理解”和“被需要”的溫暖絲毫不差的傳遞給了她,也讓她在嚴酷的工作環境中多了一份底氣。

從一名小護士到陪檢區的管理者,從家人眼中的小女孩變成了能負起責任的大人,這一切都讓侯雪雯感觸頗深,“三八婦女節我最想收到一塊手錶,因為手錶的滴答聲記錄著我們共戰疫情的時光,也意味著我的價值,時間過得太快,我想抓住它,更想留下每一刻溫馨感動的畫面。

致敬最美的她

申婧娟

關鍵詞:昂揚

從這次疫情開始一直到現在,作為支援發熱門診及隔離病房的護士申婧娟就一直戰鬥在第一線,用水桶自制防護面罩,穿著紙尿褲在防護服裡一工作就是一整天,被防護口罩壓破的鼻樑,這一幕幕的場景就是她和她的同事日復一日在經歷的事情。然而面對這樣的難題,激發起的是她們更昂揚的鬥志。

“疫情期間,真的覺得只有健康才是一切”,*婦女節,她最大的心願就是這次難關儘快渡過去,“這是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致敬最美的她

李燕平

關鍵詞:感動

“疫情期間,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感動,記得我們醫院收治第一例新冠病人,是在元月21號,我第一時間就退掉了過年回家探親的機票,我們的醫護人員的心裡也很清楚,就默默地開始做起準備工作,沒有一個人抱怨,沒有一個說自己有困難。恰恰相反,個個都寫了抗疫請戰書。”李燕平說。

“最難忘的事發生在2月10號,當時來了一個危重病人,病人氣短,呼吸十分困難,需要迅速上呼吸機,我們的護士熟練地接好了管路,病人的症狀很快得到了緩解。”李燕平說。

“三八婦女節,我最希望的是能與家人團聚在一起,說說話、嘮嘮家常,希望病人們能早點康復,希望疫情能早點結束。”李燕平說。

致敬最美的她

任豔葉

關鍵詞:堅持

“記得剛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時候,為了準備病房及各種收治患者工作,我們持續48小時不眠不休,腿腳都發生了浮腫,靠偷偷吃藥堅持下來的。”西安市第八醫院作為定點收治醫院,任豔葉一直衝在第一線,在她看來,哪怕幾個24小時持續上班,都覺得是應該的,哪裡有患者就應該先衝進去。

三八婦女節即將到來,任豔葉最想回家看看生病的父母,因疫情工作不能照顧甚至沒時間看望腦梗再次發作住院的母親。還想陪伴孩子,陪伴他做作業。

致敬最美的她

王鳳蘭

關鍵詞:關愛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進入一線工作是職責所在,義不容辭。令我感觸比較深的,是對醫務工作者的關愛。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們需要隔離不能在家住,工作間隙跟家人打電話時候,他們說家裡收到了米、面、油、蔬菜、水果,這份關愛讓我很感動,讓我們工作沒有了後顧之憂。”王鳳蘭說。

“對我來說最遺憾的,是對一歲寶寶的遺憾,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我還處於哺乳期,我本來是準備讓寶寶吃母乳到一歲半甚至兩歲的,疫情發生後,只能給寶寶把母乳斷了,這種遺憾是永遠也彌補不了的。”王鳳蘭說。

“三八婦女節,最想要的禮物是能帶著寶寶出去逛一逛,這次疫情發生後,寶寶在家已經待了一個多月了,希望春暖花開,疫情早點結束,能著我的寶寶到交大看櫻花。“王鳳蘭說。

致敬最美的她

申瑩

關鍵詞:陪伴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三歲的確診小患者,除了給她治病,我們另一個任務就是陪她玩。”因為隔離的原因,對於一個三歲的孩子來說而非常的難熬,申瑩和她的同事們每天變著花樣的哄孩子玩,“元宵節那天,我同事跑遍了西安市才買到一個花燈給孩子送過來,那天大家都很開心。”

因為一直不能回家,所以對於申瑩來說,此刻的她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要儘可能多的和家人在一起,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原因把你和家人分開,而且這樣的分開或許會有很長一段時間。

“我的婦女節禮物就想要一瓶可樂,聽起來很沒出息是吧?哈哈,但是隔離區是不可能有這個東西的,所以我真的想了好久啦。”來源:西部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