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父母別不當回事

孩子沒有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父母別不當回事

入園年齡為3歲,於是很多家長理所當然地認為,入園最佳年齡是3歲!許多家長不考慮孩子是否做好準備,孩子到了3歲,馬上把孩子送進幼兒園!結果出現各種問題,孩子自己不會脫褲子、吃飯太慢吃不飽、慢慢越來越排斥幼兒園!出現這些情況,證明孩子根本還沒有掌握上幼兒園所需要的能力!所以3歲並不是上幼兒園的唯一前提!如果沒有具備這4項能力,孩子去幼兒園也就等於“受苦”。

孩子沒有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父母別不當回事

一、自主如廁的能力

孩子能夠自己進行如廁的年齡一般在一歲半到兩歲之間。在這個時期是家長培養孩子如廁能力的關鍵時期。很多上幼兒園的孩子,因為環境陌生,如廁時候沒有安全感,如廁能力也會自動消失。因此,家長一定要在孩子熟練擁有如廁能力的情況下再將孩子送入了幼兒園。避免孩子因為害怕陌生環境導致尿褲子的現象出現,從而影響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健康。

孩子沒有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父母別不當回事

二、良好的溝通能力

其實不同孩子在三歲左右的交友能力也各有不同。有些孩子語言發育能力較快,就可以很流暢地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想法。但是由於一些孩子語言發育能力較慢,就會出現說話不清楚現象。而在這時,如果家長在家孩子送入幼兒園,孩子就會因為害怕而逐漸封閉自己不與人交流。這樣對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會起到負面的影響。因此如果自家寶貝在沒有好的溝通能力的前提下,家長一定不要將孩子送入幼兒園。

孩子沒有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父母別不當回事

三、獨立學習生活的能力

一般來說,兩三歲的孩子模仿能力特別強。因此在此時,許多孩子都可以模仿父母的樣子成為一個小大人。而在此階段,孩子便擁有了獨立意識和一定的生活能力。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可以自己進行整理玩具、自己學會穿衣吃飯。但是,有的孩子由於被父母保護過於周到,就會因此沒有一定的自理能力。

孩子沒有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父母別不當回事

對於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孩子來說,過早地將他們送入幼兒園可以說是一種災難。不僅是自己無法處理在園內的一些小事,也會給園內老師帶來一些不可避免的麻煩。而且由於被父母保護得過好,這類寶寶往往在入園這一段時間內會出現哭鬧的現象。因此對於沒有獨立能力的孩子來說,還是不要過早地讓他們進入幼兒園進行學習生活。

孩子沒有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父母別不當回事

四、融入集體的社交能力

進入幼兒園的孩子就相當於步入了一個小型的集體。如果想要讓孩子在這裡更好地學習和生活,他們必須要擁有融入集體的社交能力,首先要擁有集體意識,然後是社交能力,才可以和同齡小朋友更好地相處。孩子如果能做到不隨意拿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會交朋友這樣的孩子可以放心送,如果沒有這些能力,家長還是儘量讓孩子待在家中學習生活。

孩子沒有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父母別不當回事

其實不論哪個孩子在家中都是家長掌上明珠,孩子的一切都被家長照顧得非常全面。但是在幼兒園中,孩子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老師,還有許多其他同齡的小朋友。那麼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園內生活,家長應該提前做好入園教育。錦春在我家大寶上幼兒園前可是做了不少努力,每天都看這套《寶寶入園繪本:我愛幼兒園》!每天都給孩子在心中預演一遍上幼兒園的場景!後來大寶適應幼兒園的能力就很強!除了這套書以外,還推薦家長給孩子看《兒童安全教育繪本》,畢竟離開父母,給孩子普及安全知識非常重要!

孩子沒有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父母別不當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