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沒掌握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家長別不當回事

“種莊稼要不誤農時,教育孩子要適時早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是雪蘇的一句名言。對於孩子的啟蒙教育並不是將孩子到年齡“扔到”幼兒園就可以的,教育孩子最好的也是最早的是父母本身,寶寶上幼兒園之前要是沒有一定的能力,即使是進入了幼兒園也是去跟著“受罪”,家長一點要當心。


寶寶沒掌握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家長別不當回事


一、孩子尚未準備好時入園,有什麼壞處

1、 明顯的入園焦慮

孩子沒有準備好上幼兒園的心理會讓孩子在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境中感受到恐慌、焦慮。

寶寶從小到大基本都不會離開家,幼兒園對寶寶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環境並且脫離了父母的身邊,對於孩子的身體狀態、生活習慣作息都是一個很不一樣的改變,這些事情對沒有準備好的孩子來說會讓他們情緒焦慮,甚至是影響以後的性格。


寶寶沒掌握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家長別不當回事


2、 容易生病

孩子在家時是360度無死角的讓家長照看著,對於沒有準備好的寶寶上幼兒園以後突然脫離了家長的照顧,並且自己沒有任何的照顧自己的經驗和能力,生病感冒就成了常有的事情了。

寶寶進入新的環境,本就容易因為心理原因而有抵抗力下降的情況出現,如果再加上不會獨立吃飯、穿衣、喝水、如廁等問題,遇到老師疏於照顧的情況很可能就會容易生病。


寶寶沒掌握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家長別不當回事


二、上幼兒園前,寶寶需要掌握這4種能力

1、 獨立吃飯

“人是鐵、飯是鋼”,吃飯是人類的本能也是生活的基礎,很多家長會選擇給孩子餵食,不去教育孩子自主進行吃飯,認為孩子還這麼小。家長教會孩子獨立吃飯是上幼兒園的最基礎的事情,孩子只有學會脫離父母自主進行吃飯,在幼兒園裡才能正常的就餐,保證可以滿足身體的營養。


寶寶沒掌握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家長別不當回事


2、 獨立如廁

寶寶年齡小偶爾出現“尿褲子”的現象是很正常的,但是家長一定要在寶寶上學前培養孩子獨立如廁的能力,因為幼兒園和家裡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環境。

寶寶沒有獨立的如廁能力在幼兒園裡會發生想要上廁所還要找老師幫助,沒有及時的幫忙就會尿褲子的行為不,僅會影響孩子正常的課堂,還有可能被其他學生嘲笑造成負面性格的養成因素。


寶寶沒掌握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家長別不當回事


3、 有清晰的表達能力

有一句大家都知道的話: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要寶寶能夠清晰的表達,這是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的一個很關鍵的點。

寶寶有清晰的表達能力在幼兒園中會讓給她們表達出自己的需要,不管是孩子需要什麼東西,還是有什麼事情、身體不舒服等,清晰的表達總是能讓他們第一時間得到老師的幫助,並且是準確的答案。


寶寶沒掌握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家長別不當回事


4、 有社交能力

寶寶之所以不適應幼兒園的一個很大關鍵就是沒有和他們玩耍的人,一開始的幼兒園都是不認識的小朋友和老師,寶寶沒有熟悉的人自然會不適應。

因此家長要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有了良好的社交能力,寶寶再幼兒園中可以很自然的和其他的小朋友玩耍,家長還要教會寶寶和老師溝通交際能力,不要讓孩子因為老師是大人就怕、不願意和老師交流,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對寶寶以後的人生也是會有幫助的。

寶寶沒掌握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家長別不當回事



讓寶寶擁有這幾種能力是寶寶解除對幼兒園孤單的恐懼最好的辦法。幼兒園是寶寶接觸的第一個學校,良好的開始才能給以後帶去積極作用,想要寶寶在幼兒園“不受罪”,家長一定早引導。


(4.18-4.23是頭條圖書節,活動期間平臺發放了3張圖書通用券,面額分別是199-50、99-20、60-10,點擊進入購買頁面即可領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