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驚蟄,驚醒的除了草蟲,還有茶樹,被當成春芽的“冬芽”們


今日驚蟄,驚醒的除了草蟲,還有茶樹,被當成春芽的“冬芽”們

《1》

驚蟄,是一個特別的節日。

提起它,會毛骨悚然。

世人想起白娘子,總會憶及端午節、雄黃酒。而村姑陳想起白娘子,卻總會在驚蟄這一天。

腦子裡的畫面是,陽春三月,春江水暖,春城草木深。

一青一白兩條小蛇,在草叢間蜿蜓,纏綿,交頸而來。

不能再想下去了,毛孔都堅起來了。

驚蟄的雷,驚醒了沉睡的動物們。也驚醒了這些爬行動物。

“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

其實驚蟄在古人的詩句中是很美好的,像我們最經常引用的那一句: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當然也有人說“贈”為“寄”之誤。村姑陳非常認同這個說法。

贈,好像賜予一般,有點高高在上。

寄就不一樣了,寄的是思念,是你看不到而我想讓你一同感受到,是一種想念,是一種美好的共情。

當然,驚蟄,還是秦少游寫得美好: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

宋人就有這般的魅力,輕鬆玩轉文字,寥寥數語,便把一山春景,送到你的面前。

尤其還沒有華麗麗的詞藻。

平淡而雋永。

看這兩句詞,在春茶季上過太姥山的人,閉上眼,便如在山間。

那一條路,那一條溪,那一片茶園,那一樹繁花。

林深不知處。

今日驚蟄,驚醒的除了草蟲,還有茶樹,被當成春芽的“冬芽”們

今日驚蟄,驚醒的除了草蟲,還有茶樹,被當成春芽的“冬芽”們

今日驚蟄,驚醒的除了草蟲,還有茶樹,被當成春芽的“冬芽”們

《2》

有些年份,驚蟄之後,某一些茶樹,便會冒出芽頭來。

比如2018年。

那一年,春天天氣比今年氣溫升高得快。

二月底就可以穿薄毛衣了。到了三月初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地面上的熱度蹭蹭蹭開始上來的節奏。

白露秋分夜,是一夜涼一夜。

而驚蟄之後的天氣,是一天熱似一天。當然也會突然地降溫。

前一天還豔陽高照,溫度能達到30度以上,第二天就陰雲密佈,需要羽絨服來包裹才能出門。

農諺說的二八月,亂穿衣,便是指的這種怪異天氣。

在2018年的驚蟄,正是天氣狂熱的時候。

驚蟄剛過的第二天,感覺茶樹們,就接收到了春的指示,開始蠢蠢欲動了。

那時候心太急,著急忙慌地就跑上山去,滿心期待著看到滿山遍野盡是採茶人的景象。

然而,太姥山上一片空寂。

茶園裡開了小花,小小的,碎碎的,玫紅色的,像一朵朵的四葉草。據說這是酸漿草,可以煮涼茶喝。

摘下來一枝,握在手裡旋轉,細長的莖,託著輕盈的花瓣,是久違的春意。

南國的冬天自然是不冷的,自然是四季皆綠的,不蕭瑟,也不蒼涼。

但這樣的鮮花,盛開在這樣的乍暖還寒的初春,還是讓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它是春的信使,是人間的希望。

茶樹們大多還在沉睡的樣子。

枝上伸展著粗老的寬闊的葉片,蠟質層極厚,極硬。仍是冬天的舊葉。

新芽還沒發出來,連萌芽都沒有。或許,得再過一週,才能出現萬芽爭發的盛況。

整個茶園,一片安靜。像是比賽之前的賽場,安靜,又曠。

但卻又暗流湧動。

充滿了力量一般。

今日驚蟄,驚醒的除了草蟲,還有茶樹,被當成春芽的“冬芽”們

今日驚蟄,驚醒的除了草蟲,還有茶樹,被當成春芽的“冬芽”們

今日驚蟄,驚醒的除了草蟲,還有茶樹,被當成春芽的“冬芽”們

《3》

枝梢上有一些芽頭,但短,小,像是沒有發育成熟的侏儒,帶著淡淡的紫色。

似顆大黃豆一般。

心臟驚跳了一拍,以為這就是萌動的春芽,只是被我們忽視罷了。

然而,S師傅說過,這些芽,不是新芽,是舊芽。

咦,茶樹的芽頭還分新舊麼?

當然。

這些舊芽,是去年秋季或者冬季發出來的芽頭,由於天氣冷,茶樹生髮力量弱,它們發育到一半,便中止了。

停在枝頭,留到了春季。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但不熟悉白茶的人,在這個時候來茶山,看到這些芽,估計會大大地驚喜一番吧。

呀,春芽,春的信使,春的序曲....

感情豐富的估計會高歌一曲,賦詩多首。

甚至還會有人把它當米針買回去,珍而重之地泡了喝呢。

停,表錯情了。

這些這些微紫的芽,不是春芽,更不是什麼米針,別被混了。

人家頭採米針是積蓄一春的力量爆發,是茶樹的精華所在。

而這些冬芽,它們只是沒有發育完成的“殘芽”罷了。

跟春茶比起來,在內質上,在口感上,在香氣上,根本不是同檔次的。

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雲泥之別。

今日驚蟄,驚醒的除了草蟲,還有茶樹,被當成春芽的“冬芽”們

今日驚蟄,驚醒的除了草蟲,還有茶樹,被當成春芽的“冬芽”們

今日驚蟄,驚醒的除了草蟲,還有茶樹,被當成春芽的“冬芽”們

《4》

在茶園裡沒有如願以償地看到春芽,很失望。

於是,去S師傅家裡討杯茶喝歇歇腳。

結果看到,S師嫂在院子裡,好整以瑕地洗著水篩。

從廚房裡牽出來一條水管,連著一個像洗車的水槍那樣的水龍頭,拔開開關,就能射出強力的水柱來。

這水柱沖洗著那些去年秋茶季時用來攤晾茶青的水篩,先沖洗中間的網,再衝洗邊上的竹片。

從前,大家都使用長條形的那種竹編水篩,後來發現浪費人手——那種長度的一個人端起來不太方便,要兩個人抬。

於是換成了這種圓的水篩,一個人就能輕鬆端起來。

洗乾淨的水篩,被整齊地排起來,“站”在牆根兒,像一隊隊等待檢閱的士兵。

S師嫂說,過幾天就要採茶了,先把這些工具洗出來,曬乾,等要用的時候,就比較方便了。

洗完水篩,她關了水,去打掃廠房。

那些鋪著十釐米高的榻榻米地板的廠房,乾淨,看起來十分整潔。

但她還是認真地掃著,包括角落。

看著這樣的環境,再對比在某省看到的製茶廠的衛生狀態,真心覺得,有了這些精益求精的製茶人,有了他們一年賽一年的認真與努力,我們福建的茶葉,未來的前途,必定是不可限量的。

S師傅在檢查電路。

做茶的時候,停電最可怕,會損失一大批的茶葉,就像飯炒到一半,沒煤汽了,那鍋菜就爆廢了。

所以,在採茶開始之前,把這些設備檢查過,修理好,是必要的,是理所當然的。

順風順水做出來的茶葉,品質自然是最好的。

香清甘活,落水香一洩千里,令喝茶的人,心情如泰山名景“快活三”。

今日驚蟄,驚醒的除了草蟲,還有茶樹,被當成春芽的“冬芽”們

今日驚蟄,驚醒的除了草蟲,還有茶樹,被當成春芽的“冬芽”們

今日驚蟄,驚醒的除了草蟲,還有茶樹,被當成春芽的“冬芽”們

《5》

驚蟄之後,白茶發芽的時間就進入倒計時了。

柳樹發芽,桃花盛開的時候,白茶,就將進入採摘的高峰期了。

那時節,會滿山盡是採茶人。

也會滿山盡是茶香。

休息了一個冬季的茶農們,穿上自己的採茶裝備——寬桅帽、雨衣、半指手套、雨靴,帶上水壺,開工了。

採下來的茶青,是香的,那種清新的茉莉的花香。

捧一捧在手心,低頭聞去,香氣芬芳,如落英繽紛。

香的茶青,做出來的茶,也是香的。

不香的茶青,做出來的茶,也必定不香。

這是老茶農們都知道的規矩。

所以我們在S師傅的廠裡,總是渾身香噴噴。

那些繚繞不散的茶香,氤氳在房間裡,充斥在空氣中,浸染著我們的頭髮,我們的衣服,我們的皮膚,我們的鼻息。

每次從他的廠裡出來,總是感覺渾身髮香,若是外面還有霧氣籠罩,那幾乎要飄飄欲仙,以為自己是太姥山上的仙女下凡了。

今日驚蟄,驚醒的除了草蟲,還有茶樹,被當成春芽的“冬芽”們

今日驚蟄,驚醒的除了草蟲,還有茶樹,被當成春芽的“冬芽”們

今日驚蟄,驚醒的除了草蟲,還有茶樹,被當成春芽的“冬芽”們

《6》

春茶季還沒來。

驚蟄先來了。

草蟲鳴叫起來,花兒開放起來,天氣溫熱起來。

等天春暖花開,我們上山採茶去。

在茶香飄渺裡,做個勤勞的採茶女。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