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在于细节,肉鸡养殖之“温度管理”

肉鸡养殖是个精细活,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有时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就决定了养殖的成败,今天就谈一谈温度与湿度的管理。

【温度的管理】

成功在于细节,肉鸡养殖之“温度管理”

温度的管理

雏鸡进入鸡舍的第一周是非常关键的一周,因为对这一周温度与湿度都有着严格的管理指标,只有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管理指标进行相互变化,才能让雏鸡有一个舒服的生活环境。

肉鸡养殖过程中,温度过高,会导致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并且还容易造成鸡只脱水,特别第一周,由于雏鸡在运输的过程中就已经发生一定的脱水现象,因此必须保持高温高湿,但也需保持在养殖指标的范围内。第一天温度在35度,湿度在70%左右。

温度过低会导致雏鸡卵黄吸收不良,引起消化不良等多种疾病,从而影响雏鸡的生长。

【温度指标范围】

成功在于细节,肉鸡养殖之“温度管理”

温湿的管理

指标范围:冬季:第一周 32—35摄氏度。第二周:28—32摄氏度,第三周:26—28摄氏度,第四周:23—26摄氏度,第五周:21—23摄氏度,在这样的温度范围内,能保证鸡获得较好的室内温度。

夏季:第一周:31—34摄氏度第二周:28—31摄氏度,第三周:26—28摄氏度,第四周:23—26摄氏度第五周:21—23摄氏度。

鸡群最高温度为35摄氏度,最低温度为21摄氏度,21摄氏度为鸡群最适合的温度,也是料肉比最好的温度。

【温度如何管理 】

成功在于细节,肉鸡养殖之“温度管理”

温度如何管理

【1】网床温度需达到:30—32摄氏度。

在雏鸡进入鸡舍之前,需要进行鸡舍预温,并保证预温之后网床的温度为30—32摄氏度,这样才能保证小鸡的脚不会受冷,从而保证鸡群正常的采食,饮水。从这可以看出在育雏阶段,进行鸡群观察的时候,需检查鸡群脚的温度与网床温度如何,从而判断肉鸡饲养管理是否得当。

【2】免疫温度,在免疫的过程中会对鸡群造成一定的应激,因此为减少鸡群应激,则尽可能的在免疫前把温度提高1度左右。

【3】消毒温度,在育雏阶段用温水消毒,标准就是用手感觉消毒水不烫手,最好是40摄氏度。

【4】看鸡实温,时刻的观察鸡群状态,依据鸡群的分布状况来控制温度。 如果鸡群分布较较均匀,并呈星点分布,其睡觉的姿势舒服,不仰头,不喘气,均匀分布在饮水槽,采食槽周围,则该鸡群的温度较合适,如果鸡舍内有一部分没鸡分布,有可能这一部分走风,需要进行检查,如果有喘气或者仰头呼吸,分布很散,远离热源,则表明温度过高。

如果鸡群打堆,卷首睡觉,大多分布在温度高的地方,则温度过低。

【5】温度的测定,需要将鸡舍分为九点,然后测定九点温度,这九点分别是鸡舍的前后四点,两中间三点,上下温度两点。

温度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当使用设备继续温度控制的时候,需采用有着较高学问的人进行操作,避免由于不懂而导致鸡群感冒,造成一定损失。以上只是针对鸡群温度管理中一个很表面的介绍,大家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多多相互交流!

也可以点击下方蓝色字体直接咨询张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