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警眾語》遠見卓識,入木三分,今天看來依然句句戳心

褚耀濟 生活禪時代

她的《警眾語》遠見卓識,入木三分,今天看來依然句句戳心

有贊曰:

尼師量海 真奇女子

燃指供佛 發願弘深

有《警眾語 》 流傳至今

披肝瀝膽 句句戳心


清代,蘇州尼師量海,名如德,蘇州人,住持某庵。多親知識,博通教乘,融合禪淨,接引方來。曾在寧波育王塔前燃指供佛,發願弘深。


量海有感於當時尼界不振,心裡感觸很多,揮筆寫下《警眾語》,披肝瀝膽,勉勵有加。文中寫到:


“華嚴經中,以人中獅子來比喻佛,善財童子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只有一位比丘尼以獅子為號,可知比丘尼也能威神卓越,成就佛心,不會因為是比丘尼而變弱。我等墮在僧數,毀形割愛,違親去裡,為了什麼呢?實在只是因為‘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啊,瞭然斷盡輪迴惡境而已。若為名利榮耀,稱心快樂,非出家之本志矣。今天的出家人,一經剃落,便自高狂,不了自心,受人禮敬,如斯行止,難報四恩。徒入空門,將何憑恃?況乃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已得已聞,又復錯過,袈裟下不明此事,苦無極矣!

她的《警眾語》遠見卓識,入木三分,今天看來依然句句戳心

插圖 | 錦呈

且今日大比丘僧還有諸方叢林,禪堂規策,堂頭長老,開示燻聞,雖自迷昧,漸得明通。我輩比丘尼,都無此也,終日喧喧,逐色隨聲,向外馳求,未嘗返省。為師不教,為徒不學,光陰可惜,剎那一生;荏苒人間,而無所益。因此女性出家, 廣大女眾如果真想學佛,當棄女人之習,發勝妙之種,尊重高僧,猛入佛法心,懺悔念清涼,深發大悲心,全行解脫事,方得十方矜式,四眾環興。伏望諸賢,及早立志,己事未明,他事莫理,專心一處,不了不休。然此一事,人人本具,各各現成。所以心源未暢,逐境飄馳,實因終日在妄想影子裡作活計,不得真實受用也。無論唸佛參禪,總要將我等歷劫以來愛習、愛種次第拔出,一時破盡,方有下手處。終日一行,習氣若發,自家斷之,還歸一行。一行功深於靜細中,照見種子,還以一行除之。一行有力,愛種自枯,即永絕眾生心累也。然一行不論禪淨,總是孤炯炯地,十二時中,更無一事。十二時中,常若有事,方是修也,斷不可一念涉入名聞利養也。


所謂神尼,不待現通說法,但禪淨二宗,或單修一行,或並作一行。各人手眼隨力修之,親近善知識,思惟了義教,於一切法,心心平等。如是用功者,得力而省力,即神尼也。何以故?直截下手,未曾自欺也。獅子搏虎用全力,獅子搏兔用全力。有人問:用何等力?古人云:不欺之力。果能不欺,則十二時中,本光常住,勤修一行,頓顯本來矣。靈山會上,六十比丘尼未受成佛之記,龍女一出,大眾皆興。故六十比丘尼,近作法師,遠階佛位。然在師子頻申,則已五十三位具足,尼不自弱,則法界本無遠近也。何不痛念出家時一場甘苦,猛就大法,學師子頻申,脫盡諸女人境界乎!清規束身,神明自遠,勿甘碌碌,是我真眷屬矣!”


咸豐年間,粵賊飆起,量海躲避兵荒,身患惡疾。有人說:“你既然是大修行人,怎麼還有這樣的惡疾?”量海說:“這是一一波羅密,不是你所能明白的。”

量海著的《影響集》一卷被收入《續藏經》。量海是近代中國佛教女眾當中的一位傑出的覺者。

出自——《續比丘尼傳·清蘇州某庵尼量海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