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巍巍秦嶺延綿1600餘公里,橫跨陝西關中八百里秦川,在寶雞境內留下了一座奇異的山峰——太白山。山的最高處名曰拔仙台,海拔3767.2米,是為秦嶺山脈之巔。巔峰之上有一座奇異的湖泊,清如明鏡,神秘莫測,稱之為“大爺海”。大爺海又稱之為“秦嶺天池”,聞名遐邇,遠播四海,以雄、奇、險、峻、美、謎而著稱天下,成為無數人心中嚮往的聖湖。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一)天池之路

通往秦嶺天池的路在寶雞境內有好幾條,其中最便捷的當屬眉縣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如今剛開通不久的下半寺到“3511”索道,把通往秦嶺天池的路程縮短了五分之一。從湯峪口乘坐景區中巴車一個多小時,便可到達七女峰下的下半寺,再乘坐索道,10分鐘便可到達“3511”。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3511”又稱“天圓地方”,為中國南北氣候之分界嶺,因海拔3511米而得名。到了這裡,已進入到了四紀冰川寒帶氣候區域。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據科學研究表明,在地球地質歷史上曾發生過四次冰川時期,第次間隔的時間從數萬年到億萬年不等。四紀冰川是離人類最近的時期,距今約200~300萬年前,結束於1~2萬年。在第四次冰川時期,地球氣溫大幅度變冷,形成大了規模的冰川層面,厚度甚至達到1000米以上,30%以上的陸地都呈現出了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奇特景象。與此同時,海平面大幅下降,大量的冰被滯於大陸。當冰川過後,地球氣候慢慢回暖,留下了大量的冰川遺蹟,太白山冰川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來到了“3511”,頓然有一種“天如圓盤,舉物可攀”的騰空感。舉目遠眺,遠處山峰孤傲,突兀陡峭,亂石縱橫,又給人一種荒涼悲愴的視覺感。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3511”開始,一條彎彎曲曲時起時伏的石徑小道,猶如天路,沿著山脊坡梁由近而遠,蜿蜒而去,通向山與天的盡頭。有人說從“3511”到秦嶺天池有10多公里,也有說有20多公里,還有說有30多公里,總之這是一條蜿蜒於冰川亂石之間,充滿了崎嶇與坎坷的天路。加之空氣稀薄和高原反應,即使身體健壯的年輕人,最終到達也需要4~5個小時。如果當天打個來回,至少也需要8~9個小時,大多數攀登者都會用兩天時間來完成。因此,在一些外地人眼中,到了“3511”就算是登上了太白山,可在寶雞人眼中,“3511”才是攀登太白山及其天池新的起點。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離開“3511”走過一段V字型石徑小道,蹣跚登上的第一個山峰叫文公嶺,因自古以來這裡有座小文公廟而得名。站在文公嶺上居高臨下,如臨天際,即使是在酷暑炎熱時節,也會領略到“朝辭盛夏酷暑天,夜宿嚴冬伴雪眠”的意境。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從文公嶺轉過一道數百米長的亂石坡,輾轉到了一處歇腳涼亭。倏忽眼前一亮,正前方迎面一座山峰,如蓮花盛開,突兀峭立,峰峰如錐,冷峻孤傲,高聳入雲,那便是聞名於世的太白山主峰了。如果當看到它就以為不遠了,那便是大錯特錯的幻想,正所謂“望山跑死馬”,真正的考驗將是接下的幾個小時的艱苦攀走。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從文公嶺到大文公廟那段曲徑石道,大約3公里,蜿蜒於四紀冰川的亂石叢中,是一段漫長且充滿了曲折的羊腸小道。路面時而慢上,時而平緩,又時而急下,九曲迴腸,崎嶇坎坷,每行進一步都會覺得步履維艱,速度一般不會超過2公里/每小時。行走在這樣的小道上,會使人領略到四紀冰川遺蹟的蒼涼與殘酷,也會使人覺得大自然的奇妙與莫測。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大文公廟是攀登者的歇腳之處和中轉之地。20世紀70年代前這裡曾有一座香火旺盛的大文公廟,如今已經名存實亡,看到的只是幾座簡易的平板房和附近山坡上由攀登者堆起的一座座石頭“尼瑪堆”。平板房外牆上掛著一塊“寶雞市應急救援支隊眉縣大隊”的牌子,是太白山應急救援保護站所在地。大多數攀登者都會選擇這裡停留一晚上,條件非常簡陋,收費又很高,但卻是攀登太白山為數不多的躲雨避風之處。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從大文公廟到大爺海約2公里的盤山小道,是一條千百年來攀登者踩踏出來的又經過人工修整而成的便道,也是到達秦嶺天池最為艱難的一段路。沿路之上,滿目亂石,坑窪不平,嶙峋猙獰,令人舉步維艱,望而生畏。攀登在這樣高海拔的崎嶇小道上,是對攀登者體力和意志的磨練,每挪一步都會氣喘吁吁,“高反”嚴重的還會頭疼惱脹。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當行走4個多小時之後轉過最後一道山樑,終於可以遠遠看到山峰之下有一片窪地,一面鍋狀湖泊在怪石嶙峋、亂雲繚繞之下若隱若現,如陽春白雪,靜靜地仰臥於天際之間——那就是神秘的太白天池了。

經實地測量,從“3511”到秦嶺天池的距離約為9公里。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二)天池之美

當傳說與神秘的秦嶺天池終於呈現在眼前時,會使人倏然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幻覺:在這亂石縱橫,尖峰林立,被四紀冰川亂石重重包圍的巔峰之上,怎麼會有如此充盈且水質純淨的湖泊呢?

當來到了天池面前,當近距離地欣賞觀看,並用手捧起冰冷清澈的湖水時,才終於明白這不是幻覺。再看那天池,形如鍋狀,直徑約有50多米,水質碧綠清澈,湖心深不可測。若不是親眼所見,怎麼也想象不出,大自然竟如此鬼斧神工,造就出如此惟妙惟肖的傑作,令人匪夷所思歎為觀止!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天池稱之為大爺海,是秦嶺天池中面積最大的一個湖泊,位於海拔3590米的巔峰之上。有科學考證,秦嶺天池發育於六七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期,屬於典型的冰川鬥型湖泊,是我國內地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在大爺海附近的山包後面,還有兩座較小的天池,稱之為“二爺海”“三爺海”,與大爺海一樣,同屬於四紀冰川鬥型湖泊,同樣水質清澈,同樣光彩奪目。據說像這樣的湖泊,在太白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上還有好幾座,呈串珠狀排列於拔仙台南北,彼此相依,珠連壁合,構成了太白山最為壯美的自然景觀。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太白山主峰的最高點在拔仙台,稱之為拔仙絕頂,海拔3767.2米,三面陡峭,凌空入雲,被稱之為四紀冰川遺蹟最典型的角峰。拔仙台上有封神臺、雷神殿等遺蹟,相傳是姜子牙斬將封神的地方。站在拔仙台上,如登峰造極,可早觀日出,晚看夕陽,如臨天境。可由於氣候變化無常,能看到日出日落的機會非常之小。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在太白山主峰方圓數十公里四紀冰川上,除了天池之外,最多的就是那些鋪天蓋地、千姿百態的冰川怪石,如飛來神工,給太白山獨特的地理風貌又增添了奇異的色彩。這些飽經數十萬、數百萬甚至數億萬年風霜雨雪侵蝕與洗禮的石塊,或大或小或圓或方,造型嶙峋,鬼斧神工,表面結滿了斑斑苔蘚,飽經了歲月的風雨與滄桑。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生長在太白山3500米以上的高山植物,被稱之為高山灌叢草甸,看上去其貌不揚,瘦弱纖小,緊伏著地面或石縫生存著,但它們卻是世界上最極具生命力的物種。尤其是那些在夏日裡盛開的各色小花,五顏六色,爭相鬥豔,更是世界上最美麗最具有生命力的花朵。有資料顯示,太白山3500米上的高山植物有1000多種,還有許多珍禽異獸,與秦嶺天池以及那些千奇百怪的冰川奇石,共同構成了太白山高山氣候和奇特地質的壯美景觀。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三)天池之謎

秦嶺天池是一塊充滿了神奇色彩的聖湖,留下了許多難解的萬古之謎。它的神奇在於,周圍被四紀冰川奇石團團包圍,終年寒風獵獵,嶙峋冷酷,氣候乾裂,地表之上幾乎沒有其它茂盛植物的存在,即使在盛夏時節也只生長著一些稀稀落落的苔蘚植被。然而湖中卻終年水量充裕,汩汩外溢,清澈如鏡。這水是從哪來?深度是多少?地質結構又是如何?至今也沒有明確的答案,留下了一串串萬古之謎。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有人說站到大爺海旁高聲一喊,頃刻間便會大雨如注,實際上並非這麼靈驗。大爺海區域氣候變化無常,時而陰雲密佈,時而豔陽高照,又時而電閃雷鳴暴雨磅礴……從氣象科學角度講,這是由太白山高山氣候特徵所決定的。或許碰巧遇上,高呼一聲,還真得會大雨如注,讓人領略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的奇特景觀。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秦嶺天池在帶給人們更多的視覺之美以及神奇傳說同時,還會讓人產生一些撲朔迷離的幻想。

自古以來在寶雞乃至國內坊間流傳著許多關於秦嶺天池神秘的傳說。有說大爺海是王母娘娘的洗腳盆,二爺海和三爺海是她的梳妝鏡;有說秦嶺天池是海眼,可直通到遠方的某一湖泊;還有說有人把一根木頭放進了大爺海,結果從東海里冒了來等等。諸多的傳說,把秦嶺天池描繪得神秘莫測,披上了一層層神秘的面紗。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秦嶺天池的神奇還在於它水質的清澈與碧綠。放眼看去,整個湖面風吹漣漪,一塵不染,水深之處碧綠泛藍,水淺之處清潔如鏡,與周圍冷酷的地理環境極不協調。尤為神奇的是,天池附近生存著一種鳥兒,名曰白頂溪鴝,坊間稱為“淨池神鳥”“淨水童子”,是一種專門以捕食湖中浮游生物或雜草為生的小鳥。只要天池裡飛來一點雜物,鳥兒就會頃刻飛來銜走。人們都說,正是因為了這種神鳥的守護,秦嶺天池才如陽春白雪,身處劣境而不染,地處高山而不沽,始終保持著億萬年來的純潔與美麗。這個說法儘管缺乏科學依據,但以訛傳訛,“淨水童子”也就成了太白山上的神鳥和天池的守護神,備受人們敬仰。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太白山還曾經是一座融合了道、佛、儒一體的宗教名山。自古以來,從入山口到大爺海、拔仙台,幾乎每隔幾公里就有一座廟宇,從而形成了太白山獨特的人文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隨著歲月的交替,這座宗教名山早已被歷史的長河所沖淡,那些曾經輝煌的廟宇也大多不復存在。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當一路攀登到大爺海,所看到也只是一些名存實亡的地理名詞,如文公嶺、文公廟、三宮殿等等。其中三宮殿曾是坐落於大爺海邊上一座香火旺盛的山廟,如今能看到的也僅一座被火燒掉的遺址,留下的也僅是一堆尚未被燒化掉的鐵瓦。這些鐵瓦被朝聖者整齊地碼在一堆,像一個個忠誠的守護神,巍然屹立在大爺海之邊,成為這座宗教名山曾經歲月的見證者。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秦嶺天池的萬古之謎也曾引來許多探險者的獵奇。據說從上世紀50年到本世紀初,曾經有許多中外探險家們對秦嶺天池進行過考察,但都無果而返。如今眉縣坊間傳說最多的是在20世紀70年代,曾有4個蘇聯探險家攀登到了大爺海。在進行探測時,下去了3個人,都用鋼絲繩保護著,結果3個都沒上來,鋼絲繩卻斷了。這件事被傳的紛紛揚揚,神呼其神,更增添了秦嶺天池的神秘與莫測。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最可靠的說法是,2004年5月,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曾出資30萬元,邀請海軍海鷹潛水隊5名成員對大爺海進行過探秘。但這次探秘據說因為湖中心位置有強大的引力而無法操作,僅用儀器對湖進行了探測,探測的結果是湖中心深度為27米。據說這是迄今為止得到的大爺海深度的唯一科學依據。

巍巍秦嶺主峰上的天池,奇異而又壯美,只留下瞭解不開的萬古之謎

歲月滄桑,日月輪迴。伴隨四紀冰川一路走來的秦嶺天池,在歷經了數萬年風雨飄搖,天地交替,依然光彩照人,煥發著勃勃生機。那謎一樣的傳說,謎一樣的倩影,謎一樣的神奇,成為無數人嚮往的聖湖。

美哉,秦嶺天池!

壯哉,太白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