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为“匹诺曹”,打骂无效反而起反效果,父母该如何改变?

对于说谎这件事情,有时候它未必是件坏事,因为善意的谎言往往能够帮助到别人。但这不代表一个人就可以随意撒谎,撒谎的代价往往是很高的。

特别是小孩子,小孩子对于利弊是很难权衡的,他们往往会更在意短时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利益。

撒谎买书,却用来买玩具,成瘾难以改正

还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年年,每天的心思都不在学习上,而是想着要买机器人。年年的父母开了一间早餐店,每天天未亮就出门准备买早餐了,根本没时间照顾年年。有一天年年的父母准备出门,这时年年忍不住说了一句:“妈,学校说要我们去买辅导书,最近的功课有点难,我想周末和同学一起去买。”年年的妈妈没有过多的去想,把钱给了年年就出门了。

孩子成为“匹诺曹”,打骂无效反而起反效果,父母该如何改变?


其实年年的打算就是用这些钱存着来买玩具,尝到了甜头的年年,忍不住隔了一段时间又骗妈妈。后来年年觉得间隔的时间太长了,又把时间缩短。这时他妈妈才反应过来,要年年把辅导书都拿回家来看看,年年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最后年年的妈妈才得知孩子一本书都没有买,全用来买玩具了。

可此时发现已经有点晚了,年年撒谎成瘾,平时在家总是说着各种谎话。如果想要纠正年年说谎的习惯,可能我们要先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都有什么。在西方的寓言故事中,有一个故事叫《木偶奇遇记》,故事中的男主是个木偶叫匹诺曹,他也是一个非常顽皮的孩子,只要一说谎,他的鼻子就变长。

孩子成为“匹诺曹”,打骂无效反而起反效果,父母该如何改变?


年年就像匹诺曹一样,也是一个喜欢说谎的孩子,那为什么孩子会成为“匹诺曹”?

1、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

孩子撒谎,有时候原因并不复杂,因为小孩撒谎的目的往往很单纯。心理学家李康做过一个实验,他在把一些孩子放到一个房间,房间里有一张纸牌,和一些糖。他告诉孩子们只要猜中了纸牌后面的数字就可以获得糖。接着他故意离开房间,果不其然,孩子们为了得到糖,纷纷去翻这张牌。

孩子们大多是不懂得撒谎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影响,他们可能只是想要获得想要的东西,就像年年只是想买玩具。

孩子成为“匹诺曹”,打骂无效反而起反效果,父母该如何改变?


2、父母的要求过高

许多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成绩要求非常高,可孩子毕竟不是学习的机器人,他们有时候情绪会比较低落,状态不好,这个时候考试成绩就会差。父母的要求过高,有些孩子担心父母的批评就会想到撒谎,这样一来满足了父母的期待,二来自己也不用挨骂。

3、保护自己的本能

这是孩子的一个本能,就是保护自己。他们对这个世界懂得不多,而且5岁多的孩子,大多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遇到了一些他们认为是“危险”的事情,他们就会想办法摆脱,比如说谎。

孩子成为“匹诺曹”,打骂无效反而起反效果,父母该如何改变?


经常说谎对孩子的危害

1、变得虚伪

爱说谎的孩子,他们会变得特别的不诚实。整个人都会变得很虚伪,比如和朋友聊天,喜欢说谎的孩子,他们可能会炫耀自己的家庭,不愿意说实话。

2、承担不了责任

爱说谎的孩子,总是会把责任推卸给别人,自己不愿意承担责任。遇到错事了,第一反应就是把问题推给别人,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变得没有办法承担任何的事情。

孩子成为“匹诺曹”,打骂无效反而起反效果,父母该如何改变?


发现孩子说谎,父母该如何改变孩子?

1、把沟通放在首位

对于孩子说谎这件事情,父母要做的是正确的沟通,寻找说谎的原因,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很严重的问题,父母也不用过于着急,只要提醒孩子要注意就行了。其次在平时,要多普及一些说谎的坏处给孩子,告诉孩子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这样才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

孩子成为“匹诺曹”,打骂无效反而起反效果,父母该如何改变?


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孩子爱说谎,很有可能是因为父母疏于教育和关心。因为如果父母是经常关心孩子的,那么孩子也不可能一直说谎,可能说一两次就被发现了。

所以这里就需要父母重新审视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是否真的有做到关心孩子,每天都有和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有效帮助孩子改正说谎的坏习惯。

3、做一个好榜样

有些家长,平时也是喜欢撒谎的,可能家里来了客人,一聊天嘴里全是谎话,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可能一两次就学会了撒谎。

孩子撒谎了,父母也应该第一时间检讨自己。孩子出现问题了,父母多少都有责任,但是父母也不用担心,只要和孩子一起好好的努力,就都能把这些问题解决。

孩子成为“匹诺曹”,打骂无效反而起反效果,父母该如何改变?


育儿难题找熊妈,家庭教育从小做起,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萌娃很熊,帮你解决育儿大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