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自己护卫着14亿国人,可是大家又怎会忘记,她已是古稀之年

“最想对母亲说什么?”

“就是平安,希望她在那边能够安全,能够好好的。”

她用自己护卫着14亿国人,可是大家又怎会忘记,她已是古稀之年


刚刚刷到一段视频,是记者采访李兰娟院士儿子的一段视频,看着视频里数度哽咽的七尺男儿,瞬间感动到流泪,对于大家来说,李兰娟院士是巾帼英雄,是国之脊梁,可对于她的儿子来说,她就只是一个垂垂老矣的母亲!

可就是这样一个她,却在每一次疫情到来时,这个看起来柔弱的女院士,都是用无畏的心态,大刀阔斧地砍向病毒,手段尽显铁血战士的魄力。

2003年4月,记得那会自己还是一个大学生,那个时候没有手机,也基本不允许随便出校门,所以疫情的消息不像现在了解得这么直观。

她用自己护卫着14亿国人,可是大家又怎会忘记,她已是古稀之年


但是,当时还是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的李兰娟院士,接到浙江有三例疑似非典病人的时候,直接大刀阔斧的三板斧却让人记忆深刻:

2、调查并找到所有与患者有过接触的人并予以隔离;

3、研究人员连夜采样,对SARS进行深入的细菌分析和研究。

事实证明,这三板斧动静不小,给李兰娟院士砸出不少的压力和非议,可是尽管面对艰难,她仍然给人民,给国家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她用自己护卫着14亿国人,可是大家又怎会忘记,她已是古稀之年


直到2003年7月,疫情基本结束,浙江依然只有三例确诊,再无感染。

时隔17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李兰娟院士已是72岁的高龄,在1月22日,她不但主动请缨带队支援武汉,更是首次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地“封城”管理。

“敢为天下先”

每次疫情到来的时候,李院士都有一种只要能够控制病毒就“敢为天下先”的劲头!

继钟南山院士说:

“我总的看法,就是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

但18日傍晚,83岁的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后。

她用自己护卫着14亿国人,可是大家又怎会忘记,她已是古稀之年


72岁的李兰娟院士坐着绿皮火车毅然决然选择逆行,她说:

“国家的大事,自己义不容辞。”

“我相信一定能把这场战役打胜!”

虽然李兰娟院士每天只能休息三个小时,但是面对疫情她还是目光如炬,坚定如初。她用自己垂垂老矣的脊梁护着身后的14亿国人,她铿锵有力的话语如同“定心丸”,给了大家安稳和可靠。

可此时大家千言万语只有一句哽咽:

“李老,您保重!”

翻看了李老的资料之后,写到这里,眼泪忍不住就流了下来,作为而立之年的大家,都会在熬几个夜后说:

“好累啊!撑不住了,得休息…”

可是,去武汉半个月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就只睡三个小时,半夜还在讨论病情,只是为了抓住分分秒秒和病毒赛跑,抢救每一个生命,又要控制疫情不再蔓延多一人。

她用自己护卫着14亿国人,可是大家又怎会忘记,她已是古稀之年


她已经72岁了!可从她身上,分明感觉到了唐代王昌龄《从军行》诗之四中的壮志豪气: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概意思就是:虽然在莽莽沙漠里已经身经百战,连铠甲都磨穿了,但若不彻底打垮敌人,决不返回。

而李兰娟院士说:

“这一次,我来当一个医生。”

“国家需要我待多久,我就会待多久。”

“这场战役不成功,我们就不撤兵!”

她用72岁的身躯给大家展示了一种若不彻底打败病毒,绝不返回的巾帼豪气。

她用自己护卫着14亿国人,可是大家又怎会忘记,她已是古稀之年


很多人觉得在一个和平年代,因为没有现实中的英雄,无法给孩子更直观的教育。而如今像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还有等等在一线舍身忘死的他们,不就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用自己巨大的“能量场”感动所有人的英雄吗?

孩子不能一生都能活在羽翼之下,未来他也会是自己的英雄,大家的英雄,时代的英雄,所以现实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因疫情的原因而造就的居家生活里,孩子不应该只有学习,玩乐和动画片,他应该明白隔离之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他应该明白人生一世,会经历很多事情,好的事情和不好的事情都会有。每个人能做的唯有面对和解决。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谨以此文致敬抗疫一线的勇士们!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她用自己护卫着14亿国人,可是大家又怎会忘记,她已是古稀之年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点儿妈妈,是一个二胎妈妈,左手育娃,右手执笔。用学习和思考的态度,努力走在做一个好妈妈的路上,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