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灞水源头香菇扶贫促发展 产业撑起致富梦

三月的灞源镇,春光明媚。在这个特殊的春天,该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产业复工复产,整个区域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春季一年端,农耕早盘算。”早春的灞源镇,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车驰在通往香菇基地的公路上,春风拂来,清新自然。迥异于脑海里原本构想的“小打小闹”,眼前是一个规整的现代化农业基地,一座座标准化出菇大棚紧密整齐地镶在道路两侧的土地上。

蓝田县灞水源头香菇扶贫促发展 产业撑起致富梦

处处能感受到香菇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耳闻目睹的景象无不令人振奋。

蓝田县灞水源头香菇扶贫促发展 产业撑起致富梦

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今年2月28日正式复工,目前主要用工都是当地贫困户和留守劳动力,每天有80余人在做工,主要开展大棚内排水沟建设、菌棒架焊接等工作。他们现在每天上下班在门口都要扫码,需要测量体温,作记录,所有的来访人员都需要扫码登记。基地还派专人每天对施工现场进行消杀,上、下午各一次,并要求工人少聚集,吃饭都要错开时间。疫情防控期间,基地在按计划抓工期保进度的同时也在认真抓好疫情防控,确保安全生产。

蓝田县灞水源头香菇扶贫促发展 产业撑起致富梦

已建好的香菇大棚内,整齐划一的架子上分层躺着一个个长约半米的香菇菌棒,工作人员将菌棒进行翻转、注水,大家动作娴熟,各环节有条不紊。

据悉,灞源镇香菇产业从2019年七月份开始,投资1100万元,在全镇11个村建设出菇大棚158个,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支部+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脱贫。产业园在用工方面,优先考虑和使用该镇贫困户的劳动力,增加务工收入,按照扶贫资金投入总量,正常经营情况下每年按照6%至10%提取分红基金用于贫困户分红。

蓝田县灞水源头香菇扶贫促发展 产业撑起致富梦

该项目全面投产后,可示范带动全镇130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稳定脱贫标准。

除了灞源镇政府投资建设的158个香菇大棚外,县农业局也在灞源镇实施山区食用菌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550万元,总规划面积约2854亩,一期建设食用菌产业园生产加工示范园,总占地约为700亩,其中出菇棚占地约260亩,建设食用菌大棚共200多个,其中示范棚22个,普通棚180多个,年可实现产值约5000多万元,利润约500万元。

“小小食用菌致富大产业”。疫情防控期间,随着各项工程项目逐步复工复产,灞源镇食用菌种植基地建设正紧跟全县脱贫和发展的步伐,以产业带发展,促就业稳增收,给贫困群众带来新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