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50岁以后,自己留多少养老钱最合适?

泰山菁秋庄园


楼主您好,人过了50岁以后,自己留多少钱的养老钱最合适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为什么讲呢?有些人他月光族也可以生活的很好,但是我们要保证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月光族是没有问题,但是你要有稳定的收入,你要不能够出现负债的问题,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对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基本上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只不过就是自己确实存不下钱。

那么存不下钱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不能够抵御一定的风险,什么样的风险呢?比如说你看病就医,那么在看病就医的过程中,可能会花费高额的医疗费,但是由于你没有存款,可能就无法支付这样高额的医疗费,所以说是不能够抵御这样的一种风险的,当然我们作为退休老人来讲,为自己存点钱,在看病就医期间能够拿出这样的一笔钱来,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所以说我认为5岁以后作为女性可以退休,但是作为男性还不能够直接来办理退休,所以说至少作为50岁的男性来讲,他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单位当中的实际收入还是要超过退休以后退休金的收入,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想办法让自己每个月多多少少能存下一笔钱来,哪怕至少每个月存1000块钱,那么一年也是1万20年下来也能存个12万,当然我这只是举个例子,具体存多少钱,还是要看你的实际收入来决定。


社保小达人


50岁呢,其实并不算老。但是可以想养老的问题,人都有老的那一天,一般人认为我们应该尽早的去存养老的钱,也必须要存养老的钱。

据报道我国早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我们面临着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局面,严重影响着我国老年群体的经济保障。在《2017年养老金融报告》的数据显示超过六成居民认为应该在40岁之前就开始购买养老保险或进行其他他储蓄其中,24%的居民认为应该在30岁之前就开始做好养老的准备了。



那么,存多少钱够养老呢?

一般来说,养老金的多少是一个人对未来养老的整体判断,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有2/3的调查对象养老金储备一般在50万以内,有1/3的对象,养老金在50万以上。其实从现在的消费水平来看,整个养老期间的费用应该在100万以上。



养老还有一种方式是以房养老。

根据45483份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其中72.3%的调查对象拥有1套或1套以上的房产,这个数据超过了美国、日本、德国等许多发达国家。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房产拥有情况来看,超过八成的50岁及以上人群拥有房产,其中60岁及以上人群中83.5%的拥有房产,50.4%的拥有1套房产,33%的拥有2套以上房产。表明目前我国老年群体的房产拥有率相对较高。



另外还可以进行养老投资选择养老保险产品,

数据显示,调查对象养老投资偏好最大的是银行存款或银行理财,占比30.2%,其次是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占20.5%,购买股票或者基金以及购买房产则分别占13.2%和10.0%。

我认为人在退休之后,如果正常参保基本养老保险,那么都可以获得一份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自己养老,最主要的一个收入来源是来源于我们基本养老金的待遇。那么也就是说你只要是能够拥有一份基本养老金的待遇,即便自己没有任何存款,对于自身来讲也是可以保障今后晚年的退休生活的。


不爱说话的喜哥


人到50岁不算老,还能干10年,等60岁时,个人有10万元存款就够了。岁数越大花钱越少了。


春雷一锅出


没有任何一种养老规划的方式是百分之百完美的,但是如果投资者能更早的考虑养老规划、更早的采取行动,养老问题也就能更早的得到解决。

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近期针对国内养老市场进行调研,结果显示,2/3的受访者希望在60岁之前退休,但69%的受访者进行养老资产的储备不超过5年,有些甚至完全没有开始,仅有15%的人制订了详细全面的养老规划。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在人生理财规划中,许多人重视子女的教育规划、3-5年内的短期理财目标规划,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养老规划,这个现象值得警惕。其实,及早进行养老规划,补充和建立私人养老机制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

按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通行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7%,就可视为该国已进入老龄社会,目前,有媒体报道披露:"中国60岁以上人群比例已达到11.12%,2001年65岁以上人群比例就已达到7%,中国现阶段的老龄人口达1.32亿,占实际老龄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占亚洲老龄人口的二分之一,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事实上,迈入老龄化的国家就意味着老人整体数量在不停的增加,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广覆盖、低保障,而且覆盖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因此,仅靠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很难满足国民越来越多的养老需求,甚至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专业数据统计显示,30年后,社会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在职收入)将达到30%-40%,而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社会养老金替代率需要达到70%以上。因此,除了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的养老金以外,还存在至少40%的养老金缺口,建立完善的养老机制迫在眉睫。在此,我们不对到底需要多少钱完成养老需求进行探讨,因为养老的方式因人而异,我们只是希望讨论一下有哪些养老方式值得去准备,比如是参加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是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是投资金融资产还是投资固定资产等等。

投资者该如何建立有效的个人养老机制?笔者认为除了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和购买一些商业保险以外,下述两种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投资者可以建立稳健型投资组合,将资产的一部分投入到养老规划中,比如采取组合式基金定投计划。投资者可以用10-30年的时间定期将资金投入到基金中,通过长期投资,分享资本市场和时间复利的收益。而在退休后30年左右的养老生活中,可以定期定额提取资金作为养老金,这种蓄水池的投资方式是应对养老问题的有效工具。与此同时,在资产配置上,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增加不动产和黄金实物的投入等,来有效分散投资风险。

二是可以建立保守型投资组合--储蓄。一般而言,大多数人的储蓄高峰在30-50岁之间,投资者如果在这段时间具有稳定充裕的现金流,那么最保险的储蓄方式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养老目标,完成养老规划。但是,由于储蓄利率很难战胜通货膨胀率,所以储蓄也面临购买力下降的风险。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养老规划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但是对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准备缺乏信心和了解,对此的建议是需要提高自身的理财能力和自我的理财知识,同时针对养老问题需设立一个长期的理财投资规划,并坚持执行。诚然:没有任何一种养老规划的方式是百分之百完美的,但是如果投资者能更早的考虑养老规划、更早的采取行动,养老问题也就能更早的得到解决。

未雨绸缪先打算 算一算我们到底需要多少养老金

编辑本段

在上一期的理财周报,养老退休规划专家帮王思窈计算出了她退休后可以领取到的养老金。

她的养老金替代率在12.5%-46.9%之间,而理想的养老金替代率是80%,离优质的养老生活还相差甚远。王思窈觉得,单单靠社保,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理想的养老生活不过是海市蜃楼,自己应该未雨绸缪为以后做打算了。

大量实践和研究成果表明,养老金替代率保持在70%至80%之间的水平是比较合适的,这样就可以保证退休前富足的生活质量,退休后还能维持不变,乃至要求更高标准的生活,一定是离不开足够多的养老金了!

还是让数据来说话吧,看看我们到底需要多少养老金、缺口有多大?

普通白领:养老金缺口最高可达218万

王思窈2003年开始工作,当时25岁,月工资2000元,社会平均工资1727元,按照8%每年递增,而社会平均工资按5%递增,并且它们每年增速减缓。按照这样的模型,假设预期寿命80岁,目标养老替代率70%,下面从不同的退休年龄、社保缴费年限,来看看思窈到底需要多大比例的工资收入来进行投资理财,才能满足养老金的缺口。

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串惊人的数据,不同情况下,思窈的养老金总额缺口竟然从75万到218万之多。如果活得更久或者提前退休,那么需要的养老金恐怕会是一个可怕的"天文数字"。

从表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定期投资额度的工资占比从3.7%到56.5%,差别竟然是如此之多!

若思窈在60岁退休,同样筹备150万的养老金,8%的年化收益率。25岁就开始投资理财的话,只需提拨工资收入的11.1%;等到45岁才开始准备的话,则需要提拨33.9%,而且投入本金相比多达195.1%,几乎多了一倍!同时,年纪越大,投资组合越趋于保守,要达成8%年收益都恐怕成为问题了。

具体计算方法

编辑本段

职工退休养老金领取公式为

(以制度规定的新人为例):

社保退休养老金=(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 [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 + 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高薪白领:养老金缺口超350万

对于思窈这样的普通白领,情况这么不妙,那么,高薪的白领是否就会好点呢?我们来看看,相当于思窈两倍工资的白领,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从表中可以发现,恰恰相反,收入起点高的人的退休金缺口反而上升,两倍工资收入4000元/月,起点30年缴费60岁退休的养老金缺口竟然超过310万;若缴费25年,则缺口高达358.7万元以上。同样的5%平均收益率,投入额的工资占比反而上升2.2%或者3%,投入的本金比高达2.25倍多!

女性补充养老压力更大

其实,女性的退休压力更大,形势更加严峻。女性的退休年龄普遍提早,养老储备期一般比男性少5年以上,但预期寿命却要比男性平均高出3岁左右,也就是说,女性的平均退休岁月要比男性多出8年以上。我们以预期寿命85岁计算,像王思窈,社保缴费15年,55岁退休,要实现富足养老,至少需要补充养老金261万多元!而男性60岁退休,寿命80岁,则只需要181万多元,少将近1/3之多。

无准备却想提前退休 如何为自己的养老钱买单

绝大多数受访者希望能比较早的退休,他们也知道该为此早作准备。但是在本属于为将来养老囤积"储备"的"黄金时间段"里,他们却漫无目标,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和之前几年相比,人们对自己养老问题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是与此同时,人们也需要开始为自己的养老生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到2025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15%,其比重将超过14岁以下少儿人口的比重。 中国正面临"未富先老"的尴尬局面。

为了解目前人们对待自身养老问题的最新看法,以及对于保险年金产品的认识程度,通过大范围的认真调研,信诚人寿联合《第一财经日报》于近日发布了《2009年国内居民养老计划调查报告》。本次调查以《第一财经日报》读者反馈、信诚人寿公司网站在线问卷填写,及信诚人寿营销员向现有客户发放问卷等形式进行,因而受访者在接受调查时,已表明对养老和退休问题感兴趣的意愿。

整个调查活动持续进行了1个多月,共收回有效问卷1.6万份。从被调查人所处地域来看,已经覆盖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主要经济区,以及华中、西南、东北等几大主要大中型城市。发起该调查的机构双方表示,这次活动旨在了解国内居民在养老理财规划上的真实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针对人们目前普遍为自己退休后的生活缺少打算这一客观实际,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专业意见。

"退休"不再是老年人专属话题

编辑本段

海外权威机构此前曾预计在2050年,中国的老年赡养比率(退休人口与每100名劳动人口的比率)将由2005年的11上升至39。尽管数值仍低于西欧国家(比率为53),但是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却是史无前例。也就是说,中国在经历一代人后,便会成为人口老龄化的国家。

在这次调查中,多数受访者对"老龄化社会"这一名词已经不再陌生。与此同时,调查还发现对"退休养老"这一话题的关注,并不仅仅只局限于临近退休或者已退休的人士:在此次调查中,对"养老退休"话题有兴趣的受访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左右,比例占到了65%;其中,在31~40岁、41~50岁、51~60岁及61岁以上这几个年龄段中,20~30岁和31~40岁的被调查人群占比最高,分别达到了31.44%和33.51%,结果出乎意料。

由此可以看出,事实上,对未来"退休养老"的担忧已经趋于年轻化。我们认为,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30岁左右的人士,开始要承受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即使了解老龄社会的种种隐忧,却往往无暇为自己规划养老。那么在这种状况下,对退休问题产生焦虑也是非常正常的。在受访者中,有超过51%的人是三口之家中的成员,由此也印证了,作为"三口之家"成员之一,受访者可能正处于"421"的家庭模式,将来更可能成为空巢家庭,因此他们会更加担心自己退休后的生活。

另外,调查中还发现一个现象,即女性的受访者与男性对退休话题的关注程度相仿,女性占比为44%,男性为56%。这也说明了,随着当今女性的独立思想和能力不断加强,以及社会角色不断改变,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和危机意识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无准备却想提前退休

编辑本段

虽然,按照我国目前实行法律规定: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岁退休;在企业工作的男性60岁退休,女性50岁。而且大多数人也默认了这一退休的年龄。但是在这次调查中也发现,有近23%的受访者希望能在50岁之前退休,只有少于1%的受访者希望在65岁时还在工作。这反映出"提前退休,享受养老生活",是许多人目前辛勤工作的终极目标。

同时,也有27%的人认为"应该在31~40岁之前"开始为退休生活作准备,因为他们明白,要早退休的话,就自然要早作准备。可惜尽管如此,但真正能够付诸行动的人却不多。调查数据还显示,超过67%的受访者表示,"考虑过,但还没有作准备"和"完全没有考虑过作什么准备"。更有超过43%的受访者表示并不清楚"目前的准备是否可以解决退休生活的需要"。有26%左右的受访者认为,目前所准备的只够将来退休生活需要的20%。另外,有超过64%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没有购买过任何可以为退休生活作准备的保险产品。

总而言之,绝大多数受访者希望能比较早的退休,他们也知道该为此早作准备。但是在本属于为将来养老囤积"储备"的"黄金时间段"里,他们却漫无目标,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较低收入者更关心退休问题

编辑本段

由于该调查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各地经济发达程度不一,因而被调查人的月家庭收入情况差别较大。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家庭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人群占了绝大多数比例,达到了57%;家庭月收入在6001~15000元的受访者占比为24%;而家庭月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只占到了1.5%,并且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和东部沿海城市。

由此,我们认为,相对收入偏低的人群更关心自己的养老和退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目前对政府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比较大的依赖性,在受访者当中,有超过75%的人认为自己的养老和退休将会依靠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个人储蓄和个人投资积累这三项来完成。但正是因为对社会保障体系过于依赖,对于社会基础保障与实际所需之间的缺口缺少了解,也不清楚弥补的方法,因而使得这部分群体对退休后的生活更加缺乏自信。

希望小投入能换取大回报

编辑本段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诸多改变,也造成了各类重大疾病的高发生率,由此相关的公众关注度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另外通货膨胀率的高涨,使得钱开始变得不值钱了,原本为退休所准备的,那笔不算太多的资金安全性也让不少人会感到比较担忧。在调查中,有47%的受访者就表达了上述观点,他们认为退休后的生活面临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日常生活开销或者是投资失败,而是医疗费用的开支和通货膨胀。

在此基础上,有44%的受访者认为,"每个月家庭需要获得4001~8000元的退休金",才能保证目前的生活水平。但是被问到"如果可以,您愿意每个月花费多少用于购买您和您配偶(若有)的退休养老保险和健康医疗保险"时,有超过50%的受访者选择的数字是500元以下。浅而易见,这样的投入远远不足以达到他们之前所希望的那种生活水平。

不过与此同时,有超过71%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在仔细了解后,通过购买保险公司的年金产品来规划自己退休后的财务生活。但是也有将近48%的受访者表示,会将"产品的回报表现情况放在购买产品理由的第一位",这比"将保障范围的覆盖面放在第一位"的比例高出了25%以上。

多对矛盾制约养老目标的实现

编辑本段

综上所言,通过这次调查,我们认为,目前国内居民对养老规划的重要性已经基本形成了共识,也已经意识到需要为自己的养老规划作更多的准备。然而在实际过程中,仅有少数人真正着手准备。从结果来看,多数国内居民在养老方面过多地依赖政府的保障基础,对养老问题的准备比较被动和消极。不少受访者会在临近退休前才开始落实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准备资金。

另外,在这次调查中,调查还发现了国内居民在对待养老问题上存在多组矛盾。首先,在投资方式选择方面,多数受访者一方面表示,应当选择低风险的金融产品,但是在另一方面又看重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也就也是说,多数受访者都希望能以通过购买低风险产品,来实现高收益;其次,不少受访者愿意从现在开始就为养老作准备,但是他们每个月只愿意支出很少的钱,即使有比较长时间的积累,也没办法达到他们所预期的那种舒适、安逸的退休后的生活。这些持续的矛盾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国内居民提前进行养老准备的时间。

因此,信诚人寿有关负责人表示,"一个安全有保障的养老生活需要早期和妥善、周全的规划。即使不少人以为已经拥有了自己制定的计划,但是依据实际现状和调查的经验来看,这些计划往往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而这些不足之处会直接对养老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产生决定作用。调查认为,规划退休生活,需要尽早进行,并且坚持理性和长期的投资理念,同时还可以从保险公司等专业机构中寻找到切实的帮助。"

养老规划放在第一位 教你如何赚出"提前退休"钱

"提前退休?"面对繁重的工作,不少高薪族似乎总在嘴边上挂着一句话"再过几年,我就不干了";与他们相反的是,也有一部分人不得不提前退休。

他们所要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养老问题,这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究竟要有多少钱才能提前退休?只要您有足够的能力,对将来有理性的规划,都可以从既定的工作轨迹中抽离,做个快乐而充实的"退休者"。

个案资料

编辑本段

●基本状况:于小姐,35岁,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丈夫秦先生,在一家外企从事销售工作,小女上小学5年级。

●财务状况:1、秦先生月入9000元,年底有红包2万元左右。于小姐月收入6000元,三口人月支出8000元;

2、夫妻二人公司均有医保和社保。同时,二人有现金及活期存款50万,国债20万,股票型基金10万。此外,二人自住房屋价值60万元,另有一处房屋位于西岗区,价值30万元,用于出租,月收入800元。一台福特汽车价值10万元。

3、二人无任何商业保险。

●理财目标:秦先生夫妻均决定在45岁时辞职回家,在农村另置备一套房产,过田园生活。同时,二人希望每年拿出2万元用于旅游,不想改变现在的生活质量。

●假设条件:于小姐与秦先生同为35岁,于小姐与秦先生终老年龄80岁

目标分析:

一、养老规划:于小姐夫妇今年35岁,距离退休还有10年时间进行财富的积累,按照现在夫妻收入情况,10年后将积累资金103.6万元。退休后总需求由养老金需求、旅游基金需求两大部分组成,分别是:

养老金需求。按照假设条件夫妻双方退休后余命为35年;退休后每年生活费支出假设为现在的50%(考虑到农村消费水平下降),预计养老金总需求170万元(年支出×50%×35年)。

旅游基金需求。假设夫妻双方每年旅游到70岁,旅游基金总需求50万元(2万元×25年)。

二、子女教育规划:于小姐的女儿现在是小学5年级,7年后上大学。于小姐家庭条件较好,建议于小姐可以将女儿送到国外留学,预计需要学费100万元。

三、保险规划:根据于小姐夫妇45岁退休,80岁终老来计算,夫妻双方保险缺口360万元。

理财建议:

建议于小姐对自己的流动性资产和投资资产进行如下配置:首先降低流动性资产比例,进行中高收益投资;其次,建议出售30万元的投资型房产,进行中高收益投资或在适当时机购买心仪的田园房产,以供养老之需;最后,养老金投资组合应多选用期限较长的投资产品,如:债券型基金,万能型保险等复利计息的投资产品,在适当时机购入高风险的优质股票和偏股型开放式基金,进行组合,投资组合收益率控制在7%左右即可覆盖220万元的养老金缺口,实现完美的晚年生活。

资产配置方案

风险类型 预期收益率 比重 推荐产品

低风险产品 4% 5% 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

中等风险产品 6% 65% 万能型保险、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

高风险产品 10% 30% 优质股票、股票型基金

资产组合收益率 7% 100% -

保险规划。于小姐家庭保险缺口360万元(根据生命价值法计算),其中于小姐缺口130万元占比36%、秦先生缺口230万元占比64%。

保险产品组合

序号 险种 于小姐年保费(元) 保额(万元) 秦先生年保费(元)保额(万元)

1 重大疾病医疗保险 921.6 7.2 1638.4 12.8

2 附加医疗险 576 7.2 1024 12.8

3 人身意外险(死亡+全残) 1080 108 1920 192

4 终身寿险 1512 7.2 2688 12.8

合计 4089.6 129.6 7270.4 230.4

增加保险应对提前退休

在不年轻又不算太老的50岁突然失去稳定的高薪工作,拿到一笔不多不少提前退休补偿,面对这种状况,如何有效利用这笔钱补偿未来减少的收入;又如何调整资产,确保发生变故后人生目标依然顺利实现?

个案资料

邱先生在一家合资企业做了十几年,怎么也没想到会在50岁时受到提前退休的"礼遇"。

50万元的补偿金和60岁时可返还20万元的养老保险,乍一看也许很风光,但仔细一算,个中甘苦自知。他退休前的月收入10000元,十年内即便原地踏步也有120万元的纯工资收入。而考虑通货膨胀以及房价上涨的影响,十年后,50万元的补偿金购买力恐怕已经缩水成了40万元。

于是邱先生动用了全数补偿金50万元加上原有10万元积蓄,一次性付款买了套公寓房,因为地段好、配套设施齐全,很快以每月2,000元的租金签了一年的合同。

50岁当然不至于赋闲在家,凭借技术优势,邱先生很快找到一份兼职工作,月收入3000元左右。如此一来,薪金和租金加起来接近退休前的月收入水平。但目前工作不稳定,出租房又有空置风险,月收入很难稳定在7000元。未来还会面对两大问题:女儿三年后出国,自己和老伴的养老费用。目前,邱先生还有40万元的银行存款,三年后足够供女儿出国留学,但养老就有点捉襟见肘。

如何确保稳定的收入?如何兼顾子女教育和养老?邱先生请理财师为他指点迷津。

理财建议:

养老规划应放在第一位

工资收入方面,虽然目前邱先生能保持3000元月薪,但50岁后生病的概率增大了若干倍,且一旦生病,将没有薪水,不像原先隶属固定单位时还可享受带薪病假等福利,因此首先要增加重大疾病险和住院费用险。

以某保险公司重大疾病险为例。年交保费2430元,累交10年,从保险合同生效之日起至身故,发生保险合同指定重大疾病即可获赔10万元;住院费用险的作用更大,某险种年交保费1,400元,一旦住院最高保额可达1万元。这两者都很好地规避了收入风险。

此外,邱先生已有20万元养老险,保障充足。但妻子缺少相应的保障,48岁的年龄还可以享受相对较低的投保费率,建议为妻子增加一份10年缴的养老险。虽然保险收益率不高于银行利率,但在强制储蓄的同时还带来了一份保障,不一定锦上添花但一定是雪中送炭。

收入保障做足了,养老金的积累自然不在话下。假定目前40万元储蓄全数用于女儿大学教育和出国留学费用,则十年后的养老金就包括20万元的养老险和18万元节余(每月节余1500元)。60岁后,月租金2000元可以应对夫妻俩的月生活开支,38万元的金融资产和60万元的投资用不动产还可以应对房屋空置、重大疾病和大宗开支。

考虑到邱先生面临的养老和子女教育两大目标,都需要十分确保本金的安全,因此在设计投资组合时资金的安全性也是要放在第一位的。结合他的风险承受力以及中国金融投资市场上现有主要金融投资工具的收益和风险特性,理财顾问对40万元的存款作出了如下资产分配建议:银行存款40%±5%,债券20%±5%,基金25%±5%,信托15%±5%。根据历史经验数据,该投资组合的预期平均收益率为5%,预期收益率在2.65%~9.32%的范围内波动。

而且,女儿教育和养老规划的实现点不同,相应的投资策略也不同。为女儿出国准备的40万元,宜做一个以三年为到期点的投资,且投资品种变现性要好,可以选择三年期的信托和银行定期存款。而养老则是一个长期投入分阶段回报的规划,宜做7年或10年以上的基金和债券投资。

养老理财:怎样搭建储蓄保险投资的"黄金三角"

→案例回顾

黄女士2007年从某事业单位退休,退休金每月1200元。

丈夫王先生是某国企高级工程师,退休后被一民企聘用,从事技术顾问工作,月收入约3000元。儿子已经长大成家,经济独立、衣食无忧,且老两口还有一套房屋。但令黄女士心焦的是,一笔约5万元的国债刚刚到期,加上手头现有的闲钱,共计约8万元。放银行吧,利率很低,怕吃亏;继续买国债吧,也得等有好的国债发放出来,所以总觉得理财很单一。

理财目标:

1.能保证老夫妇俩安享晚年,包括能应对重大疾病的风险。

2.还是希望将来能给孩子留下一笔钱,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

→专家理财方案

提供者:民生银行成都分行中国金融理财师付彦

当人们结束繁忙的工作生涯步入美好的夕阳生活时,都希望拥有健康、无忧、富足的晚年,是否能从容应对疾病的发生,是否能给子女留下一份财产......要实现这些目标,从理财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实现一生的收支平衡,搭建一个储蓄、保险、稳定的投资收益所组成的"黄金三角",来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

收入:

黄女士每月收入1200元,丈夫每月收入3000元,年收入共计50400元。

支出分析:

先来看看黄女士夫妇退休后生活的支出方面:1、日常生活费的支出。两人每月使用2000元支付各项生活费用。2、医疗费用支出。暂不考虑住院的大笔开销,仅是平常在疾病预防、治疗方面的费用,保守估计每年花费约在2000元左右。3、提高生活品质的需求,比如旅游、休闲活动等,假设每年约花费在6000元左右。

除去以上支出后,黄女士夫妇每年约可节余20000元左右。

这时,我们就要考虑到黄女士夫妇还有一笔支出虽不确定但很可能是占家庭支出最大比例--重大疾病治疗费用。国家提供的医疗保障能分担部分成本,但如果事先购买针对性强的重大疾病保险、长期护理险等,提高家庭的抗风险能力。

收入分析:

1、退休后,收入来源单一,退休工资的增长不像年轻时事业上升期有很大的涨幅,工资收入基本固定。2、退休后将公积金账户剩余资金一次性领取出来,做为养老金规划的一部分。3、那还有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呢?如果在工作期间单位或个人购买了分红型、养老型等商业保险,将能取得年金收入,做为收入的补充来源。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在退休前就开始着手养老金的储备,在疾病保险、养老保险方面提前投资,那么老年生活的收入来源就不会仅仅靠工资收入,而是由国家和社会共同承担,这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投资风格:要稳健保守

影响投资方案的因素主要有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力和时间期限;制约投资组合目标实现的因素主要是流动性,投资期限和家庭特殊需求等。从人生不同阶段的风险承受能力来看,步入老龄化阶段后经历一项失败的投资后获得弥补损失的时间远远少于年轻人,所以这阶段整体投资规划上要以稳健保守为主。

配置方法:

对于黄女士的80000元流动资金和每年工资收入结余来设计投资方案,建议的配置方法可以由优选基金组合、银行理财产品、国债和保险相结合,它们风险较小,收益稳定,适合退休后的老年朋友理财。其中,优选基金组合可以考虑债券型基金,占总投资资金约15%-25%的比例;银行理财产品可以考虑民生尊享系列产品等短期理财产品,它们流动性较强、收益较稳定,家庭备用金的储备可选择这类产品,而家庭备用金的储备金额约为家庭3-6个月支出,这部分占总投资资金比例约为40%-50%;国债占比约20%-25%;在保险产品选择上,可重点考虑重大疾病、意外伤害等的保障程度,总保费的支出以不超过家庭总收入的10%为宜。

值得注意的是,在养老保险产品的选择上,社保是基础,商业保险是补充,两者结合增强保障能力。有些险种的投保年限能长至65周岁,保费的领取方式也非常灵活,累积未领取完的保险年金或是生故保险金,可做为留给子女的一笔遗产。总之,养老已不是家庭独自承担的责任,老龄化是社会问题,也要由社会共同承担。除了寄希望于国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个人越早规划退休后的生活,退休后就越从容。

中年夫妻养老不愁 "简单"投资年收益8%

凌小青,女37岁,大学本科,福建省酒店管理,身体健康。

老公,企业管理人员,44岁,本科学历,身体健康,夫妻二人有一个两岁的儿子。现金及存款150万,投资类金融资产总额10万,没有负债。有两套住房,一套价值150万元,自住;一套价值18万元,出租。有一辆价值20万元使用三年的家用汽车,凌女士年收入25万元/年,老公年收入15万元,房屋租金收入1万元,日常生活支出10万元,每年的旅游费用1万元。08年前我和老公都是自行缴纳社保、医保。08年之后我还是自行缴纳社保、医保,老公的由企业按每月工资1万元缴纳社保、医保和住房公积金。现在我每月缴纳的金额是700元。儿子出生后为儿子办理了一个平安保险,年缴纳8000元,缴纳20年,每三年可领取红利,但我们不准备领取出来,还是放在里头儿子可以终身享受。>>>进答疑专区让专家为您解答吧!

凌女士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68岁自己有较高的退休金,医保,不需要负担。老公的父亲70岁是退休工人,有自住房,每月的退休金够自己开支,有医保,大项支出需要我负担。婆婆67岁与公公同住,无退休金,无医保,需要全部负责。现有住房是楼中楼但位置离好学校较远,为了儿子的就学,准备近一两年购买一套两房一厅的住房,估计要70万左右,儿子上学后搬到那里去,上学方便,等儿子上中学后再出租或卖出。

现有的存款中90万年收益为8%以上(主要是朋友的集资理财和购买理财产品),10万三年期定期存款,10万货币基金,另有40万准备从朋友公司的入股中取出,希望能够找到有8%的年收益的理财方法。现有10万的金融产品主要是7万上投成长先锋基金,2万兴业社会责任,还有2.5万嘉实海外(已经亏损到只剩下1万多了)。

理财目标:

希望能够调整更合适的资金组合,使所有资产的收益能够达到8%。为自己和老公的养老存够不降低生活水平的现金。还有想为自己和老公购买保险,但金融危机的暴发让我对保险公司都产生的质疑,觉得是不是一定要买保险,如果自己能够更好理财是不是比放在保险公司更保险?

财务分析:目前凌女士的家庭年收入是41万元,年支出10万元,每年的结余是30万元,由于凌女士准备在今年6月份后退休,到时候家庭收入将会锐减,每年的结余就会变成5万元。从凌女士现在的资产结构看,主要是集中在房产和现金资产两个方面,两者相占的比例大约同等,现在的主要目标是能够找到年收益在8%以上的理财方法。我们建议应该继续凌女士的多元化投资策略,兼顾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性、安全性,实现保值增值的预期目标。

通过我们的梳理,以及结合凌女士的实际情况,根据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理财目标先后顺序为:保险规划,养老规划,购房规划,特殊目标管理,资产增值规划。凌女士对于保险的认识比较到位,08年前自己和老公的社保医保都是自己缴纳,08年后老公的上述保险由老公所在的企业按照工资比例缴纳,现在主要是凌女士自己的保险自行缴纳。考虑到凌女士将要退休,收益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集中在老公身上,如果需要买保险的话,应该按照收入比例来分配,也就是说今后家庭保险的主要支出点是老公,这个必须要明确。凌女士打算还想为自己和老公购买保险,这个想法是比较合理的,因为社保和医疗保险主要是基本保险,并不能够对以家庭面临的风险进行充分的覆盖,也就是说总有通过购买适当的商业保险来增加保障,才能做好家庭风险管理。金融危机对以经济的冲击非常巨大,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的保险也以及银行业的运转质量还是很好的,因为我们独特的国情说决定的。今年以来,我国保费收入是呈现增长态势的,这就是我国保险业的现状,所以应该对于保险业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保险只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工具,并不能够保证风险不会发生,所以购买保险需要适当,过多的保费支出只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对于整个家庭的财务安全也是不理的影响。推荐凌女士为老公和自己购买必要的意外险和重大疾病保险,也可以适当的购买养老年金保险,这个需要结合养老规划来确定。整个家庭的年保费支出控制在1.6万元左右。

凌女士决定提前退休,并且将来的生活水平不低于现在,这个目标短时间内看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家庭的收支相抵后还是有结余的,只是结余的数额减少。但是从将来看,这个家庭的不可预期的支出还是很多的,比如说公公的大项支出,婆婆无退休金,无医保,需要全部负责,孩子的教育金的准备,老公的失业风险以及收入减少的风险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凌女士和老公认真仔细思考的潜在不利因素。凌女士退职后,家庭支出收入比例从以前的27%骤然下降到69%,我们建议,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凌女士可以适当的推迟退休的年龄,可以重现在开始系统的规划家庭理财目标,采取稳健理财的总体方针合理的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来实现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加抵抗风险的能力,等到时机成熟条件具备之后在考虑提前退休。毕竟凌女士只有37岁,况且整个家庭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为了老人和孩子还要继续奋斗,这个一种神圣的责任。

购房规划主要是为了儿子将来上学方便,按照凌女士的设想,大约最少使用6年左右。购房毕竟是一件大事,所以不能操之过急。我们建议如果凌女士决定将来卖出的话,可以考虑租房住,这样购房的钱投资收益应该只要超过租金支出即可。如果买房将来出租用,就属于是投资的范畴了,这样要考虑房产占到整个家庭总资产的比例问题,过高则影响到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率,更应该慎重。

特殊目标管理就是对于老人的疾病以及养老支出,这个应该从现在开始着手准备。主要是可以通过建立家庭准备金的方式来完成,每个夹心族家庭都应该有这样的准备。具体数额可以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以及年龄来确定,凌女士家庭的准备金大约在10万元左右即可,可以通过从现金资产中划转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设立启动资金,然后分月累积的方式来完成。

投资规划主要是在完成以上目标之后再考虑,这样符合稳健性的原则。建议资产可以配置在基金,债券等稳健工具中,可以适量参与收益较高的股票型基金和收益稳健的债券型基金,整体收益大约可实现8%的年收益率。建议考虑混合型基金以及债券型基金。原先持有的投资性金融资产仍建议继续持有,根据市场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即可。


XIAOSI


其实具体有多大的数字谁也不清楚,我们到底留多少钱养老合适呢?我认为这个不是考虑的重点,重点是我们要养老,第一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养老,第二我们给自己留一个什么样的身体来养老,其次才是我们留多少钱去看病啊,当然我们不能说一分钱没有就老了,然后我们怎么办?如果没有钱,可能生活质量会下降,所以说我们年轻的时候是要存够一些钱,但是量力而为吧。钱多多花钱少少花,给自己留一个棒棒的身体,其实比留多少钱都重要,其实老了真的是花不了太多的钱,除了生病以外,因为吃不了太多的东西了,胃口已经小了,穿也穿不了,我觉得我们。没那么时尚了,舒服就可以了,所以我们给自己养老,给自己的老年留一个棒棒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不着急的绿萝


五十多岁在二线城市、至少要得200万、现在身体健康、以后就不好说了、看个感冒发烧、这检查那检查、再说物价上涨。


用户53250388263


人过50岁以后,自己留多少养老钱最合适?

这个问题是50岁后,自己还有家庭生活压力,那有存钱养老。孩子还没成家,上有父母要养。所以50岁提养老存钱不现实。退休还差10年还要缴纳社保费。


郁金香137652766


我觉得有退休金的话,身体健康,平常开药不会花太多钱,存款50万左右能勉强养老。如果有大病,退休金都买药了,那100万也不够用啊!


用户4453548687513


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很复杂。这要看你生活在什么环境,个人身体健康状况,有无退休收入,子女收入状况等等情况来定,不能笼统的定一个标准。


老知青jmq


儿女人品比钱好,如果是儿女有房代,年息4点9,你存养老钱定期年息2点2,这个帐自己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