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實體商業線上“續命”指南

疫情當前,實體商業線上“續命”指南


疫情兇猛,鍾南山院士“警哨”一吹,14億中國人一夜之間開啟“宅家抗疫”模式,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疫情,遍佈全國的數千萬實體商業毫無防備,飽受衝擊。


往年這一時期本該是新春銷售的旺季,但由於疫情“黑天鵝”事發突然,無論是傳統的購物中心、商超還是餐飲、手機數碼等實體門店,都不得不停擺閉店。即使開業,也幾乎是無人問津,入不敷出。一邊是銷量歸零、庫存積壓、資金枯竭,一邊是門店租金、員工開支、銀行貸款的重重壓力,全國實體商業可以說正在度過史上最艱難的一劫。


毫不誇張地說,這次疫情對全國實體商業造成了斷崖式下滑。


在手機通訊行業,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預判,受疫情影響2020春節期間國內手機市場出貨同比將下滑約50-60%,這導致會有5000–6000萬部的高庫存出現。


中國烹飪協會發布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相比去年春節損失達到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到九成以上。


服裝領域,優衣庫、H&M、無印良品、GAP、太平鳥等多個服裝品牌,均表示此次疫情對線下銷售產生嚴重影響,已採取了暫時關店、縮短營業時間等“自救”措施。大品牌都如此,小品牌和小的服裝門店更不要提損失有多慘重了……


不幸中的萬幸是,最壞的疫情遇到了最好的科技互聯網時代,科技互聯網力量正在疫情中上演一場加速攜手實體經濟的大型商業案例。


上海的王女士經營著一個六年的服裝店,過年前進了大批春裝新款,如果不在春季賣掉它們的話,將造成十幾萬的貨品積壓。商業門店的停擺,不僅僅是沒了“收入”,大量人員賦閒在家,人工、房租等固定成本也需要店主承擔。王女士乾脆和幾個銷售員在微信群裡賣貨,沒想到效果還不錯,將近一半的服裝通過線上賣掉。


特殊時期消費者減少了出門機會,實體商戶們則主動擁抱各大互聯網平臺,通過小程序、微信社群、網上開店、社交電商等方式,積極的在線上和“宅家”客戶互動。交易模式也由過去消費者上門購物,轉型為線上下單、線下配送,正在成為支撐實體店主度過寒冬的一股暖流。

疫情當前,實體商業線上“續命”指南

小七雲店小程序界面


2月10日以來,陸續有2096名時尚居家行業的門店導購在京東的幫助下線上復工,截止目前,他們在線上已達成近千萬的下單金額。春節期間七匹狼新的雲店小程序“小七雲店”快速上線,短短几天,日銷售額就已超過了10萬。以社群電商為抓手,以京東供應鏈為後盾,正在成為封城下實體商業在線上渠道賣貨的幫手。

不久前,微信也開放了“智慧零售”深圳入口,深圳地區包括永輝、沃爾瑪、優衣庫等超過37家商戶接入,通過小程序引流、賣貨。支付寶則上線疫情直通車服務,引導服務商進入了開發流程。

疫情的影響或將在4-5月份才開始逐漸消散,消費者回歸線下的時間會更晚。根據深圳市零售商業協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疫情結束後預計1個月內前往商場的比例在49.0%,觀望半個月的比例是21.0%,餐飲外賣和服飾妝品等領域零售支出都出現不同比例的下滑。要知道,絕大多數的中小微企業現金流支撐不了3個月,因此

幾乎所有商業門店都在進行線上轉移,藉助各種互聯網手段“續命”。

01

實體店選“平臺”加速線上突圍

上海服裝品牌UOOYAA烏丫因疫情已暫時關閉八成門店,2月初,數個名為“UOOYAA限時怪誕集市”的微信群組建,成為了門店賣貨的主力渠道。

疫情影響下,消費者主動宅在家裡,許多零售商門店都被迫的,把賣貨地點搬到了線上。導購員和老闆們主動的組建各種購物微信群,也有的把過去維護與消費者聯繫的微信群“升級”為賣貨群。總之,通過微信渠道配合小程序,他們把更多的貨品和折扣送到曾經的顧客面前,許多導購還一下變身成了李佳琦、薇婭,在各種平臺開直播賣貨。

根據UOOYAA CEO周龍和直營運營負責人王奼的透露,微信群的業績出乎意料,已經達到平日門店收入的三分之一。

除了利用微信這個渠道,“臨時抱佛腳”的積極自救。也有許多中小微實體商,選擇擁有供應鏈、物流、運營、推廣等資源優勢的第三方平臺,在疫情期間線下收入雖然受到波及,線上卻成了銷售的主渠道。

魏吉星是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山東長清卓航店的店長,受近期突發肺炎疫情影響,他的店面不得不關門閉市。

疫情當前,實體商業線上“續命”指南

疫情期間店長在家為客戶遠程選購和服務支持


此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加盟了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疫情來襲後,魏吉星跟著京東線下店一起轉型到線上銷售模式,堅持做到“閉店不謝客,線上不打烊”,且獲得了不錯的收益。魏吉星向社長透露,“自從利用了這種線上線上結合的方式,覆蓋面更廣。原本我們店的生意也就在方圓十公里,二十公里以內。現在因為有線上銷售的傳播引流,不僅賣貨賣得好,宣傳效果也很好,我們好多產品都賣到了五十公里以外,還有很多老客戶介紹新客戶,幫我們帶來新的銷售增長。”

這個春節,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全國近200家門店採用這種全新銷售模式,單店成交額平均提升超過300%。

同樣的事情也在武漢發生,當地一家門店深受疫情影響,開通了京東便利店GO小程序後,不到半個小時就接到了50多個訂單;山東濟南一家京東便利店,疫情期間也引導居民在京東便利GO小程序下單,再由店員統一送貨至物業指定的位置,讓居民錯峰領取,既滿足了消費者購物需要,也保障了社區的防疫秩序。

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湖北、山東、吉林、湖南、天津等省市,京東便利GO線上訂單量皆迎來快速增長,單店單日最高單量接近100單,平穩度過了“疫情”帶來的實體商業危機。

騰訊助力天虹百貨數字化,幾乎全部通過到家方式銷售,實現了10%左右的銷售增長。銀泰百貨則聯合淘寶,推出導購在家直播計劃,在疫情期間試圖打造“無接觸購物”。還有大量的企業選擇微信社群、小程序來實現線上的銷售,例如太平鳥旗下品牌樂町、綾致集團旗下的ONLY、JACK&JONES等。

疫情期間,實體商業擁抱線上的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自建App和微信小程序,店主/導購員或由第三方公司運營,配送團隊除了少數自建更多的是外包;二是,與第三方平臺合作,諸如京東、美團等,第三方平臺開放供應鏈、物流、運營、推廣等核心資源,幫助它們完成銷售,另外包括用戶界面、訂單平臺、配送等也大多由第三方平臺提供。

過去,實體商業仍然嚴重依賴線下,除了少部分店主“觸網”,大部分實體店仍然是“死守”到店消費模式。

疫情不僅僅讓生鮮零售快速實現轉型,包括母嬰用品、個護清潔、家居百貨等店鋪都在開始線上轉型。疫情期間,圍繞實體商業的線上下單、線下取貨的零售新消費習慣將沉澱下來,成為萬千實體商業大踏步擁抱零售變革的一個轉機。疫情過後,線下消費的低迷會逐漸恢復,可這期間“前赴後繼”的新式零售熱,正在加速零售企業的“線上化”。

02

品牌商快速響應,積極擁抱零售變革

品牌商在疫情期間也是深受衝擊的一方,過去電商渠道、線下門店渠道涇渭分明,疫情影響何時終止未知,大量的線下門店“歇業”,對它們而言,將會喪失佔比非常大的一部分市場,為了能夠儘量的保證整體銷量不出現大幅度的下滑,品牌商也開始快速響應,積極的擁抱著零售變革。

以創立於2008年的生活家居品牌自然醒為例,旗下的商品囊括了床品、箱包、餐廚衛浴、日化布藝和家居收納等品類。在全國擁有200多家門店,共有900多名導購,過去線下營收佔到了該公司總體業績的大頭,去年年初這一比例大概是90%,線上只有10%。

春節期間,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自然醒藉助有贊和企業微信3.0打通的便利性,將企業微信裡的導購員添加到有贊線上商城的銷售員系統裡,導購員們足不出戶,通過朋友圈、微信群、私聊等方式進行銷售,短短7天,迅速收攬了2萬名客戶。有些導購獲得的訂單甚至比以往線下門店時還要多,截止2月2日,單個導購攬客戶數最多的達到1256人,單人業績最高的突破了8萬元。

而大多數品牌商則選擇第三方平臺,來拯救疫情“危機”。憑藉出色的供應鏈和基礎設施,京東超市在疫情期間成為解決全國消費者需求的一個重要平臺。1月20日至2月13日期間,京東超市累計銷售了7.15萬噸米麵雜糧、2725萬升食用油、4000萬包方便麵、300萬罐嬰兒奶粉、4億片嬰兒紙尿褲、588萬瓶洗手液、361萬瓶消毒液、159萬包溼巾……等生活類商品。

由於線下渠道“堵塞”,線上購物成為消費者解決消費需求的重要渠道。就在疫情期間,全國物流配送重現了雙11時期的狀態,許多平臺的配送速度都比平時慢了很多。線上交易物流速度就是一切,在各大社交平臺和朋友圈裡,關於電商發貨難的抱怨此起彼伏,許多春節前的訂單截止目前都沒有發貨。

從電商大省浙江來看,浙江省郵政管理局副局長王德奔稱,在春節期間,郵政快遞企業累計收寄各類民生物品3520餘萬件,派送1650多萬件。以此計算,派送率不到50%。

相比於依賴第三方物流的淘寶、拼多多,京東數年來搭建起的供應鏈物流基礎設施,在疫情期間發揮了自己更快響應的優勢。春節期間,京東物流和順豐、EMS是少數還在正常收派件的物流企業,受此能力支撐,今年除夕至初四,京東全國整體下單金額比去年春節同期增長六成以上。

疫情當前,實體商業線上“續命”指南

消費者對京東超市保障生活必需品供給的認可


如果網友線上下單,線下卻遲遲無法發貨,輕則被投訴,重則用戶會退款取消交易。京東物流在長三角、京津冀等八大經濟圈的亞洲一號倉,在春節期間通過倉間調撥、物流中轉實現著物資協同支援。自營的物流體系,讓京東擁有更強的資源調動能力,全民“宅家”消費的關鍵時期,物流速度就是消費速度。

包括糧食生產企業十月稻田、全球知名奶粉品牌惠氏、清潔個護威露士等品牌商在京東超市實時補貨,保障了春節期間無數家庭的日常生活需求。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京東物流積累了豐富的供應鏈服務經驗,無論是到倉服務、倉配服務、逆向服務等一站式全鏈條解決方案,還是針對服飾、消費品、3C、汽車後市場、家電、家居、圖書、母嬰、醫療等不同行業的定製化解決方案,疫情期間不僅僅為湖北當地藥企提供緊急藥品運輸,也為保障著全國民生商品交易的持續、穩定,這種“獨一份”的自有物流賦予了京東快速應變各種“突發”情況的能力。

惠氏大中華區總裁瞿峰向社長介紹:“我們和京東超市一直保持著長年持續穩定的合作關係,對於京東超市的供應鏈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們相信把產品給到京東,可以在疫情期間為母嬰人群基本生活提供可靠保障。”

疫情當前,實體商業線上“續命”指南

十月稻田產品入駐京東倉庫

疫情當前,實體商業線上“續命”指南

京東物流前往威露士倉庫直接提貨


糧食生產企業十月稻田自1月26日開工以來,在短短4天時間內,向京東超市發運產品共計50萬袋。

在1月京東物流曾兩次分別前往威露士位於廣州、崑山、天津和成都的倉庫,陸續提貨共計35萬件。

春節期間,惠氏則通過在京東超市的實時補貨操作,以及為疫情影響地區提供總價值3500萬營養支持的待產包,全力保障著奶粉的貨源供應和價格穩定。

疫情影響,線上消化掉更多的商業需求,加速品牌商對零售變革的接納。


03

“雲復工”計劃,線下職員線上賣貨

疫情讓雲辦公、雲教育火了,很少人知道“雲復工”也正在成為實體商業自救的一個手段。

疫情當前,實體商業線上“續命”指南

瑞昌市副市長黃青華登上京東直播

與疫情重災區湖北黃岡一江之隔的江西瑞昌,盛產山藥、鹹鴨蛋、松花蛋、板鴨等特色農產品,因為疫情影響,往年供不應求的局面不再,山藥今年產生了嚴重的滯銷。為了解決當地農民的困難,瑞昌市副市長黃青華登上京東直播,最高在線人數突破160萬,3個半小時內賣出了1.2萬斤山藥,4.1萬枚鹹鴨蛋,9.5萬枚松花蛋,1100只板鴨,期間幾次補貨都被網友一搶而空。


類似黃青華一樣,通過各平臺直播“雲復工”的店員也不在少數,他們雖然不能在實體店裡賣貨,卻通過直播渠道“雲復工”,將大量商品賣給大眾。


與此同時,微信平臺上的小程序、企業微信與微信社群等智慧零售工具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大量零售企業依靠微信平臺實現著“雲復工”。在此期間,每日優鮮、永輝生活、錢大媽等生鮮企業的小程序商城訂單都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去年雙11期間試水過京東雲店模式的七匹狼,基於此前經驗在雲店2.0版本上快速完成了對接上線。


“基於之前的經驗,在線下門店的經營過程中,我們以門店為中心積累了一定的客戶社群,現在導購們在社群基礎上通過雲店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和商品的甄選和推送,不僅能夠更好的瞭解和記錄了每個消費者的偏好和需求,還收穫了核心用戶帶來的新的客群,導購們不再賦閒,也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更好的學習和了解了雲店的運營模式和優勢,現在積極性都很高”,七匹狼雲店運營負責人介紹說,小七雲店上線短短几天,日銷售就已經超過10萬。


截至目前,京東超新星雲店已接入品牌商家128個,13485名導購員上線,正在接入的品牌商家20個,近百個品牌商家正在積極溝通接入準備中。


除此之外,各大平臺出臺的“人才共享”計劃,也在減負實體商業在人工成本方面的壓力。韓瑋今年40歲,十幾年來一直在金鼎軒工作,疫情期間門店短期無法復工,韓瑋馬上和七八位同事參加京東“人才共享”計劃,經過面試、防護培訓等流程,韓瑋2月10日開始了在七鮮超市的工作。盒馬鮮生也聯合餐飲品牌也開啟了“共享員工”模式,讓餐飲服務員“跨界”臨時當起了配送員、店面理貨員。


一方面是線下門店大多無法及時復工,導致很多員工收入下降,而各大互聯網平臺推出的“人才共享”計劃,有效的吸納了這部分人力,讓他們即能夠通“短工”賺到錢,也大大減負了實體店的負擔。


從雲復工到人才共享,疫情影響下,互聯網平臺從各個角度為社會減壓。而且,大量的生鮮、餐飲等到店消費轉到線上,無論是京東7FRESH、盒馬鮮生還是美團等平臺,在配送、打包、店面理貨等環節也有巨大的人員缺口,通過和它們合作,許多餐飲店在員工成本上實現了不小的節約。


等待疫情一結束,這些“共享”員工都還會回到各家門店,既能夠省下一些成本,也不妨礙疫情後的復工,也成為實體商業緩解壓力的一個措施。


04

結 語

疫情期間,多虧京東、阿里、美團、每日優鮮等平臺,迅速推出助農計劃,不僅解決了農戶生鮮產品滯銷的問題,也解決了十幾億國人在這個特殊時期吃飯的問題。生鮮電商也因為這個契機迅速做大,生鮮電商市場滲透率大幅度提升,巨頭們紛紛加碼冷鏈物流,生鮮電商的發展將迎來一個新階段。

生鮮、餐飲涉及國計民生,以京東為例,為農產品開通了“綠色通道”,從2月11日到16日,京東及京喜平臺累計銷售了2500噸滯銷生鮮農產品。日用商品、電子數碼、服飾化妝等商品品類,同樣關乎著國民品質生活。雖然疫情讓大眾宅在家中,可消費需求仍然旺盛,有需求就有市場。實體商業集體尋求線上轉型自救,爆發了強大消費潛力,同樣引起業界的重視。

疫情當前,實體商業轉型不僅僅為了“續命”,也是在積極的擁抱零售變革,生髮出一種新的生存能力,寫進它們的進化基因。這次疫情再次引發人們對實體商業和科技互聯網之間的一次深刻思考,它們互相依存,彼此嵌入,生死與共。


我們相信,未來的零售業,線上線下的差異會被最大限度地抹平,它們會彼此成就,互相促進。度過了這次“危機”,等待實體商業的將是一條新的康莊大道,而科技互聯網的力量也得到一次史無前例的超級驗證,諸如京東這樣的貫通線上線下可以服務個人、企業、國家乃至全社會的商業巨頭的價值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