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六次下江南,對清朝有什麼影響?

不音歷史


“六下江南”被乾隆看做是一生中他認為最為重要的功績之一,此也是為了比肩他自己非常崇拜的皇帝、也是他的爺爺,康熙皇帝。

“六下江南”,在清朝時期一共有兩位帝王實現,一位時康熙皇帝,而另一位就是康熙皇帝的孫子乾隆皇帝。而“六下江南”也被乾隆皇帝看作時能夠比肩康熙,並且粉飾太平盛世的重要功績之一,成為乾隆皇帝一生之中他認為非常驕傲的事情。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時間分別為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四十九年年(1784)。

按照乾隆皇帝自己的說法,他臨行江南地區的主要目的在於:

蠲賦恩賞、巡視河工、觀民察吏、加恩士紳、培植士族、閱兵祭陵。

當然除了上述理由之外,還有兩個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一,就是陪同父親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省親,以盡孝道;

其二,則是為了滿足他內心的那份“好大喜功”的虛榮心。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在當時還是有著一定的歷史貢獻的,這一點是不能否認的。

首先,乾隆皇帝安撫了江南地區的民心,特別拉攏到了漢族士大夫階層的支持。

由於江南地區在大清王朝統一全國的過程中抵抗是非常的激烈,因而遭受到了清軍殘酷的鎮壓,而在清朝一統天下之後,江南地區又是“文字獄”的高發地區,足可見江南地區百姓及士大夫階層對於大清統治的不滿, 因而乾隆皇帝需要對江南地區的百姓和官員進行安撫。

而乾隆皇帝在下江南的過程中,對當地百姓見面賦稅,對當地士紳及官員進行獎勵優撫,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

其次,乾隆皇帝通過下江南,有效的督促了大型基礎工程的建設。

《延禧攻略》中的高貴妃父親高斌領命治河的故事,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高斌正是奉了乾隆皇帝的命令,在江南地區修築黃河堤壩,避免百姓遭受水患。

同時,乾隆還下旨加修了洪澤湖水閘,加固的錢塘江岸堤,這些工程的建設,都維護了當地百姓的生產與生活,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再次,乾隆皇帝延攬了大量的人才。

在乾隆皇帝臨幸的安徽、江蘇、浙江等省份,乾隆皇帝現在舉行“科舉考試”,破格錄用當地讀書人,其中通過這樣方式獲取“舉人”功名的超過5600人,還有更多的能人志士為乾隆所發掘。可以說這是給江南地區的讀書人和地主士大夫階層提供了一條額外的科舉上升通道,深受當地讀書人的歡迎。

在這些人之中,包括史學大家錢大昕、《四庫全書》總閱官謝墉等,都是通過,受到了重用和提拔。


但是,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總體來說,還是“弊大於利”,給江南地區乃至大清王朝後續的發展造成了繼位不利的影響。

首當其衝的便是極大的消耗了國家財富。

乾隆剛剛登基的時候,雍正為乾隆留下了超過5000萬兩的國庫存銀,但是乾隆留給嘉慶的,確實一座空空如也的國庫。這其中,除了乾隆的“十全武功”,經由戰事消耗外,最大的支出開銷便是“六下江南”。

當然,這也與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喜歡排場的性格密不可分。龍舟、乘攆、官道、儀式等等,乾隆皇帝整個南巡的過程就像是無底洞一樣,極大的消耗了國庫的銀兩。

當地的官員為了逢迎乾隆,又讓百姓背上了沉重的負擔。

乾隆為了下江南走水路,前後需要一個月左右的巡遊時間,他要求在京杭大運河上建立三十座風格迥異的行宮,而官員們為了討好乾隆,爭相攀比,將沉重的負擔壓在了百姓身上。而乾隆所到之處,隨行人員多達上萬人,除了要應付這些人的飲食起居,還要額外組織數千名的縴夫驅使龍舟。這些都讓沿途百姓苦不堪言。

而乾隆在遇到經費緊張,特別是後第五次、第六次“下江南”的時候,國庫已經沒有錢了,乾隆皇帝則是“以官換錢”。

乾隆皇帝用封賞當地商人或者財主為官的方式,解決了南巡的經費問題,路有人修,船有人造、人力有人負責僱傭,進而順利完成了南巡。

但是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通過出資出力坐上了官員,上任之後又將手伸向了當地百姓,進而再一次讓百姓背上了沉重的負擔,並且激化了社會矛盾。

所以,乾隆皇帝去世之後,嘉慶皇帝繼位,但是此時的大清王朝已經走上了衰落的道路,並且這個趨勢已然是無法避免,而乾隆皇帝的“六下江南”之舉,要承擔非常多的責任。


雍親王府


乾隆老兒好大喜功,六次南巡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江浙等南方諸省不管是哪方面,在全國的地位都很重要”,他效仿爺爺康熙“循其舊例”巡幸,實為勞民傷財之舉!



恬不知恥的乾隆六下江南實為遊山玩水,儘管有在南巡時減免百姓當年的稅收的舉措也是為彰顯個人的威儀,於國於民無絲毫益處。


巡幸途中,裝模作樣留意各地駐防軍隊的駐防情況,引導諸將士不忘尚武精神,偶見上層軍官的驕奢淫逸行為斥責一番,其實流露了自己的狂妄自大與愚蠢無知,你轟轟烈烈而來,誰不會做樣子你看?你發現的問題屬鳳毛麟角。

按他的說法,一路走來,河工海塘工程得以顯著治理。其實是走馬觀花式的勘察後,蜻蜓點水般地“應加幫以培其勢”,“應接築以重其防”,無非做做樣子給百姓看!



這老兒每一次南巡都浩浩蕩蕩、興師動眾,耗費國力民力,隨同出巡的警衛人員與朝庭重臣多達三千多人,各地修築的行宮就達三四十處之多。


懂得往自己臉上貼粉的乾隆事先叮囑:“力戒紛飾增華”,虛偽的言辭躍然紙上,地方官員心知肚明此話含義,為討好乾隆,爭先恐後地極盡奢華能事,乾隆從沒嚴禁,鋪張浪費愈演愈烈,甚至民怨沸騰。

野史:乾隆所過之處,地方敬貢漂亮民女來者不拒;又為讓他巡幸愉快,各級官員盤剝百姓、濫用勞力,並以此為名中飽私囊,弄得怨聲載道,六次南巡後,國庫為之一空。


希望星晨58298869


乾隆在位期間,曾六次南巡,用乾隆的話說,江浙等南方諸省不管是哪方面,在全國的地位都很重要,加上他的祖父康熙在位期間也有六次南下,於是,乾隆就以“循其舊例”為由,六巡江南。

老實說,乾隆六下江南,除了吃喝玩樂,也確實做了不少對百姓有利的事,例如,為了表示他對所要巡視地區的關懷,每一次南巡的時候,都會下令減免當地百姓當年的稅收。

在路上,乾隆會很留意各地駐防軍隊的情況,提倡尚武精神,當看到有軍官坐轎子的,都會教訓一頓,並下令軍官外出只能騎馬,不準坐轎。

此外,乾隆下江南還推動了河工、海塘工程的治理。

像在第二次南巡的時候,乾隆在回程的過程中視察了徐州的河務情況,在徐州的一段黃河,河身狹窄,一遇到漲水就有堤潰之患。

於是,乾隆在親自勘察之後,指示北面護城的石堤“應加幫以培其勢”,沒有石堤的地方“應接築以重其防”。

當他經過徐州附近桃源、宿遷等州縣時,發現了很多的災民,下令讓地方的官員給以賑濟,且提出讓這些災民去修壩築堤,以工代賑,既解決了河工所需勞動力,又解決了災民的衣食問題。

當然,總體來說,乾隆六巡江南,過,要大於功,畢竟乾隆南下時所做的事,很多都只需要下一道聖旨即可。

再有,乾隆每一次南巡都興師動眾,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每次隨同的有王公大臣、侍衛弁從兩三千人,花費數百萬兩白銀,修築的行宮多達三四十處。



雖然乾隆在南巡時下令各級官員要“力戒紛飾增華”,不過隨從和地方官員為了討好乾隆,仍然是極盡奢華,而且乾隆對此也未嚴禁,導致南巡過程中的鋪張浪費有增無減,愈演愈烈。

凡乾隆所過之處,地方官員極力搜刮、濫用民力,並趁此機會中飽私囊,沿途百姓則怨聲載道。


金兔歷史


豔齊說正史:乾隆六次下江南,顯示了大清帝國政權的穩定,更宣揚了漢族文化中的孝道。

之所以說乾隆六下江南,顯示了大清帝國政權的穩定,是因為他每一次到江南巡遊,大都要用上三到五個月的時間,甚至更長;在這麼長的時間內,他遠離政治中心,中央的一切政務都交由留守京都的首輔大臣辦理,如果政局不穩定,那後果是不敢想象的。但他六下江南,卻沒有一位權臣敢鑽空子鬧事,可見其政權根基的穩固。

而皇帝離京,權臣發動政變,這在中國歷史上是時有發生的。像三國時期,魏國幼主曹芳只是離京去為先帝掃一下墓,司馬懿就趁機發動了高平陵之變,控制了中央政權。但這種事,在乾隆六下江南的巡遊過程中,一次也沒有發生過,說明乾隆的帝位已經坐穩,當時的天下也的確可稱之為太平盛世。

也正是由於政權的穩固,對於反對他南下巡遊的人,他也才有底氣敢於批駁。一個在江蘇擔任學政的叫尹會一的人曾上書稱皇上南巡,百姓受苦,怨聲載道。乾隆對此批道:你說百姓受苦,你指出來誰受苦了?你說怨聲載道,你指出來什麼人在發怨言?他能夠如此理直氣壯地發出質問,也正說明,他南巡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遊山玩水,觀賞江南景色,還在於他要藉此傳揚他大清帝國皇權的穩定和國力的雄厚。這是有政治意義的,它起碼可以進一步震攝地方官吏,告訴他們,我是隨時可以親自走近你,直接審察你的政績的;由此,更可以強化皇權的存在感,安定平民百姓的心。

之所以說他六下江南更宣揚了漢族文化的孝道,是因為他六次南下巡遊,有四次是陪著太后出來散心的。這四次是乾隆十六年春,太后六十歲,正月出發,二月到蘇州,三月到杭州,四月至泰安,五月返京;乾隆二十二年,太后六十六歲,正月出發,二月到蘇州、杭州,三月到江寧,四月到孔子故鄉闕里,五月到木蘭,九月返京;乾隆二十七年,太后七十一歲,二月到京口,登焦山,然後去蘇州,三月至杭州、江寧,四月命莊親王允祿陪太后返京。乾隆三十年,太后七十四歲,正月出發,二月到蘇州、杭州,三月到江寧,四月返京。

他這樣做的目的,仍可以說,他不是光為了自己遊山玩水,除了上述的政治目的之外,讓老人高興更是他之所求。他當時的心態應該是這樣的:兒子已經把天下治理得十分到位,您老人家也去四處看看兒子的功績,也享受一下兒子開創出盛世景觀。

這種心態,當說正是我們漢族文化中的孝道之反映。他是深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帝王,他從小就熟讀漢族的《四書》、《五經》。他之所以於他在位後期重用和珅,也正是因為精通漢學的和珅可以隨時為他解答漢族文化方面的一些問題。他做為一國之主,仍把老人敬奉於至上,是一種有意的倡導,是示範於下屬及國民,孝的最高形式,是順和老人的意願,讓老人高興,讓老人通過你的努力,更深切地享受到生活的美好。而孝道蔚然成風,又十分有益於社會的安定。

由以上兩個方面,我們可以說,乾隆六次下江南巡遊,意義是深遠的。而有些人只看表象,只盯著乾隆下一次江南會揮霍多少多少銀子,一路上得建多少多少行宮,進而指責乾隆勞民傷財,那是沒有站到一定的高度去審視問題。這也正像我國當今為什麼年年花費巨資堅持要央視搞春節晚會一樣,舉國同歡的背後,顯示的是國泰民安,是國力又將迎來更為輝煌的增長。



夢野豔齊


乾隆學他爺爺康熙六下江南,可以說是有利有弊,但總體來說,應該是弊大於利。

乾隆是怎麼評價自己六下江南的?來看看他與軍機章京吳熊光交流時的說法:“朕臨御六十年,並無失德,惟六次南巡,勞民傷財,作無益,害有益,將來皇帝南巡,而汝不阻止,必無以對朕。”可見,晚年的乾隆也是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一國之君在大臣面前承認錯誤,也算難能可貴吧。

就如乾隆自己說的,六下江南,最大的影響就是——勞民傷財。

乾隆每一次南巡江南都是聲勢浩大,單單國庫支出,單次花費就常常高達上百萬兩,再加上沿途官員們的花費,損耗之大難以想象。有史學家估算乾隆六次南巡的花銷高達2000萬兩。在乾隆時期,每年國家的財政收入也就三四千萬兩。

這樣說來大家可能沒什麼感覺,做個不準確的對比:2018年我國財政收入超18萬億,你想想,6次出遊花掉9萬億是什麼概念。

當然,乾隆南巡也做過些實事,如視察河道,偶爾下詔減輕一下老百姓的徭役,降低一下賦稅,選拔了一些當地的人才等等。但是,這些事情很多根本就不需要南巡就可以做到,如果說南巡就為了做這些事,無異於牛刀殺雞。

總體來說,乾隆南巡還是弊大於利。

我是安文,以上是我對於本問的回答。歡迎交流,感謝各位的評論、點贊與關注。


溫陵遊人


清朝的盛世,大概無過於”康雍乾盛世”。在盛世中有兩位皇帝都多次下江南,這就是康熙和乾隆。

康熙(1654一1722)一生中有六次南巡,他南巡的目的史學家認為是為為了巡視堤防,治理水患,瞭解南方人民的風土人情。因為滿清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對南方的許多東西都是未知的,如氣候環境,人民的生活習慣都不知道,通過南巡對制定統治法規,有一定幫助,同時也開闊視野。其次,康熙在位後,建立了三個目標:治理河道、大興農業和平定三藩。清朝初年,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還是很尖銳的,康熙多次下江南知道當地的水利建設,而且康熙每次下江南都會去拜謁朱元璋的明孝陵,經過山東曲阜時,對孔子也是行叩拜之禮,尊稱孔子是“萬世師表”。他的這種行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民族矛盾。所以康熙六下江南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他的孫子弘曆即乾隆也想學他的爺爺來亇六下江南,但後世史學家卻評價普遍不高,自然乾隆六下江南也作了許多好事,但就利弊而言,或功過對等,這是筆者的看法。

乾隆(弘曆,清高宗)可謂是清代最有福分的皇上,享年89歲(1711一1799)執政60年,藉著雍正幸苦積下的豐厚國庫大享其樂(雍正在位13年,即乎沒出過北京城)。乾隆也有幾件有趣的規定,老祖宗(指康熙)坐江山60年,自己不能超過,所以他執政到60年就讓兒子顒琰(嘉慶帝)去執政了。老祖宗六下江南,自己也要下,但不能超過爺爺,所以他也就到六而至。乾隆愛遊玩江南不能再去了,我向東向西遊,所以東巡7次,西巡5次。總之,太平盛世,把工作交給大臣去幹,他在外邊跑著玩。自然常在外邊轉,對國家也不完全是弊,也有一些利。

乾隆在這巡遊期間還是做了不少實事的。當時江浙一帶江河水患嚴重,要想解決這江河水患關鍵就在江蘇和洪澤湖兩地,乾隆也是心繫此事。五次視察了江河治理工程,四次巡防了浙江的海塘工程。提出了許多治理措施,所以當時江南那一帶人民對乾隆也是感恩的。

江浙,從古至今都是人才輩出之地,乾隆六次南巡之際在搜索人才並大力培植人才方面作了許多工作。乾隆舉辦了六次考試,通過這些考試在江浙一帶發現和培養了一批文人學士,後來這些文人學士都有較多的著述留於世,因而有史家說乾隆六下江南在發現,篩選人才這方面還是做出了不少貢獻的。

歸納起來,乾隆六下江南作了以下一些有利於社稷的事:視察河道;黃河河道以及江浙海岸工程。閱兵;南京閱兵和杭州閱兵(水師)。祭拜明太祖陵、孔廟、岳廟。他在沿途親眼看到了農民的辛苦,便下詔減輕老百姓的徭役,降低賦稅;體恤百姓,徜若一直坐在紫禁城裡,就不會有這樣的感受,也不會提出這樣措施的。在六巡中,這後邊的祭拜明太祖陵、孔廟等行動,都可說是在學習他老祖宗康熙帝六巡時的作法,這無疑對進一步緩解漢滿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大有好處的!弘曆(乾隆)小時就受康熙喜歡,康熙立雍正為皇上與後邊備讓弘曆接班也有一定關係,爺孫兩感情甚深,所以乾隆在許多方面都想效法他的皇爺爺,怎奈他的花心太重,風流徘聞太多,又愛一享樂,因而就和他的皇爺爺難以比肩了。

乾隆大手大腳的花國庫的銀子是當時國庫確實一直都是保持盈利的,比如乾隆初年戶部銀庫存銀為3000萬兩,到乾隆末年達到6000萬-7000萬之間,而清朝國庫空虛還得是太平天國之後才逐漸入不敷出的。

前邊已說了,乾隆六下江南有功也有弊,那麼現在就說說他的弊端。

皇家出巡講究的是氣派,尤乾隆為甚。乾隆每次南巡,隨駕官兵一般都要到3000名左右,馬匹約6000匹,船四五百隻,役夫幾千名,花費白銀上百萬兩,因而有史學家估計他的六次南巡花國庫銀子不會下2000萬兩,且未計入的還很多,如商家的捐款等。

乾隆六下江南沿途的官員都要花費大量的財力和時間,整天忙碌為接聖駕準備。如揚州一亇地方為迊接乾隆的到來就修建4處行宮,亭臺樓閣5000多間。但乾隆是一亇聰明人,晚年還是意識到了這點,有一次在議政時他對軍機大臣吳熊光說:“朕臨御六十年,並無失德,惟六次南巡,勞民傷財,作無益,害有益,將來皇帝南巡,而汝不阻止,必無以對朕。”建議以後皇子皇孫們不要效法他的南巡了,也算有自知之明。但這點就不簡單,有些皇上明知作錯了事,大臣指出,不但不自檢,還要去你項上頭,歷史上這樣的皇上太多了!自然對乾隆也就僅此一事而言。其它如何暫且不論!


李伯禺


在乾隆看來,自己這位偉大的帝王在一生中幹了兩件足以留名青史的大事:一件是率軍西征,平定西北;一件是六次巡視江南。六下江南,乾隆的目的是什麼?對大清又有怎樣的影響呢?



先說目的:乾隆下江南並不是一個輕率的決定。遊覽觀光大好河山,只是最膚淺的一個原因。在乾隆的六次江南行中,有五次都去視察了黃河的治理工程,四次巡視了浙江的海塘工程。可見視察水利工程,是乾隆六巡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以外,當年乾隆的爺爺康熙帝也曾六次難尋。


乾隆帝的這六次下江南,很難說沒有受到他的畢生目標康熙帝的影響。 當然,乾隆這六次下江南,也有閱兵的想法。畢竟大清靠馬背上起家,只是到了乾隆時期,士兵們多頹敗敷衍,乾隆也希望靠下江南讓南方的人們看到大清的軍事實力。雖然最後的效果讓人十分堪憂。此外,京城之地距離江南遙遠,而江南又是魚米之鄉,乾隆希望靠自己的南巡拉近和江南人的關係,讓他們知道自己這個天子從未忘記過他們,且十分看重江南這塊寶地。

如果單看這些目的,乾隆的六下江南確實應該留名青史,被世人稱讚萬年,可這其中卻出了點差錯。康熙帝的六次南巡,是真的考慮到了國家的需要,他輕車簡行,沒有為國庫增加任何負擔。而乾隆卻不同,經過父親雍正帝的十多年艱辛努力,大清的國庫總算豐盈了。好大喜功的乾隆自然不願意吃爺爺當年吃過的苦,他的六次下江南極盡奢侈,以至於以後的清朝皇帝再也沒敢南巡。

在乾隆皇帝晚年,回憶起自己的一生時,乾隆皇帝這樣說:我的一生沒有什麼錯,唯有六次南巡勞民生財,將好事辦成了壞事。乾隆皇帝不知道的是,在他死後不久,大清日漸衰落,而罪魁禍首就是這位親手捏造了“康乾盛世”的乾隆皇帝。 


源起炎黃


敗家六巡花錢無數,導致了嘉慶繼承了他爹的江山和國庫裡那一丟丟碎銀子。六巡吃喝玩樂收編後宮雖然乾隆下令不得鋪張浪費,但官員們不敢。皇帝到了哪裡哪裡的百姓就會福利爆表,造成了一種盛世的感覺。

六巡加大了財政支出,雖然在過程中也對民生問題做了一些貢獻,但也起得到不少反作用,各級官員會分攤費用,結果就是又分到了百姓身上那麼一丟丟。

估計乾隆也深知敗家不行給他兒子留了個天朝第一帥哥加全球首富和珅。


仲由足球


乾隆六下江南功過明顯,功是視察國情,關心民意,治肅官風,提高皇權。還有造就古今的知名度和過多的題詩作對,如蕭山茗山的茶葉移植到杭卅龍井在他的推廣下"西湖龍井"譽滿天下了。

過末皇帝遊玩江南,浪費浩大,揮霍無度,官員肥私,百姓叫苦。但熱鬧是非常的,留下了一個虛偽的乾隆盛世影響。


蕭湘居士__


當然好。一個皇帝私自出行對他的國家有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