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擊》的馬班長帶出很多優秀的兵,為何被安排到了五班?

草根說電影


那麼,為什麼老馬會被調到五班呢?這可以算是影視劇中一個謎了。《士兵突擊》的兩個主角,許三多和成才,都在五班呆過,去五班的原因各不相同:許三多是因為太差,成才是因為要升士官當班長。老馬顯然不會是這兩個原因。

然後,許三多和成才,都從五班成長起來,一個每天堅持訓練,並靠著矢志不渝的修了一條路,成為全團皆知的“明星兵”,隨後調入“鋼七連”,開始了“兵王”之路;一個是當班長期間整治了五班風氣,還獲得了兩次“老A”選拔的機會,最後成功加入“老A”。為什麼老馬沒有走這兩條路呢?

劇中,老馬在跟許三多聊天時,提到了一個細節,那就是現任團長王團長,也在草原五班這個地方駐紮過,當時也有修路的想法。所以,從王團長、成才的成長來看,老馬被安排到五班,極有可能是一種歷練,是希望他這個經驗豐富又有能力的老班長,能改變五班;而他也能借此為跳板,走向更高的位置,後來成才也確實做到了。

但是老馬沒有做到,因為他放棄了。原來聚光燈下的營房,變成無人問津的邊遠作訓場;原來青春活力的戰友,變成了老魏李夢薛林這樣不求上進的兵油子。周遭環境的巨大反差,給老馬帶來了很大的不適應,老馬選擇了沉淪,他最終淪為了老魏李夢薛林之流。

許三多來了之後,給老馬帶來了很大的促動,他也想改變,所以就有了一系列的作訓安排,可惜此時為時已晚,原來的銳氣、稜角,都讓他磨沒了,不會再長出了,這也讓老馬最終走向退伍轉業。


小小小小開心果的主頁


《士兵突擊》是我比較喜歡看的一部劇,看了不下五遍了。想起那年在宿舍看《士兵突擊》,一位舍友的話:許三多是個好兵,就是太費班長。

假如一個社會中,沒有女人,就會有一些男人,不得不幹一些女人的活。假如一部電視劇中,沒有女人,就會有一些男演員,來演女性化的角色。

部隊基層,就是一個沒有女人的小社會,班長就是所有戰士的母親。《士兵突擊》,就是一部沒有女人的電視劇,老馬和史今,充當了許三多母親的角色。

許三多從小就沒有母親,父親許百順的教育簡單而粗暴,所以遇到史今招兵,馬上就像找到失散已久的親孃一樣,貼住了史今。

可在榕樹村一言九鼎的史今,回到部隊,也是普通一兵,他決定不了許三多的去留,只能任由造化弄人,眼睜睜地看到許三多分到草原五班。

同樣是班長,史今和老馬是不一樣的。

史今表面慈愛,一碗水卻端不平,他在自己中意的好兵伍六一、許三多身上傾注了大量心血,而對白鐵軍甘小寧等人的關愛有限。

所以那些喜歡史班長的人,可以試想一下,如果真遇到史今這種班長,你自己是否屬於他特別願意培養的一類人呢?

老馬雖然粗枝大葉,卻對所有士兵一視同仁。不管老兵還是新兵,老馬都同等對待,所以在草原五班,所謂眾人對許三多的阻止嘲笑反對,其實是有限的,老馬總會在合適的時間站出來,主持公道,呵護著許三多成長。

當然,老馬並沒有偏愛許三多,他一直期望許三多能夠團結,能夠融入草原五班,以使得其他幾個戰士也不太尷尬。

作為班長,史今明顯更為合格,但老馬比史今更像一個母親,更值得所有人尊重。

老馬真是一條任勞任怨的好馬,從部隊的角度看,他並不是一個優秀的班長,但他真的是大家的好媽媽,所有髒活累活都搶著幹,體貼容忍乃至慣著每一個戰士的缺點毛病

尤其是在團部採訪的時候,寧肯退伍,也堅決不肯貪許三多之功,表現出高尚的人格。樸實的老馬,對大家的關愛發自內心,無慾無求。

劇中沒有說老馬為什麼被髮配到草原五班,但是我站在紅三連連長的角度,理解了這個安排------

這真的是一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

首先,我們得明白,草原五班是幹什麼的。沒錯,草原五班的任務,是看守深埋在地底的輸油管道。

可草原五班駐地並不在邊疆,周圍人煙稀少,也沒什麼大的治安問題。所謂看守,就是每天按例巡邏,如果管道有損壞,戰士們修不了,只能向上報告。

如此簡單的任務,其實並不是非得派軍隊來做,甚至都沒必要派石油工人來每天看,只要找一個當地的牧民做臨時工,隔三岔五沿管道巡邏一下即可(我們這裡的幾十裡石油管道,就是由當地村民來巡邏的)。

這就是草原五班閒的原因,戰士們知道,連裡和團裡也都知道。現實中這樣的守衛,隨時有可能被撤掉,而劇中這個地方之所以沒被裁撤,我冒昧猜測,是因為現任702團長曾經在這裡駐守,對這裡有感情,時不時要坐著直升機從空中視察一下。

所以五班班長最大的任務,其實並不是守管道(其實他連管道是什麼樣子都沒見過),而是管好手下的四個兵,不能因為閒著無聊,讓他們生出事端。

所以他們打牌也好,下棋也好,睡懶覺也好,不整理內務也好,都不打緊,只要他們自己不出問題就好-------這一點不僅老馬知道,指導員也心知肚明。

指導員兩次到五班辦事,衝老馬發火,並不是追究老馬放縱士兵的責任,而是可惜老馬這個人。

從這個角度講,老馬的草原五班班長是相當合格的,也只有老馬這樣樸實憨厚的人,可以完成這樣光榮而艱鉅的任務。

其實老馬也曾經是個好兵,而且一直都不甘心窩在草原五班,但他沒有許三多的人生際遇,沒有人賞識他的優點,只能盡己所能,努力做個好班長。

老馬退伍的那天,脫了軍裝,身著一件常服,立馬成了一個普通人,場面令人心酸。

那一刻,我明白了那身軍裝,對於那些當兵的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北瓜點影


老馬帶出了很多優秀的兵,是個會帶兵的班長,我想領導安排他來五班是希望他能改變這個地方,沒想到當地的保守勢力這麼頑固,不僅沒有被改變還把老馬給同化了。

同樣的遭遇我在學生時代經歷過,初中時候我成績還行而且上課不搗亂。一般教室的後兩排是差生的天堂類似五班吧,被安排到後兩排幾乎就是代表你自由了。有個女生個頭太高被安排到後兩排,死活不去,然後班主任把我安排到了最後一排,我還挺高興的,搬著小板凳就過去了。一個星期以後班主任找我談話說,讓你過去本來是想讓你影響一下週圍的人,結果他們把你影響了。


腦袋大脖子短


老馬班長在《士兵突擊》裡就是一個掃地僧的存在。

紅三連二排五班,現在的任務是看守輸油管道。

何洪濤說:這是一個光榮又艱鉅的任務。

李夢說:光榮在於平淡,艱鉅因為漫長。這一切,指導員他明白個蛋。

老馬班長說:光榮個蛋,艱鉅個屁。

老馬班長曾經是三連的模範班長,是紅三連最好的班長。

他被安排到五班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許三多來的時候,他剛好來五班一年半。

何洪濤知道老馬班長不願意來這裡,他明白老馬心裡有怨氣,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換句話說,如果老馬班長不來這裡,恐怕他就會更早脫下軍裝,退伍了。

紅三連安排老馬班長到五班,這也是權宜之策。

紅三連感念老馬為連裡的付出,連裡都念他的好。

連裡想留下老馬,就給老馬安排了一個最偏遠的班,以體現老馬的價值所在。

與此同時,連裡想方設法地為老馬申請三等功,按照何洪濤的話:能夠在這裡待下來,就應該有無條件的三等功。

可惜的是,老馬原來的精氣神被這裡的孤獨與荒涼打磨得沒有了稜角。

老馬這個曾經帶出過無數骨幹士兵的班長,已經暫時迷失了自己。

何洪濤也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後來,許三多來五班通過他的堅持不懈,排除萬難修出了一條路。

這條路被首長看到之後,一套連鎖反應下來,何洪濤立刻從這裡看到了留下老馬的希望。

於是何洪濤就使出了渾身解數要為老馬申請下來這個三等功。

甚至在希望黯淡的時候,還請到了團裡的張幹事來五班,寄望能夠有所轉機。

我們從何洪濤積極的態度和不辭辛勞的行為來看,三連從來就沒有忘記過老馬。

老馬被調到五班,也是因為五班需要老馬這樣一個模範班長。

在老馬退伍離開那天,老馬曾經帶過的所有骨幹兵都列隊來為老馬送行。

這個特殊的隊列,團長王慶瑞看在了眼裡,何洪濤也看在了眼裡。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老馬是到了該走的時候了。

老馬是一個好班長,他帶得一手的好兵,但他也是有硬傷的。

從劇情上看,老馬的文化水平不高,專業技能也不強,思想覺悟不如史今,伍六一等人。

所以把他安排到五班,其實真的是為了他好。

早晨從下午開始,帶你一起看《士兵突擊》。


宇哥帶你讀原著


首先說說老馬是個什麼樣的人?

老馬是個老兵,老馬是一個幹工作任勞任怨的的老兵。他說話不多,低調,憨厚,甚至有時候讓我們還感覺到他,有那麼一點點的窩囊。但是你這樣評價老馬就大錯特錯了,從和指導員的幾次談話中,不難發現,老馬是一個曾經創造過輝煌,經歷過榮耀的人,他是在榮譽連隊裡面,最優秀的班裡成長起來的士兵。

老馬為什麼到了草原五班?

部隊是個大熔爐,是個年輕人建功立業的地方,是個讓人奮發圖強,爭強好勝的地方,相比較而言,老馬老了,老馬確實老了。但是老馬又是一個戰鬥班排裡面成長起來的優秀老兵,他政治素質堅定,思想覺悟高,軍事技術也是過硬的,派他到這個遠離部隊駐地,任務單調,但是又是不可或缺的執勤點來,連隊也是給予了厚望的,希望他能帶好這麼一群做風稀拉,得過且過的“和尚兵”。

老馬的迷茫,老馬的彷徨。

但是等他到了五班以後,單調的工作,無聊的的生活,漸漸地的磨滅了老馬還剩下的一點點鬥志。老馬鬱悶過,老馬也抱怨過,這在和指導員的對話中,我們都能感受的到,他的疼苦,他的不甘。班裡戰士的言行做為,也讓他彷徨過,更讓他感受到了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苦澀。

最後許三多的出現,讓他看到了一個踏實肯幹,有一點傻兒,但又不計較個人得失的新兵,更讓他從許三多的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以前的自己。他被震撼了,更被感動了,這在電視劇中許三多修路這個故事情節中,已經交代的很清楚了。

最後老馬復員走了,走的很欣慰,他走的很自豪。如果說是袁郎成就了許三多的話,那老馬就是發掘許三多的那個人,人民軍隊也正是有著千千萬萬個許三多,在日日夜夜的保衛著我們的祖國,老馬最後的一個敬禮,無憾軍旅。


天使老說喜歡我


的確馬班長很優秀,也帶出很多優秀的兵。但在《士兵突擊》中更多的是給我們呈現他在紅三連二排五班墮落的樣子,整天打牌、下棋、寫小說,反正跟訓練無關的事情都做,然而對帶出優秀好兵這塊也是一筆帶過。

紅三連二排五班,現在的任務是看守輸油管道,都說這是一件光榮而又偉大的任務,但每個人心中都很清楚這跟古代的流放蠻荒之地沒啥區別,設備要什麼沒什麼、要通訊卻沒有信號,說白了就是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我想他們在剛到這個地方時也不習慣,也在牢記原部隊的訓練任務積極訓,但耐不住長時間的寂寞和遙遙無期的希望。最終選擇了自甘墮落,然而這種抉擇又何嘗不是他們最不願意接受的呢。




在劇中也說過“紅三連二排五班是孬兵墮落的天堂,是好兵上進的地獄。”

然而為什麼會將一個曾經很優秀的班長安排到紅三連二排五班呢?我覺得是因為馬班長到了退役的年齡,而退役對一個士兵來說是非常苦惱的事情,一個與社會失去聯繫的人突然之間的出現,對社會生活的陌生,對軍旅生活的熟悉,哪位老兵都不想離開部隊。讓馬班長帶紅三連二排五班的確有點屈才,但這也是輔導員讓馬班長留在部隊的唯一方法。



另一個,是因為劇情需要,想要突出王寶強飾演的許三多就這個憨憨的形象,下放到這馬班長的紅三連二排五班就好比唐僧取經一樣重加磨難,也給我們這些觀眾最豐富的劇情體驗。如果主角太過於平坦,給我們這些觀眾的感覺就太狗血了。


所以說將馬班長安排到五班,導演和編劇用心良苦啊。不僅能給主角許三多一個歷練磨難的地方,給觀眾的感覺視覺體驗更加的豐富,也展現出來更真實的軍旅生活。


劇敢想


我是影視領域創作者石蔬


在說馬班長前,石蔬想先說說其他事情,許三多在五班的戲是《士兵突擊》的精髓,是最值得人深思的,也是讓我受益最多的

接下來小編從個人角度說說馬班長的處境吧

1.五班的環境,五班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偏遠地區,但更深一層的是,在心理位置上也處於偏遠地區,五班的所有人 ,都必須直面自己的孤獨,沒有人問,沒有人在意,沒有人管,在孤獨中,他們被人遺忘,也會被自己遺忘,遺忘自己是個軍人,所以也忘記了以軍人的要求來要求自己!

小編自認為,小編處於這種狀態下,也會無限制的“自由”下去,該怎麼辦呢?小編在這部劇裡找到了答案



2.這樣的環境對於馬班長意味著什麼,小編覺得,是挑戰,同樣也是考驗,也是巨大的機遇.

說是挑戰,是因為五班的環境條件是差到不能在差了

說是考驗,是因為這樣的環境是在考驗馬班長,考驗他在這樣的環境下能不能勝任,考驗老馬的內心,還是會沉淪下去,就是俗話說的,沒人管的時候是什麼樣的,

說是機遇,是因為已經差到不能再差了,哪怕老馬做出一點點成績來,就是巨大的成就,比如修個路就行

我說的三點劇情裡可以顯示出來

3.從另一方面講,五班這個環境是個心靈試煉場,這裡是“好兵的地獄,孬兵的天堂”,可是五班這個地方,神奇,從這個地方出來了兩個“兵王”,許三多和成才

許三多,在這裡修了一條路

成才

一開始被安排五班當班長,一心想離開,進老A,卻以失敗告終,失敗後明白了些什麼,決定重新回到五班,尋找答案

成才把五班建設成了所有連隊繞遠道都想來的地方,自己練成了槍王,成為了另一個老A





這更說明了,馬班長被安排到五班,是想讓老馬有更多的機會


我是影視領域創作者石蔬


電影炒石蔬


《士兵突擊》中的馬班長帶出了很多優秀的兵,為什麼會被安排到五班呢?我認為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第一方面,部隊需要老馬這樣的精英去改變五班的面貌。

老馬作為曾經優秀的士兵,也帶出了許多優秀的官兵。像紅三連的政委洪濤,鋼七連的史今、許三多等曾經都是老馬的部下。

紅三連五班曾經被稱為班長的墳墓,好鋼用在刀刃上,部隊領導肯定是要改變五班的面貌。而一個團隊整體的改變,則需要一個好的領頭人。


而優秀的士兵老馬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於是領導就把老馬安排到了紅三連五班,希望老馬能用自己的優良品質來帶動五班的整體素質提升。

俗話說得好,要想火車跑得快,全靠火車頭來帶。那麼老馬作為優秀士兵,來當這個火車頭最合適不過了。

第二方面,為了鍛鍊老馬,進一步培養他,為他提幹創造條件。

作為曾經的優秀士兵,老馬帶出了一批優秀的官兵。那麼部隊領導也是看到老馬身上的優點為了讓老馬有進一步的提升,就決定讓老馬去五班這個艱苦的地方進行磨練。

把五班當作一個跳板,來實現老馬的一個人生改變。但是老馬到了五班以後呢,沒有抓住機會,而是淪落在了集體中間。變得和李夢、薛林、老魏一樣,每天渾渾噩噩,無所畏懼。從一位優秀的士兵淪落為無人問津的班長,他地丟掉了自己的尊嚴。

以此作為對比的是成才,成才從鋼七連跳出來以後呢,也是被紅三連給安排到了五班。那肯定也是希望成才能給五班一個改變。第1次到五班的成才並沒有給這個集體帶來質的變化,但是第2次從老A回來以後的成才,真正沉下心來把5班變成了新的集體。從而也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綜上所述我認為,老馬之所以會被派往紅三連五班,一方面是部隊需要,另一方面是為了鍛鍊老馬,進一步提升老馬的素質。


達叔影視


老馬這個名字起的好,他真的像一匹任勞任怨的“老馬”,極盡所能地幫助能夠成長的人成長。



在《士兵突擊》中,受到班長史今鼓勵最多的許三多,最終成長為一名出色的、甚至能夠進老A的優秀士兵。但在當兵之初,如果不是老馬的“呵護”,許三多沒準兒就要在“草原五班”一直幹下去了。



在“草原五班”,思維單線條的許三多很難融入進這裡“固有的節奏”,他想當一個好兵,想做有意義的事情,但苦於無門。是老馬的保護、包容和鼓勵,讓許三多有了許多意義,收穫了快樂。每當許三多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雖然戰友們不支持,但作為班長的老馬卻積極地回應,正是因為有了他,許三多才沒有放棄希望。



對許三多而言,老馬是他在部隊淬鍊的第一個領路人。除了帶出了許三多,一直在“草原五班”的老馬還帶出過其他好兵。但就是這樣一個能帶好兵的老馬,卻被一直安排在“草原五班”。每當看到“老馬退伍在團部門口敬禮的畫面”,心裡總覺得不是滋味,甚至為老馬感到了不公。



崗位就是這樣,總得有人去幹,去承擔。“草原五班”的班長能不能換成別人,而不是老馬?當然可以。但那幾年沒有人比老馬更適合在“草原五班”當班長,他沉得住氣,忍受得了寂寞,並且沒有怨言。



最重要的是,“草原五班”看上去很閒,但保護地下輸油管確實也很重要,老馬不僅沒怨言,他還有責任心,是個值得信賴的人,所以才會被“委以重任”,一直在“草原五班”班長的位置上。也正是有了無數個“老馬”這樣的螺絲釘,才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的“兵王”。


南瓜報告


06年上映的軍旅題材電影《士兵突擊》卷襲個大衛視,激勵了多少熱血青年穿上綠色戎裝。

士兵突擊這部作品留給了大家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們被許三多的成長之路感動,在他的成長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幫助過他的朋友,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也就不會有許三多這個後來的兵王了。而草原五班的老馬作為許三多成長路上的第一個貴人,大家對於老馬一定印象深刻。這個曾經非常優秀的班長,培養出了很多人才,為什麼又會淪落到五班駐守駐訓場

李夢曾說五班的任務是光榮並且艱鉅的,光榮是因為這裡的生活是平淡的,艱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即便是老馬這樣曾經的優秀班長,來到之後都是淪落了,因為在這裡人人都需要一個念想才能夠忍受這份寂寞了。

老馬的處境更多的是與那個時候軍隊建設息息相關,劇中開頭史今去許三多家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伏筆,當時部隊招兵都需要高中之上的學歷,實現全高中連的建設,劇情的不斷髮展,我們能夠看到部隊的建設是朝著數字化信息化的方向推進。

所以老馬之所以會出現在五班,最大的可能就是他的文化水平不夠,已經達不到部隊發展的需要。

他到五班,其實最大的原因應該是部隊領導層,看重他曾經的貢獻,不希望他就這麼退伍了,將他暫時放在五班這個任務光榮而艱鉅的地方守住寂寞發揮餘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