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你是否考慮做個自由職業者?

來源 | 生涯世界(acdcale) 文 | 周文霞

突發的疫情導致遲遲不能復工。有朋友擔心“再不上班兒,老闆就會發現沒有我也行”。有朋友焦慮,“復工時間一推再推,最後老闆說不用來了,因為公司倒閉了”。可以想見裁員、降薪、失業是復工以後難以避免的現象。許多人不約而同的考慮,我乾脆做個自由職業者吧:“做一個自由職業者,再也不用看老闆的臉色,聽客戶的抱怨了”,“不用朝九晚五,996啦”。。。。。。由於這場疫情,我國一定會迎來一個自由職業者人數增長的高峰。然而對於個人來說,轉行做自由職業者不可能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般談到自由職業,人們往往聚焦自由而忽略職業。但自由職業畢竟也是一種職業,它不比其他任何一種職業更輕鬆。職業歷來承擔著養家餬口、安身立命的功能,具有經濟性、社會性和技術性的特徵,職業選擇和發展受影響和制約的因素如此之多,以至於我們可以說最是職業不自由。

從被僱傭到自我僱傭,這是職業生涯的一次重大轉換,必須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在這篇文章裡我想簡要地為你分析自由職業者為什麼現在如此盛行;為你描述自由職業者的生存狀況;幫你評估什麼樣的人適合成為自由職業者?與你分享如何為開啟自由職業生涯做準備?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為什麼現在自由職業者如此盛行

疫情結束,你是否考慮做個自由職業者?


關於自由職業者,《韋氏大詞典》給出的定義是:自由職業者是腦力勞動者或服務提供者,不隸屬於任何組織,不向任何僱主做長期承諾,他們在自己的指導下自己找工作,自己養活自己。自由職業者並不是一個嶄新的職業群體。英文中“Freelancer”指的就是自由職業者。它最早是指中世紀的自由長矛兵,一種出賣自己技能的自由僱傭兵。隨著歲月的流轉,這個詞超越了軍事範圍,在商業領域得到廣泛運用,其含義依然是依靠自己的技能為他人或組織提供服務,獲得報酬,但其不隸屬於任何一個組織。其實各個不同時代都有自由職業者的存在,只是到了現在才出現了自由職業者急劇湧現的現象。美國最大的自由職業者平臺Upwork 和美國自由職業者聯盟Freelancers Union聯合另外一家公司對美國自由職業者進行連續 6年的調查,發現2019年美國自由職業者從業人數5700萬,佔美國勞動力人口的35%,全職自由者的比例從2014年的17%上升到2019的28%,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自由職業者對美國經濟貢獻與信息行業不相上下。阿里研究院的一份研究報告預測,到2036年中國可能有多達4億人屬於零工經濟下的自由職業者。

為什麼自由的渴望人生來就有,但自由職業者的盛行今天才成為可能?因為自由職業成為一種普遍的工作模式,需要科技的進步和人們觀念的改變。我們知道進入工業革命以來,個人和企業間長期穩定的僱傭關係是勞動力市場的主流形態,企業的大部分工作主要依賴於組織內部的全職僱員來完成,而一個人職業生涯基本上在一家企業中度過。但是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帶來了工作方式、僱傭方式和人們價值觀的重大變革。進入移動互聯時代,企業內部和外部的邊界不斷突破,崗位和工作任務都在不停的重塑和分解,特別是2008年的經濟危機成為零工經濟的觸發點,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採用靈活用工的方式降低企業成本,增加自身的敏捷性,各大靈活用工平臺的興起使得尋找專項人才越來越容易,同時也使對零工的僱傭、工作管理、溝通、支付酬勞變得前所未有的便捷。企業逐步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由外包公司、合作伙伴和自由工作者組成的服務網絡。在這樣一個時代,個體的價值迅速崛起,高技能、精專業的人才大受追捧,千金難求。而新生代的職業價值觀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他們不再像父輩那樣以尋找一份安穩的鐵飯碗工作為目標,他們更關注自己的職業興趣、更強調獨立自主而不願意受制於人,更注重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所以他們成了自由職業者的主力軍。他們藉助高科技手段,通過遠程辦公、與機構合作、或承包項目,甚至網絡遊戲等方式利用全球互聯網為企業提供服務,獲取報酬。

有人斷言,未來企業組織將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平臺+個人,雖然這種判斷有些極端,但自由職業的興盛已是不爭的事實。

成為自由職業者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目前看自由職業者並不是一個內涵外延都非常嚴格的概念,所以對它包含哪些類型各種統計口徑也不一樣。有人把個體零售店、小吃店、沖印店、裝修公司老闆以及沒有底薪的推銷員等都算為自由職業者。其實在我看來自由職業者除了自我僱傭,不歸屬於任何組織以外,其還必須滿足另外一個條件,即依靠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提供服務,獲取報酬,如設計師、程序員、攝影師、作家、專利代理人、律師、會計師、牙科醫生、技術顧問、管理顧問、管道工、電工、理髮師、藝術家等,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職業者,本文所談自由職業者是指這批人。

Upwork 和Freelancers Union發佈的2019年美國自由職業者的調查報告,為我們描述了自由職業者的基本生存狀況。其調查的樣本6001人,其中自由職業者2117人,非自由工作者 3884 人,兩相比較,更能感知做一個自由職業者是怎樣一種體驗。

報告顯示,

最常見的自由職業者是提供工作技能型服務的人,約 45% 的自由職業者從事程序、市場營銷和諮詢類工作;60% 的自由職業者主動選擇了這種職業;從2014 -2019 ,將自由職業作為長期工作的人從1850萬上升到2850萬;年輕人更喜歡自由職業,18 -22歲年齡段中有 53%的人有自由職業的經歷;超過半數的自由職業者年齡38歲以下,男性佔59%;41%的自由職業者擁有碩士學歷,佔比最高;56%的自由職業者同時兼任多份工作;在距調查時間最近6個月中,與自由職業者共事的客戶數量中位數為 5;48% 的自由職業者接受固定付薪,29% 接受按時付薪;23%的人兩種付酬方式皆接受;這些提供技能型服務的自由職業者中30% 僅從事一種自由職業,15% 從事 2種及以上自由職業;60%的自由職業者表示他們現在的收入比為僱主工作的時候的收入更多;將近3/4的技能性自由職業者採取遠程工作方式,其中半數人要通過遠程工作方式完成大部分或者全部工作,他們認為遠程工作的效率比在現場工作的效率高;被調查者大部分是從五年前開始從事自由職業的,為什麼他們不願意從事傳統工作而選擇自由職業?43%的人表示是由於健康的原因,40%的人由於家庭的原因,68%的人表示他們受到了重大生活事件的刺激選擇了自由職業,比如說自己上學、結婚生孩子、健康問題、失業問題等等,還有的是通過某些事情意識到自由職業可以掙更多的錢,可以帶來想要的靈活的生活方式等;作為自由職業者,從事自己的業務工作佔日常工作53%的時間,此外他們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做行政方面工作,比如發票、文書、財務管理、營銷、尋找新客戶、充電學習新技能、自己付費購買健康保險等等,而這些問題在組織中的僱傭者中並不存在。

他們需要不斷通過擴大工作範圍和尋找額外的工作來應對自由職業的低谷。他們表示有可能陷入債務和管理日常開支的困境,他們最關心的仍然是和財務狀況有關的一些問題,如儲蓄、收入的可以預測性、貸款等等。他們在生活當中最大的擔心是能不能付得起醫療保險、有沒有足夠的錢進行儲蓄和為退休做準備。

儘管自由職業者常常會遇到一些在組織中工作不會遇到的難題,但他們總體上對自由職業的前景充滿信心。他們認為技術的發展使得尋找自由職業的工作變得更加容易,社會對自由者的需求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業內頂尖專業人士開始選擇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不論是自由職業者還是非自由職業者都認為自由職業已成為主流,59%的非自由職業者表示未來可能從事自由職業。自由職業者對他們未來的工作和財務能力表示樂觀,超過一半的自由職業者表示給他們再多的錢也不願意回到傳統的職業中。同時他們也清醒的意識到,他們需要不斷學習,參加各種培訓,及時更新自己的技能,包括管理自由職業的各種軟技能,才能保持自己的職業競爭力。

雖然以上畫像的素材來源於美國,但國內零散的關於自由職業者生存狀況的調查也基本上印證了上述狀況。這說明中西方自由職業者的總體面貌是大致相似的,彼此之間的經驗是可以相互借鑑的。

什麼樣的人適合成為自由職業者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與傳統職業不同,自由職業者確實有更多時間靈活性和工作彈性。71% 的自由職業者認為自由職能夠給他們機會在任何地方工作;全職自由業者中,靈活的生活方式是其選擇自由職業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有超過一半的人提到了業務不可預測、工作缺乏保障、工作量大幅波動,孤獨、沒有明晰的職業發展路徑等等自由職業者面臨的壓力。

由於自由職業者不再依附於組織內部的職業發展通道和麵對的工作環境和內容的差異,與身處組織中的僱員相比,自由職業者群體有著更為特殊的個人特徵和職業行為。綜合多項研究發現(Grant&Ashford,2008;Pratt&Pradies,2011; Petriglieri,2019) 從個人特徵上看,成功的自由職業者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更明確的個人興趣和需要,更多的職業主動行為。職業主動行為是指個體以未來為目標導向,提前採取對其自身和環境有影響的行動,積極制定促進自身職業發展的措施,這是應對不確定的職業生涯路徑的有效措施;

(2)更強的自我信念和冒險性。從情境條件上看,自由職業者面臨更具風險和更為開放的工作環境,又缺少了組織提供的各種保障,一切都需要自己去面對和承受。它要求自由職業者具有堅定的自我效能感和抗逆力,不怕失敗,心理資本強大;

(3)更高的職業適應力和情緒管理能力。自由職業者不再追求在組織中沿著金字塔的結構向上攀升的傳統職業路徑,而是可以在不同的職業角色之間平行轉換,扮演多擁有多重職業身份,在這種情境下個體情緒的強度增加,感受到矛盾情緒的時刻會更多。生涯適應力理論強調接納不確定的觀點,不試圖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進行清晰嚴密的規劃,反而以積極的態度,對決定保持開放或彈性,以“適應力”來回應新的職業環境、回應變化;

(4)更有效的人際交往能力。多項關於自由職業者的研究結果顯示,人際交往行為與職業能力之間顯著正相關,並通過職業能力影響個人的職業滿意度和幸福感。個人業務的擴展,抵禦工作中的孤獨感,獲得更多的支持,都與人際交往能力有關。

(5)更專業的技能。成功的自由職業者在職場上都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是生存的看家本領。

總之,當一個人選擇了自由職業,就表示你不再有穩定工資收入,不再有醫保和社保,沒有人給你安排工作,沒有人給你假期,一切都靠自己。你是否具備以上特徵,你是否適合做自由職業,過了這個超長的假期,回想自己假期的表現,你就該有個判斷了。

如何為開啟自由職業生涯做準備

疫情結束,你是否考慮做個自由職業者?


成為自由職業者有兩種狀況:一種是迫不得已,一種是主動選擇。迫不得已的多是知識技能比較低的員工,而高知識高技能專業型人才多是主動選擇。這說明在人才市場,知識技能越強大,你可以選擇的半徑就越大。但即使是高技能人才,要想開啟自由職業生涯,也不能匆匆忙忙辭職,可以考慮一下以下幾點你是否具備:

1. 能支撐起你經濟需求的專業技能

只有你的專業技能可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市場才能滿足你的經濟需求。當你覺得自己在原來的組織中羽毛豐滿、翅膀很硬,可以單飛時,一定要想一想你和組織的關係。組織中有兩類人,一類人自帶光芒,可以為組織添光加彩,他們在組織中可以撐起一片天,組織因為有他們而熠熠生輝;另一種人是反光鏡,他們需要藉助組織的光亮增加自己的價碼,而有時候他們也容易把組織平臺的力量當成自己的能量,缺乏對自己的清晰認知和定位。一旦離開組織光環的籠罩,才發現自己不是那塊料。當你離開組織,一切都靠自己單打獨鬥,你一定要理清自己的特長是什麼,是不是被市場所需要,靠這項技能是否可以養活自己。

2. 很強的自律精神

自由職業者的確有自由,因為沒人給你安排工作、沒人監督你的進度、沒人及時給你指導與反饋,一切全靠自己。人都是有惰性的,你必須有嚴格的自律精神,才能抵擋惰性的襲擊。你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你要善於管理自己,你要向企業的CEO學習,向管理企業一樣管理自己。比如,企業要有戰略,你也要有自己的人生規劃;企業要有文化,你也要有自己的價值準則;企業要有品牌,你也要建立自己的聲譽;企業要有落地措施,你也要有行動方案,而保證這一切可以實施的,很大程度上靠你的自律。

3.善於建立廣泛的社會連接

你可能是靠技術吃飯,但你還必須和各類各樣的人打交道:你的客戶、你的合作伙伴,你可能還需要導師、推薦人。所以,考量一下你的社會交往能力,夠不夠你對接各種資源。

4.不斷學習的能力

我們所處的時代,不確定是其最大的特徵。你學要持續的學習才能跟得上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變化。各種調查數據都顯示自由職業者是一群十分善於學習的人。他們時時擔心自己被淘汰。

以上確實是很高的要求,也許你會覺得如果我這麼厲害了,那我在公司也可以混的很好了,幹嘛還要出來做個自由職業者呢?是的,那些成功的自由職業者都不是在公司混不下去才出來的,是公司盛不下他們的才能、野心和自主的嚮往才勇敢追求自己理想職業人生的。如果你也真的渴望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不妨給自己一點時間,先嚐試做一點兼職,檢驗一下自己,確保自己能在市場上立足再真正開啟自由職業之旅。

最後一點也許更為重要,先有一定的積蓄再辭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