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兩臺機分別為8代低壓CPU和4代桌面CPU,性能沒區別?

富3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其實這個問題比較好理解,英特爾同一代的cpu,普遍筆記本的u要比桌面級的低一個級別,例如筆記本的8代標壓I5,性能只能跟桌面級的8代I3差不多,如果低壓,性能還會更低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筆記本的設計輕薄,散熱不是很好,功耗設計限制,不能像臺式機那樣大散熱,大電源,任用,所以性能就會低,優點就是便攜,低功耗,移動辦公可以延長待機時間!

你說的這個情況,理論上筆記本的要強,你說的實際體驗差,可能有2個問題,第一3dmax是渲染要求綜合性能,對cpu顯卡都有要求,不單單隻要求cpu,第二種可能就是筆記本散熱不好,導致渲染時溫度高,系統對顯卡cpu進行了降頻處理!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王叫我來巡山dmm


長時間的睿頻,和長時功耗

i5-8250u是四核八線程,基準頻率1.6GHz,動態加速頻率3.4GHz,15W(TDP)熱功耗設計。

i3-4150是雙核四線程,主頻:3.5GHz。54W(TDP)熱功耗設計。


這裡我們需要明確幾個問題!

CPU後綴:8250U,CPU後綴已經表明他的身份,他說一款低壓U,低主頻,低功耗,散熱能力有限,那低壓筆記本U意味著什麼?可以處理簡單的問題,可以短時通過睿頻增加性能提高功耗!記住哦這裡說的是短時!4150是標準的臺式U這沒有什麼好提的


長時功耗:8250U的長時功耗紙面是15W,實際使用過程中,因為散熱跟不上,功耗低於10W的情況比比皆是!4150的長時功耗只要散熱跟得上可以在60W左右,超過基準功耗的54W。


長時主頻:它跟長時功耗存在因果關係,只有長時功耗可以穩定在一個高位上才能保證長時主頻的穩定,只有穩定在高位上才能有好的性能!

圖中:所謂的跑分當然是i5-8250U高啊,它通過短時間的睿頻把主頻穩定在3.4,並且是8線程,i3-4150 因為是低端u,沒有睿頻選項主頻只有3.5,而且是4線程,所以跑分上肯定是i5-8250U佔優!


但如果,在時間的高負載下,I5 8250U就無法穩定在3.4主頻,有可能只有1.7.1.8,這時候他的性能論單核就是非常糟糕,論多核勉強戰平I3 4150

舉個簡單的算術,粗略瞭解一個理論流程,便於理解

短時主頻(類似於一次跑分,短時負載)

I5-8250u:3.4*8=27.2

I3-4150 :3.5*4=14

27.2>14,接近2倍

長時主頻(類似於渲染這種長時負載)

I5-8250u:1.7*8=13.6

I3-4150 :3.5*4=14

13.6≈14,性能相仿

這只是粗略的理論值計算,並忽略了顯卡加速的參與,不過H6770相當於N卡的GTX650,GTX650的性能跟MX150,性能上差距不大,滿血版MX150可以超過H6770,殘血版MX150性能基本上等於H6770的性能!

所以,如果對比的話,儘量用筆記本標壓U對比臺式機CPU,筆記本U的散熱和熱設計功耗本就低於臺式機,仗還沒打就低人一頭!低壓U的設計就更趨近於保守,它的性能全靠短時睿頻,一旦散熱和功耗更不上,立刻變弱雞,只能靠多線程撐著場面,單線程已經不能看了!


極客李老廝


本來設計就是這樣,8代的tdp是長時間功耗限定,短時間功耗限定有個70-80W。

同理8300H也基本等於4790K,但跑分是這樣,不代表長時間遊戲性能也一樣。

渲染時產生高溫或長時間滿載會撞功耗牆而降頻率。


系統之家OSHOME


你把兩臺電腦的配置發出來或許有人精確回答你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