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帖高手——祝允明

祝允明:

“僕學書苦無積累功,所幸獨蒙先人之教,自髫丱以來,絕不令學近時人書,目所接皆晉、唐人帖也。”

“於時年少氣銳,憪然皆以古人自期。”

“沿晉遊唐,守而勿失。”

臨帖高手——祝允明

蔡襄《澄心堂紙帖》

臨帖高手——祝允明

祝允明《臨蔡襄澄心堂紙帖》


祝允明:

“《黃庭》《蘭亭》《急就》章草,二王、歐、顏、蘇、黃、米、趙,追逐錯離。”(《寫各體書與顧司勳後系》)

臨帖高手——祝允明

米芾《元日明窗帖》

臨帖高手——祝允明

祝允明《臨米芾元日明窗帖》


祝允明《奴書訂》:

“今人但見永興(虞世南)勻稱,率更(歐陽詢)勁瘠,琅琊(顏真卿)雄沉,誠懸(柳公權)強毅,與會稽(王羲之)分鑣,而不察其為祖宗本貌,自粲如也。”


“…趙室四子,莆田恆守惟肖,襄陽(米芾)不違典刑;眉(蘇軾)、豫(黃庭堅)二豪,齧羈蹋靮,顧盼自得,觀者昧其所宗。子瞻骨幹平原(顏真卿),股肱北海(李邕),被服大令(王獻之),以成完軀。魯直(黃庭堅)自雲得長沙(懷素)三昧。諸師無常而具在,安得謂果非陪臣門舍耶?而後人泥習耳聆,未嘗神訪,無怪執其言而失其旨也。”

臨帖高手——祝允明

王獻之《廿九日帖》(右) 祝允明《臨王獻之廿九日帖》(左)


祝允明題《臨王羲之法帖卷》:

“古今書家輒稱鍾王,後世雖有作者莫可企及,鍾則專工於楷,而逸少獨能兼善之,故其尺牘相傳,等若球璧,即石刻流播,亦奉為模範。”

臨帖高手——祝允明

王獻之《洛神賦》刻本

臨帖高手——祝允明

祝允明《臨大令十三行》


祝允明《憶摹趙文敏書唐集七十首卷》:

“正德丁卯仲秋,同東樓老先生錫山,訪錢氏家藏書畫卷。見《趙文敏書唐集百首》,觀其書法俊秀,用筆得羲、獻之妙。笥中有素紙一卷,舟中寄興,憶摹七十首,聊以效顰,不自知其蕪陋也。枝山居士允明。”

臨帖高手——祝允明

鍾繇《墓田丙舍帖》

臨帖高手——祝允明

祝允明《臨墓田丙舍帖》


祝允明《寫各體書與顧司勳後系》題:

“今效諸家裁製,皆臨書以意構之爾。知者乃或妄許為能書,殊用愧恨而已……”

臨帖高手——祝允明

臨帖高手——祝允明

臨帖高手——祝允明

臨帖高手——祝允明

祝允明《臨魏晉唐宋諸家帖》


文徵明《題祝希哲真草千字文》雲:“餘嘗謂書法不同,有如人面。希哲獨不然,晉、唐則晉、唐矣,宋、元則宋、元矣,彼其資力俱深,故能得心應手。”

王世貞《藝苑卮言》雲:“京兆少年,楷法自元常、二王、永師、秘監、率更、河南、吳興;行草則大令、永師、河南、狂素、顛旭、北海、眉山、豫章、襄陽,靡不臨寫工絕。晚節變化出入,不可端倪。”

清顧復《平生壯觀》雲:“祝希哲為徐武功之甥,李太僕之婿,書法親炙兩公,而耳提目觸,不須構思。九勢八法,所得已過半矣。況乎加之以力學,無古不師,見其楷書學《季直表》《力命帖》,章草學《急就》,狂草學《自敘》,行書學二王,間以唐宋,落筆沉著,氣韻恢弘,當日聲名邁三宋而上接鷗波,洵不虛矣。”

明文彭跋

《祝書東坡記遊卷》雲:“我朝善書者不可勝數,而人各一家,家各一意,惟祝京兆為集眾長。”

縱觀書法史,也是一部臨摹史。


祝喜愛、研習書法的朋友們,臨爾後能得,得爾後能悟,悟爾後能化,化爾後通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