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帖”、“臨帖”、“讀帖”,書法學習如何高效應用它們?

書法的學習,大抵是先確定入門字體開始,接下來就是在這字體裡頭選擇一本作為自己取法的範帖,範帖選擇好後,一般是採用臨摹學習法來學習,今天就對臨、摹和讀帖學習法做一個簡單的描述。


“摹帖”、“臨帖”、“讀帖”,書法學習如何高效應用它們?

書法有云


宋代黃伯思在他的著作《東觀餘論·論臨摹二法》中就有說過:“世人多不曉臨摹之別,臨,謂以紙在古帖旁,觀其形勢而學之,若臨淵之臨,故謂之臨。摹,謂以薄紙復古帖上,隨其細大而搨之。若摹畫之摹,故謂之摹。臨與摹,二者迥殊,不可亂也。”

一、摹

<strong>摹,是以薄紙蒙在範本或影本上照著書寫,通常我們又將它稱為“寫仿影”。


“摹帖”、“臨帖”、“讀帖”,書法學習如何高效應用它們?

二、臨

<strong>臨,就是將字帖或者範本放置在左邊,硯臺放置在右邊,看著字的點畫、結構和氣勢,仿照著書寫。

臨,又分為對臨和背臨。

1、對臨

<strong>對臨,就是面對著字帖或者範本照著書寫,正是所謂的“以目導心,以心運手“,以期達到形神兼備效果。

2、背臨

<strong>背臨,是在對臨的基礎上熟記字帖上字的筆意、用筆和結體,不看字帖也能書寫出對臨時所能書寫出的效果來。

背臨是檢驗自己對臨的成果和真實的書寫能力,進一步加深理解範帖,是將範帖學到手的有效方法。


<strong>臨摹學習法的步驟一般是:先摹寫後臨寫。因為摹寫有字帖做依託比較容易些。通過摹寫鍛鍊自己的目力、心力和書寫能力,初步掌握帖上字的用筆和結體的基本規律。

<strong>在摹帖時既要注意筆畫的形狀,又要細細觀察字的氣勢神采,做到眼觀、神會、手摹,讓所摹寫的每一筆都相似,一定不能機械式地進行描繪。


“摹帖”、“臨帖”、“讀帖”,書法學習如何高效應用它們?

三、臨摹的利弊

宋代姜夔在他的著作《續書譜·臨摹》中有說到”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臨書易進,摹書易忘,經意與不經意也。“

摹寫因為下邊有依託,<strong>比較容易得到字帖的點畫位置和形體結構,但是,也正因為有了這種依託,摹寫的時候往往會忽略筆意的表達,<strong>摹寫之後很容易忘卻,不容易鞏固;

臨寫是靠自己的目力、心力去書寫,<strong>比較容易體現字帖上字的筆意,也是因為沒有依託,往往<strong>容易將字帖上字的間架位置寫走形。

因此,臨摹學習法,需要臨摹交錯、互相結合來進行學習。


“摹帖”、“臨帖”、“讀帖”,書法學習如何高效應用它們?

四、讀帖

<strong>讀帖,是詳細的觀看和揣摩字帖中字的點畫、用筆、結體和神韻等,將它們觀之於眼、銘記於心,然後進行書寫的一種學習方法。

(讀帖中的這個”讀“字:是觀看的意思)

宋代黃庭堅有說過:”古人學書不盡臨摹,張古人書於壁間,觀之入神,則下筆隨人意。“

讀帖是比臨摹更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讀帖是可以鍛鍊人的眼力、心力,只有使字帖上的字入於眼、記於心、才能在書寫時出於手、顯於紙。如果眼觀不準,心記不住,手是很難進行表現出來的。


“摹帖”、“臨帖”、“讀帖”,書法學習如何高效應用它們?

在現實中有經驗證明:

<strong>臨不好帖的主要癥結不在手上,而在眼上。有些人不讀帖,拿起帖子就開始臨習,有些人讀帖不認真,一看而過,眼睛也沒看清楚字帖上字的精微之處,手必然臨寫不好字帖上字的神采,而這一點在剛開始學習書法的人身上比較明顯。


五、讀帖的方法

1、筆法

<strong>仔細揣摩字帖上字的用筆方法,對點、橫、豎、撇、捺、折、鉤等筆畫逐一進行分析,看它用的是藏鋒還是露鋒,是圓筆還是方筆,是折筆還是轉筆等等;

2、結體、神態

<strong>仔細研究字的形體結構特徵,像:筆畫的粗細、長短、大小、高低、欹正、收放、爭讓以及結體是松是緊、取勢是縱是橫,還要分析字帖上字的佈局和神采、意態等等。


“摹帖”、“臨帖”、“讀帖”,書法學習如何高效應用它們?

最後,用清代包世臣在他的著作《藝舟雙楫》中說過的一句話進行結尾:

”擬進一分,則察亦進一分,先能察而後能擬,擬既精而察益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